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1480閱讀:383來源:國知局
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為了使現有的吸收性物品達到透氣不漏液或透氣不漏尿的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特征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在厚度方向上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貫穿孔,從而加快所述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體表所形成的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封閉空間外。為防止污液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外漏,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擋漏性吸收體、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吸液膨脹擋液壩、導流槽等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的特征中的一項或多項組合的特征。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以另一種替代或輔助特征增加其透氣性,即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包含有一個或多個選擇性透氣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尤其是婦女衛生用品(如衛生巾)、嬰幼兒尿片、尿褲、拉拉褲、成人護理用品以及寵物和其他動物的護理用品等。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和科學技術的提高,衛生巾、紙尿褲及其他吸收性物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代吸收性物品的問世,雖然極大地便利了護理工作,但無論吸收性物品的吸液性及保持液體的能力有多強,尿液等體液始終是浸在其內部。受結構及防漏材料性能的限制,此類吸收性物品存在透氣性差,不利于保持內部環境干燥等缺點,易引起尿布疹、皮炎及其它病癥或并發癥等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吸收性制品技術加以改進。
[0003]比如,以一次性紙尿褲為例,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紙尿褲的結構主要是中間有一吸
收體層,用于吸收并保持尿液等污穢液體。吸收體層的上下兩個表面分別是透水的內層和
防漏的外層,內層貼近體表,外層貼近衣物。內層和外層的兩端通過彈性件、鎖扣部件或其
他連接方式相連接,在使用者的腰部形成環繞并與使用者體表形成封閉關系,用于固定該
吸收性物品并防止 尿液等從前后兩側漏出。吸收體層的左右兩側均有彈性或非彈性的防
側漏的護邊,用于防止尿液從兩側漏出。腰部的密封及兩側的護邊幾乎完全封閉了紙尿褲
與身體之間形成的空間,理論上可以防止體液等污穢物的外漏。這種紙尿褲的透氣性在很
大程度上取決于紙尿褲所用的材料本身的透氣性能,而透氣性能好的材料其防滲漏能力較
差,并且一般的材料在濕潤狀態下的透氣性能大多不太理想,使得被紙尿褲包裹的身體部
位不透氣,容易使該部位皮膚的周圍環境潮濕悶熱,在尿液的作用下引起過敏、尿疹等問
題。因而提供一種既能防漏又能透氣的吸收性物品,如紙尿褲等,具有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0004]在現有技術中,吸收性物品很難保證在不漏液的情況下同時具有很好的透氣性。由于整個貼近衣物的外表面均有底層,因此導致底層的材料使用較多,而底層的透氣性普遍較差,從而導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差。一個很直觀的想法是在底層開孔以提高其透氣性,可以極大地提高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但這樣所又容易使得體液及其他污穢物外漏。那么如何在開孔通氣的基礎上進一步防止體液外流,并且在潮濕的環境下,依然能保持透氣性,便是本發明的基本出發點之一。
[0005]為了達到透氣不漏液或透氣不漏尿的效果,本發明的一種措施在于,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從所述頂層到所述底層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貫穿孔,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體外。為防止體液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外漏,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擋漏性吸收體、環孔加厚擋漏特征、吸液膨脹擋液壩、導流槽等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的特征中的一項或多項組合的特征。[0006]另外,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吸收性物品可含有一個或多個選擇性透氣結構。
[0007]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改善的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貼近使用者身體體表的透液性頂層、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以及夾在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吸收體層。所述吸收體層吸收液體并具有液體保持性。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當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時,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的吸收體覆蓋底層,另一部分為沒有覆蓋所述吸收體層的外圍區域底層;當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等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時,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只包括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的吸收體覆蓋底層。優選地,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用于改善透氣性的特征中的至少一種:A.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一個或多個從所述透液性頂層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貫穿孔;并且,對應于每一所述第一貫穿孔,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至少一種擋漏性結構,用于防止體液從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第一貫穿孔處外漏;優選地,所述擋漏性結構內包含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在所述擋漏性結構內部吸液膨脹后內部相互擠壓的狀態使得所述擋漏性結構的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4PB.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一個或多個選擇性透氣結構,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是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局部結合形成封閉空間,在所述封閉空間內設置吸液膨脹性結構,并在所述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一個或多個貫通所述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以用于透氣的結構;優選地,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吸液膨脹后在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內部互相擠壓的狀態使得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處外漏。
[0008]優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擋漏性結構選自以下結構:擋漏性吸收體、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吸液膨脹擋液壩、導流槽或其任意組合。
[000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擋漏性吸收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圍繞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上,并具有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連通的第二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包括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在吸液的狀態下體積膨脹或者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后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部相互擠壓,從而阻擋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和所述第二貫穿孔處外漏。優選地,每一個或一組所述的第一貫穿孔可以設置有一個所述擋漏性吸收體,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包括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外形相同或相近的表面接觸層,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和所述表面接觸層之間封裝有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可以設置有一個或一組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連通的第二貫穿孔,所述第二貫穿孔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不會破壞所述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為能吸水或體液膨脹、且在體溫環境下不溶于水或體液的有機或無機材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0010]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
[0011]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水凝膠聚合物;該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堿金屬鹽、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酷、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毗咤、和類似物,其他合適的聚合物包括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和異丁烯馬來酸配共聚及其混合物;
[0012]交聯丙烯酸的聚合物以及它的共聚物,包括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全部或部分鹽和鋁、鋅和鐵鹽,以及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酰胺;
[0013]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含有聚乙酸乙烯酯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甲基_、聚乙基_、聚丁基-乙烯基醚和由乙烯基醚衍生的共聚物,包括甲基乙烯基醚和馬來酸酐或馬來酸的共聚物;
[0014]分子量從約100,000至8,000, 000的聚環氧乙烷;
[0015]天然原料的多糖(膠);和它們的半合成衍生物,包括海藻酸和它的鹽類、瓊脂、刺槐豆膠、角叉菜膠、明膠、淀粉;以及纖維素衍生物,包括羧甲基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果膠、瓜爾膠、黃原膠;多膚以及類似物;以及
[0016]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醛;苯乙烯-順丁烯二酸肝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亞烷基聚胺;聚(乙烯基芐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類似的季銨聚合物;聚順丁烯二酸酐;低分子量酚醛樹脂;低分子量脲醛樹脂。
[0017]由于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能與外界直接進行氣體交換,極大改善了吸收性物品與人體封閉、接觸區域的潮濕特性,使得使用者皮膚表面更加干爽舒適。與此同時,在第一貫穿孔周圍設有擋漏性吸收體來阻擋身體排泄物漏向第一貫穿孔外的區域。在沒有排泄物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處于干燥的小體積狀態,使穿著舒適。當排泄物到達第一貫穿孔附近區域時,由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吸液膨脹,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第二貫穿孔周圍形成一道屏障,仍能可靠防止體液外漏。
[0018]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其中所述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包括下列結構中的至少一種:C.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處的吸收體層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收體層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具備更好的吸液膨脹性能的物料中的至少一種特性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以及D.以封閉或半封閉圖形全部或部分地在距離第一貫穿孔孔邊3-40mm的范圍內全部包圍或部分包圍包括所述第一貫穿孔及其全部或部分周邊區域在內的范圍,并且在所述包圍范圍的邊界處,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通過粘結、熱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部分或全部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
[0019]所述擋漏性吸收體也可以包括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其中所述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包括下列結構中的至少一種:C.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處的吸液膨脹性結構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具備更好的吸液膨脹性能的物料中的至少一種特性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以及,D.以封閉或半封閉圖形全部或部分地在距離第二貫穿孔孔邊3-40mm的范圍內全部包圍或部分包圍包括所述第二貫穿孔及其全部或部分周邊區域在內的范圍,并且在所述包圍范圍的邊界處,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通過粘結、熱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部分或全部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
[0020]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為能吸水或體液膨脹、且在體溫環境下不溶于水或體液的有機或無機材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0021]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
[0022]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水凝膠聚合物;該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堿金屬鹽、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酷、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毗咤、和類似物,其他合適的聚合物包括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和異丁烯馬來酸配共聚及其混合物;
[0023]交聯丙烯酸的聚合物以及它的共聚物,包括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全部或部分鹽和鋁、鋅和鐵鹽,以及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酰胺;
[0024]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含有聚乙酸乙烯酯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甲基_、聚乙基_、聚丁基-乙烯基醚和由乙烯基醚衍生的共聚物,包括甲基乙烯基醚和馬來酸酐或馬來酸的共聚物;
[0025]分子量從約100,000至8,000, 000的聚環氧乙烷;
[0026]天然原料的多糖(膠);和它們的半合成衍生物,包括海藻酸和它的鹽類、瓊脂、刺槐豆膠、角叉菜膠、明膠、淀粉;以及纖維素衍生物,包括羧甲基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果膠、瓜爾膠、黃原膠;多膚以及類似物;以及
[0027]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醛;苯乙烯-順丁烯二酸肝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亞烷基聚胺;聚(乙烯基芐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類似的季銨聚合物;聚順丁烯二酸酐;低分子量酚醛樹脂;低分子量脲醛樹脂。
[0028]通過這種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使得貫穿孔的周邊區域在吸液飽和度小于或等于遠離貫穿孔的區域的吸液飽和度的狀態下,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較其相鄰區域具有更大的厚度。從而憑借這種環孔加厚擋漏結構,能夠防止體液從貫穿孔處外漏。
[0029]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吸液膨脹擋液壩,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體液或排泄物離開使用者身體的部位之間。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由透水性材料或結構以及包裹在其內的吸`液膨脹性結構組成。
[0030]優選地,用于組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可以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水性頂層的部分表面或所述部分表面的邊界結合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在所述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內封裝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而形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
[0031]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所述的吸液膨脹擋液壩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0032]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為能吸水或體液膨脹、且在體溫環境下不溶于水或體液的有機或無機材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0033]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
[0034]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水凝膠聚合物;該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堿金屬鹽、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酷、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毗咤、和類似物,其他合適的聚合物包括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和異丁烯馬來酸配共聚及其混合物;
[0035]交聯丙烯酸的聚合物以及它的共聚物,包括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全部或部分鹽和鋁、鋅和鐵鹽, 以及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酰胺;
[0036]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含有聚乙酸乙烯酯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甲基_、聚乙基_、聚丁基-乙烯基醚和由乙烯基醚衍生的共聚物,包括甲基乙烯基醚和馬來酸酐或馬來酸的共聚物;
[0037]分子量從約100,000至8,000, 000的聚環氧乙烷;
[0038]天然原料的多糖(膠);和它們的半合成衍生物,包括海藻酸和它的鹽類、瓊脂、刺槐豆膠、角叉菜膠、明膠、淀粉;以及纖維素衍生物,包括羧甲基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果膠、瓜爾膠、黃原膠;多膚以及類似物;以及
[0039]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醛;苯乙烯-順丁烯二酸肝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亞烷基聚胺;聚(乙烯基芐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類似的季銨聚合物;聚順丁烯二酸酐;低分子量酚醛樹脂;低分子量脲醛樹脂。
[0040]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在其長度方向上的一邊及其周邊區域以面接觸的形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結合在一起。
[0041]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與所述透液性頂層的接觸面的邊界輪廓可以是折線狀、波紋狀、線段、圓形、半圓形或交叉線,或者以線段、圓弧組合形成的各種形狀被安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使用者的體液或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或環繞并部分或全部地包圍所述第一貫穿孔,從而起到擋流與引流的作用。
[0042]優選地,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接觸面相背并與使用者體表貼近的表面區域,可以通過粘結、熱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有疏水性無紡布或泡沫、網狀結構,以提高其接觸使用者體表的舒適度和干燥度。
[0043]在干燥狀態下,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體積較小,觸感柔軟,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外表面處于趴伏狀態,不會引起使用者明顯的不適。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在吸液膨脹后,體積變大,硬度提高,其內部的高吸收聚合物等吸液膨脹,相互擠壓,形成一道密不透水的墻,阻礙體液直接流向所述第一貫穿孔,和/或引導體液流滲到其他區域,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
[0044]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導流槽,所述導流槽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使用者的體液或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所述導流槽是指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形成的在吸液膨脹狀態下更加明顯的起導流作用的凹槽。
[0045]所述導流槽是通過壓制、粘結、熱壓、鎖扣、縫制或超聲波方式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局部位置形成,用于限制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吸液膨脹后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最大間距在所述的導流槽部位小于特定值的結構。
[0046]優選地,所述特定值是0.1mm到30mm之間的值。
[0047]另外,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通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中需要形成導流槽的部位處,在所述吸收體層中采用比其相鄰部位具有較小厚度的吸液膨脹性材料、較少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吸液膨脹性能較弱的物料和/或結構等,以使該部位在吸液膨脹后的厚度小于其相鄰部位的厚度,從而形成所述導流槽。
[0048]優選地,所述導流槽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表面上的輪廓可以為折線狀、波紋狀、線段、圓形、半圓形、三角形、四邊形或直線交叉形,或以線段、圓弧的各種組合而成的圖案形式被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吸收性物品使用者的體液或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環繞并部分或全部包圍所述第一貫穿孔。
[0049]在干燥狀態下,所述導流槽體積較小,觸感柔軟,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外表面處于收縮狀態,不會引起使用者明顯的不適。所述吸收體層在吸液膨脹后,體積變大增厚,硬度提高,這時由于通過局部結合限制在某一區域所述吸收體層的膨脹,和/或通過在局部采用具有不同膨脹系數的吸液膨脹性材料而使得在所述吸收體層的相鄰區域在相同外部條件下的膨脹程度不同,從而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形成所述導流槽,阻礙體液直接流向所述第一貫穿孔并引導體液流滲到其他區域,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
[0050]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可以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外圍區域底層部位中,其中通過所述外圍區域底層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局部結合,形成結合區域和由所述結合區域所包圍的不結合區域,所述不結合區域形成第一封閉空間,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內部設置有吸液膨脹性結構,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貫通所述第一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用以透氣。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成分不會從所述的小孔或縫隙外漏到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外部。同一個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結合點相連接形成封閉或近似封閉曲線。所述第一封閉空間不會被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
[0051]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也可以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覆蓋底層部位中,其中通過所述吸收體覆蓋底層區域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部分與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在局部位置相結合,形成一個或多個由被結合位置所環繞區域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與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包圍而形成的第二封閉空間,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貫通所述第二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用以透氣。同一個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結合點相連接形成封閉曲線。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內部設置有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第二封閉空間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成分不會從所述小孔或縫隙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在局部位置相結合的部位外漏到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外部。
[0052]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吸液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是由一層或多層透液或不透液材料上下結合而形成的復合層,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部位中,其中通過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中貼近使用者表皮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上層部分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中貼近床或衣物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下層部分在局部位置通過壓制、粘結、熱壓、鎖扣、縫制或超聲波方式相結合,形成一個或多個由被結合位置所環繞區域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上層部分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下層部分包圍而形成的第三封閉空間,在所述第三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貫通所述第三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用以透氣;優選地,同一個所述第三封閉空間的結合點相連接形成封閉或近似封閉曲線;在所述第三封閉空間的內部設置有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第三封閉空間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成分不會從所述小孔或縫隙以及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上層部分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下層部分在局部位置相結合的部位外漏到所述第三封閉空間的外部。
[0053]優選地,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是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具有吸液膨脹性能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或吸收性無紡材料)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所形成的結構。
[0054]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在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內部吸液膨脹后內部互相擠壓的狀態使得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處外漏。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為能吸水或體液膨脹、且在體溫環境下不溶于水或體液的有機或無機材料,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0055]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
[0056]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水凝膠聚合物:該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堿金屬鹽、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酷、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毗咤、和類似物,其他合適的聚合物包括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和異丁烯馬來酸配共聚及其混合物;
[0057]交聯丙烯酸的聚合物以及它的共聚物,包括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全部或部分鹽和鋁、鋅和鐵鹽,以及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酰胺;
[0058]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含有聚乙酸乙烯酯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甲基_、聚乙基_、聚丁基-乙烯基醚和由乙烯基醚衍生的共聚物,包括甲基乙烯基醚和馬來酸酐或馬來酸的共聚物;
[0059]分子量從約100,000至8,000, 000的聚環氧乙烷;
[0060]天然原料的多糖(膠);和它們的半合成衍生物,包括海藻酸和它的鹽類、瓊脂、刺槐豆膠、角叉菜膠、明膠、淀粉;以及纖維素衍生物,包括羧甲基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果膠、瓜爾膠、黃原膠;多膚以及類似物;以及
[0061]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醛;苯乙烯-順丁烯二酸肝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亞烷基聚胺;聚(乙烯基芐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類似的季銨聚合物;聚順丁烯二酸酐;低分子量酚醛樹脂;低分子量脲醛樹脂。
[0062]優選地,在本發明中,用于形成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所述透液性材料可以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包括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或濕法成網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包括多孔泡沫、或多孔塑料膜;或吸水性材料,包括吸水性紙質材料;或者所述透液性材料由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天然纖維包括木漿或棉纖維;所述人造纖維包括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或人造絲;或者所述透液性的材料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
[0063]通過本發明的這種選擇性透氣結構,在沒有排泄物到達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區域時,由于封閉容腔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處于干燥的小體積的狀態,所述封閉容腔存在空間可以完成交換氣體的任務。當有一定量的液體到達所述封閉容腔內部時,所述容腔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而將所述封閉容腔兩側的小孔或縫隙及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內部空間密閉,防止排泄物外漏。
[0064]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可以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直接結合,從而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被所述第一貫穿孔貫穿的其他結構和成分封裝在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
[0065]替代地,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處,可以以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透液或不透液的第一貫穿孔封裝層穿過所述吸收性物品,并與所述透液性頂層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分別結合,從而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被所述第一貫穿孔貫穿的其他結構和成分封裝在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以及所述第一貫穿孔封裝層之間。
[0066]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封裝層具有褶皺性結構。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封裝層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
[0067]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和所述表面接觸層可以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從而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在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被所述第二貫穿孔貫穿的其他結構和成分封裝在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
[0068]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可以通過由一片或多片相結合形成的第二貫穿孔封裝層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和所述表面接觸層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分別結合,從而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在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被所述第二貫穿孔貫穿的其他結構和成分封裝在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以及所述第二貫穿孔封裝層之間。
[0069]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封裝層具有褶皺性結構。并且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封裝層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
[0070]在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大小和形狀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在空間布置上完全重合或近似重合。另外,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和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可以通過粘結、熱壓、扣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在一起,以防止體液從所述結合處外漏。[0071]優選地,根據本發明,可以通過貫穿所述第一貫穿孔與第二貫穿孔的扣壓結構,將所述吸收性物品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緊密結合。其中,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和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緊密結合,以防止體液外流。
[0072]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內表面被封裝在所述扣壓結構內。
[0073]優選地,所述扣壓結構為柔性結構。
[0074]替代地,所述扣壓結構可以為剛性結構。
[0075]優選地,根據本發明,可以采用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第三貫穿孔封裝層,將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的一端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并將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的另一端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直接或間接相結合。
[0076]優選地,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具有褶皺性結構。并且優選地,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
[0077]優選地,根據本發明,可以采用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第四貫穿孔封裝層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第一貫穿孔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第二貫穿孔;并且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的一端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的另一端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結合。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以及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的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分別或一起與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的中間的一部分相結合。
[0078]優選地,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具有褶皺性結構。并且優選地,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
[0079]優選地,在本發明中,所述第一貫穿孔可以設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存在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區域。更加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于使用者的體液或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不直接正對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區域,以防止體液或排泄物直接從所述的第
一貫穿孔外漏。[0080]優選地,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于與使用者容易產生尿布疹和其他皮膚疾病的部位對應的區域,或者設置于體液或排泄物不容易到達的區域。[0081]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位于使用者的肛門、股溝、或屁股附近的區域,或者設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縱向兩端區域。
[0082]更加優選地,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于與使用者容易產生尿布疹的部位對應的區域,即使用者的肛門、股溝、或屁股附近的區域,以及設置于體液或排泄物不容易到達的區域,即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縱向兩端區域及使用者的腹股溝部位。
[0083]優選地,根據本發明,當所述擋漏性吸收體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不具有所述吸收體層的所述外圍區域底層上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直接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同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直接結合或通過分別與第二貫穿孔封裝層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等方式結合,從而將被第二貫穿孔貫穿的包裹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的材料、結構等封裝在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內部,并且避免體液通過所述第二貫穿孔和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
[0084]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可以選用親水性的伸縮性無紡布,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選用疏水性的非伸縮性無紡布。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可以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在其貼近使用者體表的一側表面設置有疏水性無紡布或泡沫、網狀結構,以提高其接觸皮膚的舒適度和干燥度。
[0085]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表面接觸層的外形輪廓相同或相似。
[0086]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表面接觸層的外形可以為由線段、圓弧組合而成的各種形狀或各種形狀的組合。
[0087]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表面接觸層的外形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根據本發明,所述第二貫穿孔可設置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任意部位。
[0088]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位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幾何中心或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幾何中心的周邊區域。
[0089]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可以為線段和圓弧組合的任意形狀。
[0090]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為圓形、橢圓形、方形、菱形或縫隙狀。
[0091]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通過在周邊區域熱壓、粘結、扣壓、超聲波或縫制而覆蓋有疏水性的網狀或紗狀透氣結構。
[0092]替代地,可以通過保留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所述第一貫穿孔所在位置的所述透液性頂層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中的一者或兩者,使得所述第一貫穿孔只是貫穿在該位置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除了被保留的所述透液性頂層以及/或者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以外的其他結構和材料。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位置上在所保留的所述透液性頂層部分以及/或者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中設置多個小于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小孔或縫隙,以進行通氣。
[0093]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可以是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具有吸液膨脹特性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或吸收性無紡材料)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所形成的結構。
[0094]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定形結構或材料,以防止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內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的大范圍移動。
[0095]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吸液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部吸液膨脹后內部相互擠壓的狀態使得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和第二貫穿孔外漏。所述擋漏性吸收體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
[0096]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可以是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具有吸液膨脹特性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或吸收性無紡材料)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物料所形成的結構。
[0097]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定形結構或材料,以防止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內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內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內的大范圍移動。
[0098]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吸液程度時,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內部吸液膨脹后內部相互擠壓的狀態使得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穿過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所述的吸液膨脹擋液壩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破壞。
[0099]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透液性材料制成,所述透液性材料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包括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或濕法成網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包括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或吸水性材料,包括吸水性紙質材料;或者
[0100]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天然纖維包括木漿或棉纖維;所述人造纖維包括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或人造絲;或者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或者
[0101]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非透液性材料制成,所述非透液性材料包括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 [0102]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靠近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由非透液性材料制成,所述非透液性材料包括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在遠離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部分由透液性材料制成,所述透液性材料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包括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或濕法成網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包括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或吸水性材料,包括吸水性紙質材料;或者在遠離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天然纖維包括木漿或棉纖維;所述人造纖維包括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或人造絲;或者在遠離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
[0103]優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可以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包括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或濕法成網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包括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或吸水性材料,包括吸水性紙質材料;或者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由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天然纖維包括木漿或棉纖維;所述人造纖維包括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或人造絲;或者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
[0104]優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導流層和定形結構。
[0105]優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為防止側漏而設置在兩側的防滲漏護屏。
[0106]優選地,所述透液性頂層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中的至少一者在其縱向兩端的邊緣部位連接有彈性件和連接件,使得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或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能夠在其縱向兩端或其延伸部相連接,環繞并貼近使用者的腰部,從而所述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的身體體表圍繞形成用于存放排泄物并防止排泄物外漏的近似封閉空間。
[0107]根據本發明,所述吸收性物品可`以是婦女衛生用品、嬰幼兒尿片、尿褲、拉拉褲、成人護理用品、或者寵物和其他動物的護理用品。
[0108]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積大小介于1-1600平方毫米。
[0109]優選地,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的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積大小介于1-1600平方毫米。
[0110]優選地,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的貫通所述第一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的大小介于5平方微米到20平方毫米。
[0111]優選地,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的貫通所述第二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的大小介于5平方微米到20平方毫米。
[0112]優選地,在所述第三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的貫通所述第三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的大小介于5平方微米到20平方毫米。
[0113]優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是所述吸收性物品直接與使用者表皮接觸的表面接觸透液性頂層,也可以是包括并介于所述表面接觸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中的吸收性物料之間的其他透液性頂層中的一層或多層的復合層,包含用于包裹所述吸收體層的吸收體包裹表層的貼近使用者表皮的吸收體包裹表層的上表層。
[0114]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也可由透水性材料與非透水性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結合形成部分透水部分不透水的材料單獨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或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部分表面或所述部分表面的邊界結合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在所述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內封裝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而形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內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優選地,所述部分透水部分不透水的材料在靠近所述第一貫穿孔的部分以及/或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接觸的部分采用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從而具有不透水的特性,其他部分具有透水的特性,更加優選地,所述部分透水部分不透水的材料在靠近所述第一貫穿孔的部分以及/或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接觸的部分采用與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相結合從而使結合部分具有不透水的特性,其他部分具有透水的特性。
[0115]優選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的部分或全部的周圍區域的所述透液性頂層采用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或與另外的非透液性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相結合而使得在在所述第一貫穿孔附近0-80mm范圍內的部分或全部的所述透液性頂層具有非透液的特性。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O-SOmm范圍內的部分或全部的周圍區域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或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擋漏性結構之間的所述透液性頂層采用與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非透液性材料結合形成不透水的材料,使得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是在除了環繞所述的第一貫穿孔的部分或全部周圍區域之外具有透液性的透液性頂層。
[0116]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孔周的部分或全部的周圍區域采用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非透液性材料或與非透液性的材料如PE膜、PP膜或非透液性無紡布等非透液性材料結合形成不透水的材料,使得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在所述的第二貫穿孔的部分或全部周圍區域具有不透液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117]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該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具有擋漏性吸收體及選擇性透氣結構特征,但不帶兩側防滲漏護屏。
[0118]圖2是沿圖1中A-A剖面截取的根據本發明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剖視圖,其中示出通過與不同的貫穿孔封裝層分別結合然后再以直接結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和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具有第一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具有第二貫穿孔。
[0119]圖3是沿圖1中A-A剖面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剖視圖,其中示出通過一個貫穿孔封裝層而封裝并結合在一起的收性物品的主體和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具有第一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具有第二貫穿孔。
[0120]圖4a和4b是沿圖1中A-A剖面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兩個不同實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剖視圖,其中示出了環孔加厚擋漏特征,并省去了擋漏性吸收體。另外,圖4a示出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和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分別與貫穿孔封裝層結合的示意圖;圖4b示出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和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直接結合的示意圖。
[0121]圖5是沿圖1中A-A剖面截取的根據本發明再一種實施方式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剖視圖,其中示出以直接結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和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具有第一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具有第二貫穿孔。
[0122]圖6a和6b是沿圖1中A_A剖面截取的根據本發明的又兩種實施方式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剖視圖,其中示出以分別結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和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主體具有第一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具有第二貫穿孔。
[0123]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該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帶有兩側防滲漏護屏,并具有第一貫穿孔和長條形吸液膨脹擋液壩特征。
[0124]圖8是沿圖7中C-C剖面截取的吸液膨脹擋液壩部位的截面剖視圖。
[0125]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該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貫穿孔和環繞該第一貫穿孔的圓形吸液膨脹擋液壩特征。
[0126]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該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貫穿孔和半圓形吸液膨脹擋液壩特征。
[0127]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該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具有第一貫穿孔和導流槽特征。
[0128]圖12是沿圖1中B-B剖面截取的選擇性透氣結構的截面剖視圖。
[0129]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的示意圖,其中示出兩個第一貫穿孔共用一片擋漏性吸收體,該擋漏性吸收體上具有兩個第二貫穿孔。
[0130]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擋漏性吸收體的一種超透氣性紙尿褲穿好前的前視圖。
[0131]圖15是圖14中的超透氣性紙尿褲穿好后的前視圖。
[0132]圖16是圖14中的超透氣性紙尿褲穿好后的后視圖。
[0133]附圖標記說明
[0134]1: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
[0135]2:透液性頂層
[0136]3:吸收體層
[0137]4:防滲漏護屏
[0138]5:彈性件
[0139]6:連接件
[0140]7:吸收體覆蓋底層
[0141]8:外圍區域底層
[0142]9:選擇性透氣結構
[0143]10:第一貫穿孔
[0144]11:擋漏性吸收體
[0145]12:吸液膨脹擋液壩
[0146]13:導流槽[0147]14:擋漏性吸收體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
[0148]15:表面接觸層
[0149]16:吸液膨脹性結構
[0150]17:第二貫穿孔
[0151]18:第一貫穿孔封裝層
[0152]19:吸收體縱向前端
[0153]20:吸收體縱向后端
[0154]21:另外的透液性材料或結構
[0155]22:構成吸液膨脹擋液壩的透水性材料或結構
[0156]23:第二貫穿孔封裝層
[0157]24:第三貫穿孔封裝層
[0158]25:第四貫穿孔封裝層
【具體實施方式】
[015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該理解,本說明書中的附圖僅用于說明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技術的作用原理,其尺寸大小,形狀等并非與實物一一對應或嚴格意義上完全成比例對應關系。基于該發明所述的技術,可以設計多種不同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圖示所展現的僅是所有可能依據本發明所述技術實現的實施方案中的一部分可能方案。
[0160]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尤其是婦女衛生用品(如衛生巾)、嬰幼兒尿片、尿褲、拉拉褲、成人護理用品以及寵物和其他動物的護理用品等。
[0161]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貼近使用者身體體表的透液性頂層2、貼近床或衣物的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以及夾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間的吸收液體并具有液體保持性的吸收體層3。另外,選擇性地,可包括設置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間的導流層和定形結構等(圖中未示出)。
[0162]所述透液性頂層2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如專利200680055017.0所述的“內面層”。如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內面層是指形成吸收性衣物內覆層的透液材料層,且在使用中所述內面層處于直接與穿戴者皮膚接觸的部位。內面層可包括無紡材料,如紡粘、熔噴、 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濕法成網等材料。合適的無紡材料可由天然纖維如木漿或棉纖維、人造纖維如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人造絲等或由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內面層材料還可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可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如EP-A-1035818所公開的。還有內面層材料的實施例是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等。適合作內面層的材料應柔軟、對皮膚不刺激且體液如尿液或其他體液可直接透過。在吸收性物品的不同部位內面層還可以是不同的”。
[0163]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如專利200680055017.0所述的“外面層”。如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外面層指形成吸收性衣物外覆層的材料。在吸收性物品的不同部位外面層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至少在吸收芯區外面層包括不透液材料塑料薄膜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外面層材料可透氣以便蒸汽從吸收芯中排出,同時仍能防止液體從中透過。可透氣外面層材料的實例有多孔聚合膜、紡粘與熔噴層的無紡疊壓片和多孔聚合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優選地,外面層在至少面對內衣表面上包括無紡材料”。
[0164]所述吸收體層3包括但不限于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述的“吸收芯”,也可以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述的吸收芯和包裝紙袋或其他至少一面包含透水性材料的包裝袋組成。專利200680055017.0所述“吸收芯”是設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至少襠部的兩個面層之間的吸收性結構。
[0165]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吸收芯可以是任意常規類型。通常出現的吸收性材料實例是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謂的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通常將纖維素絨毛漿與超級吸收性聚合物組合在一種吸收芯中。超級吸收性聚合物是吸水膨脹、不溶于水的有機或無機材料,其能吸收至少約其20倍重量的含有重量百分比為0.9%的氯化鈉的水溶液。適合用作超級吸收材料的有機材料可包括天然材料如多糖、多膚和類似物、及合成材料如合成水凝膠聚合物。該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包括如聚丙烯酸 堿金屬鹽、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酷、聚丙烯酸酞胺、聚乙烯毗咤、和類似物。其他合適的聚合物包括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和異丁烯馬來酸配共聚及其混合物等。水凝膠聚合物優選輕度交聯以使材料基本不溶于水。優選超級吸收材料進一步是表面交聯的以便超級吸收顆粒、絲、片、球等的外表面或殼與超級吸收體的內部相比具有較高交聯密度。超級吸收材料可以是適用于吸收性組合物的任意形狀包括顆粒、絲、片、球、和類似形狀。”
[0166]具有超級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功能的的替代物或類似的物料還包括如由CN1269710A所公開的發明中所述的與液體接觸時溶脹的材料,類似功能的物料也可用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所述環孔加厚擋漏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選擇性透氣結構和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體層中作為吸液膨脹性結構的主要成分,該類型物料包括(不作為限定性的例子)有:如交聯丙烯酸的聚合物以及它的共聚物,特別是以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全部或部分鹽和鋁、鋅和鐵鹽,以及如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酰胺的形式存在;
[0167]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特別是那些包含聚乙酸乙烯酯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甲基_、聚乙基_、聚丁基-乙烯基醚和由乙烯基醚衍生的共聚物,例如甲基乙烯基醚和馬來酸酐或馬來酸的共聚物;
[0168]分子量從約100,000至8,000, 000的聚環氧乙烷;
[0169]天然原料的多糖(膠)和它們的半合成衍生物(如海藻酸和它的鹽類、瓊脂、刺槐豆膠、角叉菜膠、明膠、淀粉)以及纖維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果膠、瓜爾膠、黃原膠);
[0170]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醛;苯乙烯-順丁烯二酸肝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亞烷基聚胺;聚(乙烯基芐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類似的季銨聚合物;聚順丁烯二酸酐;低分子量酚醛樹脂;低分子量脲醛樹脂。
[0171]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通過使用大量吸收性材料提供高儲液能力。對包括親水絲(如纖維絲)基體和超級吸收性材料的吸收芯來說,超級吸收性材料的重量比例優選在10%到90%之間,更優選地在30%到70%。吸收性衣物具有包括不同屬性層的吸收芯是常規的,所述不同屬性對應于液體吸收能力、液體分配能力和儲藏能力。在如嬰兒紙尿褲和失禁防護服中通用的薄吸收體通常包括纖維絨毛漿和超級吸收聚合物的擠壓、混合或分層結構。可改變吸收芯的尺寸和吸收能力以適應不同用途,如嬰兒或成年失禁者”。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吸收芯還可包括位于主吸收體頂部的獲得分配層,其適于將排泄液在其被主吸收芯吸收之前快速接收和臨時儲存。該獲得分配層在本領域是公知的且可由多孔纖維墊或泡沫材料組成”。
[017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可以是一整片,也可以是分開的多片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相結合。每一片可以由一層透液性的無紡布組成,也可以是一層或多層透液性無紡布與其他透液性成分復合而成,或由其他透液性材料組成;
[0173]透液性頂層2和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也可以分別稱作頂片和底片。并且,透液性頂層2和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并不一定分別為一層結構,其可以由多層材料構成。
[0174]具體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可以是一整片,也可以是分開的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相結合的數片。每一片可以由PE膜、PP膜、非透液性無紡布與其他透液或非透液性材料組成,也可以是由一層或多層PE膜、PP膜、非透液性無紡布、透液性無紡布與其他非透液性材料結合而成。
[0175]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展開的情況下,可以將所述吸收體層3看作在其自然不變形的狀態下占據一個具有一定長、寬、厚度的體積的長方體假想空間,其長度方向設定為縱向,寬度方向設定為橫向,垂直于所述的縱向和橫向的方向設定為所述吸收體層3的厚度方向,即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
[0176]圖1所示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不帶兩側防滲漏護屏。但選擇性地,所述吸收性物品可以包括為防止側漏而設置在吸收性物品的縱向中心平面兩側的防滲漏護屏。該防滲漏護屏的材料和結構形式等可與現有技術中的紙尿褲等吸收性物品中所采用的防滲漏護屏相同。
[0177]選擇性地,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或所述透液性頂層2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這兩者在其自身的縱向兩端邊緣部位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方式相連于彈性件5及連接件6。連接件6可以采用任何適合的形式,例如粘結件、鎖扣件或系帶,從而使得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能夠在其縱向的兩端或其延伸部相連接,環繞并貼近使用者的腰部。這樣,所述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的身體體表圍繞形成一個存放排泄物并防止排泄物外漏的近似封閉空間。
[0178]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吸收體層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當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所述吸收體層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3的吸收體覆蓋底層7, 另一部分為沒有覆蓋所述吸收體層3的外圍區域底層8。當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等于所述吸收體層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只具有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3的吸收體覆蓋底層7。
[0179]在現有技術中,吸收性物品很難保證在不漏液的情況下同時具有很好的透氣性。由于貼近衣物的整個外表面均有底層,因此導致底層的材料使用較多,而底層的透氣性普遍較差,從而導致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差。一個很直觀的想法是在底層開孔以提高其透氣性,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但這樣做又容易使得體液及其他污穢物外漏。那么如何在開孔通氣的基礎上進一步防止體液外漏便是本發明的基本出發點之一 O
[0180]如圖1所示,在本發明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中,為了改善其透氣性,在其中設置有第一貫穿孔10。同時為了防止體液及其他污穢物從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設置有第一貫穿孔10的部位處還設置有位于透液性頂層2之上的擋漏性吸收體11。該擋漏性吸收體11具有與第一貫穿孔10相連通的第二貫穿孔17。另外,圖1中還示出了選擇性透氣結構9。擋漏性吸收體11和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具體結構形式在后面進行詳細描述。
[0181]應該理解,圖1中所示的擋漏性吸收體11和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數量和位置分布均為示意性的。本發明并不限于圖1作為示例所示出的具體情況。例如,在本發明的超透氣性吸收性物品中,可以僅設置擋漏性吸收體11和選擇性透氣結構9這兩者中的任一種,也可以是這兩種結構特征都包括。擋漏性吸收體11和選擇性透氣結構9每一者的設置位置既可以是在設置有吸收體層3的區域處,也可以是設置在吸收體層3的區域之外。擋漏性吸收體11和選擇性透氣結構9每一者的數量沒有限制,可以是I個,也可以是多個,例如
2、3、4、5、6、7、8 個,等等。
[0182]當所述擋漏性吸收體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不具有所述吸收體層的所述外圍區域底層上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直接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的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結合作為一種結合方式;同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在環繞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方式直接結合或通過分別與第二貫穿孔封裝層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或縫制等方式結合,從而將被第二貫穿孔貫穿的包裹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的材料、結構等封裝在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內部,并且可以避免體液通過所述第一貫穿孔和所述第二貫穿孔外漏。
[0183]另外,替代地或附加地,還可采用其他擋漏性結構,如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吸液膨脹擋液壩、導流槽等。這些在后面進行詳細描述。
[0184]為了達到透氣不漏液或透氣不漏尿的效果,本發明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之一或這幾種方式的任意組合,也可以是在以下幾種方式的基礎上拓展的各種方式,或其他依據權利要求書所述技術方案設計的其他實施方式。另外,為了簡明起見,在各實施方式中僅針對其側重點進行了詳細描述,而省略了其他部分共性特征的描述。也就是說,在某實施方式或說明書其他部分中所描述的特征同樣適用于其他的實施方式,除非另有說明。
[0185]實施方式1:
[0186]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的擋漏性吸收體及其與吸收體層的結合方式。[0187]如圖1所示,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所述封閉空間外。
[0188]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可以設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任何存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的區域。
[0189]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設置于使用者的尿液、經液等液體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不直接正對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區域,以防止污液直接從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外漏。優選地,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貫穿孔10于容易產生尿布疹的區域,如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位于肛門、股溝、屁股等附近的區域;或污物(包括污液)不容易直接到達的區域,如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縱向兩端區域(如圖1所示,吸收體縱向前端19和吸收體縱向后端20)等。
[0190]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設置在尿液等離開身體后不能直接到達的區域。
[0191]另外,在很多情況下,如對于兩個月或較大一點的嬰兒及成人而言,大多數使用者每天只大便一次或兩次,而且較為規律,故可以在其前后兩次大便期間,使用在肛門附近或肛門附近的股溝部位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第一貫穿孔10的吸收性物品,來提高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降低使用者尿布疹的患病率,保護皮膚。而且設在股溝部位的所述第一貫穿孔10由于不易被使用者的身體堵住,更有助于增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氣性。
[0192]為防止體液等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貼近使用者體表側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使用者體表之間,每一個第一貫穿孔10處設置有一個擋漏性吸收體11,例如圖1所示。或者替代地,在一組(即,鄰近的多個)第一貫穿孔10處共同設置一個擋漏性吸收體11,例如圖13所示。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包括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以及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外形相同或相近的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之間封裝有吸液膨脹性結構16,例如圖3、5、6所示。
[0193]與吸收體層3相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表面接觸層15為小塊的。對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表面接觸層15的尺寸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其能夠包圍住所述第一貫穿孔10,從而在吸液膨脹后能夠阻擋液體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漏出即可。
[0194]在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11上預留或設置一個(例如圖2、3、5、6所示)或一組(例如圖13所示)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第二貫穿孔17,第二貫穿孔17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所述表面接觸層15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
[0195]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可以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直接結合,從而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間被所述第一貫穿孔10貫穿的其他結構、成分等封裝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間,如圖4b所示。
[0196]替代地,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處可以以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透液或不透液的第一貫穿孔封裝層18穿過所述吸收性物品,并與所述透液性頂層2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分別結合,從而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間被所述第一貫穿孔10貫穿的其他結構、成分等封裝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以及所述第一貫穿孔封裝層18之間,如圖4a所示。
[0197]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貫穿孔封裝層18具有褶皺性結構。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封裝層18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置壓片等。
[0198]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可以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 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等方式直接結合,如圖5所示。
[0199]替代地,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中,可以通過一片或多片相結合的第二貫穿孔封裝層23分別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結合,從而將位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之間的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被所述第二貫穿孔17貫穿的材料、結構等封裝在所述的表面接觸層15、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的第二貫穿孔封裝層23之內,如圖6a所示。
[0200]優選地,所述的第二貫穿孔封裝層23具有褶皺性結構。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封裝層23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置壓片等。
[0201]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大小、形狀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在空間布置上完全重合或近似重合。
[0202]可以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和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性底層14通過粘結、熱壓、扣壓、超聲波等方式直接結合在一起,如圖5所示。
[0203]替代地,可以采用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筒狀的第三貫穿孔封裝層24,并將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24的一端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結合,并將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24的另一端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相結合。如圖6b所示。
[0204]優選地,所述的第三貫穿孔封裝層24具有褶皺性結構。
[0205]優選地,所述第三貫穿孔封裝層24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透過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等制成兩端開口的桶狀結構。
[0206]另外,上面描述的直接結合方式和借助于貫穿孔封裝層的分別結合方式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
[0207]可以在第一貫穿孔10和第二貫穿孔17中的至少一者處使用直接結合方式和/或分別結合方式將其周邊的上下表面相結合,再通過直接結合方式和/或分別結合方式將擋漏性吸收體11和吸收性物品相結合。例如,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2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與第一貫穿孔封裝層18分別結合進行封裝,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透液性底層14和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與第二貫穿孔封裝層23分別結合進行封裝,然后再通過直接結合方式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結合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2。對應于圖2所示實施例中的分別結合+分別結合+直接結合的方式,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則采用直接結合+直接結合+直接結合的方式;在圖6b所示的實施例中,則采用分別結合+分別結合+分別結合的方式。
[0208]另外,也可以在不分別對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2及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以及擋漏性吸收體11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表面接觸層15進行結合(或僅對其中的一者進行結合)的情況下,借助于一個貫穿孔封裝層同時實現對它們的封裝結合。這將在后面的實施方式3中結合圖3進行描述。
[0209]實施方式2:
[0210]在該實施方式中,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的擋漏性吸收體通過扣壓結構結合的方式。
[0211]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體外。
[0212]為防止體液等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貼近使用者體表側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使用者體表之間,每`一個(例如圖1所示)或一組(例如圖13所示)第一貫穿孔10設置有一個擋漏性吸收體11,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包括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外形相同或相近的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之間封裝吸液膨脹性結構16(例如圖2、5、6所示)。
[0213]在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11上預留或安置一個(例如圖2、3、5所6示)或一組(例如圖13所示)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第二貫穿孔17,第二貫穿孔17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所述表面接觸層15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
[0214]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大小、形狀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在空間布置上完全重合或近似重合。
[0215]通過貫穿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第二貫穿孔17的扣壓結構(附圖中未示出),將所述吸收性物品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緊密結合。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緊密結合。
[0216]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內表面被封裝在所述扣壓結構內。
[0217]所述扣壓結構可選用柔性或剛性結構。作為示例,例如可以采用按扣、鉚釘(如類似衣服鉚釘或鞋眼鉚釘)等作為扣壓結構。優選地,所述扣壓結構采用柔性結構。
[0218]實施方式3:
[0219]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在不分別對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2及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以及擋漏性吸收體11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表面接觸層15進行結合的情況下,借助于一個貫穿孔封裝層同時實現對它們的封裝和結

口 ο
[0220]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封閉空間外。
[0221]為防止體液等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貼近使用者體表側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使用者體表之間,每一個(例如圖1所示)或一組(例如圖13所示)第一貫穿孔10設置有一個擋漏性吸收體11,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包括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外形相同或相近的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和所述表面接觸層15之間封裝吸液膨脹性結構16 (例如圖3、5、6所示)。
[0222]在所述的擋漏性 吸收體11上預留或安置一個(例如圖2、3、5、6所示)或一組(例如圖13所示)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第二貫穿孔17,第二貫穿孔17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所述表面接觸層15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大小、形狀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第二貫穿孔17在空間布置上完全重合或近似重合。如圖3所示,可以采用一個由一片或多片結合形成的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第一貫穿孔10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第二貫穿孔17,并將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的一端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表面接觸層15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結合,并將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的另一端以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結合;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與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分別或一起與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的中間的某一部分相結合,從而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被所述第一貫穿孔10貫穿的結構、成分以及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被所述第二貫穿孔17貫穿的結構、成分等都封裝起來。
[0223]優選地,所述的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可以具有褶皺性結構。
[0224]優選地,所述第四貫穿孔封裝層25采用非透液性材料,如乙烯、聚乙烯塑料、非透液性無紡布、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具有不透液材料涂層的無紡材料、防止液體滲漏的疏水無紡材料、或塑料薄膜與無紡材料的疊壓片等。
[0225]由于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能與外界直接進行氣體交換,因此極大地改善了吸收性物品與人體封閉、接觸區域的潮濕特性,使得使用者皮膚表面更加干爽舒適。與此同時,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內表面設有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用于阻擋身體排泄物漏向貫穿孔外的區域。在沒有排泄物時,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處于干燥的小體積狀態,使穿著舒適;而當排泄物到達所述第一貫穿孔10附近區域時,由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吸液膨脹,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以及所述第二貫穿孔17周圍形成一道屏障,因此仍能可靠地防止體液外漏。另外,擋漏性吸收體11吸液膨脹后,使得人體體表僅與膨脹的擋漏性吸收體11的部位接觸,而在其他部位可能形成空隙,即,與現有的吸收性物品相比,由人體體表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部位整個大面積接觸變為僅與部分潮濕的小面積接觸,因此極大地改善了體表環境,減少了患尿布疹、皮炎及其它病癥的幾率。
[0226]在實施方式1-3中,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與所述表面接觸層15的外形輪廓相同或相似,可以是三角形、圓形、平行四邊形等由線段、圓弧組合而成的各種形狀或各種形狀的組合。所述第二貫穿孔17可以設置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任意部位。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17位于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幾何中心或圍繞幾何中心的周邊區域。
[0227]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可以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如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濕法成網等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如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吸水性材料,如吸水性紙質材料等。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合適的無紡材料可由天然纖維如木漿或棉纖維、人造纖維如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人造絲等或由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透液底層還可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可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如EP-A-1035818所公開的。
[0228]優選地,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4可選用親水性的伸縮性無紡布,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表面接觸層15可選用疏水性的非伸縮性無紡布等材質。
[0229]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表面接觸層15可以通過粘結、熱壓、鎖扣、超聲波、縫制等方式在其貼近使用者體表的一側表面設置疏水性無紡布或泡沫、網狀結構等,以提高其接觸皮膚的舒適度和干燥度。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可以指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具有吸水膨脹特性的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成分組合所形成的結構。
[0230]優選地,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包含如現有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3內采用的定形結構的材料及結構,以防止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內的高分子聚合物、超級吸收體等吸液膨脹性物料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內的大范圍移動。
[0231]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某一吸 液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自然膨脹后的體積能夠阻擋體液等從第一貫穿孔10和第二貫穿孔17外漏。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在吸液的狀態下使得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體積膨脹,但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膨脹不會破壞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11。
[0232]優選地,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11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設置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較其他遠離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區域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或吸液膨脹性更好的結構等,使得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在吸液飽和度等于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的相鄰區域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吸液飽和度的狀態下,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區域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具有更大的厚度。這可稱為環孔加厚擋漏特征。憑借這種環孔加厚擋漏特征,能夠更好地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二貫穿孔17處外漏。
[0233]實施方式4:
[0234]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采用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0235]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體外。
[0236]如圖4a所示,為防止體液等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外漏,將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的吸收體層3設置為較其他相鄰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的吸收體層3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或更好的吸液膨脹性能等。這種結構特征稱為環孔加厚擋漏結構。通過這種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使得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在吸液飽和度小于或等于相鄰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的區域的吸液飽和度的狀態下,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的吸收體層3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收體層3具有更大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為圓形的情況下,吸液膨脹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區域可以形成類似圓柱臺階式或圓錐式結構。其他情況以此類推,如在所述貫穿孔為長方形的情況下,均勻吸水的所述吸收體層3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圍形成長方形的臺階式狀態,阻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處外漏。從而憑借這種環孔加厚擋漏結構,能夠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處外漏。
[0237]在具有環孔加厚擋漏結構的情況下,前面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擋漏性吸收體可以省略不用。當然,擋漏性吸收體和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也可以同時結合使用。
[0238]實施方式5:
[0239]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采用的吸液膨脹擋液壩結構。
[0240]在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體外。
[0241]如圖7、9、10所示,為防止體液等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尿液或經液等體液離開使用者身體部位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吸液膨脹擋液壩12。
[0242]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由透水性材料或結構22 (如透水性無紡布)以及包裹在其內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組成,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包含紙漿、棉花等纖維和具有吸液膨脹特性的物料,如高(超級)吸收性聚合物等。
[0243]構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的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可以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如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濕法成網等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如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吸水性材料,如吸水性紙質材料等。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合適的無紡材料可由天然纖維(如木漿或棉纖維)、人造纖維(如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人造絲等)或由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透液性材料還可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可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如EP-A-1035818所公開的。
[0244]在如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的長度方向上的一邊及其周邊區域以面接觸的形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結合在一起。
[0245]在干燥狀態下,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體積較小,觸感柔軟,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外表面處于趴伏狀態,不會引起使用者明顯的不適。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在吸液膨脹后,體積變大,硬度提高,其內部的高吸收聚合物等吸液膨脹,相互擠壓,形成一道密不透水的墻,阻礙體液直接流向所述第一貫穿孔10或/并引導體液流滲到其他區域,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
[0246]另外,如圖8所示,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也可由透水性材料22 (如透水性無紡布等)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部分表面或所述部分表面的邊界結合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在所述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內封裝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而形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
[0247]另外,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也可由透水性材料22與非透水性材料如PE膜、PP膜等結合形成部分透水部分不透水的材料單獨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或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部分表面或所述部分表面的邊界結合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在所述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內封裝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而形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優選地,所述部分透水部分不透水的材料在靠近所述貫穿孔10的部分以及/或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接觸的部分具有不透水的特性,其他部分具有透水的特性。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與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接觸面的邊界輪廓可以是折線狀、波紋狀、線段、圓形、半圓形、`交叉線,或以線段、圓弧組合形成的各種形狀等形式被安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使用者尿液、經液等體液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或環繞并部分或全部地包圍所述第一貫穿孔10,起到擋流與引流的作用,避免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如圖7、圖9、圖10所示)。
[0248]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可以指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成分組合所形成的結構。
[0249]優選地,所述的吸液膨脹擋液壩12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包含現有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體層3內采用的定形結構的材料及結構,以防止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內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內的高分子聚合物、超級吸收體等吸液膨脹性物料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內的大范圍移動。
[0250]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某一吸液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吸液膨脹或吸液膨脹后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內部互相內部擠壓的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等穿過所述的吸液膨脹擋液壩12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0251]所述的吸液膨脹擋液壩12不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膨脹破壞。[0252]在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12的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2接觸面相反側的與使用者體表貼近的表面區域可以通過粘結、熱壓、鎖扣、縫制、超聲波等方式結合有疏水性無紡布或泡沫、網狀結構等,以提高其接觸使用者體表的舒適度和干燥度。
[0253]實施方式6:
[0254]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采用的導流槽結構。
[0255]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設置一處或多處第一貫穿孔10,第一貫穿孔10從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到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通過所述的第一貫穿孔10,體外的空氣可以直達所述的吸收性物品與使用者身體的封閉空間,從而加快所述封閉空間內的濕氣排向體外。如圖11所示,為了防止體液等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使用者的尿液、經液等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導流槽13。所述導流槽13是指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吸液膨脹的狀態下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形成的起導流作用的凹槽。導流槽13可以通過壓制、粘結、熱壓、鎖扣、縫制、超聲波等方式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局部位置形成,用于限制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吸液膨脹后其所述透液性頂層2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1之間的最大間距小于某一特定值。例如,該特定值可以是0.1mm到30mm之間的某一值。該特定值也可以是小于或等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3吸液膨脹后的平均厚度的某一特定值。
[0256]替代地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中需要形成導流槽13的部位處,在所述吸收體層3中采用比其他部位具有較小厚度的吸液膨脹性材料、或較少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吸液膨脹性能較弱的物料和/或結構等,以使該部位在吸液膨脹后的高度小于其他部位的高度,從而形成導流槽。
[0257]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設想其他的能夠形成導流槽的方法。并且上面描述的方法以及其他適合的方法均可以結合使用,使得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吸液膨脹的狀態下形成一定的凹槽,作為起導流作用的導流槽13。
[0258]所述導流槽13在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表面上的輪廓可以是折線狀、波紋狀、線段、圓形、半圓形、三角形、四邊形、線段交叉形,或以線段、圓弧等的各種組合而成的圖案等形式被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與所述吸收性物品使用者的尿液、經液等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或環繞并部分或全部包圍所述第一貫穿孔10,起引導體液避免其流入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作用,從而避免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
[0259]在干燥狀態下,所述導流槽13的體積較小,觸感柔軟,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外表面處于隱伏狀態,不會引起使用者明顯的不適。
[0260]所述吸收體層3在吸液膨脹后,體積變大增厚,硬度提高,這時導流槽13的部位處可由于局部結合而限制在該部位處的所述吸收體層3的膨脹。替代地或附加地,通過在導流槽13的部位處采用具有不同膨脹系數、不同厚度和/或不同數量的吸液膨脹性材料,而使得在所述導流槽13處對應的所述吸收體層3相比其相鄰區域在相同外部條件下的膨脹程度不同。通過上述任一種方式或其結合,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形成所述導流槽13,由此阻礙體液直接流向所述第一貫穿孔10,并引導體液流滲到其他區域,從而防止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10外漏。
[0261]在本發明的所有【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貫穿孔10可以為圓形、方形、菱形或縫隙狀,或其他各種由線段和圓弧的任意組合形成的形狀。優選地,所述第一貫穿孔10為圓形。
[0262]當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面積大于某一尺寸(例如0.05平方厘米,當然,根據需要,也可設定為其他尺寸)時,可以使用網狀或紗狀等透氣結構通過熱壓、粘結、扣壓、超聲波或縫制等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周邊結合并覆蓋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貫穿區域,以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優選地,所用網狀材料為疏水性材料。
[0263]在本發明的所有【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貫穿孔17可以為圓形、方形、菱形或縫隙狀,或其他各種由線段和圓弧的任意組合形成的形狀。優選地,所述第二貫穿孔17為圓形。
[0264]當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面積大于某一尺寸(例如0.05平方厘米,當然,根據需要,也可設定為其他尺寸)時,可以使用網狀或紗狀等透氣結構通過熱壓、粘結、扣壓、超聲波等方式與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周邊結合并覆蓋所述第二貫穿孔17的貫穿區域,以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優選地,所用網狀材料為疏水性材料。
[0265]另外,應該理解,所述第一貫穿孔10和第二貫穿孔17可以均覆蓋有網狀材料,也可以僅在其中任意一者上覆蓋網狀材料。
[0266]替代地,也可以通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中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所在區域處保留所述透液性頂層2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中的一者或兩者,使得所述第一貫穿孔10只是貫穿在該位置處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除了被保留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以及/或者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之外的其他結構和材料部分;同時在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位置上在所保留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以及/或者所述透液或不透液底層I中設置多個小于所述第一貫穿孔10的小孔、縫隙等,形成類似網狀的結構。以這種方式,也可以實現通氣并同時保護使用者的隱私的目的。該方式對于第二貫穿孔17同樣適用,在此不再贅述。
[0267]另外,上述的覆蓋網狀材料以及開小孔的方式可以結合使用。
[0268]實施方式7:
[0269]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相關附圖重點描述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中采用的選擇性透氣結構。
[0270]如圖1和圖12所示,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外圍區域底層8中,通過使所述外圍區域底層8處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與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其他透液性材料或結構(如透液性無紡布等)局部結合,形成結合區域和位于結合區域之間的不結合區域。所述不結合區域被所述結合區域所包圍形成第一封閉空間。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內部設置若干吸液膨脹性結構16。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若干貫穿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內外的小孔、縫隙等,用以透氣。所述第一封閉空間不會被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膨脹破壞。
[0271]上述這種結構形式稱為選擇性透氣結構9。
[0272]在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中,所述小孔、縫隙的尺寸沒有特別限制,只要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成分不會從所述的小孔、縫隙等外漏到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的外部即可。優選地,例如所述小孔、縫隙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投影面積介于5平方微米到20平方毫米之間。
[0273]構成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所述透液性材料或結構可以包括:透液性無紡材料,如紡粘、熔噴、梳理成網、水力針刺、濕法成網等材料;其他透液性結構,如多孔泡沫、多孔塑料膜;吸水性材料,如吸水性紙質材料等。由專利200680055017.0所公開的,合適的無紡材料可由天然纖維如木漿或棉纖維、人造纖維如聚醋、聚乙烯、聚丙烯、粘膠纖維、人造絲等或由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透液性材料或結構還可由亞麻纖維制成,所述亞麻纖維可在粘結模型中互相粘結,如EP-A-1035818所公開的。
[0274]通過這樣一種結構,在沒有排泄物到達側護翼的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區域時,由于封閉容腔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處于干燥的小體積的狀態,所述封閉容腔內部存在空間,可以完成交換氣體的任務。當有體液到達所述封閉容腔內部時,所述封閉容腔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吸液膨脹,將所述封閉容腔兩側的小孔及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內部密閉,防止排泄物外漏。
[0275]實施方式8:
[0276]在前面描述了設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外圍區域底層8部位處的選擇性透氣結構9。替代地或附加地,該選擇性透氣結構9也可以設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體覆蓋底層7的部位處。
[0277]具體地,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覆蓋底層7中,通過使所述吸收體覆蓋底層7處的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與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另外的(即,附加的)透液性材料或結構21在局部位置相結合,形成一個或多個選擇性透氣結構9。該選擇性透氣結構9包括由被結合位置所環繞區域的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包圍而形成的第二封閉空間。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若干貫穿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內外的小孔、縫隙等,用以透氣。用于形成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所述另外的透液性材料或結構21可以是在除所述透液性頂層2之外另行添加的透液性材料或結構,也可以是所述透液性頂層2的一部分。
[0278]同一個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結合點相連接形成一封閉或近似封閉曲線。
[0279]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內部設置若干吸液膨脹性結構16,所述第二封閉空間不會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膨脹破壞。
[0280]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成分不會從所述的小孔、縫隙以及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部分與所述透液性頂層2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在局部位置相結合的部位等外漏到所述第二封閉空間的外部。
[0281]另外,盡管前面描述了在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體覆蓋底層7部位處,由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與另外的透液性材料或所述透液性頂層2以及設置在其間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形成選擇性透氣結構9,但替代地,也可以保持相應部位處的透液性頂層2和吸收體層3的結構不變,僅對下面的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做出改變,在該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I中形成選擇性透氣結構9。
[0282]在實施方式7-8中,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可以指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組成的結構;或者是以親水或疏水性無紡布、或吸水性紙質材料、或部分親水材料和部分疏水材料組合形成的網狀或包裹狀結構包裹由纖維素絨毛漿、織物層、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級吸收體、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無紡材料或類似物等成分組合所形成的結構。
[0283]優選地,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某一吸液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16自然膨脹后的體積能夠阻擋體液等從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外漏。
[0284]所述的第一封閉空間或第二封閉空間不被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的膨脹破壞。
[0285]通過這樣一種結構,在沒有排泄物到達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9的空間時,由于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第二封閉空間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處于干燥的小體積狀態,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第二封閉空間可以完成交換氣體的任務。當有體液到達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第二封閉空間的內部時,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第二封閉空間內部的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16吸液膨脹,將所述第一封閉空間、第二封閉空間充滿,并將其兩側的小孔或縫隙密閉,防止體液外漏。
[0286]圖14-16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擋漏性吸收體的一種超透氣性紙尿褲穿著視圖。圖14-16中示出的該超透氣性紙尿褲具有與圖1所示類似的結構,但不帶有選擇性透氣結構。
[0287]上面僅主要以幾種超透氣性吸收物品為例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實施方案,這僅僅是以代表性的例子用于幫助讀者理解本發明的技術要領,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容易理解許多修改是可能的。因此,本發明的技術保護范圍不應被局限于具體的圖示或說明的例子,而應該被包括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技術要領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改善的透氣性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貼近使用者身體體表的透液性頂層、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以及夾在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之間的吸收體層,所述吸收體層吸收液體并具有液體保持性; 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當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大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時,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的吸收體覆蓋底層,另一部分為沒有覆蓋所述吸收體層的外圍區域底層; 當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等于所述吸收體層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厚度方向的投影表面積時,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只包括其輪廓覆蓋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體層的吸收體覆蓋底層;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以下用于改善透氣性的特征中的至少一種: A.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一個或多個從所述透液性頂層到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貫穿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第一貫穿孔;并且,對應于每一所述第一貫穿孔,所述吸收性物品還包括至少一種擋漏性結構,用于防止體液從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第一貫穿孔處外漏;所述擋漏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在所述擋漏性結構內部吸液膨脹后內部相互擠壓的狀態使得所述擋漏性結構的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外漏。 B.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一個或多個選擇性透氣結構,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是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透液性頂層或另外的透液性材料局部結合形成封閉空間,在所述封閉空間內設置吸液膨脹性結構,并在所述封閉空間的上下表面設置一個或多個貫通所述封閉空間內外的小孔或縫隙以用于透氣的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含液量在達到其吸液飽和量的1/100到99/100范圍內的程度時,所述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或吸液膨脹后在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內部互相擠壓的狀態使得這種狀態和結構能夠阻擋體液從所述選擇性透氣結構處外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擋漏性結構選自以下結構:擋漏性吸收體、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吸液膨脹擋液壩、導流槽或其任意組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擋漏性吸收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圍繞所述第一貫穿孔設置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頂層上,并具有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連通的第二貫穿孔,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包括吸液膨脹性結構,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在吸液的狀態下體積膨脹,或者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吸液膨脹后在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內部相互擠壓從而阻擋體液從所述第一貫穿孔和所述第二貫穿孔處外漏。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或一組所述的第一貫穿孔設置有一個所述擋漏性吸收體,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包括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與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外形相同或相近的表面接觸層,在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和所述表面接觸層之間封裝有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每一所述擋漏性吸收體設置有一個或一組與所述第一貫穿孔相連通的第二貫穿孔,所述第二貫穿孔貫穿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 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的膨脹不會破壞所述擋漏性吸收體,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包含吸液膨脹性物料。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所述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其中所述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包括下列結構中的至少一種: C.在所述第一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處的吸收體層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收體層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具備更好的吸液膨脹性能的物料中的至少一種特性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以及 D.以封閉或半封閉圖形全部或部分地在距離第一貫穿孔孔邊3-40mm的范圍內全部包圍或部分包圍包括所述第一貫穿孔及其全部或部分周邊區域在內的范圍,并且在所述包圍范圍的邊界處,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通過粘結、熱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部分或全部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漏性吸收體包括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其中所述環孔加厚擋漏結構包括下列結構中的至少一種: C.在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區域處的吸液膨脹性結構較其相鄰區域的吸液膨脹性結構具有較大的厚度、較多的吸液膨脹性物料或具備更好的吸液膨脹性能的物料中的至少一種特性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以及 D.以封閉或半封閉圖形全部或部分地在距離第二貫穿孔孔邊3-40mm的范圍內全部包圍或部分包圍包括所述第二貫穿孔及其全部或部分周邊區域在內的范圍,并且在所述包圍范圍的邊界處,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表面接觸層和所述擋漏性吸收體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通過粘結、熱壓、超聲波或縫制方式部分或全部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環孔加厚擋漏結構。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吸液膨脹擋液壩,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體液或排泄物離開使用者身體的部位之間; 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由透水性材料或結構以及包裹在其內的吸液膨脹性結構組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用于組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的所述透水性材料或結構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水性頂層的部分表面或所述部分表面的邊界結合形成立體封閉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在所述的擋漏壩封閉空間內封裝所述吸液膨脹性結構而形成所述吸液膨脹擋液壩。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漏性結構至少包括一個或多個導流槽,所述導流槽設置在所述第一貫穿孔與使用者的體液或排泄物離開身體的部位之間;所述導流槽是指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性頂層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形成的在吸液膨脹狀態下更加明顯的起導流作用的凹槽。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槽是通過壓制、粘結、熱壓、鎖扣、縫制或超聲波方式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局部位置形成,用于限制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吸液膨脹后所述透液性頂層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透液或不透液性底層 之間的最大間距在所述的導流槽部位小于特定值的結構。
【文檔編號】A61F13/512GK103690314SQ20121036608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韓富 申請人:韓富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浪卡子县| 登封市| 白城市| 石棉县| 香河县| 内丘县| 广宗县| 兴山县| 长葛市| 大余县| 句容市| 安吉县| 文安县| 交口县| 井冈山市| 汤阴县| 光泽县| 榆社县| 共和县| 曲阳县| 姚安县| 茌平县| 藁城市| 聂拉木县| 肥东县| 文化| 鄂伦春自治旗| 宁城县| 通山县| 凤山市| 日照市| 皋兰县| 洛宁县| 榆林市| 天峨县| 金湖县| 富民县| 盘锦市| 临泉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