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及其制備 方法。
背景技術:
南方鲇,也稱南方大口鯰魚,此種魚在飼養過程中常見病有白皮病、打印病、潰瘍病、出血病、爛尾病、爛鰓病、腸炎病等。在飼養過程中,這些常見病極大地影響了南方鲇魚的生產性能和魚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由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等,養殖環境進一步惡化,導致魚類病害頻發,而目前的水產養殖業,主要采用廣譜的抗生素類來控制病害,這樣,不僅造成病菌抗藥性增強,干擾魚類腸道內益生菌菌群的生長繁殖,引起微生態平衡失調,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嚴重影響魚類的養殖業和水產品品質。微生態制劑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進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制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劑,具有補充、調整和維持動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的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促進健康及提高生產性能的效果。它是一種綠色、環保、純生物制劑,無毒、無副作用,無殘留污染,不產生抗性,對水體不產生二次污染,微生態制劑在國外由于起步時間早,已經處于快速發展和成熟階段,而在國內,益生功能菌的微生態制劑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紀70年底,目前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的起步階段。目前在市銷產品中常用的動物益生菌有芽孢桿菌、乳桿菌、酵母菌、糞鏈球菌等。國內使用的益生菌粉劑如乳酸菌制劑基本上都是單一的微生態制劑,具有的功能單一,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目前,針對南方鲇的常見病,可供南方鲇飼用的多段控釋益生菌復合微生態制劑極少。另外,目前市場上的益生菌制品,多數是非包埋的營養體細胞,個別的微生態制劑采用的是冷凍干燥的方法制備的,不但成本高,存活率較低,同時還普遍存在著保存性差、隨保存時間延長活菌數量降低等難以克服的缺點,使產品的應用受到限制,給行業發展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前述的缺陷對南方鲇等魚類飼用多段控釋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做出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中包括經培養基擴大培養的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75)、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09)、糞腸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23658),分別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技術、二氧化碳干冰冷凍與真空干燥技術制備微膠囊技術,制成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菌種活化與擴大培養;將冷藏的嗜酸乳桿菌菌種、植物乳桿菌菌種和糞腸球菌分別進行活化、擴大培養后獲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分別將上述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收集到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菌植物乳桿菌菌糞腸球菌菌懸液=1:1:2-2:2:1的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均勻得復合菌懸液,備用;步驟二、快速釋放型菌粉制備將步驟一所得的復合菌懸液過濾,在過濾后的懸液中添加占過濾后復合菌懸液總 重量的8%至12%的β -環糊精,5%至8%的多孔淀粉,大豆分離蛋白質5%-8%,13%至16%的無菌水,采用電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O.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O. 5h_lh,混合均勻,即得到快速釋放型菌粉I ;步驟三、中速釋放型菌粉的制備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6g_10g的多孔淀粉、6g_10g的殼聚糖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無菌水,以該IOOmL無菌水為后續添加物質的參照量,加入O. 5wt%-0. 8 wt %的醋酸,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使殼聚糖和多孔淀粉完全溶解,加入由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懸液30g-40g,再在室溫下采用超聲波發生器震蕩吸附30-50分鐘,加入2 wt %海藻酸鈉溶液得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15-25mL的濃度為2%的Cacl2溶液中,固化30min成膜;過濾后用50-60mL的濃度為3. 5%0&(12溶液浸泡IOmin進行硬化,再過濾取得樣品,用清水漂去表面的Cacl2殘液,再用滅菌的生理鹽水洗滌微膠囊表面菌體。再采用-78°C的二氧化碳干冰冷凍5-8分鐘,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O.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O. 5h-lh,得中速釋放型菌粉2 ;步驟四、慢速釋放型菌粉的制備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7g_llg玉米醇溶蛋白質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食品級無水乙醇,將步驟三制備的中速釋放型菌粉25-35g分散于乙醇中,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經低溫噴霧干燥,進口溫度90°C 105°C,出口溫度60°C 65°C,噴霧干燥后,收集得到慢速釋放型菌粉3 ;步驟五、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制備分別將快速釋放型菌粉I、中速釋放型菌粉2和慢速釋放型菌粉3按2:1:1至1:1:2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取混合菌粉,然后添加7%至9%的豆渣,5%至7%的花生仁粉,3%至5%的乳清濃縮蛋白質,8至10%的大豆分離蛋白質,酵母粉3%至5%,魚油I. 1%至3. 5%,玉米粉8. 3 %至10. 5%,復方氨基酸2%,預混料I. 3 %至2. 8%,淀粉13 %至15%,大豆粉10%至13%,采用電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混合均勻,即得到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實驗結果表明,該復合飼料可以明顯促進南方鲇等魚類生長,飼養幼魚45d后,南方鲇魚量增加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 12. 4%,蛋白質效率提高32. 5%,發病率降低30%-40%,該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可以改善機體的代謝,補充機體的營養成分,有益菌進入消化道后可進一步繁殖,產生動物生長過程中必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的轉化率,促進南方鲇的生長,且使得南方鲇的肉質更細嫩、味道更鮮美,具有更好的食用價值,造就更好的經濟價值。且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南方鲇的微生態制劑制備方法,工藝步驟簡單,所用材料成本低,適于工業化生產,應用范圍廣闊。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包含經培養基擴大培養的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75)、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09)、糞腸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23658),分別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技術、二氧 化碳干冰冷凍與真空干燥技術制備微膠囊技術,制成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首先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技術分別將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糞腸球菌制成單壁材微生態制劑,再將嗜酸乳桿菌菌粉、植物乳桿菌菌粉、糞腸球菌菌粉按3 2 I至2:2:3的重量比例進行混合,然后二氧化碳干冰冷凍與真空干燥技術將復合菌粉制成雙層壁材的微生態制劑;最后,將三種菌混合物、單層壁材的微生態制劑和雙層壁材的微生態制劑按一定比例南方鲇飼料基物混合均勻,制成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制備方法,所述的方法以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糞腸球菌為主制備復合微生態制齊U,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操作步驟一、菌種活化與擴大培養將冷藏的嗜酸乳桿菌菌種、植物乳桿菌菌種和糞腸球菌分別進行活化、擴大培養后獲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嗜酸乳桿菌用培養基配方蛋白胨9g,酵母膏7g,乳清粉Sg,牛肉膏13 g,葡萄糖14 g,乙酸鈉 4 g,氯化鈉 5g,檸檬酸銨 2. 4g,吐溫-80 0. 8ml,MgSO4 · 7H20 O. 63 g, MnSO4 4H20 O. 07 g, K2HPO4 2 g,瓊脂粉 16g,水 1000 mL。植物乳桿菌用培養基配方酵母膏7. 5g,蛋白胨7. 5g,乳清粉6g,牛肉膏Ilg,葡萄糖 IOg,氯化鈉 5g,KH2P04 2g,西紅柿汁 100ml,吐溫-80 0. 5ml,蒸餾水 1000ml, pH 7. O。糞腸球菌用培養基配方蛋白胨9g,麥芽糖18g,酵母膏5g,甘油磷酸鈉8g,氯化鈉5g,乳糖0.8g,溴甲酚紫O.Olg,疊氮鈉0. 35g,TTC O. lg,瓊脂15g蒸餾水1000ml,pH 值 7. 2。分別將上述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收集到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菌植物乳桿菌菌糞腸球菌菌懸液=1:1:2-2:2:1的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均勻得復合菌懸液,備用。 步驟二、快速釋放型菌粉制備將步驟一所得的復合菌懸液過濾,在過濾后的懸液中添加占過濾后復合菌懸液總重量的8%至12%的β -環糊精,5%至8%的多孔淀粉,大豆分離蛋白質5%-8%,13%至16%的無菌水,采用電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O.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O. 5h_lh,混合均勻,即得到快速釋放型菌粉I。步驟三、中速釋放型菌粉(單層壁材的菌粉)的制備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6g_10g的多孔淀粉、6g_10g的殼聚糖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無菌水(以該IOOmL無菌水為后續添加物質的參照量),加入O. 5wt%-0. 8 wt %的醋酸(以IOOmL無菌水為參照),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使殼聚糖和多孔淀粉完全溶解,加入由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懸液30g-40g,再在室溫下采用超聲波發生器震蕩吸附30-50分鐘,加入2 wt %海藻酸鈉溶液得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15-25mL的濃度為2%的Cacl2溶液(無菌)中,固化30min成膜。過濾后用50_60mL的濃度為3. 5%Cacl2溶液浸泡IOmin進行硬化,再過濾取得樣品,用清水漂去表面的Cacl2殘液,再用滅菌的生理鹽水(O. 85wt%)洗滌微膠囊表面菌體。再采用-78°C的二氧化碳干冰冷凍5-8分鐘,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O.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O. 5h_lh,得中速釋 放型菌粉(單層壁材的菌粉)2。步驟四、慢速釋放型菌粉(雙層壁材的菌粉)的制備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7g_llg玉米醇溶蛋白質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食品級無水乙醇(以此為后續添加物參照量),將步驟三制備的中速釋放型菌粉25-35g (單層壁材的菌粉)分散于乙醇中,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經低溫噴霧干燥,進口溫度90°C 105°C,出口溫度60°C 65°C,噴霧干燥后,收集得到慢速釋放型菌粉(雙層壁材的菌粉)3。步驟五、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制備分別將快速釋放型菌粉I、中速釋放型菌粉2和慢速釋放型菌粉(雙層壁材的菌粉)3按2:1:1至1:1:2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取IOOg混合菌粉(以此為后續添加物參照量),然后添加7%至9%的豆渣,5%至7%的花生仁粉,3%至5%的乳清濃縮蛋白質,8至10%的大豆分離蛋白質,酵母粉3%至5%,魚油I. 1%至3. 5%,玉米粉8. 3 %至10. 5%,復方氨基酸2%,預混料I. 3 %至2. 8%,淀粉13 %至15%,大豆粉10%至13%,采用電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混合均勻,即得到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該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在養殖南方鲇等魚類時,按100條魚計,幼魚每天飼養3-5次,成魚每天飼養5-7次,每次4kg-6kg,實驗結果表明,該復合飼料可以明顯促進南方鲇等魚類生長,飼養幼魚45d后,南方鲇魚量增加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 12. 4%,蛋白質效率提高32. 5%,發病率降低30%-40%,該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可以改善機體的代謝,補充機體的營養成分,有益菌進入消化道后可進一步繁殖,產生動物生長過程中必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的轉化率,促進南方鲇的生長,且使得南方鲇的肉質更細嫩、味道更鮮美,具有更好的食用價值,造就更好的經濟價值。且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南方鲇的微生態制劑制備方法,工藝步驟簡單,所用材料成本低,適于工業化生產,應用范圍廣闊。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其特征在于,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中包括經培養基擴大培養的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75)、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 6009)、糞腸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編號CICC23658),分別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技術、二氧化碳干冰冷凍與真空干燥技術制備微膠囊技術,制成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菌種活化與擴大培養; 將冷藏的嗜酸乳桿菌菌種、植物乳桿菌菌種和糞腸球菌分別進行活化、擴大培養后獲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分別將上述嗜酸乳桿菌菌懸液、植物乳桿菌菌懸液和糞腸球菌菌懸液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收集到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菌植物乳桿菌菌糞腸球菌菌懸液=1:1:2-2:2:1的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均勻得復合菌懸液,備用; 步驟二、快速釋放型菌粉制備 將步驟一所得的復合菌懸液過濾,在過濾后的懸液中添加占過濾后復合菌懸液總重量的8%至12%的β -環糊精,5%至8%的多孔淀粉,大豆分離蛋白質5%-8%,13%至16%的無菌水,采用電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0.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0. 5h_lh,混合均勻,即得到快速釋放型菌粉I ; 步驟三、中速釋放型菌粉的制備 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6g-10g的多孔淀粉、6g-10g的殼聚糖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無菌水,以該IOOmL無菌水為后續添加物質的參照量,加入0. 5wt%-0. 8 wt %的醋酸,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使殼聚糖和多孔淀粉完全溶解,加入由步驟一制備的復合菌懸液30g-40g,再在室溫下采用超聲波發生器震蕩吸附30-50分鐘,加入2wt %海藻酸鈉溶液得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15-25mL的濃度為2%的Cacl2溶液中,固化30min成膜;過濾后用50-60mL的濃度為3. 5%Cacl2溶液浸泡IOmin進行硬化,再過濾取得樣品,用清水漂去表面的Cacl2殘液,再用滅菌的生理鹽水洗滌微膠囊表面菌體。再采用-78°C的二氧化碳干冰冷凍5-8分鐘,采用真空干燥器在真空條件為-0. 085MPa,溫度為25°C下干燥0. 5h-lh,得中速釋放型菌粉2 ; 步驟四、慢速釋放型菌粉的制備 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7g-llg玉米醇溶蛋白質于燒杯中,加入IOOmL的食品級無水乙醇,將步驟三制備的中速釋放型菌粉25-35g分散于乙醇中,采用電動攪拌器12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經低溫噴霧干燥,進口溫度90°C 105°C,出口溫度60°C 65°C,噴霧干燥后,收集得到慢速釋放型菌粉3 ; 步驟五、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制備 分別將快速釋放型菌粉I、中速釋放型菌粉2和慢速釋放型菌粉3按2:1:1至1: 1:2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取混合菌粉,然后添加7%至9%的豆渣,5%至7%的花生仁粉,3%至5%的乳清濃縮蛋白質,8至10%的大豆分離蛋白質,酵母粉3%至5%,魚油I. 1%至3. 5%,玉米粉8. 3 %至10. 5%,復方氨基酸2%,預混料I. 3 %至2. 8%,淀粉13 %至15%,大豆粉10%至13%,采用電 動攪拌器900轉/分鐘攪拌20-40分鐘后,混合均勻,即得到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中包括經培養基擴大培養的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糞腸球菌,分別采用低溫噴霧干燥技術、二氧化碳干冰冷凍與真空干燥技術制備微膠囊技術,制成南方鲇飼用多段控釋的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復合飼料。實驗結果表明,該復合飼料可以明顯促進南方鲇等魚類生長,飼養幼魚45d后,南方鲇魚量增加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12.4%,蛋白質效率提高32.5%,發病率降低30%-40%。
文檔編號A61K9/50GK102919542SQ2012104524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邢亞閣, 車振明, 許青蓮, 馬嫄, 劉平, 關統偉, 張良, 曾亮, 龔麗, 張麗珠, 盧靖 申請人: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