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顱內病變精確穿刺定向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CT或MRI給病人顱內病灶精確定向穿刺的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CT或MRI檢查是診斷體內病變主要手段。通過CT或MRI掃描可以診斷體內是否存在病變并確定病灶的大小,我們常根據影像資料對顱內病變(如腦出血、腦膿腫、腫瘤等)進行定向穿刺抽吸或活檢。精確的穿刺需要三個要素穿刺點、穿刺方向及深度,其中穿刺點可以根據解剖標志或預置的體表標志物確定,穿刺深度可以根據需要由CT或MRI確定,但穿刺方向卻較難把握,穿刺方向的較小偏差可能造成距離靶點較大的偏移,因此精確的穿刺方向尤為重要。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醫學工作者發明了多種體外定向的方法,在解決顱內病灶體表定位的準確性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們采取的儀器較為復雜,操作較為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顱內病灶定向穿刺的缺點,提供一種更為精確、可靠、使用方便的定向裝置。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一個弓型支架,弓型支架為韌度大不易變形的圓弧形結構,弓型支架的兩端,一端有單足A,另一端有雙足B和C,BC連線中點為0點,各足均為可固定于頭皮上的裝置,在弓型支架雙足端固定安裝有一個標準桿,弓型支架的弓背中點處上固定安裝有一個校準桿,校準桿與AO連線平行。使用時,通過閱讀原始檢查的CT或MRI資料對病灶做出初步定位,并將穿刺方向與頭皮的兩交點,即穿刺點及對側點,應用定位標志物標記,然后復查CT或MRI矯正穿刺點和對側點,并依據穿刺點與靶點距離再次確認穿刺深度。將本裝置單足A對準對側點,0點對準穿刺點,利用三足的固定裝置固定于頭皮上,并確定標準桿與校準桿是否互相平行。由于校準桿位于定位弓中點處,且其與AO連線平行,如果三足固定太緊引起弓變形,校準桿與AO連線會仍然平行,但此時校準桿與校準桿會出現不平行情況,就此可排除固定過程中定位弓變形引起的誤差,以免造成標準桿與穿刺方向不一致情況。確定標準桿與校準桿平行后,可按現有常規操作(軟通道或硬通道方法)穿刺針或引流管由穿刺點進入,平行于標準桿方向穿刺,穿刺深度H已依據CT或MRI確定,由此穿刺針或引流管就可以準確到達靶點。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定位準確迅速,制作成本低廉,值得推廣。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M向視圖。其中1_雙足端,帶有雙足分別為B和C ;2_標準桿;3_校準桿;4_弓型支架;5-單足端,帶有單足A。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主體是一個弓型支架4,弓型支架為韌度大不易變形的圓弧形結構,弓型支架4的單足端5上有單足A,雙足端I上有雙足B和C (BC連線中點為0點),三足均為可固定于頭皮上的裝置,在弓型支架4雙足端I上固定安裝有一個標準桿2,弓型支架4的弓背中點處上固定安裝有一個校準桿3,校準桿3與AO連線平行,以便在使用時發現并排除因定向弓變形引起的標 準桿與穿刺方向OA不一致情況,給標準桿2起到校準作用。三足的固定裝置可以是外端帶旋緊鈕的螺栓,也可以是小型吸盤等結構。
權利要求
1.顱內病變精確穿刺定向弓,它包括一個弓型支架(4),弓型支架(4)為韌度大不易變形的圓弧形結構,弓型支架(4)的單足端(5)上有單足(A),雙足端(I)上有雙足(B和C),雙足連線中點為O點,三足均為可固定于頭皮上的裝置,在弓型支架(4)雙足端(5)固定安裝有一個標準桿(2),弓型支架(4)的弓背中點處上固定安裝有一個校準桿(3),校準桿(3)與OA連線平行,以便在使用時發現并排除因弓形支架(4)變形引起的標準桿(3)與穿刺方向OA不一致情況,給標準桿(2)起到校準作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顱內病變精確穿刺定向弓,是利用CT或MRI給病人顱內病灶精確定向穿刺的輔助裝置。它包括一個弓型支架(4),弓型支架(4)為韌度大不易變形的圓弧形結構,弓型支架(4)的單足端(5)上有單足(A),雙足端(1)上有雙足(B和C),雙足連線中點為O點,三足均為可固定于頭皮上的裝置,在弓型支架(4)雙足端(5)固定安裝有一個標準桿(2),弓型支架(4)的弓背中點處上固定安裝有一個校準桿(3),校準桿(3)與OA連線平行,以便在使用時發現并排除因弓形支架(4)變形引起的標準桿(3)與穿刺方向OA不一致情況,給標準桿(2)起到校準作用。三足的固定裝置可以是外端帶旋緊鈕的螺栓,也可以是小型吸盤等結構。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定位準確迅速,制作成本低廉,值得推廣。
文檔編號A61B19/00GK103054645SQ20121055275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張澤立, 黃齊兵, 蘇雨行, 張源, 王廣輝, 周林 申請人:張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