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織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可導致許多疾病和勞動力喪失。其基本病理變化為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和腺體分泌增加以及嗜酸粒細胞浸潤等。上述病理改變緩解期可恢復正常,反復發作,可引起黏膜上皮層增殖性改變,導致黏膜肥厚及息肉樣變。如合并感染,可表現為黏膿涕或膿涕。 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常見的藥物通常為西藥,如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抗白三烯藥和酮類藥等,這些藥物通常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根治過敏性鼻炎,而且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會對身體產生較大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制劑能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確切且不易復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12、絲瓜絡8、桃仁8、蟬蛻6、蜂房6、桔梗8、玉米須10、菟絲子10、萊菔子8、野菊花12、南五味子9、鴨跖草8、蒼耳子12、地骨皮8。單劑藥量(單位克):辛夷12、絲瓜絡8、桃仁8、蟬蛻6、蜂房6、桔梗8、玉米須10、菟絲子10、萊菔子8、野菊花12、南五味子9、鴨跖草8、蒼耳子12、地骨皮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各中藥的藥理作用辛夷辛,溫。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散風寒,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絲瓜絡甘,平。歸肺、胃、肝經。功效與主治通絡,活血,祛風。用于痹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于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蟬蛻甘,寒。歸肺、肝經。功效與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蕎障,驚風抽搐,破傷風。蜂房甘,平。歸胃經。功效與主治祛風,攻毒,殺蟲,止痛。于齲齒牙痛,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皮膚頑癬,鵝掌風。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功效與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玉米須甘,平。歸膀胱、肝、膽經。功效與主治利膽退黃,利尿退腫,止血。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
菟絲子甘,溫。歸肝、腎、脾經。功效與主治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浙,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功效與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野菊花苦、辛,微寒。歸肝、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南五味子酸、甘,溫。歸肺、心、腎經。功效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鴨跖草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風熱感冒.高熱木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
蒼耳子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功效與主治散風除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地骨皮甘,寒。歸肺、肝、腎經。功效與主治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天然中藥為原料,各原料藥之間通過協同作用, 有效治愈過敏性鼻炎且不易復發,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率達98%。
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及典型病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一、臨床試驗
1、臨床資料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間隨機選取15 56歲的過敏性鼻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為26. 4歲。
2、診斷標準
( I)、臨床癥狀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癥狀出現2項以上(含2項),每天癥狀持續或累計在I小時以上。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
(2)、前鼻鏡檢查敏感性鼻炎的診斷可見鼻粘膜蒼白水腫,大量清水樣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腫可發生鼻息肉或息肉樣變性;
(3)、鼻腔分泌物涂片檢查在變態反應發作期間,鼻分泌物中可見嗜酸性白細胞增多,敏感性鼻炎的診斷也可查見較多嗜酸性白細胞或肥大細胞;
(4)、變應性激發試驗一般用皮膚試驗(劃痕、皮內及接觸法等),原理是有多種假定的變應物質,使與機體接觸后,視有無反應出現,可協助診斷。變應原診斷明確后還可應用這種變應原進行脫敏治療。
3、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發明藥物,每天分兩次飯后口服,共服用I個月時間。
4、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前鼻鏡檢查和鼻腔分泌物涂片檢查均正常;
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前鼻鏡檢查和鼻腔分泌物涂片檢查癥狀有所改善或趨于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5、治療結果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服藥的100例患者,服藥10天后,癥狀有所緩解,服藥一個月后,癥狀明顯改善。臨床試驗100例患者中,痊愈76例,有效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二、典型病例病例1:王某,男,25歲,患者患過敏性鼻炎四年余,反復鼻塞、流鼻涕。每天早晨必狂嚏陣作,后自行用藥治療無效果,反復發作2年后,仍是鼻涕如清水,嚴重鼻塞,伴有頭痛,常處于感冒狀態。服用本發明藥物15天后,上述癥狀明顯改善,服藥I個月后,癥狀基本消失,半年后隨訪,病情無復發。 病例2 :余某,女,31歲,患過敏性鼻炎五年,鼻塞鼻癢,打噴嚏,流眼淚,流鼻涕,頭暈頭脹,常在春季發病,嗅覺減退,有明顯花粉過敏癥狀。患者自發病以來,畏風怕冷,精神萎糜,記憶力減退,睡眠不佳,服用多種藥物效果不佳,后服用本發明藥物,服藥12天后,癥狀明顯改善,服藥I個月后,癥狀基本消失。一年后隨訪,病情無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配比(單位克):辛夷12、絲瓜絡8、桃仁8、蟬蛻6、蜂房6、桔梗8、玉米須10、菟絲子10、萊菔子8、野菊花12、南五味子9、鴨跖草8、蒼耳子12、地骨皮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 12、絲瓜絡8、桃仁8、蟬蛻6、蜂房6、桔梗8、玉米須10、菟絲子10、萊菔子8、野菊花12、南五味子9、鴨跖草8、蒼耳子12、地骨皮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辛夷12、絲瓜絡8、桃仁8、蟬蛻6、蜂房6、桔梗8、玉米須10、菟絲子10、萊菔子8、野菊花12、南五味子9、鴨跖草8、蒼耳子12、地骨皮8。本發明采用天然中藥為原料,各原料藥之間通過協同作用,有效治愈過敏性鼻炎且不易復發,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率達98%。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2988812SQ2012105582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張俊梅, 孟凡玉 申請人:孟凡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