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腔牙種植體結構,特別的是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種植體結構。
背景技術:
20世紀60年代瑞典的Branemark教授創立了鈦金屬的“骨整合”學說,這為牙種植體奠定理論基礎。牙種植體憑借其提供的咀嚼力大,美觀舒適,不傷害鄰牙等優點,已成為牙缺失的主要修復手段之一。如果缺失牙部位的牙槽骨或者一側如果發生嚴重吸收,特別是上頜竇、下頜神經管、鼻腔這些對牙種植體而言的危險區域,可以采用各類植骨術、骨膜引導骨組織再生、牽張成骨,上頜竇提升等技術恢復牙槽骨寬度和高度,或者下頜神經遷移術以避開下頜神經,但是這些方法都存在恢復時間長,花費大,創傷大,風險大,可能的骨吸收等問題,采用臨近骨量豐富的區域作為種植區可以避免這些問題,此時就需要基臺和種植體呈一定角度的傾斜種植體系統。多個牙齒缺失,需要多顆種植體及基臺實現共同就位道,才能保證義齒正常發揮功能和獲得正常外形,因此臨床上需要不斷調磨調整基臺,但是這樣也不一定會實現多顆種植體的共同就位道,特別是遇到由于發育、外傷、腫瘤切除等因素導致的頜骨、牙列異常情況,這就很難獲得共同就位道。對于以上出現的問題,現有的解決方案以及這些方案的不足主要如下1.牙種植體結構為小角度基臺,一般小于30度,且已經固定。2.基臺和種植 體之間的角度已經固定,它們之間的角度可以達到30-60度,而基臺不能沿著種植體中軸線旋轉。3.基臺中軸線和種植體中軸線之間的角度固定,基臺可以沿著種植體中軸線360度旋轉,但基臺相對種植體的角度不能調整。4.基臺和種植體通過鉸鏈連接,鉸鏈中有部分球面結構,如CN102202599A公開的專利申請,由于種植體上有突起結構,基臺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轉動,但不能在360度范圍內任意轉動,而且相互配合的球面結構的生產工藝復雜,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而且包裹球體的部分較薄,強度較差,難以預先獲得供螺栓固位的空腔,角度調整范圍有限,調整到位后也不能鎖定。綜上所述,目前還沒有能任意調整基臺和種植體之間角度,同時制造成本低,強度好的人工牙種植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牙種植結構,能夠任意調節基臺和種植體之間的角度或者種植體末端的角度,從而能夠充分利用種植體周圍骨量豐富的骨區,避開一些危險的解剖結構,同時獲得良好的共同就位道,同時,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有足夠的固位負載強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公開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包括種植體、連接體、基臺;種植體外部有螺紋,上部中央有圓柱,圓柱上部開有螺紋;連接體中央有孔,上部有切槽,切槽兩邊的耳塊上開有螺孔;基臺下部有與連接體切槽適配的凸塊,凸塊上開有孔;連接體通過螺母與種植體連接,通過螺釘與基臺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種植體上部圓柱周圍有圓柱形凹槽,連接體下部有與圓柱形凹槽相適配的圓柱形凸臺。提高種植體與連接體在連接部位的配合精度和強度,提高牙種植結構的抗彎曲強度,比較適合種植體直徑較大的情形。進一步的,所述種植體上部圓柱周圍有直徑更大的圓柱形凸臺,連接體下部有與圓柱形凸臺相適配的圓柱形凹槽。可提高種植體與連接體在連接部位的配合精度和強度,提高牙種植結構的抗彎曲強度,比較適合種植體直徑較小的情形。優選的,所述基臺上部為圓柱形、圓錐形、圓錐臺、棱柱形或棱錐臺形;基臺下部凸塊,底面為矩形或圓形,若為矩形,邊長為2 — 6mm ;若為圓形,直徑為2 — 6mm ;高度為4一6mm ο進一步的,所述種植體下部有切槽,切槽深度為O. 5mm —1. 0mm,縱向長度為1. Omm-4. 0mm,橫向寬度為 2. O一3. 0mm。進一步的,所述基臺下部凸塊上的孔為螺孔。進一步的,所述種植體的高度為6mm—20mm,直徑為3mm—8mm。
優選的,所述種植體的直徑為種植體上部中央圓柱的直徑為1.5—5mm,高度為4一14mm ;圓柱形凹槽的外直徑為2—6mm,深度為4一12mm。優選的,所述種植體的直徑為3. Omm-4. 5mm,種植體上部中央圓柱的直徑為1.5一2. 5mm ;種植體上部的圓柱形凸臺直徑為2_3mm,高度為2_4mm。進一步的,所有螺紋連接均為細牙螺紋,配合緊密,可較好地避免軟組織長入螺紋配合面。本發明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固位負載強度高,具有良好的初期穩定性和抗旋轉功能。能夠任意調節基臺和種植體之間的角度,調整范圍大,從而能夠充分利用種植體周圍骨量豐富的骨區,避開上頜竇、下頜神經管、鼻腔等對牙種植體而言絕對危險的區域,同時獲得良好的共同就位道,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連接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種植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的連接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的種植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種植體,2-連接體,3-基臺,4-基臺上部,5-凸塊,6-螺釘,7_螺母,8_圓柱,9-凸臺,10-切槽,11-凸臺。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本發明公開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包括種植體1、連接體2、基臺3 ;種植體I外部有螺紋,上部中央有圓柱8,圓柱8上部開有螺紋;連接體2中央有孔,上部有切槽,切槽兩邊的耳塊上開有螺孔;基臺3下部有與連接體切槽適配的凸塊5,凸塊5上開有孔;連接體2通過螺母7與種植體上部的圓柱8的螺紋配合固定在種植體I上,通過螺釘6與基臺3連接在一起。在螺母7緊固前,連接體2可繞種植體I軸線360度轉動;在螺釘6緊固前,基臺3可繞螺釘6軸線180度旋轉;即可實現基臺3與種植體I之間角度的任意調節。進一步的,如圖1一 3所示,種植體I上部圓柱8周圍有圓柱形凹槽,連接體2下部有與圓柱形凹槽相適配的圓柱形凸臺9。提高種植體I與連接體2在連接部位的配合精度和強度,提高牙種植結構的抗彎曲強度,較適合種植體直徑較大的情形,通常適合種植體I直徑范圍為4mm—8mm的情形。進一步的,如圖4一6所示,種植體I上部圓柱8周圍有直徑更大的圓柱形凸臺11,連接體2下部有與圓柱形凸臺11相適配的圓柱形凹槽。提高種植體與連接體在連接部位的配合精度和強度,提高牙種植結構的抗彎曲強度,比較適合種植體直徑較小的情形,通常適合種植體直徑范圍為3. Omm一4. 5mm的情形。種植體I與連接體2連接部位的凸凹結構,不僅可大大提高兩者的配合精度,還大大提高了連接強度,特別是抗彎曲強度,從而提高了種植牙的精度和強度。根據骨區情況,選擇相適應的凸凹結構,可大大提高適用性,提高修復質量。優選的,基臺3上部4為圓柱形、圓錐形、圓錐臺、棱柱形或棱錐臺形,或其它便于安裝義齒牙冠的形狀結構。基臺下部凸塊5,底面為矩形或圓形,若為矩形,邊長為2—6mm;若為圓形,直徑為2一6mm ;高度為4一6mm。。
進一步的,種植體I 下部有切槽10,切槽10深度為O. 5mm —1. 0mm,縱向長度為1. Omm—4. Omm,橫向寬度為 2. O—3. 0mm。進一步的,基臺3下部凸塊5上的孔為螺孔。進一步的,種植體I的高度為6mm—20mm,直徑為3. Omm一8mm。優選的,所述種植體的直徑為4mm — 8mm時,種植體上部中央圓柱的直徑為1. 5—5mm,高度為4一14mm ;圓柱形凹槽的外直徑為2—6mm,深度為4一12mm。優選的,所述種植體的直徑為3. Omm-4. 5mm時,種植體上部中央圓柱的直徑為1.5一2. 5mm ;種植體上部的圓柱形凸臺直徑為2_3mm,高度為2_4mm。進一步的,所有螺紋連接均為細牙螺紋,配合緊密,可較好地避免軟組織長入螺紋配合面。使用時,選擇適宜的骨區,形成種植窩后,植入種植體1,將連接體2安裝在種植體I上,用螺母7固位,然后在連接體2上部耳塊螺釘孔中旋入螺釘6,以防軟組織長入種植體I和連接體2上的螺釘孔中。經過3— 6個月的骨整合后,卸下連接體2與種植體I的連接螺母7和連接體耳塊上的螺釘6。根據所需義齒方向,將連接體2繞種植體I中軸線旋轉,根據連接體2凹槽的方向確定方位,然后用螺母7固定。然后將基臺3下部凸塊5插入連接體2的上部凹槽中,轉動到合適角度,然后用螺釘6固定。一般情況下,先用螺母7固定連接體2和種植體1,然后再用螺釘6固定基臺3和連接體2 ;如果連接體2與基臺3的連接螺釘6入口周圍恰好有鄰齒或者義齒阻礙,影響臨床操作,可以先把基臺3和連接體2之間的角度選擇好后固定,再把連接體2插入種植體I上部的圓柱8中,使基臺就位后,緊固螺母7。最后,戴上烤瓷或全瓷冠義齒,完成修復工作。顯然,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發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 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種植體(I)、連接體(2)、基臺(3);種植體(I)外部有螺紋,上部中央有圓柱(8),圓柱(8)上部有螺紋;連接體(2)中央有孔,上部有切槽,切槽兩邊的耳塊上開有螺孔;基臺(3)下部有與連接體(2)切槽適配的凸塊(5),凸塊(5)上開有孔;連接體(2)通過螺母(7)與種植體(I)連接,通過螺釘(6)與基臺(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種植體(I)上部圓柱(8)周圍有圓柱形凹槽,連接體(2)下部有與圓柱形凹槽相適配的圓柱形凸臺(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體(I)上部圓柱(8)周圍有直徑更大的圓柱形凸臺(11),連接體(2)下部有與圓柱形凸臺(11)相適配的圓柱形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基臺上部(4)為圓柱形、圓錐形、圓錐臺、棱柱形或棱錐臺形;基臺下部凸塊(5),底面為矩形或圓形,若為矩形,邊長為2—6mm ;若為圓形,直徑為2—6mm ;高度為4一6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體(I)下部有切槽(10),切槽深度為O. 5mm—1. 0mm,縱向長度為1. Omm-4. 0mm,橫向寬度為2. O—3.Omm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3)下部凸塊(5)上的孔為螺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體(I)的高度為6mm—20mm,直徑為3mm—8mm。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體(I)的直徑為4mm—8mm,種植體(I)上部中央圓柱(8)的直徑為1. 5一5mm,高度為4一14mm ;圓柱形凹槽的外直徑為2一6mm,深度為4一12mm。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體(I)的直徑為3. Omm-4. 5mm,種植體(I)上部中央圓柱的直徑為1. 5—2. 5mm ;種植體(I)上部的圓柱形凸臺(11)直徑為2-3mm,高度為2_4mm。
10.根據權利要求1一9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有螺紋連接均為細牙螺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可任意調節角度的牙種植結構,包括種植體、連接體、基臺;種植體外部有螺紋,上部中央有圓柱,圓柱上部開有螺紋;連接體中央有孔,上部有切槽,切槽兩邊的耳塊上開有螺孔;基臺下部有與連接體切槽適配的凸塊,凸塊上開有孔;連接體通過螺母與種植體連接,通過螺釘與基臺連接。能夠任意調節基臺和種植體之間的角度,調整范圍大,從而能夠充分利用種植體周圍骨量豐富的骨區,避開上頜竇、下頜神經管、鼻腔等對牙種植體而言絕對危險的區域,同時獲得良好的共同就位道,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C8/00GK103054654SQ20121058721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田衛東, 溫海林, 梁瑞, 汪明祖 申請人:成都博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