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 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的,患者經常會用到餐板在床上用餐,現在使用的病床餐板多是由兩個固定的掛鉤直接掛設在床尾板上,不論掛放在床頭或是床尾,餐板正面朝向均不能改變。如果朝向床內側掛放,則餐板面接觸患者肢體很不衛(wèi)生;如果朝向床外側掛放,則遮蓋床尾患者姓名等床卡信息,影響了查對制度的執(zhí)行。本實用新型技術是利用現有掛鉤的安裝位置,提供一種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改變餐板正面朝向,同時不造成原有資源的浪費。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其結構包括餐板和床尾板,餐板上設置有導向筒和限位筒,限位筒設置在導向筒上方,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間隔設置為環(huán)軌,導向筒兩側分別開設有直軌,導向筒下端坐設在彈簧座上,彈簧座與餐板固定連接,導向筒和限位筒的軸心方向上穿接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柱身上設置有凸塊,凸塊限制在直軌與環(huán)軌中,支撐立柱底端與彈簧連接,支撐立柱頂端設置有掛鉤。導向筒直軌的寬度等于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環(huán)軌寬度。掛鉤的鉤長度大于等于餐板和床尾板的厚度之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該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在餐板和掛鉤之間加設一套由導向筒和限位筒組成的旋轉彈簧抽拉裝置,來改變掛鉤的方向、高度和使用狀態(tài),使醫(yī)護人員為患者使用餐板時的準備工作得到很大簡化和方便,患者也可自行使用餐板,其可根據掛鉤的旋轉狀態(tài)懸掛在床尾板上,取用和裝載更加方便。該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具有良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向筒和限位筒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向筒和支撐立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0015]I、餐板,2、床尾板,3、導向筒,4、限位筒,5、環(huán)軌,6、直軌,7、彈簧座,8、支撐立柱,
9、凸塊,10、彈簧,11、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其結構包括餐板I和床尾板2,餐板I上設置有導向筒3和限位筒4,限位筒4設置在導向筒3上方,導向筒3和限位筒4之間的間隔設置為環(huán)軌5,導向筒3兩側分別開設有直軌6,導向筒3下端坐設在彈簧座7 上,彈簧座7與餐板3固定連接,導向筒3和限位筒4的軸心方向上穿接有支撐立柱8,支撐立柱8柱身上設置有凸塊9,凸塊9限制在直軌6與環(huán)軌5中,支撐立柱8底端與彈簧10連接,支撐立柱8頂端設置有掛鉤11。導向筒直軌6的寬度等于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環(huán)軌5寬度。掛鉤11的鉤長度大于等于餐板I和床尾板2的厚度之和。
權利要求1.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餐板和床尾板,餐板上設置有導向筒和限位筒,限位筒設置在導向筒上方,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間隔設置為環(huán)軌,導向筒兩側分別開設有直軌,導向筒下端坐設在彈簧座上,彈簧座與餐板固定連接,導向筒和限位筒的軸心方向上穿接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柱身上設置有凸塊,凸塊限制在直軌與環(huán)軌中,支撐立柱底端與彈簧連接,支撐立柱頂端設置有掛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其特征在于導向筒直軌的寬度等于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環(huán)軌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其特征在于掛鉤的鉤長度大于等于餐板和床尾板的厚度之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餐板和床尾板,餐板上設置有導向筒和限位筒,限位筒設置在導向筒上方,導向筒和限位筒之間的間隔設置為環(huán)軌,導向筒兩側分別開設有直軌,導向筒下端坐設在彈簧座上,彈簧座與餐板固定連接,導向筒和限位筒的軸心方向上穿接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柱身上設置有凸塊,凸塊限制在直軌與環(huán)軌中,支撐立柱底端與彈簧連接,支撐立柱頂端設置有掛鉤。該病床餐板反轉掛鉤裝置在餐板和掛鉤之間加設一套由導向筒和限位筒組成的旋轉彈簧抽拉裝置,來改變掛鉤的方向、高度和使用狀態(tài),以改變餐板正面朝向,取用和裝載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A61G7/05GK202682232SQ2012202392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fā)明者劉霞, 邢俊香 申請人:山東省立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