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醫療病床。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的病床多是固定的,重病患者如需病床轉換,需要醫護人員把病人抬到推車上進行轉移,然后到另一個病房在抬下來,因此多次轉換容易對病人造成二次傷害。并且要求戰時或者遇到突發事件、搶險救災時,容易出現擔架不夠用,床位移動不便的問題。因此,解決上述問題是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療病床,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醫療病床功能單一,移動不便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功能醫療病床,其包括:床體、支架;所述床體前后兩側設有擔架把手;所述擔架上端前側設有吊桿;所述吊桿上端側面安裝有掛鉤;所述床體下端四角安裝有床腿;所述床體下側安裝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前端安裝有把手;所述床體前端通過轉動傳動組件可以向上翻折;所述支架上端四角設有套筒,且套筒位置與床腿位置相對應;所述床腿外直徑與套筒內直徑相對應;所述在支架下端設置萬向輪。
優選的是,所述床腿為氣缸可上下伸縮;
優選的是,所述擔架把手為氣缸可前后伸縮;
優選的是,所述吊桿可拆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通過把擔架轉換成床,避免了病人因搬動而造成二次損傷;通過支架下端的萬向輪,在對病人進行移動時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多功能醫療病床的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床體;2、支架;3、擔架把手;4、吊桿;5、掛鉤;6、傳動組件;7、把手;8、套筒;9、萬向輪;10、床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床體1、支架2;在床體1前后兩側設置擔架把手3,且擔架把手3為氣缸可前后伸縮。在床體1前側設置吊桿4,且吊桿4與病床之間可拆卸。在吊桿4上端側面安裝掛鉤5,在床體1下端四角處安裝床腿10,且床腿10為氣缸可上下伸縮。在床體1下側安裝傳動組件6,在傳動組件6前端安裝把手7,床體1前端通過把手7轉動傳動組件6可以向上翻折。在支架2上端四角處安裝套筒8,且套筒8位置與床腿10下端位置相對應,并且床腿10外直徑與套筒8內直徑相對應。在支架2下端安裝萬向輪9,便于床體移動。
當需要外出接病人時,把本裝置的床腿10收縮上去,然后把擔架把手3伸長,即可變成一擔架;當把病人接到醫院病房時,只要把床腿10伸出來,然后把擔架把手3縮回去,病人需要掛水可直接把水瓶掛在吊桿4上端的掛鉤5上,此時變成病床,減少了搬動病人對病人的二次傷害;當病人需要做起來時,只需要轉動把手7帶動把手7后端的傳動組件6收縮,即可帶動床體1向上翻折,使病人做起來;當要更換病房或者去手術室時,只需要把床體1下端的床腿10插入套筒8內,然后推動病床,支架2底下的萬向輪9即可轉動帶著病床移動,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