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聲骨刀刀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聲骨刀刀頭。
背景技術:
現有骨科器械(電鉆等)及超聲骨刀刀頭,在手術過程中操作時,大部分操作的用力方向都是向下,這樣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手術過程中切割時,被切割處下方的組織是看不到的,由于操作的用力方向向下,就很容易破壞到下方非預期破壞的組織,使手術風險大大增加,手術數成功率變低,醫生操作難度增加。在脊柱手術中,這點尤為重要。通常的脊柱需進行手術部位,下方就是脊髓,不講便知脊髓被破壞了的危險性后果,輕則功能缺失、終生癱瘓,重則死亡。故可知上述器械,對醫生操作起來的難度之高,對病人造成的危險之大。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超聲骨刀使用不方便、不安全的問題,提出一種超聲骨刀刀頭,不僅醫生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復。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包括刀桿和頭端,頭端位于刀桿前端,頭端呈匙型。頭端的寬度大于或等于刀桿的寬度。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位于匙心。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位于匙底。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有兩個孔口,分別位于匙心和匙底。還包括刀身,刀身和刀桿連接,刀身和刀桿之間有圓弧過渡。刀身設置有扳手位。刀身后端設置有連接螺紋。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切骨效率高、速度快,降低手術時間,減小病人痛苦,降低醫生勞動強度;刀頭精致小巧可精確控制對骨頭的切削量以及形狀,降低術中的切骨損失量,加快病人的恢復時間;在切骨過程中有止血凝血效果,降低術中出血量;降低了加工難度,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截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頭端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俯視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 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截面示意圖。[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頭端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四的俯視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截面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頭端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六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截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頭端局部放大不意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包括刀桿2、頭端I和刀身3,頭端位于刀桿前端,頭端呈匙型,刀身和刀桿連接,刀桿為細圓柱段,刀身為粗圓柱段,刀身和刀桿之間有圓弧過渡,刀身設置有扳手位5,刀身后端設置有連接螺紋4,連接螺紋用于與超聲換能器安裝連接。使用時將本刀頭后端的連接螺紋與特定的超聲換能器連接,并用相應的扳手在扳手位擰緊,再將超聲換能器連接于特定的超聲主機,即可進行工作。這種頭端為匙形的超聲骨刀刀頭在操作使用時,同普通的匙子一樣簡便,匙形頭端的任意部位都可對骨頭進行去除操作,操作者可任意選擇適合自己想要進行的手法、姿勢使用,沒有操作上的局限性,方便使用,在使用時可將匙形頭端伸進脊(骨)髓膜與要去除的椎體(骨頭)之間,用力的方向由內向外進行操作,這樣就減小了對脊(骨)髓意外破壞損傷的危險,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了操作難度。圖4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俯視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的超聲骨刀刀頭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具體實施方式
二中的超聲骨刀刀頭的頭端的寬度a大于或等于刀桿的寬度b。這種結構的好處在于當使用時頭端切割出的寬度就大于或等于刀桿的直徑,在手術過程中,切割較厚的骨頭或切割較深的槽、窗型切口時,就能避免出現夾刀卡死現象,同時還能確保灌注水流流至頭端切割處,保證切口不會被灼傷。圖5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截面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頭端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5、圖6和圖7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的超聲骨刀刀頭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 6位于匙心。這種設計增加的好處在于,匙心單出口的超聲骨刀刀頭可確保灌注液由匙心處流出,手術時使匙心及整個頭端和接觸到的組織實時的完全處于灌注液的清洗和冷卻中,確保被切除的骨屑即時排出,切口處視野清晰潔凈,且保護剩余要保留組織不被損傷,在刮削操作時體現尤為明顯,這樣就使手術風險進一步降低,手術安全性、成功率得到提高。另外,也可以將孔口設置在匙底。[0035]圖8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四的俯視示意圖。如圖8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中的超聲骨刀刀頭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具體實施方式
四中的超聲骨刀刀頭的頭端的寬度a大于或等于刀桿的寬度b。這種結構的好處在于當使用時頭端切割出的寬度就大于或等于刀桿的·直徑,在手術過程中,切割較厚的骨頭或切割較深的槽、窗型切口時,就能避免出現夾刀卡死現象,同時還能確保灌注水流流至頭端切割處,保證切口不會被灼傷。圖9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截面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頭端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9、圖10和圖11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的超聲骨刀刀頭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 7有兩個,分別位于匙心和匙底。這種設計增加的好處在于,匙心匙底雙出口的超聲骨刀刀頭可確保灌注液由匙心和匙底處同時流出,手術時使匙心和匙底及整個頭端和接觸到的組織實時的完全處于灌注液的清洗和冷卻中,確保被切除的骨屑即時排出,由于有上下兩處出水,在任何切除操作時都能使切口處視野清晰潔凈,且更加有利保護剩余要保留組織不被損傷,在將匙形頭端伸進脊(骨)髓膜與要去除的椎體(骨頭)之間,用力的方向由內向外進行操作時,這種類型尤為重要,因為匙底處的出水對處于匙底下方的脊髓膜及脊髓進行保護,匙心處出水對匙心上方的組織進行保護。另外還有,在手術時有一處出水口被堵或被阻時,另一處還能保證液流的充分流出提供保護。再有兩處出水使液流流至組織更加充分。綜上這樣就使手術風險更加進一步降低,手術安全性、成功率得到更進一步提高。圖12是本實用新型超聲骨刀刀頭的具體實施方式
六的俯視示意圖。如圖12所示,該超聲骨刀刀頭與具體實施方式
五中的超聲骨刀刀頭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具體實施方式
六中的超聲骨刀刀頭的頭端的寬度a大于或等于刀桿的寬度b。這種結構的好處在于當使用時頭端切割出的寬度就大于或等于刀桿的直徑,在手術過程中,切割較厚的骨頭或切割較深的槽、窗型切口時,就能避免出現夾刀卡死現象,同時還能確保灌注水流流至頭端切割處,保證切口不會被灼傷。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桿和頭端,頭端位于刀桿前端,頭端呈匙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頭端的寬度大于或等于刀桿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位于匙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的孔口位于匙底。
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刀桿和頭端內部為中空結構,相互連通,頭端有兩個孔口,分別位于匙心和匙底。
6.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刀身,刀身和刀桿連接,刀身和刀桿之間有圓弧過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刀身設置有扳手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其特征在于,刀身后端設置有連接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聲骨刀刀頭,包括刀桿和頭端,頭端位于刀桿前端,頭端呈匙型。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切骨效率高、速度快,降低手術時間,減小病人痛苦,降低醫生勞動強度;刀頭精致小巧可精確控制對骨頭的切削量以及形狀,降低術中的切骨損失量,加快病人的恢復時間;在切骨過程中有止血凝血效果,降低術中出血量;降低了加工難度,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202821533SQ2012203220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
發明者曹群, 李中實, 戰松濤, 劉慶明 申請人: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