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緊致感優異、并且保濕效果和使用感也優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A)~(D),(b1)成分相對于(A)成分和(B)成分的比例為45~85%:(A)氫化聚異丁烯 0.5~10質量%;(B)含有(b1)的油分,?(b1)與(A)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C)乳化劑;(D)水性成分 60~90質量%。
【專利說明】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
[0001] 相關申請
本申請主張在2011年3月30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1-74418號的優先權,并將其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特別涉及緊致感優異、并且保濕效果和使用感也優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
【背景技術】
[0003]乳化組合物大致分為水包油型(0/W)和油包水型(W/0),進而還存在油包水包油型(0/W/0)、水包油包水型(W/0/W)等復型。以往,它們在化妝品領域中被有效用于護膚用的霜膏、乳液、護發用膏等。
[0004]其中,以油相為外相、以水相為內相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由于可以將油溶性的有效成分、例如潤膚油(emollient)、油溶性的藥物、紫外線吸收劑等有效地在皮膚上展開,因而是作為化妝品適合的劑型,在這方面比水包油型更優異。
[0005]對于這種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近年來逐漸要求對肌膚賦予緊致感(肌膚不松弛、不緊繃、具有適度彈力的使用感)。
[0006]以往,作為賦予緊致感的物質,使用的是高分子等。例如,已知通過使用聚天冬氨酸鹽(專利文獻I)、聚乙烯醇(專利文獻2)而具有緊致感的油包水型乳化組合物。另外,還已知通過并用硬脂酸硬脂酯和氫化聚異丁烯等烴而具有緊致感的乳化化妝品(專利文獻3)。
[0007]但是,為了實現保濕效果或其它使用感效果而配合的保濕劑或油分有時使緊致感減弱。
[0008]另外,已知有配合了氫化聚異丁烯的皮膚化妝品(專利文獻4)。但是,該皮膚化妝品是水包油型乳化化妝品,并且在緊致感上無法令人滿意。
[0009]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0679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2910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3547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0-6726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0]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前述現有技術的問題而進行的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緊致感和保濕效果非常優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0011]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前述問題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配合氫化聚異丁烯和與其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而制成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可以兼具緊致感和保濕效果,從而完成了本發明。[0012]即,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的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D),
(A)氫化聚異丁烯0.5~10質量%
(B)含有(bl)的油分
(bl)與(A)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
(C)乳化劑
(D)水性成分60~90質量%,
(bl)成分相對于(A)成分和(B)成分的比例為45~85%。
[0013]前述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中,適宜的是(B)成分中含有(b2)粘度小于1000mPa *s的油分,
(b2)成分的配合量為(A)成分的配合量的2倍以下。
[0014]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是含有氫化聚異丁烯、含有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的油分、乳化劑、以及水性成分的化妝品,可以提供緊致感優異、保濕效果和使用感也優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示出氫化聚異丁烯和追加油分(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高的揮發性油分)在肌膚上的特性的圖。
[0016][圖2]是示出氫化聚異丁烯和追加油分(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在肌膚上的特性的圖。
[0017][圖3]是示出氫化聚異丁烯和追加油分(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非揮發性油分)在肌膚上的特性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由(A)氫化聚異丁烯、(B)含有(bl)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的油分、(O乳化劑、以及(D)水性成分構成。
[0019]以下,對各成分進行詳述。
[0020]((A)氫化聚異丁烯)
(A)氫化聚異丁烯是將異丁烯和正丁烯共聚后進行氫化而得的烴混合物。本發明中使用的氫化聚異丁烯可以使用化妝品中通常所用的氫化聚異丁烯。
[0021](A)氫化聚異丁烯優選數均分子量為1500~5000的氫化聚異丁烯,特別優選數均分子量為1500~3000的氫化聚異丁烯。若數均分子量過低,則緊致感有時不充分。另外,若數均分子量過大,則存在涂展(O 變重等影響使用感的情形。
[0022]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的(A)氫化聚異丁烯的配合量需要相對于化妝品總量為0.5~10質量%。(A)成分的配合量優選為I質量%以上。配合量小于0.5質量%時,不能充分得到緊致感和保濕效果。另外,(A)成分的配合量優選為8質量%以下、特別優選為5質量%以下。若配合量超過10質量%,則不發粘程度或柔嫩性等使用感、穩定性差。
[0023]((B)油分)
本發明的(B)油分中需要含有作為(bl)成分的與(A)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
[0024]這里,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油分是指將氫化聚異丁烯與對象油分混合、加熱至80°C并返回至室溫時,未形成均勻的透明層的油分。另外,揮發性油分是指在I個大氣壓下的沸點為300°C以下的油分。
[0025]作為這種(bl)成分,可舉出例如:十甲基環戊硅氧烷、十甲基四硅氧烷、六甲基環三硅氧烷、八甲基環四硅氧烷、十甲基環戊硅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三硅氧烷、十甲基四硅氧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十六甲基七硅氧烷、甲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四(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全氟甲基環戊烷、全氟二甲基環己烷、甲基全氟丁基醚、甲基全氟異丁基醚、乙基全氟丁基醚、乙基全氟異丁基醚等。
[0026]另外,相對于化妝品總量,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的(bl)與氫化聚異丁烯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的配合量優選為6質量%以上,更優選為10質量%以上,特別優選為13質量%以上。若配合量過少,則有時緊致感差。(bl)成分的配合量優選為20質量%以下,特別優選為18質量%以下。若配合量過多,則有時穩定性或使用感差。
[0027]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中,作為(B)油分,除了上述作為必須成分的(bl)成分之外,優選配合(b2)粘度小于1000mPa *s的油分。本發明中,粘度是指在常溫(25°C )下粘度計中測定到的值(粘度計的測定條件為:BL型、12rpm、轉子N0.2)。
[0028]作為這種(b2)粘度小于1000mPa *s的油分,可舉出例如:硅油、極性油分、非極性油分等。
[0029]作為硅油,可舉出例如: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甲基氫聚硅氧烷等鏈狀硅油、以及環狀硅油等。
[0030]作為極性油分,可舉出例如:辛酸十六烷基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蘧酸異丙酯、棕櫚酸辛酯、硬脂酸異十六烷基酯、異硬脂酸異丙酯、異棕櫚酸辛酯、異硬脂酸異癸酯、琥珀酸
2-乙基己酯、癸二酸二乙酯等酯油等。
[0031]作為非極性油分,可舉出例如:液體石蠟、角鯊烷、角鯊烯、鏈烷烴(paraffin)、異十TK燒等經油等。
[0032]在本發明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中配合(b2)成分時,(b2)成分的配合量優選為(A)成分的配合量的2倍以下。(b2)成分的配合量若超過(A)成分的配合量的2倍,則有時得不到充分的緊致感。
[0033]本發明的化妝品中還優選進一步配合(b3)高粘度油分。
[0034]本發明中,(b3)高粘度油分是指選自固體油、半固體油、(A)成分之外的粘度為1000mPa.s以上的油分中的油分。這些油分可以單獨配合,也可以配合2種以上。
[0035]通過含有高粘度油分,可以得到緊致感、保濕效果更優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應予說明,本發明中,高粘度油分的配合量不會對乳化化妝品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0036](b3)高粘度油分之中,固體油可舉出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馬油、氫化椰子油、棕櫚油、牛脂、羊脂、氫化蓖麻油等固體油脂,石蠟(直鏈烴)、微晶蠟(分支飽和烴)、地蠟、樹蠟、褐煤蠟、費托蠟等烴類、蜂蠟、巴西棕櫚蠟、小燭樹蠟、米糠蠟(米蠟)、鯨蠟、霍霍巴油、糠蠟、褐煤蠟、木棉蠟、楊梅蠟、蟲膠蠟、甘蔗蠟、羊毛脂脂肪酸異丙酯、月桂酸己酯、還原羊毛月旨、硬質羊毛脂、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膽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酯、POE氫化羊毛脂醇醚等蠟類,肉豆蘧酸、棕櫚酸、硬脂酸、二十二烷酸等高級脂肪酸,十六烷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肉豆蘧醇、鯨脂醇等高級醇等。
[0037]作為半固體油,可舉出例如:凡士林、羊毛脂、牛油樹脂、部分氫化椰子油等植物油、部分氫化霍霍巴油等,以及雙-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澳洲堅果油聚甘油-6-酯類二十二烷酸酯(
【權利要求】
1.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D): (A)氫化聚異丁烯0.5~10質量% (B)含有(bl)的油分
(bl)與(A)的相容性低的揮發性油分 (C)乳化劑 (D)水性成分60~90質量%,
(bl)成分相對于(A)成分和(B)成分的比例為45~8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型乳化化妝品,其特征在于,(B)成分中含有(b2)粘度小于1000mPa s的油分, (b2)成分的配合量為(A )成分的配合量的2倍以下。
【文檔編號】A61K8/31GK103533918SQ201280016664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伊部絢子, 北島正樹, 渡邊啟 申請人:株式會社資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