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穿刺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真空穿刺罐,包括上罐體、下罐體和放血針,所述上罐體和下罐體之間采用螺旋扣連接,所述下罐體上設有一個固定槽,用于固定放血針,所述上罐體上與下罐體開設固定槽相對應位置處設有一個螺紋柱,所述螺紋柱上設有一個快速接頭,所述快速接頭與真空泵的管道連接,所述放血針依次穿過上罐體上的螺紋柱、下罐體上的固定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真空穿刺罐既能實現原有拔罐的拔寒抽氣的功效,又能實現穿破外皮表面,達到放血治療的效果;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治療不易感染、治療效果好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真空穿刺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理療器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真空穿刺罐。
【背景技術】
[0002]放血療法就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然后對著點刺處拔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放血療法在中醫治療中使用廣泛。在現有的技術中,放血療法一般根據經絡學說和針刺原理,用針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然后再進行拔罐,存在放血過程時間長、放血量大、容易感染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真空穿刺罐,尤其適合中醫治療中的放血療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穿刺罐,包括上罐體、下罐體和放血針,所述上罐體和下罐體之間采用螺旋扣連接,所述下罐體上設有一個固定槽,用于固定放血針,所述上罐體上與下罐體開設固定槽相對應位置處設有一個螺紋柱,所述螺紋柱上設有一個快速接頭,所述快速接頭與真空泵的管道連接,所述放血針依次穿過上罐體上的螺紋柱、下罐體上的固定槽。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為透明的中空柱體,該下罐體罐口邊緣平滑。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頂端具有環形橡膠墊,防止上罐體與下罐體之間漏氣。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罐體上端外側具有螺旋扣,尺寸與所述上罐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罐體內壁具有螺旋扣。
[0008]進一步的,所述放血針的針頭與下罐體的罐口處平行。
[0009]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真空穿刺罐既能實現原有拔罐的拔寒抽氣的功效,又能實現穿破外皮表面,達到放血治療的效果;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治療不易感染、治療效果好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一種真空穿刺罐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
[0012]1、上罐體2、下罐體3、放血針
[0013]4、固定槽5、螺紋柱6、快速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真空穿刺罐,包括上罐體1、下罐體2和放血針3,所述上罐體I和下罐體2之間采用螺旋扣連接,所述下罐體2上設有一個固定槽4,用于固定放血針3,所述上罐體I上與下罐體2開設固定槽4相對應處設有一個螺紋柱5,所述螺紋柱5上設有一個快速接頭6,所述快速接頭6與真空泵的管道連接,所述放血針3依次穿過上罐體I上的螺紋柱3、下罐體2上的固定槽4,所述放血針3的針頭與下罐體2的罐口處平行,所述下罐體2為透明的中空柱體,下罐體2罐口邊緣平滑,所述下罐體2頂端具有環形橡膠墊,防止上罐體I與下罐體2之間漏氣,所述下罐體2上端外側具有螺旋扣,尺寸與所述上罐體I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罐體I內壁具有螺旋扣。
[0015]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使用時,將快速接頭6上的管道與電動真空治療儀連接后,再將真空穿刺罐與待治療的皮膚穴位接觸,打開電動真空治療儀開關,電動真空治療儀將真空穿刺罐抽真空,皮膚被吸入到下罐體2,下罐體2內的放血針3即可扎入皮膚的穴位進行放血,達到拔寒抽氣和放血治療的目的。
[0016]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穿刺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罐體、下罐體和放血針,所述上罐體和下罐體之間采用螺旋扣連接,所述下罐體上設有一個固定槽,用于固定放血針,所述上罐體上與下罐體開設固定槽相對應位置處設有一個螺紋柱,所述螺紋柱上設有一個快速接頭,所述快速接頭與真空泵的管道連接,所述放血針依次穿過上罐體上的螺紋柱、下罐體上的固定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穿刺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體為透明的中空柱體,該下罐體罐口邊緣平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穿刺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體頂端具有環形橡膠墊,防止上罐體與下罐體之間漏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穿刺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體上端外側具有螺旋扣,尺寸與所述上罐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罐體內壁具有螺旋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穿刺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血針的針頭與下罐體的罐口處平行。
【文檔編號】A61H9/00GK104248779SQ201310262701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6日
【發明者】付寶龍, 李德順 申請人:天津賽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