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其中內服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海松子5-15,補骨脂5-15,山楂10-15,鹿茸2-4,杜仲10-15,當歸5-15,牡丹花5-10,秦椒10-20,蜀椒10-20,薯蕷10-25,草石蠶5-15;外用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艾葉245-255,野菊花245-255,杜仲195-205,青蒿290-310,石菖蒲245-255,生姜皮245-255。本發明由內服藥和外用藥并用,達到補益氣,去寒痛,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是由中草藥配制,結合具體治療手段,用于治療中醫所稱的傷濕筋骨痛等病癥的風濕病。
【背景技術】[0002]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的、難治的多發病,對于治療風濕病有多種治療方法。西醫用消炎和手術進行治療;中醫用消炎、針灸、拔火罐等方法治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科學的治療方法和手段,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其中內服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海松子5 - 15,補骨脂5 - 15,山楂10 - 15,鹿茸2 - 4,杜仲10 — 15,當歸5 — 15,牡丹花5 — 10,秦椒10 — 20,蜀椒10 - 20,薯蕷10 - 25,草石蠶5 - 15 ;外用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艾葉245 - 255,野菊花 245 — 255,杜仲 195 — 205,青蒿 290 — 310,石菖蒲 245 — 255,生姜皮 245 — 255。
[0005]本發明的優化重量組份是:內服藥為:海松子15,補骨脂15,山楂15,鹿茸4,杜仲15,當歸15,牡丹花10,秦椒15,蜀椒16,薯蕷20,草石蠶10 ;外用藥為:艾葉250,野菊花250,杜仲200,青蒿300,石菖蒲250,生姜皮250。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基于下列天然植物的藥用價值配制而成,其中:
海松子:無毒,主治骨關節風濕,頭眩,祛風濕,潤五臟,充饑,逐風痹寒氣,被體虛,滋潤皮膚。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另有潤肺功能,治燥結咳嗽。
[0007]補骨脂:補磷酸氫鈣,通筋亮骨,增加內陽,消炎。
[0008]山楂:消毒,殺菌。
[0009]鹿茸:補陽,固精氣,強筋骨,交心賢,治四肢酸疼。
[0010]杜仲:補身體虛損,治腰膝痛,益精氣,壯筋骨。
[0011]當歸:活血,補血,濕中止痛,可用于心腹清痛。
[0012]牡丹花:汗出沾衣,利肺脾,避邪惡之氣,益肝膽,令人神清氣爽。
[0013]秦椒:治除風邪氣,祛寒氣引起的肢體酸痛,堅齒發,耳聰明目,輕身。
[0014]蜀椒:主治寒濕嘔吐,肢體麻木疼痛,長期服用頭發不白。
[0015]薯蕷:主治頭面游風,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益腎氣,健脾胃。
[0016]草石蠶:味甘,性平,無毒。和五臟,下氣,清神。泡酒喝,除風破血。煮食,治溪澗砂毒。焙干吃,主治走注風,散血止痛。
[0017]艾葉:用于灸百病,主治吐血腹瀉,陰部生瘡,利陰氣避風除邪,肢體酸痛,輕身。
[0018]野菊花:消炎,解熱毒氣。[0019]杜仲:治腰膝痛,益精氣,壯筋骨,強意志。
[0020]青蒿:祛寒氣,消炎。
[0021]石菖蒲:通筋絡脈,祛風濕,止痛。
[0022]生姜皮:解藥毒,除惡熱,治痰喘脹滿,寒痢腹痛,轉筋胸悶,去胸中臭氣,去狐臭,殺腹內寄生蟲,開胃健脾,散風寒,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疼痛,治療效果非常好。
[0023]本發明所述藥物用于治療風濕病的方法,系由內服藥和外用藥并用,達到補益氣,提高肌體抵抗力,去寒消痛的作用。曾經過幾代人的治療實踐,療效顯著。經數千名患者臨床驗證,治愈率達95%,現將幾例個案舉證如下:
鄧愛雄,男,72歲,患類風濕20余年,臥床3年,經治療2個療程痊愈。
[0024]李玉泉,男,65歲,患風濕多年,手腳麻木疼痛,多處求治無效,后經三個療程治愈。
[0025]李四元,女,48歲,腰椎盤突出,經二個療程治愈。
[0026]阮炳生,男,62歲,患風濕病多年,長年疼痛,經二個療程治愈。
[0027]李德閨,女,38歲,患內風濕病,長年腳手疼痛,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經三個療程治愈。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現將本發明所述的中草藥用于治療風濕病的方法作一簡述。
[0029]內服藥:按所述藥方配伍,用水煎服,或將藥物粉碎,裝入膠囊內服。
[0030]外用藥:按所述藥方配伍,用酒泡制成外用藥酒,或將配伍的外用藥用于薰蒸。
[0031]具體方法如下:
方法1、治局部疼痛:用拔罐器拔罐,而不用火罐。既防止了病人的皮膚意外灼傷,又便于醫者掌握拔罐力度,不至于用火過度或拔力不夠。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外用藥泡制的藥酒敷3至5分鐘,再用拔罐8 — 10分鐘,觀其傷外流出白色液體為風濕;然后依據病情服用內服藥。
[0032]方法2、治全身內風濕痛:將病人坐于木架上,木軻外封閉,人頭在外,然后用外用藥薰蒸40 - 60分鐘,待病人全身流汗到一定程度止,再配內服藥治療。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其中內服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海松子5 — 15,補骨脂5 — 15,山楂10 — 15,鹿茸2 — 4,杜仲10 - 15,當歸5 - 15,牡 丹花5 - 10,秦椒10 — 20,蜀椒10 — 20,薯蕷10 — 25,草石蠶5 — 15 ;外用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艾葉245 - 255,野菊花245 —255,杜仲 195 - 205,青蒿 290 — 310,石菖蒲 245 — 255,生姜皮 245 — 2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優化重量組份是:內服藥為:海松子15,補骨脂15,山楂15,鹿茸4,杜仲15,當歸15,牡丹花10,秦椒15,蜀椒16,薯蕷20,草石蠶10 ;外用藥為:艾葉250,野菊花250,杜仲200,青蒿300,石菖蒲250,生姜皮250。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3446562SQ201310367843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2日
【發明者】王世新 申請人:王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