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醫用病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病床。
背景技術:病床作為住院病人必須的治療和生活條件,受到醫院和醫用設備研制人員的關注。專業化、多功能化已成為病床研制的共同趨向。目前市場上的多功能病床能夠幫助病人實現翻身、坐起、屈膝、排便及吃飯,解決了護理病人過程中的諸多不便,其中翻身功能在眾多功能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70%的工作是在為臥床病人翻身以防止病人出現褥瘡、增加其腸蠕動促進消化和排便。現有多功能病床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為了解決實現各功能的機構之間的干涉問題,在實現翻身功能的結構設計上存在不合理之處,病人在病床上翻身必須要滿足兩個指標,一是床的翻板要著力于病人腿部以上整個身體,二是翻板的翻轉角度要大于或等于90°,公知的多功能病床中翻身功能設計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床板縱向分為三塊,兩邊的兩塊板可以傾斜一定角度,中間為固定床板,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兩邊的床板傾斜到90°,病人身體的傾斜度也達不到90°,這種情況下病人的翻身仍然需要護理人員的幫助;另一種是僅靠背板翻身,只著力于病人背部的一小部分,翻板的翻轉力將與病人未著力部位的重力、身體移動產生的摩擦力等合力形成扭力,此扭力將對病人的腰部等薄弱部位有害;(2)屈腿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屈腿裝置頂起腿板使腿板與腳板鉸接處拱起,從而模擬人屈腿,但卻沒有抬腿功能,對于一些下肢需要抬高或活動鍛煉的病人來說具有局限性;(3)有些全自動多功能病床,在其床板下設置了復雜的功能機構,制造成本昂貴,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其昂貴的使用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病床,克服現有多功能病床翻身設計不合理導致翻身困難甚至出現危險、缺乏抬腿功能、結構復雜制作成本昂貴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能實現病人腿部以上整個身體左右翻轉、坐起、屈腿、抬腿、排便等多種功能,且結構簡單、造價低、易于實現的多功能病床。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病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由背板、坐板以及下肢板沿床架的縱向拼成,所述床板下方分別安置有翻身裝置和下肢升舉裝置,所述背板縱向平分為兩塊用鉸鏈鉸接的左背板和右背板,所述坐板縱向平分為兩塊用鉸鏈鉸接的左坐板和右坐板,所述左背板與左坐板通過鉸鏈連接成左翻身板,所述右背板與右坐板通過鉸鏈連接成右翻身板,所述下肢板分為固定于床架的U型板及U型內部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橫向分為用鉸鏈鉸接的腿板和腳板,所述腿板靠近床頭一側與U型板鉸接;所述翻身裝置分別設于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下方,所述下肢升舉裝置設于下肢板下方。所述翻身裝置包括左翻身裝置和右翻身裝置,左翻身裝置包括一根轉軸,所述轉軸穿連于床架的兩根橫梁上,轉軸上固定連接相互垂直的推桿連接桿和頂桿連接桿的一端,推桿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推桿鉸接,頂桿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于頂桿的一端,頂桿的另一端鉸接于左翻身板下方,右翻身裝置和左翻身裝置結構相同,作為優選的左翻身裝置和右翻身裝置的推桿在病床的同一側。所述下肢舉升裝置包括固定連接于腳板四個角下方的短棍,縱向的兩根短棍通過支撐桿兩兩連接形成腳板托架,支撐桿靠近腿板一側超出腳板邊緣;U型板橫框下轉動連接一根轉軸,所述轉軸固定連接一根推桿連接桿和兩根腳板托架連接桿,所述推桿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推桿鉸接,腳板托架連接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支撐桿靠近腳板一側鉸接。作為優選的在所述背板下方安置有起背裝置,所述起背裝置包括一根穿連于背板兩側床架的轉軸,所述轉軸固定連接一根推桿連接桿和兩根起背托桿,所述推桿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推桿鉸接,所述起背托桿另一端設有沿背板滑動的滾動輪,兩根起背托桿之間連接一根同步桿。作為優選的上述推桿為帶有手搖裝置的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連接操作器。所述坐板中央設有便孔蓋板,所述便孔蓋板與便器聯動啟閉,所述便器裝有沖洗和烘干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將背板和坐板鉸接在一起組成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能夠實現病人腿部以上整個身體左右翻轉,使臥床者安全方便的實現左右翻身,降低褥瘡發生率,降低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2)下肢板與下肢舉升裝置的合理設計,可以實現患者的屈腿、抬腿動作,加強下肢的活動鍛煉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3)選用電動推桿和控制器作為本發明的動力來源,各電動推桿的啟動時間、持續工作時間、開啟速度等參數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情況實現設定,控制器按照編好的程序自動完成;(4)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用低的制造成本實現了翻身、屈腿、抬腿、起背、排便等多種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右翻身板垂直向上翻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未視床架);圖5為本發明的下肢板抬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未視床架);圖6為本發明的背板抬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未視床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病床,包括床架1和床板,所述床板由背板、坐板以及下肢板沿床架1的縱向拼成,所述背板縱向平分為兩塊用鉸鏈2鉸接的左背板3和右背板4,所述坐板縱向平分為兩塊用鉸鏈5鉸接的左坐板6和右坐板7,所述左背板3與左坐板6通過鉸鏈8連接成左翻身板,所述右背板4與右坐板7通過鉸鏈9連接成右翻身板,所述下肢板分為固定于床架1的U型板10及U型內部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橫向分為用鉸鏈11鉸接的腿板12和腳板13,所述腿板12靠近床頭一側與U型板10用鉸鏈14鉸接;所述床板下方分別安置有翻身裝置15和下肢升舉裝置16,所述翻身裝置15分別設于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下方,所述下肢升舉裝置16設于下肢板下方。如圖2、圖3所述,所述翻身裝置15包括左翻身裝置和右翻身裝置,左翻身裝置包括一根左轉軸17,所述左轉軸17穿連于床架1的兩根橫梁18上,左轉軸17上固定連接相互垂直的左推桿連接桿19和左頂桿連接桿20的一端,左推桿連接桿19的另一端與左推桿21鉸接,左頂桿連接桿20的另一端鉸接于左頂桿22的一端,左頂桿22的另一端鉸接于左翻身板下方,右翻身裝置和左翻身裝置結構相同,右翻身裝置包括一根右轉軸23,所述右轉軸23穿連于床架1的兩根橫梁18上,右轉軸23上固定連接相互垂直的右推桿連接桿24和右頂桿連接桿25的一端,右推桿連接桿24的另一端與右推桿26鉸接,右頂桿連接桿25的另一端鉸接于右頂桿27的一端,右頂桿27的另一端鉸接于右翻身板下方,作為優選的左翻身裝置和右翻身裝置的推桿在病床的同一側;此處以右翻身板翻身為例說明結合圖4說明翻身過程,右推桿26運作,右推桿26通過右推桿連接桿24帶動右轉軸23旋轉,旋轉的右轉軸23通過右頂桿連接桿25使右頂桿27頂起右翻身板。如圖2、圖5所示,所述下肢舉升裝置16包括固定連接于腳板13四個角下方的短棍28,縱向的兩根短棍28通過支撐桿29兩兩連接形成腳板托架,支撐桿29靠近腿板12一側超出腳板13的邊緣;U型板橫框30下轉動連接一根轉軸31,所述轉軸31固定連接一根推桿連接桿32和兩根腳板托架連接桿33,所述推桿連接桿33的另一端與推桿34鉸接,腳板托架連接桿33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支撐桿29靠近腳板一側鉸接;推桿34運作,推桿34通過推桿連接桿32帶動轉軸31旋轉,旋轉的轉軸31通過腳板托架連接桿33帶動腳板托架向上托起腳板即達到抬腿的效果,控制推桿34使轉軸31的旋轉方向相反,則帶動腳板托架連接桿33向下運動,從而帶動腳板13向下擺動,即可以達到向下屈腿的效果。如圖2、圖6所示,作為優選的在所述背板下方安置有起背裝置,所述起背裝置包括一根穿連于背板兩側床架1的轉軸34,所述轉軸34固定連接一根推桿連接桿35和兩根起背托桿36,所述推桿連接桿35的另一端與推桿37鉸接,所述起背托桿36另一端設有沿背板滑動的滾動輪38,兩根起背托桿36之間連接一根同步桿39。作為優選的上述左推桿21、右推桿26、推桿34、推桿37均為帶有手搖裝置的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連接操作器,各電動推桿的啟動時間、持續工作時間、開啟速度等參數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情況實現設定,控制器按照編好的程序自動完成。如圖1、圖2所示,進一步的在所述坐板中央設有便孔蓋板40,所述便孔蓋板40與便器41聯動啟閉,所述便器41裝有沖洗和烘干裝置。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