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制備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用等量的小香蔥、馬齒莧、生石灰粉,經反復研磨、攪拌均勻后,制成球體丸晾曬干燥、微粉碎,將粉碎后的青白色粉末進行防吸濕包裝成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外敷用于快速治愈燒傷、燙傷以及表皮細菌感染導致的潰瘍的一種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制備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在最佳季節采集馬齒莧、小香蔥,與生石灰粉按特定的比例加工成一種青白色粉末(快愈散),用于燒傷、燙傷以及細菌性潰爛治療的一種方法,涉及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等表皮細胞發炎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遇到的炎癥之一。輕者破皮流血水,重者感染潰爛傷口難愈。西醫一般采用青霉素之類藥物打針服藥和清洗患部的方法,往往是療效慢、效果差、易產生過敏反應和耐藥性。用植物源的馬齒莧、小香蔥和礦物源的生石灰粉配制加工而成的外用中陳方藥(快愈散)成分中,含有消炎、解毒、利濕和生機因子,是治愈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等表皮細胞炎癥的有效中陳方藥之
O
【發明內容】
[0003]針對日常生活中人們因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等表皮細胞的炎癥往往久治不愈的痛苦狀況,本發明提出用馬齒莧、小香蔥和生石灰粉配制加工成一種外用中陳方藥(快愈散)。該中陳方藥外敷可以快速治愈燒傷、燙傷以及表皮細菌感染導致的潰瘍,具有安全環保、節能、低耗、低成本的特點。
[0004]本發明涉及的燒傷、燙傷以及表皮細菌感染的潰瘍外用中陳方藥(快愈散)是用等量的馬齒莧、小香蔥、生石灰粉,經反復研磨、攪拌均勻后,制成球體丸晾曬干燥、微粉碎,將粉碎后的青白色粉末進行防吸濕`包裝,得到快愈燒、燙傷以及細菌性潰瘍的外用中陳方劑(快愈散)。本發明所用的主要原料是可再生自然資源,國內外市場上貨源豐富,完全可以滿足產業化生產的需要。
[0005]本發明的最終產品是外用中陳方劑(快愈散)。
[0006]中陳外用方劑(快愈散)敷于燒傷、燙傷以及表皮細菌感染的潰瘍患處,能夠快速吸濕利水、解毒消炎、消腫解痛,一周左右便可長出新膚。
[0007]國內外尚未有用小香蔥、馬齒莧、生石灰粉等量配比成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的先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附圖為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制備工藝圖。
實施例
[0009]1、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制備步驟
步驟一、在長江以南地區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連根采集馬齒莧和小香蔥,清洗污物并晾干表水分后按1:1的比例量切碎并研磨成漿質液。[0010]步驟二、在漿質液中按2:1的比例加入含鈣量為45.6%的生石灰粉,經反復攪拌均勻后,搓成直徑為2cm大小的球體丸晾曬干燥,使之含水率為2~3%。
[0011]步驟三、用氣流粉碎法或者錘式粉碎法將晾曬干燥后的球體丸微粉碎,使之形成微粒細度為250-300目的青白色粉末,微粒直徑為170微米左右。
[0012]步驟四、將粉碎后的白色粉末進行防吸濕包裝,每個內包裝袋裝50、100克兩種規格,得到一種燒傷、燙傷以及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
[0013]2、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藥效
(1)治愈本人面部燒傷例。本人1953年出生,自幼愛好中醫,研究藥材特性。15歲那年春雨連綿,因燒火用的稻草濕度大不能燃,便找來一只補膠鞋用的鐵膠罐裝上半罐煤油加蓋封口,然后在鐵蓋上釘上2個小孔點燃后對溫度大的稻草預熱,不料鐵膠罐內的液體受熱膨脹引起爆炸,將本人整個面部燒焦,疼痛難忍。母親見狀不知所措。本人將掌握的關于治療燒傷的藥材知識告訴母親,母親立即從田間采集來馬齒莧、小香蔥,在鄰居家找來石灰粉,將三者等量錘制、攪拌制成粉末,輕輕地涂抹本人燒傷處,2天后不見血水滲出,4天基本消腫,一周后新膚重生、焦疤逐漸自脫。
[0014](2)治愈王霞蘭爛腿例。1991年夏季,王霞蘭在暴雨后進蔬菜田勞動感染熱毒,當夜左小腿面產生紅豆大小疙瘩,漸紅腫并滲水,5天后潰爛成約2cm直徑、Icm深度大小的爛孔,爛孔圍邊紅腫,體內高熱不退。當年,本人在校讀書,正是暑假的第二天。得知此情后,本人立即給患者清洗傷口,在傷口處涂上厚厚一層中陳藥外用方劑(快愈散),24小時清換一次,48小時后便不見血水滲出,4天基本消腫,一周后新組織逐步重生并能行走。
【權利要求】
1.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制備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適時采集的馬齒莧、小香蔥按特定的配比加工成的外用方藥涂抹用于人體表面燒傷、燙傷以及細菌性潰爛處,起到快速吸濕利水、解毒消炎、消腫解痛效果,一周左右便可長出新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制備,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在長江以南地區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連根采集馬齒莧和小香蔥,清洗污物并晾干表水分后按1:1的比例量切碎并研磨成漿質液一在漿質液中按2:1的比例加入含鈣量為45.6%的生石灰粉,經反復攪拌均勻后,搓成直徑為2cm大小的球體丸晾曬干燥,使之含水率為2~3% —用氣流粉碎法或者錘式粉碎法將晾曬干燥后的球體丸微粉碎,使之形成微粒細度為250-300目的青白色粉末,微粒直徑為170微米左右一將粉碎后白色粉末進行防吸濕包裝,每個內包裝袋裝50、100克兩種規格,得到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使用,其特征在于:將該燒傷、燙傷、細菌性潰爛外用方劑(快愈散)均勻涂抹于皮膚患病部位,用于人體表面燒傷、燙傷以及細菌性 潰爛的快速治療。
【文檔編號】A61K33/08GK103495008SQ20131044358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高小文 申請人:鎮江市潤宇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高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