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新鮮松樹皮,經清洗、消毒、粉碎、過篩、得松樹皮粉;將松樹皮粉冷凍干燥備用;將松樹皮粉和冰片混勻制得燙傷用顆粒劑。本發明具有制備方法簡單和易于操作的特點,所制得的產品合乎標準,并且穩定性好;本發明工藝降低了產品的微生物數量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中藥材的各種熱敏性有效成分。
【專利說明】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松樹皮,別名:赤松皮、赤龍鱗、松皮、松樹皮、赤龍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inus kesiya Royel ex Gord var.1angbianensis(A.Chev.)Gaussen ;2.Pinusmas son i ana Lamb,來源為松科松屬植物中的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樹干內皮。外用治燒燙傷,小兒濕疹。外用方法為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0003]現有臨床應用一般就是將松樹皮焙干碾成細末,與適量冰片混合后,直接撒在創面上使用,要求來源的松樹皮貯存時間不超過I年為好(參見胡輔慶,松樹皮粉治療Ir以上燒燙傷50例[J],湖南中醫雜志,1993年第01期)。松樹皮粉狀燙傷藥是經祖輩世世代代不斷探索得來的,在生活中給廣大群眾帶來了方便,療效也在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驗證,從小面積的燒傷到特大面積的燒傷都有非常多的使用經歷和療效的體現。隨著治療過程中不斷的療效積累和經驗累積,祖輩們也在不斷的改進配方,使其更方便制作且效果更迅速,臨床表明無任何毒副作用。松樹皮粉狀燙傷藥相對于其他常見的燙傷藥有明顯區別,該藥物一般都是用傳統工藝制作,加工方法一般都是將原材料松樹皮通過自然晾干,切斷,再經手工磨粉等工序加工成粉末產品。但是,傳統工藝的加工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磨粉工序造成燙傷藥粉末顆粒精細不均,會造成在使用過程中粉末產品不能很好的貼合在皮膚上,從而使得皮膚燙傷處不能很好的愈合完整,治愈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開發易于貼合皮膚上使其愈合完整且治愈效果理想,使患者痛苦減輕的產品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使該制備方法加工出的產品易于貼合在皮膚上且治愈效果理想,能減輕患者痛苦。
[0005]具體說來,發明人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07](I)預處理
[0008]取新鮮松樹皮,清洗除雜后自然晾干,粉碎并過篩,
[0009](2)冷凍干燥
[0010]將步驟⑴得到的松樹皮粉末在溫度為0°C下,冷藏24小時以上,
[0011 ] (3)制備顆粒劑廣品
[0012]在步驟(2)得到的半成品顆粒中加入以半成品顆粒質量計的5-8%中成藥冰片,混勻,得到燙傷用顆粒劑成品,該成品在控制環境相對濕度在25-32%之間的情況下進行灌裝,得到燙傷用顆粒劑產品。[0013]作為優選,本發明中,所述的步驟⑴中的松樹皮為厚度Icm以上的松樹皮。厚度越高的樹皮得到的成品比例會更高,殘渣更少使用效果更好。
[0014]作為優選,本發明中,所述的步驟(1)中的過篩是指粉碎后的松樹皮經20目篩網過濾。過濾過粗的顆粒,使顆粒均勻的覆蓋傷口,使傷口刺激更小。
[0015]作為優選,本發明中,所述的步驟(1)中的自然晾干要求在自然空氣下,晾干的溫度不低于27°C。紫外線陽光能更好的防止細菌滋生更好的保護傷口。
[0016]作為優選,本發明中,所述的步驟(3)中的冰片晶體需要碾壓并經40目篩網過篩后使用。冰片與半成品顆粒可以更好的混合混勻,使顆粒劑成品能更均勻的覆蓋傷口,使傷口刺激更小。
[0017]本發明制備的燙傷用顆粒劑的使用方法為:取消毒水(I / 5000的過錳酸鉀溶液或鹽開水等)洗凈創口,剪去水泡或壞死組織,涂上家用植物油,將顆粒劑撒在有植物油創面上,創傷處立刻有痛苦減輕感覺,每日2~3次,直至痊愈,如創面上有滲出液,再用消毒水清洗后,撒上藥粉,一般一小時后,創面上的滲出液被藥粉吸收,形成一層干燥的保護層覆蓋創面,直到痊愈后會整層自然脫落。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9]本發明制備方法得到的燙傷用顆粒劑產品確保了粉狀燙傷藥質量的穩定性和均一性,極大提高了產品的貼合性和愈合性。同時,在顆粒劑的制備過程中,避免了加工方法對燙傷藥活性成分的破壞,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各種有效成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對大氣不產生粉塵污染,并且得到的粉末具有粉質疏松、色澤鮮艷的特點,同時由于采用的原材料在自然條件下干燥,不利于微生物滋生與繁殖,對成品的微生物限度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按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得到的產品 有更好的療效,更能減少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內容。
[0021]在本發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為重量單位,所有的設備和原料等均可從市場購得或是本行業常用的。下述實施例中的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規方法。
[0022]實施例1
[0023]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24](I)預處理
[0025]取厚度Icm以上的新鮮松樹皮,清洗、除雜,然后放在自然空氣下,在不低于27°C下高溫晾干,再經粉碎機粉碎并經20目篩網過濾,
[0026](2)冷凍干燥
[0027]將步驟(1)得到的松樹皮粉末在冷凍干燥機中進行冷凍干燥,具體操作過程如下:物料裝盤后開啟制冷機對物料進行降溫,溫度降至0°c,冷藏24小時以上,
[0028](3)制備顆粒劑廣品
[0029]在步驟⑵得到的半成品顆粒中加入以半成品顆粒質量計的5%冰片(冰片已經碾壓并經40目篩網過篩),混勻,得到燙傷用顆粒劑成品,成品取樣檢驗,該成品在控制環境相對濕度為25%下進行灌裝,得到燙傷用顆粒劑產品。灌裝過程中定期對裝量進行檢測并做記錄。將灌裝成品燈檢完畢后進行包裝。將包裝好顆粒劑從傳遞窗送到外包崗位,進行包裝,裝盒,噴碼,套熱收縮膜,裝箱,包裝過程中,QA隨機取樣送檢,符合相關標準。包裝完成后,最終成品寄存至倉庫待驗區,并做記錄,憑成品合格入庫。
[0030]實施例2
[0031]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32](1)預處理
[0033]取厚度Icm以上的新鮮松樹皮,清洗、除雜,然后放在自然空氣下,在不低于25°C下高溫晾干,再經粉碎機粉碎并經20目篩網過濾,
[0034](2)冷凍干燥
[0035]將步驟(1)得到的松樹皮粉末在冷凍干燥機中進行冷凍干燥,具體操作過程如下:物料裝盤后開啟制冷機對物料進行降溫,溫度降至0°c,冷藏24小時以上,
[0036](3)制備顆粒劑廣品
[0037]在步驟⑵得到的半成品顆粒中加入以半成品顆粒質量計的8%冰片(冰片已經碾壓并經40目篩網過篩),混勻,得到燙傷用顆粒劑成品,成品取樣檢驗,該成品在控制環境相對濕度為32%下進行灌裝,得到燙傷用顆粒劑產品。灌裝過程中定期對裝量進行檢測并做記錄。將灌裝成品燈檢完畢后進行包裝。將包裝好顆粒劑從傳遞窗送到外包崗位,進行包裝,裝盒,噴碼,套熱收縮膜,裝箱,包裝過程中,QA隨機取樣送檢,符合相關標準。包裝完成后,最終成品寄存至倉庫待驗區,并做記錄,憑成品合格入庫。
[0038]應用例
[0039]臨床使用的是上述任一實施例制備的產品,治療效果并無明顯差別。
[0040]取典型例對本發明藥物作出說明:
[0041]1、治療燒燙傷的臨床例中,男30例,女50例;年齡最大者58歲,最小者3歲;燒傷面積最大者20%,最小者0.5%,多數在1~3%之間;燒傷深度:2度;燒傷原因:水燙傷63例,余17例為火、電、鐵水燒傷。燒傷部位:以足背、小腿、大腿、手掌、手背、前臂者居多;少數為胸部、頸部、面部、臀部等燙傷。
[0042]2治療方法
[0043]取消毒水(I / 5000的過錳酸鉀溶液)洗凈創口,剪去水泡或壞死組織,涂上家用植物油,將顆粒劑撒在有植物油創面上,創傷處立刻有痛苦減輕感覺,每日2~3次,直至痊愈,如創面上有滲出液,再用消毒水清洗后,撒上顆粒劑,一般一小時后,創面上的滲出液被藥粉吸收,形成一層干燥的保護層覆蓋創面,直到痊愈后會整層自然脫落。
[0044]3、治療效果
[0045]創傷小的可不留疤痕,很大程度的減少傷者的痛苦,一般的可在3-4天內全愈;創傷面積大的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需要一周以上時間。
[0046]應用比較例
[0047]1、臨床例說明
[0048]治療燒燙傷的臨床資料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齡最大者55歲,最小者3歲;燒傷面積最大者20%,最小者0.5%,多數在I~3%之間;燒傷深度:2度;燒傷原因:水燙傷20例,余5例為火、電、鐵水燒傷。燒傷部位:以足背、小腿、大腿、手掌、手背、前臂者居多;少數為胸部、頸部、面部、臀部等燙傷。[0049]2、治療方法
[0050]2.1藥物制備:取松樹去其外層粗皮,用內層樹皮適量,焙干碾細末備用。取冰片適量研末(松樹皮粉:冰片=200: 10),與松樹皮粉混勻,備用。注意:松樹皮粉越新鮮越好,貯存不得超過I年,否則影響療效。
[0051 ] 2.2用法:取消毒水(I / 5000的過錳酸鉀溶液)洗凈創口,剪去水泡或壞死組織,將制好的粉末撒在創面上,每日2~3次,直至痊愈,如創面上有滲出液,再用消毒水清洗后,撒上藥粉,一般半日后,創面上的滲出液被藥粉吸收,形成一層干燥的保護膜覆蓋創面。
[0052]3、治療效果
[0053]一般的可在一星期內全愈;創傷面積大的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需要兩周以上時間。
[0054]臨床比較例采用的是現有常用的燙傷藥,該藥物的粉未粗細不勻,冰片大小不均導致混合不均勻,在治療過程中貼合性不好,保護層容易破裂會導致愈合時間延長,不能高效地減少傷者痛苦,留疤痕機率高。本發明提供的藥物可以充分解決以上不足之處,給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0055]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預處理 取新鮮松樹皮,清洗除雜后自然晾干,粉碎并過篩, (2)冷藏干燥 將步驟⑴得到的松樹皮粉末在溫度為0°C下冷藏24小時以上, (3)制備顆粒劑產品 在步驟(2)得到的半成品顆粒中加入以半成品顆粒質量計的5-8%的冰片晶體,混勻,得到燙傷用顆粒劑成品,該成品在控制環境相對濕度為25-32%之間的情況下進行灌裝,得到燙傷用顆粒劑產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的松樹皮為厚度Icm以上的松樹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的過篩是指粉碎后的松樹皮經20目篩網過濾。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的自然晾干要求在自然空氣下,晾干的溫度不低于27°C。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燙傷用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的冰片晶體需要碾壓并經40目篩 網過篩后使用。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3705549SQ201310726132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5日
【發明者】盛光輝 申請人:盛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