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屬于醫療保健品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葉黃素酯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主要應用于預防或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以及緩解視疲勞。
背景技術:眼睛是人獲取知識的重要器官,也是易引起損傷的敏感器官,用眼過度、近視、遠視、散光和神經衰弱等都會引起視疲勞,視疲勞會使各種眼病的發生率增加,像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等,嚴重者會導致失明。其中,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簡稱AMD,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型,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難治的眼病之一。學界認為AMD是由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基底膜兩側膜性物質沉積引起,臨床表現主要有色素上皮細胞和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萎縮、玻璃膜疣、脈絡膜新生血管膜形成、色素上皮細胞脫離等。AMD通常是高齡退化的自然結果,隨著年齡增加,視網膜組織退化,變薄,黃斑區最主要元素是葉黃素,它是維持黃斑區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AMD會引起黃斑功能下降導致黃斑變性的產生,用眼過度,用眼不當等導致的視疲勞也是導致AMD的原因之一,同時AMD也會導致視力疲勞、視力下降等癥狀。近年來,AMD的患病率和發病率均逐年上升,是發達國家老年人主要致盲眼病;在中國,在60~69歲人群中AMD的發病率為6.04%~11.19%,且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該病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葉黃素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類胡蘿卜素,一般由萬壽菊經有機溶劑萃取、皂化、重結晶等工藝步驟得到,具有抗氧化、保護視力、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保健作用,被譽為本世紀最有潛力的保健品。而且,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葉黃素也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之一,在人體的眼睛內分布較廣(如附圖1所示);但該元素是人體無法制造的,必須靠含葉黃素的食物來補充,若葉黃素嚴重缺乏則會導致眼睛失明。如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眼科與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對患老化視網膜黃斑區病變的60~81歲的病患者,進行補充葉黃素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5周的葉黃素補充之后,視網膜黃斑區的色素含量有明顯增加,修補了受損的視網膜組織,說明補充葉黃素對于AMD患者尤其是AMD早期患者,具有明顯改善的效果。如眼睛疾病研究控制協會(EDCC)調查了391位患有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病人和578位作為對照的正常人,研究結果表明:①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風險隨血清中葉黃素濃度的增加而顯著減小;②葉黃素攝入量最高的人群和攝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風險明顯降低;③菠菜和羽衣甘藍是膳食中最豐富的葉黃素來源,經常食用也會降低AMD的發病率。綜上表明,AMD與葉黃素的攝入量有直接關系。如Olmedilla,B.,Granado,F.,Blanco,I.,Vaquero,M.,Cajigal,C.等學者作了白內障、AMD患者補充葉黃素的長期研究,論文發表于《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81(9):904-9092001),研究方法:對診斷患有白內障(CA)(n=5)、老年性黃斑變性(AMD)(n=5)的患者每周服用3粒葉黃素膠囊,每粒含12mg葉黃素,AMD平均補充時間為13個月(范圍4~20月),CA的平均時間為26個月(范圍16~36個月)。每3個月采集血樣分析葉黃素水平,同時記錄視力水平。研究結果表明:3~6個月血清中葉黃素水平顯著提高,視力檢查顯示視力平均增加0.4,視敏度也對應提高不少。可見,除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和特異性藥物治療外,補充葉黃素是現階段預防或治療AMD疾病最有效的一種手段,這是近年來國內外學界的研究共識。然而,目前市售的葉黃素保健品,主要功效多為緩解視疲勞,但并非專用于改善AMD,且葉黃素存在溶解度差、穩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加工成本較高等缺陷,影響了該產品的使用和推廣。葉黃素酯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卜素酯,自然界中的葉黃素基本都以酯化形式存在,是由菊科植物萬壽菊的花瓣提取物,被攝人體內后,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完全水解成游離態的葉黃素被腸道吸收,生物利用率比葉黃素提高61.6%。但由于目前的技術水平有限,市場上也鮮見以葉黃素酯為主原料來替代葉黃素的保健品。公開號為CN102144780A的中國發明專利(以下簡稱對比專利1)公開了一種保護視力的葉黃素酯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該技術方案以葉黃素酯為主要原料,按比例添加牛磺酸、硒、鋅、α-硫辛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越橘提取物中任意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原料和藥劑學可接受的制劑輔料制成。該技術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穩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但其主要功效為保護視力、治療白內障等,AMD的治療效果一般,而且從本發明的驗證試驗結果也可進一步證明。公開號為CN101766307A的中國發明專利(以下簡稱對比專利2)公開了一種具有緩解視疲勞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該保健食品的有效組份由下述原料組成:①亞麻籽油或者紫蘇子油、②β-胡蘿卜素或者維生素A、③葉黃素、④玉米黃質、⑤維生素E、⑥銀杏葉提取物、⑦葡萄籽提取物或者越橘提取物。該技術方案采用了葉黃素等為主要功效物質,其不足之處在于:溶解度差、穩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加工成本較高等。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專用于治療AMD疾病的、含葉黃素酯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組合物的處方設計思路迥異于現有文獻或對比專利的技術方案,能夠顯著改善AMD、并緩解視疲勞,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處方設計思路:本處方充分考慮各組分間的協同增效作用,將葉黃素酯與枸杞子提取物、決明子粉和/或番茄紅素等復方制劑的主藥配伍使用,既補充了AMD緊缺的葉黃素,提高了中藥吸收率,又對眼部進行抗氧化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含葉黃素酯的復方制劑,采用口服給藥,該復方制劑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包括如下原料:葉黃素酯:0.5~8.5份,番茄紅素:0~8份,β-胡蘿卜素:0~7份,維生素B1:0~0.4份,維生素B2:0~0.4份,維生素C:8~44份,維生素E:0~4.6份,葡萄糖酸鋅:10~40.5份,枸杞子提取物:0~100份,決明子粉:0~80份。優選的,復方制劑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包括如下組分:葉黃素酯:0.5~4份,番茄紅素:1.5~3.5份,枸杞子提取物:40~95份,決明子粉:33~72份,葡萄糖酸鋅:18.5~33.5份,維生素C:15.5~30份,稀釋劑:1~58份,助流劑0.5~5份,崩解劑:0.5~6份,粘合劑適量(可以為5.5~7.8份)。其中,稀釋劑為蔗糖、葡萄糖、甘露醇、淀粉、乳糖、微晶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粘合劑為水、乙醇、糖漿、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助流劑為滑石粉、硬脂酸鎂、微粉硅膠、十二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優選的,復方制劑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包括如下組分:葉黃素酯:1~4.4份,枸杞子提取物:33~92份,決明子粉:28~75份,葡萄糖酸鋅:20~38份,維生素C:20~28份,稀釋劑:3380~3410份,矯味劑:0.12~1份,粘合劑適量(可以為408~449份);其中,稀釋劑為蔗糖、葡萄糖、甘露醇、淀粉、乳糖、微晶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矯味劑為蛋白糖、甜菊苷、糖精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粘合劑為水、乙醇、糖漿、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優選的,復方制劑按照重量組分計算,包括如下組分:葉黃素酯:1~2.5份,番茄紅素:1.5~2.8份,β-胡蘿卜素:2~7份,葡萄糖酸鋅:20~28份,維生素C:21.5~30份,維生素E:2.5~4.6份,維生素B1:0.1~0.4份,維生素B2:0.1~0.4份,溶劑:375~~398份;其中,溶劑為植物油、甘油、魚肝油、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其中植物油選用大豆油或花生油。更優選的,決明子粉的粒徑為1~75μm,通過超微粉碎、過200目篩而得;所述的枸杞子提取物通過如下方法制備而得:將枸杞子干燥完整成熟果實,經過水洗、瀝干,冷凍粉碎成細粉,加入無水乙醇夾帶劑,在11MPa~50MPa、12℃~69℃的條件下進行超臨界CO2萃取0.5~7.5h,烘干即得。本發明中更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決明子粉通過氣流粉碎機進行超微粉碎;枸杞子提取物可在33MPa、45℃的條件下進行超臨界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