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國內外心臟外科迅猛的發展,股動、靜脈在心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由于經皮穿刺股靜、動脈插管較常規插管損傷較小,所以在微創心外科手術以及輔助循環(例如ECM0)中經皮穿刺股靜、動脈插管已經常規應用,現有的股靜、動脈插管有如下幾個部分:管芯、管體、止血閥,在操作中管芯、管體、止血閥作為一體在導絲導引下經皮置入股動脈內。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以下問題:股靜、動脈插管在導絲導引下置管期間管芯前段最先經皮進入股靜、動脈內,但由于管芯整體較粗,即使將經皮部分切開仍會有較大阻力,致使管芯脫離止血閥,究其原因是因為管芯與止血閥之間缺乏牢固的連接。所以臨床插管過程必須由兩位醫生完成,一位醫生插管,一位醫生必須用手牢牢固定管芯和止血閥。對于初學股靜、動脈插管、經驗尚欠缺的醫生,插管過程中經常忘記固定管芯和止血閥,或者固定不確切,造成插管失敗,嚴重的會造成病人股靜、動脈血管損傷,更嚴重的甚至造成病人腹膜后出血,病人死亡,這些現象在臨床中都是曾經遇到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它能夠使止血閥和管芯之間既能夠牢固又易于松開,避免了管芯固定不確切而造成的插管困難和并發癥發生的現象。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包括管體、止血閥和中空的管芯,管芯插裝在管體內,止血閥安裝在管體的尾端,管芯的一端為尖刃狀,另一端穿過止血閥,還包括管芯鎖,該管芯鎖固定連接在管芯的尾端,并且管芯鎖與止血閥的連接為可拆卸式地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的管芯鎖與止血閥的連接為鎖扣式連接或螺紋連接。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管芯鎖的設置能夠使使止血閥與管芯之間的連接既牢固又易于松開,這樣插管過程中就不需要另一名醫生固定管芯,也可以避免管芯固定不確切造成的插管困難和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包括管體1、止血閥2和中空的管芯3,管芯3插裝在管體I內,止血閥2安裝在管體I的尾端,管芯3的一端為尖刃狀,另一端穿過止血閥2,還包括管芯鎖4,該管芯鎖4固定連接在管芯3的尾端,并且管芯鎖4與止血閥2的連接為可拆卸式地固定連接。管芯鎖4與止血閥2的連接為鎖扣式連接或螺紋連接。當然,管芯鎖4和止血閥2的連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管芯鎖4的設置能夠使止血閥2與管芯3之間的連接既牢固又易于松開,這樣插管過程中就不需要另一名醫生固定管芯3,也可以避免管芯3固定不確切造成的插管困難和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包括管體(I)、止血閥(2)和中空的管芯(3),管芯(3)插裝在管體(I)內,止血閥(2)安裝在管體(I)的尾端,管芯(3)的一端為尖刃狀,另一端穿過止血閥(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芯鎖(4),該管芯鎖(4)固定連接在管芯(3)的尾端,并且管芯鎖(4)與止血閥(2)的連接為可拆卸式地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芯鎖(4)與止血閥 (2)的連接為鎖扣式連接或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管芯鎖的股靜、動脈插管,包括管體、止血閥和中空的管芯,管芯插裝在管體內,止血閥安裝在管體的尾端,管芯的一端為尖刃狀,另一端穿過止血閥,還包括管芯鎖,該管芯鎖固定連接在管芯的尾端,并且管芯鎖與止血閥的連接為可拆卸式地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止血閥和管芯之間既能夠牢固又易于松開,避免了管芯固定不確切而造成的插管困難和并發癥發生的現象。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3139340SQ20132012012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邢家林, 候曉彤, 貢忠良 申請人:常州市龍萊富醫用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