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屬于醫療器件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各級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在對皮膚病患者進行檢查和治療時,經常會用到鑷子、放大鏡和刮刀等醫療器件,然而在醫護人員工作過程中,這些醫療器件通常都被凌亂地擺放在桌子上,對醫護人員尋找和使用以及術后整理相應的醫療器件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同時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由于醫療器件處于分離狀態,很容易產生遺失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和便于整理的皮膚科器件集合卡。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包括殼體、鑷子、放大鏡和刮刀,所述殼體夾層設置有鑷子凹槽、刮刀凹槽和放大鏡凹槽;所述的殼體、鑷子、放大鏡和刮刀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通孔;所述 通孔內設置有連條;所述的連條兩端設置有阻擋凸起。作為優選,所述的放大鏡凹槽設置在殼體的鑷子凹槽和刮刀凹槽中間。作為優選,所述的阻擋凸起和連條可以是固定連接和螺紋連接的一種。作為優選,所述連條為圓柱狀。作為優選,所述通孔直徑大于連條直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卡具有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和便于整理的特點,醫護人員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很容易地切換各種器件,在使用完畢后,只需將器件旋轉至相應的殼體上的凹槽內即可;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且方便了醫護人員在術后對醫療器件的整理和對理療器件的管理。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包括殼體1、鑷子2、放大鏡4和刮刀3,所述殼體I夾層設置有鑷子凹槽9、刮刀凹槽8和放大鏡凹槽7 ;所述的殼體1、鑷子2、放大鏡4和刮刀3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連條5 ;所述的連條5兩端設置有阻擋凸起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放大鏡凹槽7設置在殼體I的鑷子凹槽9和刮刀凹槽8中間。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阻擋凸起6和連條5可以是固定連接和螺紋連接的一種。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連條5為圓柱狀。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通孔直徑大于連條5直徑。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卡具有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和便于整理的特點,醫護人員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很容易地切換各種器件,在使用完畢后,只需將器件旋轉至相應的殼體上的凹槽內即可。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且方便了醫護人員在術后對醫療器件的整理和對理療器件的管理。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I)、鑷子(2)、放大鏡(4)和刮刀(3),所述殼體(I)夾層設置有鑷子凹槽(9)、刮刀凹槽⑶和放大鏡凹槽(7);所述的殼體(I)、鑷子(2)、放大鏡(4)和刮刀(3)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連條(5);所述的連條(5)兩端設置有阻擋凸起(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鏡凹槽(7)設置在殼體⑴的鑷子凹槽(9)和刮刀凹槽⑶中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擋凸起(6)和連條(5)可以是固定連接和螺紋連接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條(5)為圓柱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徑大于連條(5)直徑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科器件集合器,包括殼體、鑷子、放大鏡和刮刀,所述殼體夾層設置有鑷子凹槽、刮刀凹槽和放大鏡凹槽;所述的殼體、鑷子、放大鏡和刮刀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連條;所述的連條兩端設置有阻擋凸起;所述的放大鏡凹槽設置在殼體的鑷子凹槽和刮刀凹槽中間;所述的阻擋凸起和連條可以是固定連接和螺紋連接的一種;所述連條為圓柱狀;所述通孔直徑大于連條直徑。醫護人員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很容易地切換各種器件,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且方便了醫護人員在術后對醫療器件的整理和對理療器件的管理。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3107290SQ2013201610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3日
發明者張勝利 申請人:張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