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pcb板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pcb板,又稱印刷電路板、印刷線路板,簡稱印制板,以絕緣板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個導電圖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緊固孔、金屬化孔等),并實現電子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連接。由于這種板是采用電子印刷術制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這種電路板在生產過程中需經過濕處理加工工藝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板件不被氧化,需及時對濕處理過的板件進行干燥,現有技術的pcb板干燥裝置不能夠批量且及時的對pcb板進行干燥,并且容易擦花pcb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包括輸送機,還包括:支架a、支架b、吸水輥和熱風機,所述輸送機的輸送帶上設有若干個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放置有pcb板,所述輸送機的上方設有兩個支架a,所述支架a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a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架a的底部均通過兩個連接桿與安裝板連接,所述安裝板的底部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長方體導向柱,所述長方體導向柱均套設有滑座,所述滑座與相應的長方體導向柱滑動連接,所述滑座的上端與安裝板底部之間的長方體導向柱上均套設有彈簧,所述吸水輥的兩個軸端分別與相應的滑座轉動連接,所述長方體導向柱的底端均設有限位塊,所述輸送機的上方設有支架b,所述支架b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b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架b的上端安裝有熱風機,所述熱風機的出風口與出風管連接,所述出風管與若干個出風支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吸水輥的兩個軸端與相應滑座的連接處均設有軸承。
進一步地,所述出風支管包括一個傾斜設置的出風支管a和2-4個豎直設置的出風支管b。
進一步地,所述吸水輥為吸水海綿輥。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當pcb板位于吸水輥的下方時,吸水輥被輕微頂起,利用彈簧的彈力,可使吸水輥的海綿均勻的向pcb板施壓并充分的與pcb板接觸,可充分吸收pcb板濕處理后殘留的水分,然后通過熱風機產生熱風,利用傾斜設置的出風支管a和豎直設置的出風支管b對pcb板進行烘干,從不同方向進行烘干除塵,范圍更廣,烘干效果更加突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的吸水輥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的熱風機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送機、2-放置槽、3-支架a、4-支柱a、5-吸水輥、6-支架b、7-熱風機、8-支柱b、9-連接桿、10-安裝板、11-長方體導向柱、12-滑座、13-彈簧、14-限位塊、15-出風管、16-出風支管a、17-出風支管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1-3,一種pcb板預處理裝置,包括輸送機1,還包括:支架a3、支架b6、吸水輥5和熱風機7,輸送機1的輸送帶上設有若干個放置槽2,放置槽2內放置有pcb板,輸送機1的上方設有兩個支架a3,支架a3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a4與地面固定連接,支架a3的底部均通過兩個連接桿9與安裝板10連接,安裝板10的底部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長方體導向柱11,長方體導向柱11均套設有滑座12,滑座12與相應的長方體導向柱11滑動連接,滑座12的上端與安裝板10底部之間的長方體導向柱11上均套設有彈簧13,吸水輥5的兩個軸端分別與相應的滑座12轉動連接,長方體導向柱11的底端均設有限位塊14,輸送機1的上方設有支架b6,支架b6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b8與地面固定連接,支架b6的上端安裝有熱風機7,熱風機7的出風口與出風管15連接,出風管15與若干個出風支管連接。
吸水輥5的兩個軸端與相應滑座12的連接處均設有軸承,出風支管包括一個傾斜設置的出風支管a16和2-4個豎直設置的出風支管b17,吸水輥5為吸水海綿輥,滑座12上設有與長方體導向柱11相匹配的矩形通孔,滑座12通過矩形通孔與相應的長方體導向柱11滑動連接,輸送機1包括板鏈輸送機和皮帶輸送機,熱風機7選用lansite/sh-x3。
使用時,輸送機1用來輸送pcb板,當pcb板位于吸水輥5的下方時,吸水輥5被輕微頂起,利用彈簧13的彈力,可使吸水輥5的海綿均勻的向pcb板施壓并充分的與pcb板接觸,可充分吸收pcb板濕處理后殘留的水分,然后通過熱風機7產生熱風,利用傾斜設置的出風支管a16和豎直設置的出風支管b17對pcb板進行烘干,從不同方向進行烘干,范圍更廣,烘干效果更加突出。
本發(fā)明未詳述之處,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