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式無桿擔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軟式無桿擔架,包括擔架布,所述擔架布的前后兩端各設有兩個柔性拉手,所述擔架布的前部和后部各縫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搭扣的兩部分;所述擔架布的中部縫合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定位帶,所述定位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子母扣的兩部分。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在擔架布上設置固定帶和定位帶的結構,來固定被抬運的傷病員,可以防止在運送途中傷病員體位發生傾斜或直接滑落。
【專利說明】軟式無桿擔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擔架,特別是一種軟式無桿擔架。
【背景技術】
[0002]軟式無桿擔架能適應樓道、室內、電梯內、潛艇等狹窄環境,軍民兩用,既可用于戰時傷病員的短途護送,也可用于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學救援及平時院前急救等多種場合,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同類產品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缺乏病人固定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若遇到比較大的轉角時,有可能因體位轉換而使傷病員翻轉,對傷病員造成傷害;通常需單面、單一方向使用,使用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對病人進行固定的軟式無桿擔架。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軟式無桿擔架,包括擔架布,所述擔架布的前后兩端各設有兩個柔性拉手,所述擔架布的前部和后部各縫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搭扣的兩部分;所述擔架布的中部縫合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定位帶,所述定位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子母扣的兩部分。
[0005]所述擔架布的左右兩側各縫合有一條與其平行的加強帶。
[0006]所述子母扣為尼龍粘扣。
[0007]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采用在擔架布上設置固定帶和定位帶的結構,來固定被抬運的傷病員,可以防止在運送途中傷病員體位發生傾斜或直接滑落。由于擔架布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承載拉力的加強帶,當抬運傷病員時,加強帶可承載較大強度的拉力,所以不需要在橫向或縱向另外添加其它受力裝置,即可徒手抬運傷病員。也可以通過在加強帶上穿裝硬質擔架桿,將該軟式無桿擔架作為硬質擔架使用。擔架布正反兩面、前后兩端、左右兩側結構相同,均勻對稱,功能相同,因此可以雙面、雙方向使用。為救治方便也可將該軟式無桿擔架連同傷病員一起放在硬質擔架或手術臺上,適于在狹小空間如樓道、潛艇等和叢林、雪地等處短途搬運和護送傷病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擔架布;2、加強帶;3、固定帶;4、搭扣;5、定位帶;6、柔性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0011]請參閱圖1,一種軟式無桿擔架包括擔架布I,在擔架布I的前后兩端各設有兩個柔性拉手6 ;在擔架布I的前部和后部各縫有一條與擔架布I垂直的固定帶3,固定帶3的兩端均延伸至擔架布I的外面,且分別連接有搭扣4的兩部分;在擔架布I的中部縫合有一條與擔架布I垂直的定位帶5,定位帶5的兩端均延伸至擔架布I的外面,且分別連接有子母扣的兩部分;在本實施例中,子母扣為尼龍粘扣。在所述擔架布I左右兩側各縫合有一條與擔架布I平行的加強帶2。
[0012]運送傷病員時,將前部的固定帶3系在傷病員的胸部,將后部的固定帶3系在傷病員的腿部,將定位帶5系在傷病員的腰部,通過上述三重綁系,將傷病員固定在擔架布I上,保證傷病員的體位不發生過大的改變。加強帶2可承載較大強度的拉力,當用手拉起柔性拉手6時可同時提起加強帶2,這樣就可以不添加或拆裝任何其它裝置即可徒手抬運傷病員。
[0013]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軟式無桿擔架,包括擔架布,所述擔架布的前后兩端各設有兩個柔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擔架布的前部和后部各縫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搭扣的兩部分;所述擔架布的中部縫合有一條與其垂直的定位帶,所述定位帶的兩端均延伸至所述擔架布之外,且分別連接有子母扣的兩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式無桿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擔架布的左右兩側各縫合有一條與其平行的加強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式無桿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扣為尼龍粘扣。
【文檔編號】A61G1/013GK203389022SQ20132040954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0日
【發明者】王運斗, 張曉峰, 徐新喜, 杜海艦, 高樹田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