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表消毒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體溫表消毒裝置,所述消毒裝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體和置于外箱體內部、用于容納體溫表的容納筐,所述容納筐上開設有多個過濾孔,所述外箱體上設置有用于指示其內盛放的消毒液容量的指示部。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消毒裝置消毒體溫表,可有效避免醫護人員直接用手接觸消毒液而引起的操作不便、容易受傷等問題。
【專利說明】體溫表消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消毒【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對體溫表進行消毒的體溫表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體溫表作為醫院門診及病房中的常備醫療器械,為防止感染,在每次使用之后均需要進行消毒。現有體溫表消毒時,醫護人員通常是直接將體溫表放入盛有消毒液的消毒容器中,浸泡完畢后,直接用手從消毒液中取出。這種對體溫表進行消毒的方法存在下述缺點:一方面,醫護人員的手要與消毒液直接、反復接觸,得不到有效保護,容易受到消毒液的侵蝕而產生不良刺激和損傷;另一方面,取出的消毒液往往帶走較多的消毒液,降低了消毒液的有效使用率;再次,醫護人員一次取、放體溫表的數量有限,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消毒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溫表消毒裝置,以避免醫護人員直接用手接觸消毒液而引起的操作不便、容易受傷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一種體溫表消毒裝置,所述消毒裝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體和置于外箱體內部、用于容納體溫表的容納筐,所述容納筐上開設有多個過濾孔,所述外箱體上設置有用于指示其內盛放的消毒液容量的指示部。
[0006]優選的,所述指示部包括有多道刻度條,所述多道刻度條自下而上設置在所述外箱體的外表面上。
[0007]如上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為防止消毒液揮發而降低消毒能力,所述消毒裝置還包括有扣設在所述外箱體的箱口處的蓋體。
[0008]優選的,所述蓋體上設置有把手。
[0009]如上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為便于消毒液的流動而充分對體溫表進行浸泡消毒,所述容納筐底部設置有多個支腳,以便將容納筐底部與外箱體底部相分離。
[0010]如上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為便于醫護人員提放容納筐,所述容納筐上設置有提手。
[0011]如上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為使得待體溫表消毒完畢后脫離消毒液、并將其上的殘留消毒液收納在外箱體中,所述容納筐上設置有支撐架。
[0012]優選的,所述支撐架位于所述容納筐上、與過濾筐底部的距離為過濾筐總高度的1/5-1/2的位置處。
[0013]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為90°限位合頁。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5]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具有外箱體和容納筐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可將體溫表放置在容納筐內,然后再將容納筐連同要消毒的體溫表一起放入外箱體中消毒。消毒完畢后,可直接將容納筐從消毒液中提出來,最大程度避免了消毒人員手部直接接觸消毒液而產生的不良刺激和損傷,有效保護了醫護人員。
[0016]2、由于設有容納筐,便于將消毒后的體溫表在外箱體上部停留一段時間,以便將體溫表上殘留的消毒液收納到外箱體中,既避免了消毒液的四處撒濺,又可以收集消毒液,提聞了消毒液的使用率。
[0017]3、通過使用容納筐,可以一次取放大量的體溫表,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消毒效率。
[0018]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體溫表消毒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0]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及其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0021]1、蓋體;11、把手;2、容納筐;21、過濾孔;22、提手;23、支撐架;24、支腳;3、外箱體;31、指示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3]請參考圖1,該圖所示是本實用新型體溫表消毒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4]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包括有蓋體1、容納筐2和外箱體3。其中,外箱體I用來盛放消毒液。容納筐2內置于外箱體I中,用來容納要消毒的體溫表。容納筐2上開設有多個過濾孔21,以便于外箱體I中的消毒液與容納筐2中的體溫表進行接觸而消毒。蓋體I扣設在外箱體3的箱口處,可以避免外箱體3中消毒液的揮發。在蓋體I上設置有把手11,方便醫護人員開合蓋體I。而且,為方便醫護人員控制外箱體3中所加入的消毒液的濃度及容量,在外箱體3上設置有指示部31,用來對其內盛放的消毒液容量進行指示。其中,指示部31可以為多道刻度條,如圖1中所示的四道,且多道刻度條自上而下設置在外箱體I的外表面上。
[0025]利用上述結構的消毒裝置對體溫表進行消毒時,可先將消毒液放置于外箱體3中,再將體溫表放置在容納筐2內,然后再將容納筐2連同待消毒的體溫表一起放入外箱體3中消毒。消毒完畢后,可直接將容納筐2從消毒液中提出來,最大程度避免了消毒人員手部直接接觸消毒液而產生的不良刺激和損傷,可有效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而且,由于外箱體3中設置有指示部31,醫護人員可以根據要消毒的體溫表數量估算出所需消毒液的容量,然后根據指示部31的指示在外箱體3內倒入配置好的消毒液、或者直接在外箱體3中配置消毒液,使用極其方便。
[0026]若制作消毒液用的消毒片未完全溶解就將容納筐2及其內盛放的體溫表置于外箱體3中時,如果容納筐2底部與外箱體3底部接觸,將影響消毒片的溶解,導致消毒效果較差。為避免此問題的發生,該實施例的消毒裝置中,在容納筐2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支腳24,以便將容納筐2的底部與外箱體3的底部相分離,使得容納筐2與外箱體3之間形成一定空間,便于消毒液的流動而充分對體溫表進行浸泡消毒。
[0027]在提放容納筐2時,可以直接把持容納筐2的筐口。為更加便于醫護人員提放容納筐2,該實施例的容納筐2上設置有兩個提手22,操作人員可直接使用該提手22來提放容納筐2,使用方便、省時省力。
[0028]在體溫表經消毒液充分浸泡消毒后,需要將容納筐2及其內的體溫表取出來。為避免消毒完畢的體溫表上攜帶的消毒液滴落在地上造成浪費和污染,該實施例在容納筐2上設置了兩個支撐架23。該支撐架23選用90°限位合頁來實現,在容納筐2提放過程中合頁閉合,不影響容納筐2的提放。而當將容納筐2及其內的體溫表整體從消毒液中提出來之后,打開合頁,可將容納筐2整體搭接在外箱體I的箱口處,使得體溫表能夠在外箱體上方停留一段時間,以便在浙干體溫表及容納筐2上攜帶的消毒液的同時,將消毒液收納在外箱體3中。
[0029]為保證容納筐2的底部脫離消毒液,同時保證支撐架23的支撐能力,支撐架23以位于容納筐2上、與容納筐2底部的距離為容納筐2總高度的1/5-1/2的位置處為宜。
[0030]上述支撐架23不限于選用90°限位合頁,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來實現,只要不影響容納筐2在外箱體3中取放、且能夠將容納筐2整體搭接支撐在外箱體31的箱口處即可。
[0031]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裝置包括盛放消毒液的外箱體和置于外箱體內部、用于容納體溫表的容納筐,所述容納筐上開設有多個過濾孔,所述外箱體上設置有多道刻度條,所述多道刻度條自下而上設置在所述外箱體的外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裝置還包括有扣設在所述外箱體的箱口處的蓋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上設置有把手。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筐底部設置有多個支腳。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筐上設置有提手。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筐上設置有支撐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位于所述容納筐上、與過濾筐底部的距離為過濾筐總高度的1/5-1/2的位置處。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溫表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為90°限位合頁。
【文檔編號】A61L2/18GK203447532SQ201320458420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孫相紅, 李愛芹, 辛維青 申請人: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