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包括牙種植體主體,牙種植體主體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為基臺部和植入部,所述植入部包括牙根部,所述牙根部包括圓柱型骨架及外圍部,所述圓柱型骨架設置在牙根部的徑向中部,所述外圍部圍繞在圓柱型骨架外側,且圓柱型骨架與外圍部之間形成內腔;在圓柱型骨架的外側壁設置有若干條枝干,所述枝干處于內腔中;所述外圍部由上而下設置為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所述枝干分別與對應的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連接;所述多孔支架式結構部中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且相互連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外界及所述內腔相通。本實用新型的牙種植體根部設置為多孔支架式結構,該結構能使牙種植體與骨更好地結合。
【專利說明】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口腔種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背景技術】
[0002]牙種植體的骨結合性的好壞是保證種植牙成功的幾個關鍵點之一,除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之外,牙種植體的結構也是影響骨結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結構可以使牙種植體與牙槽骨牢牢結合,且不致破壞。但現有的牙種植體,一般都為柱型、錐型或者螺紋型等的較規則外形,并且皆為通用的兩段式,這樣結構過于單一,靈活性差,并不能滿足不同病人的牙根的需求,從而不能很好地與骨結合;現有的牙種植體的材料彈性模量遠遠高于骨組織,并且牙種植體表面為密封表面、所以牙根的成骨生長只能覆在牙種植體外表,從而也導致牙根部的骨結合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與骨結合更穩定可靠,骨結合性良好。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包括牙種植體主體,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為基臺部和植入部,所述基臺部由上而下設置為相互連接的主體粘結部及穿齦部;所述植入部包括牙根部,所述牙根部與穿齦部連接;
[0006]所述牙根部包括圓柱型骨架及外圍部,所述圓柱型骨架設置在牙根部的徑向中部,所述外圍部設置為牙根部的外部并圍繞在圓柱型骨架外側,且圓柱型骨架與外圍部之間形成內腔;在圓柱型骨架的外側壁設置有若干條枝干,所述枝干處于內腔中;所述外圍部由上而下設置為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所述枝干分別與對應的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連接;所述多孔支架式結構部中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且相互連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外界及所述內腔相通;
[0007]所述基臺部的上端面的徑向中心垂直設置一盲孔;所述主體粘結部的中軸線與穿齦部的中軸線重合或相互成角度,所述牙根部與穿齦部的中軸線重合。
[0008]作為優選,所述枝干垂直設置于圓柱型骨架的外側壁,所述若干個第一通孔以數目平均分配的形式分布為若干層,且分配于每一層的第一通孔圓周均勻分布;每一層的第一通孔通過第二通孔相互連通,層與層之間的第一通孔通過第三通孔相互連通;每個第一通孔都與外界及所述內腔直接相通。
[0009]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皆為不規則通孔。
[0010]作為優選,所述外圍部的外壁形狀由上而下為圓柱形及圓錐形;其中,所述頸部處于外壁形狀為圓柱形的部分、且所述頸部外側壁開有圓弧槽,所述外壁形狀為圓錐形的部分的錐度為莫氏錐度;
[0011]或者,所述外圍部整體的外壁形狀為仿真實牙根形狀。[0012]作為優選,所述多孔支架式結構部的外側設置螺紋結構。
[0013]作為優選,所述穿齦部為倒圓錐臺或所述穿齦部的外側面為個性化曲面;當穿齦部為倒圓錐臺時,其錐面角度為10-30°。
[0014]作為優選,所述主體粘結部為圓錐臺,其一側設有一切口。
[0015]作為優選,所述盲孔的上部設置為正多邊形通孔,所述盲孔的下部為圓孔;所述正多邊形通孔為正六邊形通孔,或為正四邊形通孔,或為正八邊形通孔。
[0016]作為優選,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的材料為醫用純鈦。
[0017]作為優選,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為一體式結構。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的牙種植體根部設置為多孔支架式結構,多孔結構的的彈性模量更接近骨組織,這樣就不會造成應力的集中,應力集中容易導致骨吸收,另外成骨細胞能實現內向性生長,因而多孔支架式結構能使牙種植體與骨更好地結合;同時,枝干結構使牙種植體整體強度高、質量輕。而且整體式結構解決了配合精度和聯接螺釘的失效問題,而且也有效避免了細菌微滲漏。部分結構設置為個性化曲面時,能滿足不同病人的個性化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截面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孔支架式結構部的橫截面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孔支架式結構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
[0025]I一牙根部;11 一圓柱形的部分;12 —圓錐形的部分;13—頸部;131 —圓弧槽;14一多孔支架式結構部;141 一第一通孔;142—枝干;143—圓柱型骨架;144一內腔;145—第三通孔;146—外圍部;2—基臺部;21—穿齦部;22—主體粘結部;221—切口 ;23—盲孔;231—正多邊形通孔;232—圓孔。
[0026]現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主要包括一體式結構的牙種植體主體,牙種植體主體的材料為醫用純鈦。
[0028]牙種植體主體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為基臺部2和植入部,基臺部2由上而下設置為相互連接的主體粘結部22及穿齦部21,植入部包括牙根部1、牙根部I與穿齦部21連接。
[0029]牙根部I包括圓柱型骨架143及外圍部146,圓柱型骨架143設置在牙根部I的徑向中部,外圍部146設置為牙根部I的外部并圍繞在圓柱型骨架143外側,且圓柱型骨架143與外圍部146之間形成內腔144 ;在圓柱型骨架143的外側壁垂直設置有若干條枝干142,枝干142處于該內腔144中。外圍部146由上而下設置為頸部13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14,枝干142分別與對應的頸部13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14連接。多孔支架式結構部14中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通孔141,這些第一通孔141以數目平均分配的形式分布為若干層,且分配于每一層的第一通孔141圓周均勻分布,第一通孔水平置放;每一層的第一通孔141通過第二通孔相互連通,層與層之間的第一通孔141相互通過第三通孔145連通;每個第一通孔141都與外界及內腔144直接相通。層與層之間的第一通孔141總是正相對。第一通孔141、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145皆為不規則通孔,不規則通孔指的是通孔截面形狀不規貝U。上述結構形成多孔支架式結構。
[0030]外圍部146的外壁形狀由上而下為圓柱形及圓錐形;其中,頸部13處于外壁形狀為圓柱形的部分11、且頸部13外側壁開有圓弧槽131,外壁形狀為圓錐形的部分12的錐度為莫氏錐度;多孔支架式結構部14的外側可設置螺紋結構。或者,外圍部146整體的外壁形狀為仿真實牙根形狀。
[0031]穿齦部21為倒圓錐臺或穿齦部21的外側面為個性化曲面;當穿齦部21為倒圓錐臺時,其錐面角度為10-30°。主體粘結部22為圓錐臺,其一側設有一切口 21。
[0032]基臺部2的上端面的徑向中心垂直設置一盲孔23,盲孔23的上部設置為正多邊形通孔231,盲孔23的下部為圓孔232 ;正多邊形通孔231為正六邊形通孔,或為正四邊形通孔,或為正八邊形通孔。主體粘結部22的中軸線與穿齦部21的中軸線重合或相互成角度,牙根部I與穿齦部21的中軸線重合。
[0033]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3D打印增材技術制造,采用選擇性激光燒結(SLS)或者選擇性激光融化(SLM)技術。
[0034]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的作用:
[0035]牙根部的多孔支架式結構能更好的與牙槽骨結合,骨結合更穩定可靠。且在即刻種植手術時可注入骨填充材料,增強初期穩定性。設置枝干結構,使牙種植體的整體強度更聞,質量減輕。
[0036]基臺部上設置的為盲孔,且基臺部與植入部不能互通,防止了細菌內部的微滲漏;
[0037]牙根部的上端面直徑大于穿齦部下端面的直徑,完成負荷平臺轉移功能。
[0038]當穿齦部外側面為個性化曲面時,能進一步提升修復的美學效果。
[0039]正多邊形通孔為取持該牙種植體工具的工具位。
[0040]牙根部中,多孔支架式結構部的外側可設置螺紋結構,以增強初期穩固性。
[0041]頸部開有圓弧槽,有利于初期骨結合,減少應力集中。
[0042]當牙根部的外圍部 整體外壁形狀為仿真實牙根形狀時,更適合即刻種植,避免手術對骨創傷。
[0043]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包括牙種植體主體,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為基臺部和植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部由上而下設置為相互連接的主體粘結部及穿齦部;所述植入部包括牙根部,所述牙根部與穿齦部連接; 所述牙根部包括圓柱型骨架及外圍部,所述圓柱型骨架設置在牙根部的徑向中部,所述外圍部設置為牙根部的外部并圍繞在圓柱型骨架外側,且圓柱型骨架與外圍部之間形成內腔;在圓柱型骨架的外側壁設置有若干條枝干,所述枝干處于內腔中;所述外圍部由上而下設置為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所述枝干分別與對應的頸部及多孔支架式結構部連接;所述多孔支架式結構部中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且相互連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外界及所述內腔相通; 所述基臺部的上端面的徑向中心垂直設置一盲孔;所述主體粘結部的中軸線與穿齦部的中軸線重合或相互成角度,所述牙根部與穿齦部的中軸線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干垂直設置于圓柱型骨架的外側壁,所述若干個第一通孔以數目平均分配的形式分布為若干層,且分配于每一層的第一通孔圓周均勻分布;每一層的第一通孔通過第二通孔相互連通,層與層之間的第一通孔通過第三通孔相互連通;每個第一通孔都與外界及所述內腔直接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皆為不規則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部的外壁形狀由上而下為圓柱形及圓錐形;其中,所述頸部處于外壁形狀為圓柱形的部分、且所述頸部外側壁開有圓弧槽,所述外壁形狀為圓錐形的部分的錐度為莫氏錐度; 或者,所述外圍部整體的外壁形狀為仿真實牙根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架式結構部的外側設置螺紋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齦部為倒圓錐臺或所述穿齦部的外側面為個性化曲面;當穿齦部為倒圓錐臺時,其錐面角度為10?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粘結部為圓錐臺,其一側設有一切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上部設置為正多邊形通孔,所述盲孔的下部為圓孔;所述正多邊形通孔為正六邊形通孔,或為正四邊形通孔,或為正八邊形通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的材料為醫用純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孔支架式結構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種植體主體為一體式結構。
【文檔編號】A61C8/00GK203564350SQ201320590936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張瀟, 陳賢帥, 陳建宇, 張春雨, 杜如虛 申請人: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