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牙周病治療裝置,解決了現有通過聲動力治療牙周病的裝置存在由于長時間的振動作用對牙齒及牙周組織會有一定的機械損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超聲波發生器、超聲波換能器、三個超聲波探頭、牙齒托和聲敏劑凝膠層;超聲波發生器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出端連接超聲波換能器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入端,超聲波換能器的三個超聲波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三個超聲波探頭的超聲波信號輸入端,牙齒托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動安裝于托槽的底部,三個超聲波探頭均勻安裝于牙齒托托槽的內側,聲敏劑凝膠層固定在牙齒托托槽內。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作為治療牙周病的裝置。
【專利說明】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牙周病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美國超凈Ultrasonex SU700/800/200SB202U (國內產地香港標稱頻率:160萬赫茲超聲波和300赫茲普通聲波雙頻率);德國艾美格EMAG Emm1-dent6 (國內產地山東威海標稱頻率140萬赫茲);臺灣I3URO(產地深圳標稱頻率120萬赫茲)。飛利浦、博朗歐樂B、松下等品牌在近幾年均有公開一種超聲波牙刷產品。超聲波牙刷是利用超聲波能量在牙周的空化效應達到清除牙周的病菌和不潔物的,其清潔范圍能覆蓋牙周各個部位。雙頻超聲波牙刷是在刷頭內藏一個超聲波壓電換能器,由安裝在中空的刷柄內的MCU驅動電路激勵產生振動,發射超聲波能量。超聲波能量通過刷頭的刷毛傳遞到牙齒和牙齦表面,一方面松動菌斑、牙垢和細小的牙石和牙齒的粘合,破壞細菌在齦袋及牙面各隱藏處里的寄生繁殖,同時,通過觸及牙齦的刷毛傳遞到牙齦表面的超聲波能量滲透到牙齦內部,作用于細胞膜后,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可抑制牙肉炎癥和牙齦出血,防止牙齦萎縮。而超聲波牙刷的不足之處是長時間的振動作用對牙及牙周組織會有一定的機械損傷,并且不能同時抑制病菌和炎癥細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通過聲動力治療牙周病的裝置存在由于長時間的振動作用對牙齒及牙周組織會有一定的機械損傷的問題,提出了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該裝置包括超聲波發生器、超聲波換能器、三個超聲波探頭、牙齒托和聲敏劑凝膠層;
[0005]超聲波發生器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出端連接超聲波換能器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入端,超聲波換能器的三個超聲波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三個超聲波探頭的超聲波信號輸入端,牙齒托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動安裝于托槽的底部,三個超聲波探頭均勻安裝于牙齒托托槽的內側,聲敏劑凝膠層固定在牙齒托托槽內。
[0006]本實用新型以患病率高、易復發的牙周病為切入點開展聲動力治療,充分利用聲動力療法的穿透性、非接觸性、微創性、不易引起細菌的耐藥性的特點,超聲波通過聲敏劑凝膠產生單線態氧、過氧化物、自由基等產物,有效殺滅病菌及炎癥細胞,并與牙齒進行面接觸,與現有超聲波牙刷相比有效減少了治療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提高了安全性,且安全性與現有裝置相比同比提高了 1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所述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框圖;
[0008]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二所述的全口托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具體實施方式】三所述單側托左側托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4為【具體實施方式】三所述單側托右側托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5為【具體實施方式】四直托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6為前牙區托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3]圖7為前牙區托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14]圖8為前牙區托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該裝置包括超聲波發生器1、超聲波換能器2、三個超聲波探頭3、牙齒托4和聲敏劑凝膠層;
[0016]超聲波發生器I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出端連接超聲波換能器2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入端,超聲波換能器2的三個超聲波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三個超聲波探頭3的超聲波信號輸入端,牙齒托4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動安裝于托槽的底部,三個超聲波探頭3均勻安裝于牙齒托4托槽的內側,聲敏劑凝膠層固定在牙齒托4托槽內。
[0017]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機械損傷大、不能同時控制病菌和炎癥細胞的發展等缺點,提供了一種具有穿透性強,毒副作用小,無創等優點,并能產生單線態氧、過氧化物、自由基等產物,有效殺滅細菌及炎癥細胞的聲動力牙周病治療裝置。
[001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聲動力學療法的作用機理治療牙齦炎、慢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該裝置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超聲波發生器,作用是把市電轉換成與超聲波換能器相匹配的高頻交流電信號,驅動超聲波換能器工作。第二部分為超聲波換能器,它的功能是將輸入的電功率轉換成機械功率(即超聲波)再傳遞出去,而自身消耗很少的一部分功率。第三部分為聲敏劑凝膠,其作用是為聲動力學治療提供聲敏劑,使其產生聲敏作用,有效殺滅病菌和炎癥細胞。其中,發出的超聲波為脈沖超聲,超聲頻率為1MHz,輸出超聲強度范圍為3-5W/cm2。
[0019]【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是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的進一步說明,牙齒托4采用全口托,所述全口托槽的主體為U形,全口托槽上布滿均勻的圓形通孔,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全部牙齒。
[0020]【具體實施方式】三、參見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是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的進一步說明,牙齒托4采用單側托,所述單側托的主體呈圓弧型,該圓弧型內側形成的區域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半口牙。
[0021]【具體實施方式】四、參見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是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的進一步說明,牙齒托4采用直托,直托主體呈圓弧型,該圓弧型主體內側形成的區域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部分牙齒。
[0022]本實施方式所述直托的托槽上還可以均勻布滿圓形通孔。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牙齒托還可以采用前牙區的牙齒托,如圖6、圖7和圖8所示,用于前牙區牙齒的治療過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牙齒托的形狀可根據牙的不同位置的進行形狀改變。
[0024]【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是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的進一步說明,它還包括硅膠套,該硅膠套套在牙齒托4的托槽上。[0025]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是一種治療包括牙齦炎、慢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裝置,主要包括由超聲發生器、超聲換能器、聲敏劑凝膠層三個部分。其中超聲換能器為口腔托盤形狀,上下平均分布三個超聲換能點,超聲的頻率為1MHz,輸出強度為3-5W/cm2。托盤結構的設計主要是用來承載聲敏劑凝膠和人體口腔。操作步驟為先將聲敏劑凝膠涂布到超聲換能器中,將超聲換能器與超聲發生器連接,并開啟,設定好參數后,將超聲換能器放入口腔中,持續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0026]本實用新型所述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以患病率高、易復發的牙周病為切入點開展聲動力治療,充分利用聲動力療法的穿透性、非接觸性、微創性、不容易引起細菌的耐藥性等特點,并能產生單線態氧、過氧化物、自由基等產物,有效殺滅病菌及炎癥細胞。因此聲動力學療法很有可能為成為治療或者輔助治療牙周病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新方法,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和光明的社會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
1.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超聲波發生器(I)、超聲波換能器(2 )、三個超聲波探頭(3 )、牙齒托(4 )和聲敏劑凝膠層; 超聲波發生器(I)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出端連接超聲波換能器(2)的高頻交流信號輸入端,超聲波換能器(2)的三個超聲波信號輸出端分別連接三個超聲波探頭(3)的超聲波信號輸入端,牙齒托(4)包括托槽和手柄,手柄活動安裝于托槽的底部,三個超聲波探頭(3)均勻安裝于牙齒托(4)托槽的內側,聲敏劑凝膠層固定在牙齒托(4)托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其特征在于,牙齒托(4)采用全口托,所述全口托槽的主體為U形,全口托槽上布滿均勻的圓形通孔,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全部牙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其特征在于,牙齒托(4)采用單側托,所述單側托的主體呈圓弧型,該圓弧型內側形成的區域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半口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其特征在于,牙齒托(4)采用直托,直托主體呈圓弧型,該圓弧型主體內側形成的區域用于貼合上頜骨或下頜骨上的部分牙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病聲動力治療儀,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硅膠套,該硅膠套套在牙齒托(4)的托槽上。
【文檔編號】A61N7/00GK203577161SQ20132076374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畢良佳, 王濤, 代佳音, 林江, 王曉春, 莊德舒, 侯春艷, 韓佳龍 申請人:畢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