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分份輸出藥物的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93140閱讀:199來源:國知局
用于分份輸出藥物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從條帶(29)的各個相繼布置的腔室(32)中分份輸出藥物(M)的裝置(1),所述條帶(29)由基帶(30)和封閉帶(31)構成,并且借助對操作件(53)的操作通過使所述封閉帶(31)銳角地轉向能夠打開所述條帶的隆起的腔室(32),為了簡化結構和安全操作建議,朝出口孔(12)的方向指向的腔室隆起部通過止動組件(62)使對所述操作件(53)的操作卡鎖,在該位置上,沿運動方向位于實施卡鎖的腔室隆起部前方的、從所述封閉帶(31)上脫離的腔室(32)位于掉落開口(39)的上方,所述掉落開口(39)借助能夠通過吸入氣流移入打開位置的蓋板(49)被封閉。
【專利說明】用于分份輸出藥物的裝置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獨立權利要求的用于分份輸出藥物的裝置。
[0002]所述類型的裝置例如通過文獻02-034106379是已知的。所述裝置被設計用于可手動操作地輸出分成份的藥物、尤其可吸入的、粉末狀的藥物。為此,裝置設有可傳輸的條帶,該條帶主要由基帶和封閉帶構成,在基帶中成型有分隔的、沿條帶傳輸方向相互間保持均勻間隔的腔室,用于容納成份的藥物,封閉帶封閉被藥物填充的腔室,并適于從基帶上剝離。通過剝離封閉帶后敞開腔室,使得儲存在腔室中的分好份的藥物被露出,從而得以輸出。在此,在基帶上構成的腔室相對于帶狀基體隆起,帶狀基體優選通過平面狀的設計、尤其在背離腔室隆起部的側面上被用作與封閉帶的接觸面。
[0003]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上述類型的裝置,所述裝置在簡單的結構構造中能被方便地操作,并且還能適應較為不穩定的條帶。
[0004]所述技術問題根據第一發明構思如此解決,即,朝出口孔的方向指向的腔室隆起部通過止動組件使對所述操作件的操作卡鎖,在該位置上,沿運動方向位于實施卡鎖的腔室隆起部前方的、從所述封閉帶上脫離的腔室位于掉落開口的上方,所述掉落開口借助能夠通過吸入氣流移入打開位置的蓋板被封閉。從基帶上拉開封閉帶,通過使用者幾乎利用普通的吸氣將封閉帶向后續的、優選吸氣排空位置轉向,之后露出掉落開口。腔室的底側是開放。除了吸氣作用之外,腔室內容物還承受重力加速度。設備特別適用于仰頭姿勢。優選通過用于可旋轉操作的止動組件獲得待排空的腔室的位置準確定位,在限位位置上,沿運動方向布置在受控腔室之前的腔室通過封閉帶向吸氣排空位置的轉向而暴露在掉落腔室上方。條帶為了提供下一個被填充的腔室而移動的尺寸優選直接在腔室上量取,當所設的止動組件在腔室上移動,這些腔室在條帶的或基帶的帶狀基體上隆起。相應地,兩個沿條帶的運動方向相繼設置的腔室的間距被直接用作條帶為提供下一個被填充的腔室而移動的尺寸。這還具有的優點是,在所述裝置中,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多種帶有不同間距的基帶,或帶有相對于在運動方向上之后的腔室具有不同腔室間距的基帶。為了阻止分成份的藥物在實施吸入之前受到重力而向裝置的吸入氣體可流經的釋放區域掉落,相對于封閉帶敞開的腔室首先被蓋板封閉。一旦在使用者實施的吸入過程中使用了吸入氣流,蓋板就移入、優選轉動至同時開放裝置側的掉落開口和腔室開口的位置,隨之使分成份的藥物優選在重力條件下從腔室向釋放區域和氣流區域灑落,并通過所具有的吸入氣流輸送用于吸入。腔室的清空在此優選借助通過腔室被導入的抽吸空氣渦流所實現。蓋板進一步優選向封閉掉落開口的位置預緊、尤其彈簧預緊。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預緊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由蓋板的材料自身實現,所述蓋板在一種更加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由橡膠彈性材料制成。在此,設有大體上可彎曲的蓋板,所述蓋板的由彈性體形成的復位力優選可全部由在吸入過程中所具有的吸入氣流克服。備選地還可以設有例如剛性的蓋板,所述蓋板例如還通過特殊的彈簧、例如螺旋扭力彈簧或壓力彈簧加載。通過布置這種蓋板,確保一旦實際上實施吸入,藥物就向吸入氣體可流經的輸出腔室輸出。此外,由此還以有利的方式防止了例如劑量加倍。
[0005]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在以下,也在【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和附圖中,通常以其與權利要求1的方案或其它權利要求的特征的優選配屬關系進行闡述。但這些特征也可在僅與權利要求1或各個其它權利要求的單個特征相配合的情況下具有發明意義,或者分別也具有獨立的發明意義。
[0006]由此在進一步優選的設計方式中,設有封閉帶的開始停止位置,在最前面的腔室之前不遠處到達轉向棱邊,并且在隨后的腔室的前方操作止動組件。開始停止位置優選是裝置的輸出位置。最前面的腔室在此尤其處于與掉落開口相間隔的位置,進一步優選處于與轉向棱邊相間隔的位置。腔室在該開始位置上還被封閉帶封閉。沿條帶的運動方向觀察的兩個腔室之間的間距、尤其沿運動方向的第一個腔室和第二個腔室之間的間距與達到尤其該開始停止位置相適配。
[0007]此外優選的是,具有被封閉的腔室的條帶在卷繞腔室內卷繞,并且在轉向位置另一側繼續延伸的基帶被移入擴大的插入腔室中,同時所述封閉帶卷繞在被旋轉操作件驅動的芯軸上。優選地,相應地僅設有一個可主動通過旋轉操作件旋轉的卷繞裝置、也即進一步優選設有用于卷繞從基帶上拉出的封閉帶的所述芯軸。
[0008]結構上特別有利的、尤其在裝置的整體尺寸方面被證明特別有利的是,在此規定,芯軸在卷繞腔室與插入腔室之間延伸。在此優選根據平面輪廓、優選垂直于芯軸的旋轉軸延伸的平面規定,卷繞腔室、插入腔室和具有芯軸的封閉帶卷繞腔室構成的交錯嵌套。
[0009]在此情況下進一步優選地,止動組件、掉落機構和芯軸大體上相繼位于旋轉操作件或芯軸的旋轉軸的徑向上、還特別位于相對于芯軸軸線在徑向上延伸的0至30。、進一步優選0至15。的角度區域內。
[0010]為了適宜地繼續移動條帶,裝置具有步進開關,其中,止動組件優選是該步進開關的一部分。在共同作用位置上,其中止動組件抵靠在沿運動方向串接在輸出腔室之后的腔室的隆起部上,止動組件向尤其限制旋轉操作件的位置上移動。然而這種限制不受干擾地加載腔室隆起部的壁件,因為止動組件的支承位置也承受旋轉操作件被施加的負載。止動組件的接觸臂還可以是彈性活動的。對此優選是雙臂桿形式的止動組件,其中,一個臂桿被設計用于與腔室隆起部共同作用,而另一個臂桿被設計用于與旋轉操作件的齒部共同作用。
[0011]旋轉操作件優選被設計為大面積的盤狀件,所述盤狀件為便于操作而被布置為至少遮蓋殼體側壁的部分面積。
[0012]為了尤其在完成吸入后為下一次吸入做準備而取消旋轉操作件的止動位置,在優選的設計方式中規定,實施接觸的止動組件通過出口封閉蓋的突出部能夠被復位到用于接觸下一個腔室的準備位置。相應地,裝置的用于在吸入過程中封閉被嘴唇包裹的出口接管的封閉蓋同時也是用于裝置使用的功能件。封閉件被用于為下一次吸入而準備裝置,方法是,優選封閉件的突出部要么穿過出口接管要么在出口接管外部延伸地、并且穿過相應的殼體壁延伸地如此作用在止動組件上,從而使止動組件的接觸部段移入為接觸下一個腔室的準備位置,這伴隨著通過止動組件實現的對旋轉操作的限制。
[0013]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因為出口封閉蓋同時還是裝置的功能件、尤其是步進開關,該出口封閉蓋還優選不易失地保持在裝置上。
[0014]為此優選的是,出口封閉蓋縱向活動地且可轉動地安裝在出口接管上。縱向活動性實現了蓋板在優選被蓋狀包圍或覆蓋的出口接管上套裝地、大體上直線形地安置,其中,在該直線形的安裝移動過程中,優選封閉的突出部作用在實施接觸的止動組件上,用于將止動組件向解鎖位置移動。封閉蓋的可轉動性使使用者能夠將封閉蓋移動到不妨礙吸入過程、尤其不妨礙嘴唇包裹出口接管的位置上。
[0015]在進一步優選的設計方式中規定,出口封閉蓋的突出部限制旋轉操作件。相應地,盡管實施接觸的止動組件通過封閉蓋的另一突出部向非止動位置移動,在出口接管封閉位置上、也即進一步優選地在裝置的非使用位置上,仍阻止操作件的旋轉且由此隨之阻止條帶的繼續移動。在此,優選封閉蓋的限位突出部作用在旋轉操作件的或通過旋轉操作件以轉動方式共同拖動的裝置元件的同一齒列構造上,在所述裝置元件上,在裝置的使用位置上還設計有用于嚙合的止動組件。旋轉操作件的限制還可以使旋轉操作件足夠大,且由此還可以通過兒童的手進行操作。
[0016]優選地,還設有朝向插入腔室方向的導入部段。導入部段優選在運動方向上位于插入腔室的基帶前方、進一步優選構成插入腔室的進入區域。
[0017]在優選的設計方式中,導入部段被設計為跳臺狀,進一步優選用于基帶向插入腔室的背離導入部段的區域的轉向。由此通過有利的方式使基帶的垛狀存儲支承在插入腔室中。
[0018]以上和以下所示出的范圍和值域或多倍范圍在公開內容方面也包括所有中間值,尤其以每個尺寸的十分之一的間距,在可能情況下也可以是無尺度的,尤其1.01倍等,一方面用于界定所述范圍的下和/或上邊界,但備選或附加的還涉及每個范圍的一個或多個單獨數值的公開內容。
[0019]多次轉向的吸入氣流有利于混合。
[0020]以下借助僅示出實施例的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只在實施例之一中闡述的部件并且該部件在另外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出于特殊性而(直接)被另外的部件所替代,由此該部件對于另外的實施例被描述為必要時最可行的部件。在附圖中:
[0021]圖1以從具有旋轉操作件的前側觀察所得的立體圖方式示出所述類型的裝置,并顯示出具有旋轉操作件的前側,其中涉及裝置的非使用位置;
[0022]圖2示出圖1的對應視圖,然而該視圖從背側觀察所得;
[0023]圖3示出裝置分解立體圖;
[0024]圖4示出裝置的另一分解立體圖;
[0025]圖5示出裝置的視圖,其中示出,從出口接管抬升并擺動的出口封閉蓋;
[0026]圖6示出沿圖5中的剖切線剖切所得的剖視圖;
[0027]圖7示出沿圖5中的剖切線乂11;11剖切所得的剖視圖;
[0028]圖8示出沿圖6中的剖切線71114111剖切所得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以點劃線方式重現的、既處于封閉位置也處于釋放出口接管的抬升位置上的封閉蓋,其中還涉及裝置在首次使用前的基礎位置;
[0029]圖83示出對應圖8的視圖,其中涉及可選的實施方式;
[0030]圖9示出對應圖8的視圖,但處于操作旋轉操作件的過程中,用于移動設置在裝置中的條帶;
[0031]圖10示出圖9的后續視圖;
[0032]圖11示出圖10的進一步后續視圖,其中涉及被止擋限制的移動終端位置;
[0033]圖12示出對應圖11的視圖,但處于吸入過程中,并且由此隨之投入吸入氣流,用于清空敞開的、存儲有藥物的腔室;
[0034]圖13示出根據圖1的部分剖視立體圖,其示出在吸入過程中的吸入氣流路徑;
[0035]圖14示出穿過裝置的垂直剖視圖,用以進一步示出在吸入過程中的吸入氣流路徑;
[0036]圖15示出對應圖11的視圖,其中涉及蓋板的安裝位置;
[0037]圖16示出沿圖15中的剖切線剖切所得的剖視圖;
[0038]圖17示出對應圖11的視圖,其中涉及在多次實施藥物的分份輸出之后的位置。
[0039]首先在圖1和圖2中示出并描述了用于分份輸出藥物、尤其可吸入的、粉末狀藥物的整個裝置1。
[0040]裝置1可由使用者手動操作,這進一步優選在裝置的尺寸有利于手動操作的情況下。這樣,設有從根據圖8所示的裝置1的平面圖觀察所得的寬度比所述寬度優選等于垂直于該平面圖觀察所得的裝置1的高度卜(不考慮出口接管)的0.7至1.2倍、進一步優選
0.9至1倍。垂直于該平面圖觀察所得的裝置1的深度〖優選等于高度11的0.15至0.5倍、進一步優選0.2至0.3倍。
[0041]相應地,裝置1具有的尺寸允許該裝置近身攜帶、例如在衣物的口袋中攜帶。
[0042]裝置1首先具有殼體2。所述殼體大體上被設計為兩構件式的。
[0043]這樣,優選首先設有殼狀的殼體件3,該殼體件帶有在寬度6和高度1!上延伸的殼體底面4和大體上沿殼體底面4的棱邊垂直于殼體底面延伸的殼體壁5。
[0044]殼體件3優選被構成殼體2的第二部件的殼體蓋件6包繞。殼體蓋件具有優選平行于殼體件3的殼體底面4的殼體蓋面7,從所述殼體蓋面的周緣開始形成了垂直于殼體蓋面延伸的蓋件壁8。蓋件壁8環繞地包圍殼體件3的殼體壁5,其中,進一步優選蓋件壁8的指向內的平面支承在殼體件3的殼體壁5的自由環繞的邊棱上。
[0045]在兩個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蓋面壁部段的區域中,在壁外側構成了由規則的凹陷部和隆起部組成的抓握區9,所述抓握區尤其在裝置使用時為裝置1提供了牢固的抓握。
[0046]在殼體蓋件6上還成型有相對于寬度6在中央容納貫穿殼體2中心的法線的出口接管10。
[0047]從在寬度6上延伸的殼體底面的投影中觀察的平面輪廓中,出口接管10被這樣設計,從而沿殼體2的寬度方向得到長孔狀的出口面。在此,出口接管10大體上從殼體件3的殼體底面4開始一直延伸到殼體蓋件6的殼體蓋面7的平面上,在所述殼體蓋件上,出口接管10在殼體蓋面7上突出的區域向在殼體蓋面7側面成型的氣道壁11過渡。
[0048]從殼體壁5和蓋件壁8的平行對置的部段開始,殼體壁5和蓋件壁8優選扇形地延伸,并在彎曲部的頂端區域上布置有出口接管10。
[0049]被出口接管10的壁包圍的出口孔12優選向被氣道壁11以及所面向的蓋件壁8的壁區段所限定邊界的、大體上平行于貫穿裝置1的法線延伸的流體通道13過渡。流體通道優選在底側、也即遠離出口孔12,貫穿殼體蓋面7通入在殼體2中成型的輸出區域14。
[0050]出口接管10的由蓋件壁8所構成的底面具有兩個沿殼體2的寬度方向相繼設置且相互間隔的通孔15和16。
[0051]此外,在殼體蓋面7的側面除了成型的氣道壁11之外還設有貫穿殼體蓋面7的入流孔17。
[0052]在不使用裝置1時,出口接管10被出口封閉蓋18遮蓋。出口封閉蓋首先具有大體上完全包圍出口接管10和氣道壁11的至少一個部分區段的、而且覆蓋出口孔12的罐狀套口部段19,所述套口部段在根據圖1的裝置的封閉位置上在兩側向翼板狀的部段20過渡,從而支承在蓋件壁8的相關表面上。
[0053]導板狀的導引部段21從在封閉位置上朝向蓋件壁8的入流孔17的區段20開始,優選沿相對于穿過殼體2的法線的平行方向延伸,所述導引部段至少近乎面狀地貼靠在所面對的蓋件壁8的表面上。
[0054]導引部段21優選設置有幾乎在導引部段的整個長度上延伸的狹縫狀空隙22。垂直于蓋件壁8的凸起的、優選與蓋件壁8材料一致地一件式設計的銷栓23嵌合在所述空隙中,所述銷栓與殼體蓋面7中的根部區域相對置地向徑向增大的凸緣部段24拓寬,用以嵌合空隙22的平行延伸的棱邊。
[0055]根據這種設計方式,出口封閉蓋18防止丟失地保持在殼體2中,在此根據圖5,封閉蓋相對于出口接管10沿安裝方向或拉開方向縱向移動,并且可圍繞銷栓23向相對于出口接管10偏轉的側面位置轉動。出口封閉蓋18利用朝向導引部段21的部段20的邊緣區域優選支承在該偏轉的位置上、優選支承在所面向的蓋件壁8的面上。
[0056]從套口部段19的在封閉位置上覆蓋出口孔12的翻蓋26開始,兩個突出部27、28大體上向下垂直延伸,所述突出部這樣定位并且這樣選擇其位置,從而使所述突出部通過通孔15和16達到出口接管10的底面的區域。
[0057]殼體件3的殼體壁5在通孔15下方在蓋件壁8的區域中斷開,從而構成穿透縫25。
[0058]在殼體2中容納有條帶29。在此,條帶優選是長條狀延伸的帶件,所述帶件所具有的長度是垂直于帶件觀察的帶件寬度的40倍、進一步優選25至35倍。在優選的設計方式中,條帶29具有10至15臟的寬度、進一步優選12至13臟的寬度,和垂直于寬度觀察的300至500臟的長度、進一步優選約為400臟的長度。
[0059]條帶29這樣設置在殼體2中,從而使條帶利用其寬度在殼體2的寬度方向上延伸。
[0060]條帶29大體上由相同寬度的、相互重疊設置的基帶30和封閉帶31構成,其中,基帶30優選是金屬帶,相較而言,封閉帶31優選被設計為塑料薄膜式的和/或鋁箔式的。
[0061]背向于封閉帶31,成型有從基帶30隆起地向著圖8中出口孔12的方向指向的腔室32。所述腔室進一步優選由基帶30的材料向外擠壓制成。在此,每個腔室32所具有的寬度優選等于0.5至0.9倍、進一步優選約0.75倍的條帶的寬度。
[0062]在優選的設計方式中,腔室寬度被設計為6至10臟、進一步優選為8臟。每個腔室32的垂直于腔室寬度觀察的長度(沿條帶29的縱向延伸方向)優選為腔室寬度的0.3至
0.7倍、優選約為0.5倍。
[0063]所有腔室32具有相同的容積,并且優選被粉末狀的可吸入藥物1填充。
[0064]在條帶29的縱向延伸方向上相互均勻間隔地布置有多個腔室32,其中,優選在條帶29的長度上布置有40至100、優選50至70、尤其約60個腔室32。
[0065]兩個相繼布置的腔室32之間的間距(基于條帶29的長度延伸方向)約為所選的腔室寬度、進一步優選為6至川臟、尤其約為8111111,進一步優選為條帶寬度的0.5至0.9倍、優選約為條帶寬度的0.75倍。
[0066]條帶29松弛卷繞地放置于在殼體底面4與蓋件壁8之間構成的卷繞腔室33內。
[0067]卷繞腔室33的平面輪廓大體上為圓形,其中,包圍卷繞腔室33的壁件34優選與殼體件3 —件式地、且材料相同地成型。卷繞腔室壁件34優選垂直于殼體底面4延伸。
[0068]進一步優選地,卷繞腔室33尤其屬于殼體壁5的直線形延伸的、遠離入流孔17的部段。卷繞腔室內部優選向大體切向形成的縫隙導引35敞開,所述縫隙導引優選相對于面對的殼體壁5平行延伸地向橫向指向的(沿假想延長線與殼體壁5的扇形區域正割相切的)狹縫狀導引部段36過渡。
[0069]導引部段36優選相對于將殼體壁5的相互平行指向的部段相連的殼體壁部段平行延伸。從垂直的縫隙導引35向垂直于該縫隙導引觀察所得的水平的導引部段36的過渡部位優選被這樣倒圓,從而使被該部段導引的條帶29尤其可以被無彎折地、此外還優選無摩擦地導引。
[0070]條帶29優選這樣設置在縫隙導引35和導引部段36中,從而使腔室32的隆起部始終向夕卜、也即大體上指向殼體壁5的方向,其中,限定縫隙導引35和導引部段36的邊界的、大體上相互平行延伸的壁件的間距與垂直于條帶29的寬度延伸方向和長度延伸方向觀察的條帶29的高度相適配,從而由此得到對條帶29的精確的、同時還優選無摩擦的導引。
[0071]優選地,在屬于殼體壁5的區域中,從縫隙導引35到導引部段36的倒圓的過渡區域配屬有窗狀的斷口 37,所述斷口在蓋件壁8的區域中被在蓋件壁8中成型的透明區域38遮蓋。使用者可以通過這樣構成的透明窗看到導入縫隙導引35中的條帶29,尤其用于獲得優選數字信息。
[0072]這樣,優選為每個腔室32在基帶30朝向隆起部的一側上都分配了一個數字,所述數字可以向使用者顯示,還有多少填充的腔室32用于釋放藥物1,或已經有多少腔室32已被釋放藥物1。
[0073]在封閉帶側限定導引部段36邊界的壁件在殼體壁5中的穿透縫25下方大體垂直地中斷,用以形成掉落開口 39。
[0074]掉落開口 39的從縫隙導引35開始的第一棱邊構成轉向棱邊40,自此從條帶29的基帶30上松脫的封閉帶31繞所述轉向棱邊40被導引。
[0075]所述導引在此這樣選擇,從而達到封閉帶30的尖銳的轉折,所述轉折優選包括封閉帶31在轉向棱邊40之前還貼附在基帶30上的區域與封閉帶31的直接在轉向棱邊40之后導引的部段之間的約為15至45。、進一步約為30。的銳角。
[0076]從基帶30上松脫的封閉帶30被導引入封閉帶卷繞空間41中。封閉帶31的自由端部優選固定在可旋轉驅動的芯軸42上,在芯軸的旋轉運行過程中,封閉帶圍繞所述芯軸42逐漸進行卷繞。卷繞方向(箭頭£1)相對于條帶29在卷繞腔室33中的卷繞方向指向相反。
[0077]芯軸42的旋轉軸線X在此優選同時構成了用于上方的、殼體壁5和蓋件壁8的倒圓區域的徑向軸,其中,轉向棱邊40和連接在轉向棱邊上的掉落開口 39布置在從旋轉軸線X開始貫穿穿透縫25的半徑線上。
[0078]封閉帶卷繞空間41在卷繞腔室33的側上方延伸。
[0079]在圖&!中示出了有關殼體橫截面、尤其有關裝置1的裝配位置中的封閉帶31的導引的可選設計。封閉帶31的沿運動方向I'從第一腔室32伸出的固定部段這樣布置、優選貫穿芯軸42的相對于旋轉軸線沿直徑定向的縫隙,從而使固定部段的旗狀的自由端部70在卷繞腔室33與封閉帶卷繞空間41之間形成的腔體71內延伸。在旋轉操作過程中、必要時在經過多個吸入過程的情況下,封閉帶31的自由的旗狀部段逐步從腔體71中抽出,這是在首先旗狀部段雙層卷繞或隨后利用封閉帶31的拖曳區域對旗狀區段包繞的情況下進行。
[0080]從封閉帶31脫離的基帶30在導引部段36的延長線上導引,隨后優選過渡到扇形向下且朝殼體中心傾斜的扇形導引區域,后者自由通入插入腔室43內。
[0081]插入腔室43優選既在封閉帶卷繞空間41的側面也在卷繞腔室33的側面以及部分下方延伸。相應地,優選芯軸42以及容納芯軸42的封閉帶卷繞空間41大體上布置在卷繞腔室33與插入腔室43之間。
[0082]基帶30移入插入腔室43中,其中,末端側的、優選跳臺狀的導入部段44導致了基帶30傾斜于殼體中心的插入。
[0083]隨著移入插入腔室43的條帶29的長度逐漸增加,條帶優選垛狀地放置在插入腔室43中。
[0084]掉落開口 39在導引部段36下方向輸出區域14過渡,所述輸出區域大體上被垂直于殼體底面4的平面延伸的壁件45包圍。壁件45的部分區域優選被封閉帶31的在轉向棱邊40與壁件45之間導引的、且優選被夾緊的區段取代。此外,如上所述,壁件45還被掉落開口 39貫穿。
[0085]在壁件45的底部區域上朝向壁件45的壁外側沿被導引的封閉帶31,壁件45成型有槽狀的、基本向上朝掉落開口 39的方向敞開的部段46。優選地,氣道壁11的流體管道13通入槽狀的部段內。
[0086]優選在輸出區域14上方、進一步在導引部段36的上方設有入流腔室47,在蓋件壁8的區域中的入流孔17通入所述入流腔室內。
[0087]入流腔室47優選通過在殼體2的寬度方向上平面交錯地構成的流體管道部段48與輸出區域14流體連通。流體管道部段48優選通入遠離輸出區域14的槽狀部段46的末端區域。
[0088]構成輸出區域14的空間被大體上在該空間內沿對角線延伸的蓋板49分隔,從而尤其在蓋板封閉位置上使與流體管道部段48相連的區域和在掉落開口 39下方延伸的區域分隔開。
[0089]蓋板49優選被設計為密封唇狀的,進一步優選由橡膠狀的具有彈性復位性能的材料制成。
[0090]蓋板49主要具有可彈性彎曲的臂50,在根據圖8至11所示的不受影響的基礎位置上,所述臂大體上還基于貫穿殼體2和出口接管10的法線在約為45。的銳角內延伸。
[0091]優選所述臂50在底側被限位在輸出區域14的底面側壁件45的區域內。在臂50上相對于限位區域對置地形成了密封部段51。所述密封部段在垂直部段中在相對于臂50的鈍角內延伸、進一步優選在不受影響的基礎位置上優選平行于輸出區域14的底面側的壁件45地延伸。
[0092]密封部段51優選具有基于圖8至11的視圖的向上突出的嚙合突出部52,用于在蓋板49的不受影響的位置上嵌合在掉落開口 39中。
[0093]蓋板49垂直于圖8至11的觀察平面優選在輸出區域14的整個寬度上延伸。
[0094]根據視圖觀察所得的嚙合突出部52的垂直厚度優選相當于導引部段36的限定掉落開口 39邊界的壁件的材料厚度。
[0095]旋轉操作件53也是裝置1的部件。在此,旋轉操作件優選是盤狀或碟狀的、帶有圓形周緣的元件。旋轉操作件53優選對應地布置在殼體底面4的向外指向的面上。
[0096]芯軸42在中央、也即包含旋轉操作件53的旋轉軸線地布置在旋轉操作件53的壁內側上,所述芯軸穿過殼體底面4的開口 54區域插入殼體內部,并且如上所述,在該處貫穿封閉帶卷繞空間41。在此,導引經過芯軸42和相應地由此使旋轉操作件53在殼體蓋面7的殼體內側上成型的且插入所面對的芯軸42的端面孔55中的銷栓56上。
[0097]旋轉操作件53具有優選一個與殼體壁5或蓋件壁8在出口接管10的區域內的曲率半徑相匹配的半徑。
[0098]通過構成均勻設置在周緣上的抓握凹槽57,旋轉操作件53的環繞的邊緣區域被設計為便于手動操作的。
[0099]旋轉操作件53主要是步進式開關的部件,用于步進式地導引條帶29。為此,首先在旋轉操作件53的環繞的、具有抓握凹槽57的邊緣的壁內側上,優選設有沿徑向向內定向的、環繞的齒環58。齒環58的齒根據箭頭3沿規定的旋轉操作件53的旋轉方向優選被設置為鋸齒狀的。
[0100]齒環58優選裝入在旋轉操作件53的面對殼體底面4的面上成型的齒圈59內,齒圈的齒相應地優選朝向旋轉操作件53的軸向方向。
[0101]相對于齒環58中心對準地在旋轉操作件53的內側、也即在面對殼體底面4的手動操作面上,優選插進另一個與齒環58相對置的直徑縮小的齒圈60。齒圈60大體上以曲軸圓錐齒圈的方式成型。
[0102]優選在殼體底面4的區域中成型的、設計具有彈性復位性能的棘爪61嚙合如齒圈60中。該棘爪與齒圈60的共同作用這樣構成,從而使棘爪僅允許旋轉操作件53根據箭頭^沿預先規定的旋轉方向轉動,并為了進行限制而阻止旋轉操作件53逆向于箭頭方向3旋轉。
[0103]齒環58優選用于與在殼體2中繞相對于旋轉軸線X平行定向的擺動軸線1可擺動地支承的止動組件62共同作用。
[0104]止動組件62優選布置在根據視圖在導引部段36上方的、沿條帶29的運動方向I大體上成型在掉落開口 39前方的止動組件腔室63內,這進一步大體布置在出口接管10下方。
[0105]同時在另一端朝向出口接管10敞開的開口 15通入止動組件腔室63內。
[0106]止動組件62優選首先具有套筒64,所述套筒可擺動地安裝在優選在殼體底面4的壁內側在殼體件3上成型的軸體65上。
[0107]從套筒64大體沿徑向向外伸出臂,所述臂在末端側具有在視圖中向上傾斜地指向出口接管10的方向的嚙合齒66。
[0108]優選地,嚙合齒66垂直于例如圖8的觀察平面在殼體2的寬度上沿朝向旋轉操作件53的方向延伸,在此,窗狀的穿孔67貫穿殼體底面4,用以嚙合在旋轉操作件53的齒圈59中。
[0109]此外,在套筒64優選大體上與具有嚙合齒66的臂沿對角線對置地成型有擺動的彈簧臂68,所述彈簧臂的自由的、沿朝向條帶29的方向向下指向的端部構成了潔凈的觸桿69 0
[0110]裝置1的功能如下:
[0111]在圖8所示的在第一次使用裝置1之前,條帶29這樣設置在殼體2中,從而使條帶從卷繞腔室33的條帶卷上通過縫隙導引35和導引部段36至少延伸到與止動組件腔室63的重合部位。
[0112]封閉帶31的沿運動方向I從條帶29的第一腔室32伸出的部段繞轉向棱邊40放置,并且固定在芯軸42上,同時基帶30的相關部段大體在導引部段36中的條帶的長度延長線上跨過掉落開口 39繼續沿朝向插入腔室33的方向延伸。
[0113]尤其為了準備吸入過程,首先將出口封閉蓋18從出口接管10拉起,并隨后優選通過擺動放置到殼體2的側面。
[0114]隨后通過旋轉操作件53沿預先規定的旋轉方向根據箭頭3轉動芯軸42。
[0115]止動組件62的觸桿69在旋轉過程中主要嵌合在沿運動方向觀察的兩個相繼設置的腔室32之間的間隙中,通過牽引繞芯軸42卷繞的封閉帶31,所述觸桿69在繼續旋轉移動過程中和與此同時尤其在導引部段36中對條帶29進行移動的過程中被緊隨其后的隆起的腔室32施加作用力。這通過觸桿69在相關腔室32上的相應支承導致了整個止動組件62擺動到這樣的位置上,在該位置上,止動組件62的棘爪66止動地哨合在旋轉操作件53的齒環58中。旋轉操作件53相應地在該位置上不能繼續旋轉運動。實際上是在沒有腔室32的轉動力負載的情況下,通過止動組件62鎖止沿預先規定的方向根據箭頭3的轉動。沿相反方向的轉動是通過棘爪61鎖止的。
[0116]對旋轉操作件53的鎖止向使用者發出信號,即裝置1當前已經準備好對藥物1進行分份輸出、尤其準備好進行藥物吸入。
[0117]在該位置上,沿運動方向布置在與止動組件62的觸桿69共同作用的腔室32之前的腔室32位于掉落開口 39的上方,此外,通過繞轉向棱邊40的牽拉而從封閉帶31脫離。相應地,掉落開口 39所對應的腔室32基于視圖向下敞開。
[0118]然而腔室32中的藥物1通過保持在封閉位置上的蓋板49被防止灑落地保存,其中,蓋板的嚙合突出部52首先嚙合在掉落開口 39中,封閉相關的腔室32。
[0119]同時當使用者決定不實施吸入過程的情況下,上述還防止了劑量加倍。如上所述,系統的復位和重新激活還導致了對下一個腔室32的相應的準備。在此,事先打開且準備好的腔室32 (其中還含有藥物1)沿朝向插入腔室43的方向移動,其中,在繼續的移入過程中,腔室開口從底側被所面對的導引部段36的壁件覆蓋。優選地,存放在打開的腔室32中的藥物1優選在插入腔室43的區域中、由此相應地在不被用于吸入的流體區域中才實現灑落。
[0120]為了進行吸入,出口接管10被使用者的嘴唇包裹。通過深吸氣形成吸入氣流(箭頭0,所述吸入氣流首先在輸出區域14的部段46所配屬的區域內形成負壓,所述負壓克服蓋板49的復位彈簧力導致蓋板49向釋放掉落開口 39的位置擺動。
[0121]隨著蓋板49的轉動,開放了進入流體管道區段48的流體路徑,之后,在必要時利用所實施的經過入流孔17吸入的抽吸空氣使蓋板49繼續克服其復位力移動。
[0122]通過移動的蓋板49釋放了屬于掉落開口 39的、無封閉帶的腔室32的開口,以便輸出藥物1。藥物(必要時與從腔室32中的灑落重疊地)通過抽吸空氣從腔室32中排出,進一步優選地,為了藥物優選均勻分布在抽吸空氣中而尤其在輸出區域14的部段46的區域中形成渦流,并且隨后經過流體管道13、氣道壁11和出口接管10輸出,以便吸入。
[0123]隨著吸入過程的結束和由此吸入氣流的終止,蓋板49通過施加的復位力而自動重新落回到封閉掉落開口 39的封閉位置上。
[0124]最后,出口封閉蓋18安裝在出口接管10上,其中,蓋板側的突出部27和28相應地貫穿通孔15和16,其中,進一步尤其借助出口封閉蓋18的導引部段21覆蓋入流孔17,這尤其為了在不使用裝置1時避免污染物和類似物體的進入。
[0125]貫穿通孔15的突出部27在封閉蓋18安裝到出口接管10的過程中這樣作用在止動組件62的棘爪66上,由此使止動組件62轉移到齒環58的外部嚙合位置上。
[0126]在所述轉移過程中,觸桿69通過彈簧臂68的彈性結構在在之前所實施的過程中導引經過限制部的腔室32上滑動,并隨后進入沿運動方向I'位于該腔室之后的、在該腔室32與沿運動方向靠后的腔室32之間的間隙中。止動組件62相應地重新位于準備位置上,用于在下一次移動過程中對下一個腔室32進行碰觸。
[0127]旋轉操作件35的旋轉鎖止在出口接管的封閉位置上通過另一個突出部28完成,所述旋轉鎖止首先是通過止動組件62的移動實現的,所述突出部貫穿通孔16止動地嚙合在旋轉操作件53的齒圈59中。
[0128]在優選的、例如根據所示的設計方式中,在系統通過安裝封閉蓋18而復位之后,使止動組件62止動在旋轉操作件53的止動位置上的腔室32是指這樣的腔室,所述腔室的藥物1在下一次操作旋轉操作件時被提供用于輸出。
[0129]在每份藥物分份輸出的過程中以及每個先后進行的吸入過程中,封閉帶31逐漸卷繞在芯軸42上,同時帶有基本清空的腔室32的基帶30逐漸移入插入腔室43中,基帶30逐漸大體上堆疊狀地積存在所述插入腔室中。
[0130]根據所建議的技術方案,每次旋轉操作件的操作中條帶29的移動行程只取決于腔室32相互間的間距并由該間距推導出。旋轉操作件53的旋轉角隨著芯軸42的卷繞直徑的不斷增大而減小,從而優選從90。降至較小的70。至85。、進一步優選約為80。。
[0131]在圖15中所示的位置優選與裝置1的輸出狀態、也即優選與使用者首次使用之前的狀態相對應。
[0132]具有腔室32的條帶29優選由制造方布置在裝置1中,并且通過旋轉操作件53這樣沿運動方向I 一直傳輸,直至沿運動方向I的第一個腔室32使止動組件62移動到使旋轉操作件53止動的位置上。通過隨后安裝出口封閉蓋18使止動組件62向圖15所示的位置擺動,在該位置上,觸桿69伸入沿運動方向觀察的第一個腔室與第二個腔室32之間的區域中。旋轉操作件53相應地在去掉蓋板之后為使用者的首次使用做好了準備。為了進行首次使用,對裝置1的手動操作與以后任何一次使用都相同。
[0133]在根據圖15的首次使用位置上,沿運動方向觀察的第一個腔室32保持間隔地位于轉向棱邊40之前、進一步尤其相對于掉落開口 39保持間隔。相應地,第一個腔室32的密閉封閉是通過封閉帶31實現的,此外,在每個之后的準備位置上,在蓋板安裝開口上之后,在每個繼續下次吸入而敞開的腔室32中實現密封封閉。
[0134]沿運動方向V觀察的兩個相繼設置的腔室32之間的間距這樣選擇,從而利用止動組件向止動位置62的移動,通過之后的腔室32使沿運動方向位于操作止動組件的腔室之前的腔室32從封閉帶31上松脫,定位在被蓋板封閉的掉落開口 39上方。
[0135]所有公開的特征(本身)都有發明意義或發明價值。在本申請的公開文件中,所屬/附屬的優先權文本(在先申請文件)的公開內容也被完全包括在內,為此也將該優先權文本中的特征納入本申請的權利要求書中。從屬權利要求中的那些可選擇的并列設計方案都是對于現有技術有獨立發明意義或價值的改進設計,尤其可以這些從屬權利要求為基礎提出分案申請。
[0136]附圖標記清單
[0137]1 裝置
[0138]2 殼體
[0139]3 殼體件
[0140]4 殼體底面
[0141]5 殼體壁
[0142]6 殼體蓋件
[0143]7 殼體蓋面
[0144]8 蓋件壁
[0145]9 抓握區
[0146]10 出口接管
[0147]11氣道壁
[0148]12 出口孔
[0149]13流體管道
[0150]14輸出區域
[0151]15 通孔
[0152]16 通孔
[0153]17入流孔
[0154]18出口封閉蓋
[0155]19套口部段
[0156]20 部段
[0157]21導引部段
[0158]22 空隙
[0159]23 銷栓
[0160]24徑向凸緣
[0161]25穿透縫
[0162]26 翻蓋
[0163]27突出部
[0164]28突出部
[0165]29條帶
[0166]30基帶
[0167]31封閉帶
[0168]32腔室
[0169]33卷繞腔室
[0170]34卷繞腔室壁件
[0171]35縫隙導引
[0172]36導入部段
[0173]37斷口
[0174]38透明區域
[0175]39掉落開口
[0176]40轉向棱邊
[0177]41封閉帶卷繞空間
[0178]42芯軸
[0179]43插入腔室
[0180]44導引部段
[0181]45壁件
[0182]46部段
[0183]47入流腔室
[0184]48流體管道部段
[0185]49蓋板
[0186]50臂
[0187]51密封部段
[0188]52嚙合突出部
[0189]53旋轉操作件
[0190]54開口
[0191]55端面孔
[0192]56銷栓
[0193]57抓握凹槽
[0194]58齒環
[0195]59齒圈
[0196]60齒圈
[0197]61棘爪
[0198]62止動組件
[0199]63止動組件腔室
[0200]64套筒
[0201]65軸體
[0202]66嚙合齒
[0203]67穿孔
[0204]68彈簧臂
[0205]69觸桿
[0206]70自由端部
[0207]71腔體
[0208]1藥物
[0209]3箭頭
[0210]6寬度
[0211]1!高度
[0212]0箭頭
[0213]V運動方向
[0214]1:深度
[0215]X旋轉軸線
[0216]7擺動軸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從條帶(29)的各個相繼布置的腔室(32)中分份輸出藥物(M)的裝置(1),所述條帶(29)由基帶(30)和封閉帶(31)構成,并且借助對操作件(53)的操作通過使所述封閉帶(31)銳角地轉向能夠打開所述條帶的隆起的腔室(32),其特征在于,朝出口孔(12)的方向指向的腔室隆起部通過止動組件¢2)使對所述操作件(53)的操作卡鎖,在該位置上,沿運動方向位于實施卡鎖的腔室隆起部前方的、從所述封閉帶(31)上脫離的腔室(32)位于掉落開口(39)的上方,所述掉落開口(39)借助能夠通過吸入氣流移入打開位置的蓋板(49)被封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帶(31)的起始停止位置在最前面的腔室(32)之前不遠處到達轉向棱邊(40),并且在隨后的腔室(32)的前方操作所述止動組件(62)。
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隆起部(32)使雙臂桿形式的止動組件(62)偏轉。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被封閉的腔室(32)的所述條帶(29)在卷繞腔室(33)內將腔室隆起部(32)指向外地卷繞,并且在轉向位置另一側繼續延伸的基帶(30)被移入擴大的插入腔室(43)中,同時所述封閉帶(31)卷繞在被旋轉操作件(53)驅動的芯軸(42)上。
5.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組件¢2)在實施接觸的止動位置(圖12)中幾乎無扭矩地對所述腔室隆起部(32)施加作用。
6.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組件(62)、所述掉落開口(39)和所述芯軸(42)相繼地位于所述旋轉操作件(53)的徑向上。
7.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實施接觸的止動組件(62)通過出口封閉蓋(18)的突出部(27)能夠被復位到用于接觸下一個腔室(32)的準備位置。
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封閉蓋(18)能夠沿縱向可移動地且可轉動地安裝在出口接管(10)上。
9.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封閉蓋(18)的轉動突出部(28)鎖止所述旋轉操作件(53)。
10.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帶(30)的運動方向在所述插入腔室(43)之前,構造有規定了所述基帶(30)向所述插入腔室(43)的移入方向的導入部段(44)。
11.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操作件(53)作為大面積的盤狀件部分遮蓋地安置在殼體(2)的側壁前方。
12.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操作件(53)的背側的齒部(58、59)在內側具有這樣的用于與哨合齒(66)進行嚙合的齒環(58),使得在所述旋轉操作件停止時使固持力指向所述止動組件¢2)的擺動軸線(y)。
1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或尤其之后的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掉落開口(39),所述掉落開口(39)用于使藥物(M)的抽吸空氣向可被蓋件封閉的出口孔(12)排出。
【文檔編號】A61M15/00GK104363942SQ20138002314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艾爾弗雷德.馮舒克曼 申請人:艾爾弗雷德.馮舒克曼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凉城县| 江川县| 屏南县| 镇江市| 当雄县| 天镇县| 兴安盟| 个旧市| 灯塔市| 徐汇区| 望江县| 繁峙县| 杭锦旗| 静宁县| 宣恩县| 遵义县| 民权县| 张家港市| 广南县| 灵寿县| 罗源县| 汉沽区| 南川市| 古田县| 南康市| 丹巴县| 隆安县| 仙居县| 阳高县| 江都市| 晋宁县| 丹江口市| 南康市| 东平县| 龙陵县| 同仁县| 东丽区| 嘉祥县| 乐陵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