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鉤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中的應用,治療指數高:鉤吻素子治療糖尿病大鼠痛覺超敏的治療指數估達4762,并且能顯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經病變,詳見實施例1,安全治療窗大,可能無耐受性、成癮性且副作用小,適于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藥物。潛在的重大經濟效應。鉤吻素子及其同系物或其藥學可接受的鹽具有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應用,無上述兩類臨床常用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的缺點,按照國家創新藥物審批辦法開發研制,有望成為有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患者痛覺超敏和神經纖維變性)、無耐受性與成癮性、且副作用小、具有我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1類新型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產業化前景明確。
【專利說明】鉤吻素子及其同系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涉及鉤吻生物堿單體的應用,尤其是涉及鉤吻素子(Koumine)及其同系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糖尿病的并發癥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和疼痛等。其中糖尿病神經病變最為常見,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尤其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最為常見,占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具體癥狀為痛覺超敏、外周神經傳導速度降低,神經纖維變性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病人糖尿病并發癥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加巴噴丁是目前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線藥物。截止到2011年全球有3.66億糖尿病患者,在我國該數字高達9240萬,糖尿病患者眾多導致該市場成為各大藥企征戰的重點。2010年,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規模高達344.3億,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2.7%,顯著高于其他疾病用藥市場同期增速;國內樣本醫院糖尿病藥物市場規模突破100億,近五年復合增長率近15%,高于全球同期增速。因此,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藥物是當今全球各大制藥公司競爭的熱點。
[0003]但是,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藥物有著明顯的副作用,如一線藥物加巴噴丁有潛在的致癌作用;胰島素長期使用容易引發免疫性胰島素抵抗、低血糖反應、皮下脂肪營養不良、胰島素超敏等,可能導致腦血栓、中風、心臟病發作、腎病綜合癥等,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尋找能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的高效低毒的新型藥物是研發熱點之一。目前,國內外許多科學家正致力于從動植物取材,開發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新型藥物。
[0004]與電iGelsemium elegans Benth.)為馬錢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是歷史悠久的藥用植物,我國盛產于福建、浙江、廣東等地,具有多種生理藥理活性,如抗腫瘤、松弛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毒性較大,不宜直接入藥。鉤吻主要活性成分為生物堿,包括鉤吻素子、甲、己等40多種同系`物單體。鉤吻總生物堿毒性較高,但各種單體毒性大小不一。其中鉤吻素子為國產鉤吻生物堿單體中含量最高且毒性較小的一種有效成分,具有研發應用前景。
[0005]鉤吻素子,分子式為C2tlH22N2O,結構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結構式如下的鉤吻生物堿單體鉤吻素子及其同系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藥物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療糖尿病并發癥包括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和糖尿病患者疼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療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包括神經形態及功能上的改善。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690539SQ20141000591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7日
【發明者】俞昌喜, 劉銘, 凌倩, 許盈, 黃慧慧, 楊漸, 蘇燕評 申請人:福建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