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包括鉗頭、鉗夾頭、鉗桿、絕緣套、拉桿和手柄;鉗頭、鉗夾頭、鉗桿和手柄順序配套連接;絕緣套套設于鉗桿外側;鉗夾頭包括兩個并列間隔放置的條形板,拉桿為中空結構,一端與鉗頭連接,一端順序穿過鉗夾頭、鉗桿和手柄、露置于手柄外側,且拉桿位于鉗夾頭內部的桿體上開有若干個小孔,且小孔面對與條形板垂直一側,液體經拉桿的中空管道傳輸至腔體內部、并通過小孔流出。本發明將手術鉗、沖洗和吸引器、電刀、電鏟、雙極電凝或其他的能量設備結合在一起,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率,提高治療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腔鏡手術用的多功能器械。
【技術領域】
[0002]腔鏡(或稱內鏡)手術目前應用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外科(微創)范疇。腔鏡手術時,由于使用進出器械通道有限,因此鉗夾組織(或稱活檢鉗)、分離、切割組織、止血、沖洗、吸引均需要從不同的通道進行(現有的內鏡通道只有有限的一二個通道),增加手術用通道并不容易;一般是通過不斷更換手術器械的方法進行手術,這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手術時間,特別是遇到出血等緊急情況是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腔鏡手術用的多功能器械,將手術鉗、活檢鉗、沖洗和吸引器、電刀、電鏟、雙極電凝或其他的手術或能量設備結合在一起,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聞手術效率,提聞治療安全性。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包括鉗頭、鉗夾頭、鉗桿、絕緣套、拉桿和手柄;所述鉗頭、鉗夾頭、鉗桿和手柄順序配套連接;所述絕緣套套設于鉗桿外側;所述鉗夾頭包括兩個并列間隔放置的條形板,所述拉桿為中空結構,一端與鉗頭連接,一端順序穿過鉗夾頭、鉗桿和手柄、露置于手柄外側;且所述拉桿位于鉗夾頭內部的桿體上開有若干個小孔,且小孔面對與條形板垂直一側,液體經拉桿的中空管道傳輸至腔體內部、并通過小孔流出;所述拉桿位于手柄內部的桿體與手柄的活動手柄固定連接,并通過活動手柄帶動拉桿將運動傳輸至鉗頭,控制鉗頭開合。
[0005]進一步的,所述鉗桿上、接近手柄端設置有一個電連接端子,可通電至鉗頭,進行凝血處理。
[0006]進一步的,所述拉桿位于手柄外側端通過管道換向閥分別連接至沖洗瓶管道或/和吸引瓶管道,且管道換向閥信號接口連接至沖洗、清洗開關。
[0007]進一步的,所述小孔均勻排列成一條直線,且相鄰小孔之間的距離為l_2mm。
[0008]進一步的,所述小孔的截面積為1±0.2mm2。
[0009]進一步的,所述鉗頭為無損傷齒型、分離彎鉗型、可切割刀型或電鏟。
[0010]進一步的,中空的拉桿以螺旋焊縫管制備,使其具有更好的韌性。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將手術鉗、活檢鉗、沖洗和吸引器、電刀、電鏟、雙極電凝或其他的手術或能量設備結合在一起,該器械頭部可以設計成各種不同形狀的無損傷抓鉗、分離彎鉗、或電鏟,鉗頭部分裸露可以通電或使用其他能量設備,其余部分絕緣,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率,提高治療安全性。(2)通過沖洗、清洗開關自動的控制管道換向閥工作,沖洗和吸引更換方便,進一步的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率,提高治療安全性。(3)鉗頭可設置為可切割刀型,手術時,可以同時進行鉗夾、切割、吸弓1、沖洗等功能,避免反復更換手術器械,節約手術時間。【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一種腔鏡手術用的多功能器械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為可切割刀型的鉗頭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包括鉗頭1、鉗夾頭2、鉗桿3、絕緣套4、拉桿5和手柄6。鉗頭1、鉗夾頭2、鉗桿3和手柄6順序配套連接,絕緣套4套設于鉗桿3外側。
[0016]鉗夾頭2包括兩個并列間隔放置的條形板,拉桿5為中空結構,一端與鉗頭連接,一端順序穿過鉗夾頭2、鉗桿3和手柄6、露置于手柄6外側,且拉桿5位于鉗夾頭2內部的桿體上開有7個截面積為1mm2小孔,且小孔面對與條形板垂直一側,7個小孔均勻排列成一條直線,相鄰小孔之間的距離為2_。液體經拉桿5的中空管道傳輸至腔體內部、并通過小孔流出。拉桿5位于手柄6內部的桿體與手柄6的活動手柄固定連接,并通過活動手柄帶動拉桿5將運動傳輸至鉗頭I,控制鉗頭I開合。
[0017]鉗桿3上、接近手柄6端設置有一個電連接端子7,可通電至鉗頭,進行凝血處理。拉桿5位于手柄6外側端通過管道換向閥分別連接至沖洗瓶管道和吸引瓶管道,且管道換向閥信號接口連接至沖洗、清洗開關。通過沖洗、清洗開關自動的控制管道換向閥工作,沖洗和吸引更換方便,進一步的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率,提高治療安全性。
[0018]本裝置中,鉗頭 I可以設計為無損傷齒型、分離彎鉗型、可切割刀型或電鏟。優選的,本鉗頭設置為可切割刀型,手術時,可以同時進行鉗夾、切割、吸引、沖洗等功能,避免反復更換手術器械,節約手術時間。
[0019]本發明將手術鉗、沖洗和吸引器、電刀、電鏟、雙極電凝或其他的能量設備結合在一起,該器械頭部可以設計成各種不同形狀的無損傷抓鉗、分離彎鉗、或電鏟,鉗頭部分裸露可以通電或使用其他能量設備,其余部分絕緣,方便治療,簡化治療過程,提高手術效率,提高治療安全性。中空的拉桿5以螺旋焊縫管制備,使其具有更好的韌性。
[0020]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鉗頭(I)、鉗夾頭(2)、鉗桿(3)、絕緣套(4)、拉桿(5)和手柄(6);所述鉗頭(I)、鉗夾頭(2)、鉗桿(3)和手柄(6)順序配套連接;所述絕緣套(4)套設于鉗桿(3)外側;所述鉗夾頭(2)包括兩個并列間隔放置的條形板,所述拉桿(5)為中空結構,一端與甜頭連接,一端順序芽過甜夾頭(2)、甜桿(3)和手柄(6)、露置于手柄(6)外側;且所述拉桿(5)位于鉗夾頭(2)內部的桿體上開有若干個小孔,且小孔面對與條形板垂直一側,液體經拉桿(5)的中空管道傳輸至腔體內部、并通過小孔流出;所述拉桿(5)位于手柄(6)內部的桿體與手柄(6)的活動手柄固定連接,并通過活動手柄帶動拉桿(5 )將運動傳輸至鉗頭(I),控制鉗頭(I)開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鉗桿(3)上、接近手柄(6 )端設置有一個電連接端子(7 ),可通電至鉗頭,進行凝血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5)位于手柄(6)外側端通過管道換向閥分別連接至沖洗瓶管道或/和吸引瓶管道,且管道換向閥信號接口連接至沖洗、清洗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均勻排列成一條直線,且相鄰小孔之間的距離為l_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截面積為1±0.2mm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頭(I)為無損傷齒型、分離彎鉗型、 可切割刀型或電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腔鏡手術用多功能器械,其特征在于:中空的拉桿(5)以螺旋焊縫管制備。
【文檔編號】A61B18/12GK103735309SQ20141004068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金黑鷹 申請人:金黑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