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中部和所述第二手柄中部通過一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同一端之間活動設置有鎖緊裝置,另一端端部內側均設置有若干防滑齒槽。本發明能方便擰出骨中的螺釘,使得螺釘周圍的骨質損傷減到最低程度。同時,該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具有鎖緊功能,鎖緊裝置可以拆卸,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四肢骨折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術后,由于鋼板與螺釘之間應力較大,長期在體內存留常常導致螺釘尾部與鋼板接觸處斷裂。斷裂螺釘取出比較困難,目前臨床通常需要去除斷裂螺釘周圍大量骨質,用咬骨鉗等工具將螺釘取出。該方法對骨質破壞較為嚴重,術后可能出現局部再次骨折。目前臨床尚無一種既可以方便取出斷釘,又能最少破壞骨質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工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目的在于解決斷釘取出困難的問題,同時解決在斷釘取出的過程中骨質破壞嚴重的問題。
[0004]本發明能方便擰出骨中斷釘,能斷釘周圍的骨質損傷減到最低程度。同時,該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具有鎖緊功能,鎖緊裝置可以拆卸,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0006]圖2為本發明的 使用狀態圖;
[0007]圖3為圖1的A向視圖;
[0008]圖4為圖1中的B-B向斷面圖。
[0009]圖中各序號與其對應的名稱分別為:
[0010]1、第一手柄;11、第一通孔;2、第二手柄;21、第二通孔;3、鎖緊裝置;31、鎖緊螺桿;32、螺母;33、墊圈;34、蝶形螺母;4、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2]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中部和所述第二手柄中部通過一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同一端之間活動設置有鎖緊裝置,另一端端部內側均設置有若干防滑齒槽。
[0013]具體地,參考圖1,轉軸4設置在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的中部,并將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連接起來。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以轉軸4為轉動中心,可以在平面內張開和閉和,實現取出裝置夾住斷釘 的目的。具體的,轉軸4可以銷釘,也可以是其他桿件。鎖緊裝置3設置在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的同側之間。第一手柄I設置有第一通孔11,第二手柄2設置有第二通孔21,鎖緊裝置3穿設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之間。
[0014]具體地,鎖緊裝置3包括鎖緊螺桿31、螺母32、墊圈33和蝶形螺母34。鎖緊螺桿31穿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螺母32套在鎖緊螺桿31上,同時位于第一手柄I內側端面;墊圈33也套在鎖緊螺桿31上,位于第二手柄2的外端面。蝶形螺母34套在鎖緊螺桿31端頭上,同時,它緊壓在墊圈33上。墊圈33的作用在于防止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在工作過程中蝶形螺母34對第二手柄2的損害。
[0015]參考圖4,在本實施例中,鎖緊螺桿31的斷面為扁圓形。
[0016]參考圖2,圖2為本發明中所說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的開啟狀態圖。第二通孔21的直徑大于鎖緊螺桿31的斷面直徑,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鎖緊裝置3可以左右搖擺。也就是說,第二通孔21寬大的直徑為鎖緊裝置3的左右活動提供了空間。當左右擺動鎖緊螺桿31時,鎖緊裝置3帶動第一手柄I以轉軸4相對第二手柄2轉動,從而實現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的夾緊和松開功能。
[0017]參考圖1和圖3,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內側均設置有若干防滑齒槽。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的橫截面在整體上構成圓形形狀。第一手柄I的前端部橫截面構成上半圓形,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的橫截面構成下半圓形。第一手柄I和第二手柄2的前端部內側對稱設置有兩排防滑齒槽,該兩排防滑齒槽呈拱形分布。設置防滑齒槽的目的在于:由于被啟拔的螺釘和防滑齒槽都是金屬,摩擦系數較小,為了提高摩擦系數,防止在使用啟拔螺釘時卡槽打滑,在卡槽上加工有防滑齒槽,改善啟拔效果。
[0018]本發明能方便啟拔出卡在骨頭中的螺釘或者斷釘,能把骨頭中螺釘附近的骨質損傷減到最低程度,同時;該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具有鎖緊功能,鎖緊裝置可以拆卸,實用性強。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 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在本發明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中部和所述第二手柄中部通過一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同一端之間活動設置有鎖緊裝置,另一端端部內側均設置有若干防滑齒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同一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鎖緊裝置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緊螺桿、螺母、平墊和蝶形螺母;所述鎖緊螺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螺母穿過所述鎖緊螺桿且設置在所述第一手柄的內側端面;所述平墊套設在所述鎖緊螺桿且設置在第二手柄外側端面;所述蝶形螺母設置在所述鎖緊螺桿的外端部且貼在所述平墊上。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設置有若干防滑齒槽的端部的斷面分別為兩個同規格的半圓形;所述若干防滑齒槽設置在所述半圓形的內側。
5.如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個半圓形斷面的若干防滑齒槽呈拱形分布。
6.如權利要求1,2,3,5所述的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齒槽呈二角狀。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螺桿的斷面呈扁圓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醫用微創斷釘取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鎖緊螺桿的外直徑。`
【文檔編號】A61B17/92GK103876822SQ20141008401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5日
【發明者】趙雄, 李軍, 雷偉, 吳子祥, 嚴亞波, 張揚, 張大偉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