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震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減震輪椅,包含一個椅架單元、一對轉輪、一對前導輪及一個座椅單元。該椅架單元具有一對側架及一個連接于該等側架之間的連接架,所述側架各具有一個主體、一支連接于該主體的主架桿及一支連接于該主體的懸臂,該懸臂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制成長桿狀,且由一個后端朝一個前端延伸,也由一個頂部朝一個底部延伸,所述轉輪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所述前導輪分別軸設于所述懸臂的一個活動端部且趨近于該底部。利用所述懸臂的設置能具有減震及輕量化作用,且達到乘坐舒適的目的。
【專利說明】減震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輔助器材,特別是涉及一種減震輪椅。
【背景技術】
[0002]現有一種輪椅(US4,887,826專利案),是在一個座椅底部前側安裝有一個連接架,該座椅底部后側固接有一支輪軸,該輪軸兩端各軸設一個轉輪,該連接架底部安裝有一個前導輪及一對踏板。雖然利用該座椅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能達到輕量化的目的,但是因為該連接架的長度短、無避震,可能會使該前導輪因為路面顛簸而使得震動力直接經由該連接架而傳遞至座椅,導致乘坐者不舒適。
[0003]另一種輪椅(GB2280405專利申請案),是將輪椅的兩個側架以碳纖維、或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側架的前側底部也各安裝有一個前導輪。雖然,利用所述側架的材質已能使所述側架具有輕量化的作用,但是這種前導輪仍具有上述無避震的缺失。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構件形狀的特殊設計能產生吸震及輕量化的減震輪椅。
[0005]本發明減震輪椅,減震輪椅,包含一個椅架單兀、一對轉輪、一對前導輪及一個座椅單元,該椅架單元具有一對側架及一個連接于所述側架之間的連接架,所述側架各具有一個頂部、一個相反于該頂部的底部、一個前端、一個相反于該前端的后端、一個設于該后端且趨近于該頂部的主體、一支連接于該主體且由該后端朝該前端延伸的主架桿及一支連接于該主體的懸臂,該主體具有一個軸孔,該懸臂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制成長桿狀,且由該后端朝該前端延伸也由該頂部朝該底部延伸,并具有一個趨近于該軸孔的固定端部及一個相反于該固定端部且趨近于該前端的活動端部,所述轉輪各具有一個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的軸孔中的軸桿,所述前導輪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的懸臂的活動端部且趨近于該底部,該座椅單元安裝于該椅架單元上。
[0006]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的固定端部位置高于所述軸孔。
[0007]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的固定端部至該活動端部的一個長度大于所述轉輪的一個半徑。
[0008]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側架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且所述側架的主體、該主架桿及該懸臂連結成一體。
[0009]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架桿呈倒L型,并各具有一個對應該后端的上桿段、一個對應該前端的下桿段及一個介于該上桿段與該下桿段之間的彎折段,所述懸臂的活動端部趨近于所對應的下桿段,所述懸臂的活動端部鄰近于所述轉輪且介于所對應的下桿段與所對應的轉輪之間。
[0010]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還各具有一個介于該活動端部與該固定端部之間的轉折部,該轉折部趨近于該活動端部,且該固定端部朝該轉折部延伸時是由該頂部朝該底部逐漸向下傾斜,該轉折部朝該活動端部延伸時是由該底部朝該頂部逐漸向上傾斜。
[0011]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是沿一個由該固定端部朝該活動端部的長方向延伸,各懸臂在垂直于該長方向的截面呈矩形,且該截面的寬度大于其厚度。
[0012]本發明減震輪椅,還包含一個踏板單元,該踏板單元具有一對分別能調整且插接于所述主架桿的接桿、一對迫緊件、一對分別將所述迫緊件鎖接于所述接桿的螺鎖件及一對分別安裝于所述接桿底部的踏板,所述接桿各具有一個設于頂部的頂斜面及一個對應于該頂斜面的高端的下側緣,所述迫緊件各具有一個設于底部且與所述等頂斜面靠抵的底斜面及一個對應于該底斜面的低端的上側緣,操作所述螺鎖件能使所述接桿與所述迫緊件沿徑向迫撐固定于所對應的下桿段內部。
[0013]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體具有至少一個穿孔,且所述側架還各具有一個能調整且固定于該主體的嵌塊,該軸孔偏心地設置于該嵌塊且與該穿孔相連通,改變該嵌塊相對于該主體的方位,能改變所述軸孔及所述轉輪的高度。
[0014]本發明減震輪椅,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體的穿孔數量為三個,所述主體還各具有一個呈正三邊形的卡槽,所述穿孔的位置分別位于所述卡槽的周角內側。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懸臂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制成長桿狀,且由所述后端朝所述前端延伸也由所述頂部朝所述底部延伸,則使得所述前導輪遭遇顛簸路面時,透過所述懸臂能達到吸震目的、能提升乘坐的舒適性,且也能達到輕量化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減震輪椅一個實施例的一個立體組合圖;
[0017]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分解圖;
[0018]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側視組合圖;
[0019]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0020]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前視組合圖;
[0021]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側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2]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側架的平面圖;
[0023]圖8是沿圖7中的直線VD1- VDI所取的剖視圖;
[0024]圖9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轉輪高度調整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26]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減震輪椅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個椅架單元100、一對轉輪200、一對前導輪300、一個座椅單元400及一個踏板單元500。
[0027]該椅架單元100具有一對側架10及一個連接于該等側架10之間的連接架20。
[0028]配合參圖3、圖6及圖7,所述側架10各具有一個頂部101、一個相反于該頂部101的底部102、一個前端103、一個相反于該前端103的后端104、一個設于該后端104且趨近于該頂部101的主體11、一支連接于該主體11且由該后端104朝該前端103延伸的主架桿12及一支連接于該主體11的懸臂13。所述側架10的整體均采用如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纖維強化復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且各側架10的主體11、該主架桿12及該懸臂13連結成一體。
[0029]所述主體11各具有一個固定件111及一對固設于該固定件111的嵌塊112,該固定件111具有兩個側面113、兩個分別由所述側面113相對凹設且呈正三邊形的卡槽114及一個設置于所述卡槽114之間的隔板115,該隔板115具有三個穿孔116,所述穿孔116的位置分別位于所述卡槽114的周角內側。所述嵌塊112能調整且固定于該固定件111的卡槽114中,并具有一個呈偏心設置且能與任一個穿孔116相連通的軸孔117。
[0030]所述主架桿12均呈倒L型,并各具有一個對應所述后端104且固結于所述固定件111頂部的上桿段121、一個對應所述前端103的下桿段122及一個介于該上桿段121與該下桿段122之間的彎折段123。各主架桿12的上桿段121在朝該下桿段122延伸時,是由該后端104朝該前端103延伸也由該頂部101朝該底部102延伸。
[0031]所述懸臂13均制成長桿狀,且由所述后端104朝所述前端103延伸也由所述頂部101朝所述底部102延伸,并各具有一趨近于所述軸孔117且連結于所述固定件111的固定端部131、一個相反于該固定端部131且趨近于所述前端103的活動端部132及一個介于該活動端部132與該固定端部131之間的轉折部133。該固定端部131位置高于所述軸孔117,且該固定端部131介于所述軸孔117與所述上桿段121之間,該活動端部132趨近于所對應的下桿段122,該活動端部132鄰近于所述轉輪200且介于所對應的下桿段122與所對應的轉輪200之間(見圖5),該轉折部133趨近于該活動端部132,且該固定端部131朝該轉折部133延伸時是由所述頂部101朝所述底部102逐漸向下傾斜,該轉折部133朝該活動端部132延伸時是由所述底部102朝所述頂部101逐漸向上傾斜。所述固定端部131至所述活動端部132的一個長度L大于所述轉輪200的半徑R(見圖3)。另外,各懸臂13是沿一個由該固定端部131朝該活動端部132的長方向X延伸,各懸臂13垂直于該長方向X的截面呈矩形,且該截面的寬度W大于其厚度t (見圖8)。
[0032]配合參圖9,所述轉輪200各具有一支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10的軸孔117中的軸桿 210。
[0033]所述前導輪300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10的懸臂11的活動端部132且趨近于該底部 102。
[0034]該座椅單元400安裝于該椅架單元100上,且固定于所述主架桿12上。并包括一個座板41及一個樞接于該座板41后側且向上延伸的靠板42。
[0035]配合參圖4,該踏板單元500具有一對分別能調整且插接于所述主架桿12的接桿51、一對迫緊件52、一對分別將所述迫緊件52鎖接于所述接桿51的螺鎖件53及一對分別安裝于所述接桿51底部的踏板54。所述接桿51各具有一個位于于頂部的頂斜面511及一個對應于該頂斜面511的高端的下側緣512,所述迫緊件52采用優力膠材質制成,并各具有一個位于于底部且與所述頂斜面511靠抵的底斜面521及一個對應于該底斜面521的低端的上側緣522。利用所述迫緊件52的底斜面521傾斜地靠抵于所述接桿51的頂斜面511所產生的導引作用,以及所述螺鎖件53鎖緊的作用,能使所述上側緣522與所述下側緣512相對地向外撐張于該下桿段122的內周面,且使所述接桿51與所述迫緊件52迫撐固定于所對應的下桿段122內部。操作所述螺鎖件53能使所述接桿51與所述迫緊件52沿徑向迫撐固定于所對應的下桿段122內部。
[0036]再如圖3及圖7所示,當本發明的輪椅整體組配完成且呈能乘座的狀態時,利用所述側架10的懸臂13呈長桿狀,且所述固定端部131至所述活動端部132的長度L大于所述轉輪200的半徑R,以及利用各懸臂13由該后端104朝該前端103延伸也由該頂部101朝該底部102延伸,以及該固定端部131朝該轉折部133延伸時是由該頂部101朝該底部102逐漸向下傾斜,該轉折部133朝該活動端部132延伸時是由該底部102朝該頂部101逐漸向上傾斜等作用,使得所述活動端部132相對于所述固定端部131允許產生偏動彈性,且利用該偏動彈性,當所述前導輪300遭遇顛簸地面且產生彈性跳動時,所述懸臂13具有吸震的能力,可提供乘座的舒適性。
[0037]除上述本發明的主要功能及特性外,再將本發明的其他功能及特性歸納如下:
[0038]—、如圖1及圖5所示,利用所述活動端部132鄰近于所述轉輪200且介于所對應的下桿段122與所對應的轉輪200之間的作用,能使所述轉輪200、所述前導輪300與地面的接觸點所構成的支撐面積大,該輪椅的穩定性高。
[0039]二、如圖3及圖8所示,利用所述轉折部133的設置,以及所述轉折部133趨近于所述活動端部132,則可使所述活動端部132在遭遇向上的反作用時,能相對于所述固定端部131產生撓曲彈性,能產生較佳的吸震效果。
[0040]三、如圖8所示,利用所述懸臂13垂直于該長方向X的截面呈矩形,且寬度W大于厚度t的作用,面積慣性矩(area moment of inertia)小,能較均一截面(如圓形)產生更大的撓曲彈性,能提供較佳的吸震效果。
[0041]四、如圖9的假想線所示,利用所述嵌塊112能調整且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11的卡槽114中,當改變所述嵌塊112相對于所述主體11的卡槽114的方位時,就能改變所述軸孔117及所述轉輪200的高度,且能適用于不同體型的使用者。
[0042]五、配合參圖4及圖5,利用該踏板單元500的接桿51能調整且插接于所述主架桿12,則能依使用需求調整所述踏板54的高度,且能適用于不同體型的使用者。
[0043]六、利用所述側架10的整體均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且各側架10的主體11、該主架桿12及該懸臂13連結成一體,則所述側架10整體質輕、結構強度佳。
[0044]因此,利用所述側架10的懸臂13的設置,能使整體輪椅具有減震及輕量化作用,且達到乘坐舒適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減震輪椅,包含一個椅架單元、一對轉輪、一對前導輪及一個座椅單元,其特征在于: 該椅架單元,具有一對側架及一個連接于所述側架之間的連接架,所述側架各具有一個頂部、一個相反于該頂部的底部、一個前端、一個相反于該前端的后端、一個設于該后端且趨近于該頂部的主體、一支連接于該主體且由該后端朝該前端延伸的主架桿及一支連接于該主體的懸臂,該主體具有一個軸孔,該懸臂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制成長桿狀,且由該后端朝該前端延伸也由該頂部朝該底部延伸,并具有一個趨近于該軸孔的固定端部及一個相反于該固定端部且趨近于該前端的活動端部; 所述轉輪,各具有一個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的軸孔中的軸桿; 所述前導輪,分別軸設于所述側架的懸臂的活動端部且趨近于該底部; 該座椅單元,安裝于該椅架單元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的固定端部位置高于所述軸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的固定端部至該活動端部的一個長度大于所述轉輪的一個半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側架采用纖維強化復合材料,且所述側架的主體、該主架桿及該懸臂連結成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架桿呈倒L型,并各具有一個對應該后端的上桿段、一個對應該前端的下桿段及一個介于該上桿段與該下桿段之間的彎折段,所述懸臂的活動端部趨近于所對應的下桿段,所述懸臂的活動端部鄰近于所述轉輪且介于所對應的下桿段與所對應的轉輪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還各具有一個介于該活動端部與該固定端部之間的轉折部,該轉折部趨近于該活動端部,且該固定端部朝該轉折部延伸時是由該頂部朝該底部逐漸向下傾斜,該轉折部朝該活動端部延伸時是由該底部朝該頂部逐漸向上傾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懸臂是沿一個由該固定端部朝該活動端部的長方向延伸,且各懸臂在垂直于該長方向的截面呈矩形,該截面的寬度大于其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個踏板單元,該踏板單元具有一對分別能調整且插接于所述主架桿的接桿、一對迫緊件、一對分別將所述迫緊件鎖接于所述接桿的螺鎖件及一對分別安裝于所述接桿底部的踏板,所述接桿各具有一個設于頂部的頂斜面及一個對應于該頂斜面的高端的下側緣,所述迫緊件各具有一個設于底部且與所述等頂斜面靠抵的底斜面及一個對應于該底斜面的低端的上側緣,操作所述螺鎖件能使所述接桿與所述迫緊件沿徑向迫撐固定于所對應的下桿段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體具有至少一個穿孔,且所述側架還各具有一個能調整且固定于該主體的嵌塊,該軸孔偏心地設置于該嵌塊且與該穿孔相連通,改變該嵌塊相對于該主體的方位,能改變所述軸孔及所述轉輪的高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減震輪椅,其特征在于:該椅架單元的所述側架的主體的穿孔數量為三個,所述主體還各具有一個呈正三邊形的卡槽,所述穿孔的位置分別位于所述卡槽的周角內側。
【文檔編號】A61G5/10GK104161627SQ201410347229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李紹強 申請人: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