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可有效解決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0-40份、魚腥草10-30份、金果欖6-20份、夏枯草10-40份、連翹10-30份、龍血竭6-15份、紅花10-20份、紅景天6-20份、腫節風6-20份和天葵草8-20份,本發明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適用于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治療,可減輕病人痛苦,保障化療順利進行,配制簡單,價格低廉、取材方便,使用方便安全,是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藥物上的創新。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藥,特別是一種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 一種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
【背景技術】
[0002] 化療是中晚期惡性腫瘤常用治療方案之一,多數化療方案均需反復多次經靜脈注 射,常并發不同程度的化療性靜脈炎,注射靜脈發生疼痛、紅腫、變硬等癥狀,增加患者痛苦 并影響治療方案的進行。雖然靜脈化療輸注技術較前明顯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防止 化療藥物外滲的發生,但由于腫瘤化療多需反復多次大劑量靜脈給藥,化療性靜脈炎發病 率仍然較高。因此,既能保證化療順利進行,又保護化療患者靜脈,防止靜脈炎的出現就成 為腫瘤化療中的一個課題,在此方面,中醫藥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的優勢。因此,如何利用 中藥來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 針對上述情況,為解決現有技術之缺陷,本發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化療藥 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可有效解決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問題。
[0004]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0-40 份、魚腥草10-30份、金果欖6-20份、夏枯草10-40份、連翹10-30份、龍血竭6-15份、紅花 10-20份、紅景天6-20份、腫節風6-20份和天葵草8-20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力口 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 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 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敷于患處。
[0005] 本發明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適用于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 治療,可減輕病人痛苦,保障化療順利進行,配制簡單,價格低廉、取材方便,使用方便安全, 是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藥物上的創新。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07] 實施例1
[0008] 在具體實施時,本發明外敷中藥液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 25份、魚腥草20份、金果欖13份、夏枯草25份、連翹20份、龍血竭10份、紅花15份、紅景 天13份、腫節風13份和天葵草14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 再煎煮45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 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 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0009] 實施例2
[0010] 在具體實施時,本發明外敷中藥液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 10份、魚腥草10份、金果欖6份、夏枯草10份、連翹10份、龍血竭6份、紅花10份、紅景天 6份、腫節風6份和天葵草8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 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 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 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0011] 實施例3
[0012] 在具體實施時,本發明外敷中藥液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 40份、魚腥草30份、金果欖20份、夏枯草40份、連翹30份、龍血竭15份、紅花20份、紅景 天20份、腫節風20份和天葵草20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 再煎煮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 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 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0013] 實施例4
[0014] 在具體實施時,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1-20份、魚腥草 11-19份、金果欖7-14份、夏枯草11-20份、連翹11-19份、龍血竭7-9份、紅花11-14份、紅 景天7-12份、腫節風7-12份和天葵草9-13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 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 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 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0015] 實施例5
[0016] 在具體實施時,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21-39份、魚腥草 21-29份、金果欖15-19份、夏枯草21-39份、連翹21-29份、龍血竭11-14份、紅花16-19 份、紅景天14-19份、腫節風14-19份和天葵草15-19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 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 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 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001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案例,對本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 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可對其進行一些等同或等 效的替代或替換,本質上相同,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8] 本發明具有起效快,療效穩定,患者依從性好,有效改善化療后靜脈炎發生及進展 等優點。經臨床試驗效果滿意,有關資料如下:
[0019] 1、病例選擇:
[0020] 臨床隨機選取72例因多柔比星產生化療性靜脈炎的患者,將72例患者按隨機數 字法分為本發明方藥外敷組(治療組)35例,50%硫酸鎂外敷組(對照組)37例。兩組性 另IJ、年齡、穿刺部位、留置針種類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患者的臨床資料見表1。
[0021] 表1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
[0022]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數計的 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0-40份、魚腥草10-30份、金果欖6-20份、夏枯草10-40份、連翹 10- 30份、龍血竭6-15份、紅花10-20份、紅景天6-20份、腫節風6-20份和天葵草8-20份, 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 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 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敷于患 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25份、魚腥草20份、金果欖13份、夏枯草25份、連 翹20份、龍血竭10份、紅花15份、紅景天13份、腫節風13份和天葵草14份,將上述原料藥 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45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 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 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0份、魚腥草10份、金果欖6份、夏枯草10份、連翹 10份、龍血竭6份、紅花10份、紅景天6份、腫節風6份和天葵草8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 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 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 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40份、魚腥草30份、金果欖20份、夏枯草40份、連 翹30份、龍血竭15份、紅花20份、紅景天20份、腫節風20份和天葵草20份,將上述原料藥 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60分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 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 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11-20份、魚腥草11-19份、金果欖7-14份、夏枯草 11- 20份、連翹11-19份、龍血竭7-9份、紅花11-14份、紅景天7-12份、腫節風7-12份和天 葵草9-13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鐘,過 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 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無菌紗 布塊濕敷于患處。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外敷中藥液,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藥物制成:馬齒莧21-39份、魚腥草21-29份、金果欖15-19份、夏枯草 21-39份、連翹21-29份、龍血竭11-14份、紅花16-19份、紅景天14-19份、腫節風14-19份 和天葵草15-19份,將上述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60分 鐘,過濾,得第一濾液,藥渣加水,浸沒,煎沸后,文火再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濾液,合 并兩次濾液,混勻,得中藥液,使用時,將無菌紗布塊置入中藥液內浸潤,將浸潤有中藥液的 無菌紗布塊濕敷于患處。
【文檔編號】A61P9/14GK104083592SQ20141036267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李曉冰, 李莎莎, 劉現輝, 董文杰, 李寧, 程凱 申請人: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