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坐浴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坐浴架,包括橢圓形環狀底座、四根第一支撐桿、四根第二支撐桿、四個第一卡扣件、坐浴盆底部支架、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垂直于橢圓形環狀底座所在平面并對稱固定在橢圓形環狀底座上;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外表面上沿軸線方向均等間隔設置有圓形卡孔,四個所述第一卡扣件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圓形卡孔上;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架設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且位于第二支撐桿中部,用于支撐坐浴盆底部;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固定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頂部,用于支撐坐浴盆頂部外周邊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體形的人群,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新型坐浴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坐浴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新型坐浴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家庭或醫院用于肛腸、陰部清洗或坐浴的坐浴盆或坐浴器,其通常需要坐浴架用于支撐坐浴盆到一定高度,以便于使用者蹲下到合適位置進行坐浴。但是現有的坐浴架的高度通常不可調節,個子過高或過矮的人使用起來十分不便;且坐浴架所能支撐的坐浴盆的深度和開口大小也因為坐浴架而固定,適應性不夠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體形的人群,使用方便。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包括橢圓形環狀底座、四根第一支撐桿、四根第二支撐桿、四個第一卡扣件、坐浴盆底部支架、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均為空心圓柱體,且第二支撐桿內徑大于第一支撐桿外徑;
[0005]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垂直于橢圓形環狀底座所在平面并對稱固定在橢圓形環狀底座上,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對應嵌套在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上,且第二支撐桿能夠沿第一支撐桿上下滑動;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外表面上沿軸線方向均等間隔設置有圓形卡孔,四個所述第一卡扣件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圓形卡孔上,用于將第二支撐桿卡在圓形卡孔對應的高度上;
[0006]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架設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且位于第二支撐桿中部,用于支撐坐浴盆底部;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固定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頂部,用于支撐坐浴盆頂部外周邊緣。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第一弧形側壁和固定在第一弧形側壁上且沿第一弧形側壁徑向延伸的圓柱狀凸起,圓柱狀凸起的側面不突出于第一弧形側壁頂面;所述第一弧形側壁的內徑與第一支撐桿外徑相等,所述圓柱狀凸起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圓形卡孔上,所述第一弧形側壁的弧度略大于180°。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坐浴架還包括四個第二卡扣件;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分別與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連接,且位于連接部位的第二支撐桿側面上設置有滑槽,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能夠沿所述滑槽上下移動;所述滑槽上等間隔設置有卡槽,四個所述第二卡扣件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卡槽上,用于將坐浴盆底部支架卡在卡槽對應的高度上。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第二弧形側壁和固定在第二弧形側壁上且沿第二弧形側壁徑向延伸的厚片狀凸起,厚片狀凸起的頂面與第二弧形側壁頂面齊平;所述第二弧形側壁的內徑與第二支撐桿外徑相等,所述厚片狀凸起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卡槽上,卡槽寬度小于滑槽寬度,所述第二弧形側壁的弧度略大于180°。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調節支架,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分別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調節支架端部嵌套在固定支架端部,形成為矩形的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端部的端面上設置有擋片,所述擋片的中心孔與調節支架的外徑相等,所述調節支架端部固定有圓柱狀橡膠頭,且所述圓柱狀橡膠頭的外表面與固定支架緊密接觸。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坐浴架兩側分別設置有耳朵形狀的支撐把手,所述支撐把手的兩端分別對應固定在兩根第二支撐桿上;所述支撐把手與其連接的第二支撐桿之間還連接有把手支桿。
[0012]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通過設置可上下調節的第二支撐桿,使得坐浴架高度能夠適應不同高度的人群;通過設置可調節的坐浴盆底部支架,使得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深度的坐浴盆;通過設置可調節開口大小的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使得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直徑的坐浴盆;可選的,還設置了特殊形狀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使得不同高度的坐浴架和不同高度的坐浴盆底部支架的固定更加牢固;此外,還設置了支撐把手,用于輔助使用者起立或蹲下,十分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5]圖3a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一卡扣件的立體示意圖;
[0016]圖3b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一卡扣件的主視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中第二支撐桿與坐浴盆底部支架連接部位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5a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二卡扣件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5b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二卡扣件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 “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后續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0022]參照附圖1和附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主視圖和俯視圖。
[0023]所述新型坐浴架,包括橢圓形環狀底座10、四根第一支撐桿20、四根第二支撐桿30、四個第一卡扣件22、坐浴盆底部支架50、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第一支撐桿20和第二支撐桿30均為空心圓柱體,且第二支撐桿30的內徑大于第一支撐桿20的外徑;
[0024]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20垂直于橢圓形環狀底座10所在平面并對稱固定在橢圓形環狀底座10上,且橢圓形環狀底座10與第一支撐桿20的四個連接處構成為矩形;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對應嵌套在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20上,且第二支撐桿30能夠沿第一支撐桿20上下滑動;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20的外表面上沿軸線方向均等間隔設置有圓形卡孔21,四個所述第一卡扣件22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圓形卡孔21上,用于將第二支撐桿30卡在圓形卡孔21對應的高度上;當需要調節第二支撐桿30的位置時,拔下四個第一卡扣件22即可滑動第二支撐桿30,移動到所需位置時,再次將第一卡扣件22卡合在圓形卡孔21上,即可固定第二支撐桿30 ;
[0025]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50架設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之間且位于第二支撐桿30的中部,用于支撐坐浴盆(未示出)底部;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40固定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頂部,用于支撐坐浴盆頂部外周邊緣,且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與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的四個固定部位也是對稱的并形成為矩形。
[0026]進一步的,參照附圖3a和3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一卡扣件的立體不意圖和王視圖。
[0027]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件22包括第一弧形側壁221和固定在第一弧形側壁221上且沿第一弧形側壁221徑向延伸的圓柱狀凸起222,圓柱狀凸起222的側面不突出于第一弧形側壁221的頂面(如圖3b所示);所述第一弧形側壁221的內徑與第一支撐桿20外徑相等,所述圓柱狀凸起222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圓形卡孔21上,所述第一弧形側壁221的弧度略大于180°,使得當第一卡扣件22卡在第一支撐桿20上時,所述第一弧形側壁221的內表面能夠與第一支撐桿20的外表面緊密貼合,且第一弧形側壁221的邊緣能夠向第一支撐桿20施加一個夾力。
[0028]較佳的,參照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中第二支撐桿與坐浴盆底部支架連接部位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9]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坐浴架還包括四個第二卡扣件32 ;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50由四根互相連接的支桿構成,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分別與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50的四根互相連接的支桿連接,且位于連接部位的第二支撐桿30側面上設置有滑槽31,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50的四根互相連接的支桿能夠沿其對應的第二支撐桿30上的所述滑槽31上下移動;所述滑槽31上等間隔設置有卡槽311,四個所述第二卡扣件32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卡槽311上,用于將坐浴盆底部支架50卡在卡槽311對應的高度上;當需要坐浴盆底部支架50的位置時,拔下四個第二卡扣件32即可滑動坐浴盆底部支架50,移動到所需位置時,再次將第二卡扣件32卡合在卡槽311上,即可固定坐浴盆底部支架50。
[0030]進一步的,參照附圖5a和5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實施例的第二卡扣件的立體不意圖和王視圖。
[0031]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扣件32包括第二弧形側壁321和固定在第二弧形側壁321上且沿第二弧形側壁321徑向延伸的厚片狀凸起322,厚片狀凸起322的頂面與第二弧形側壁321頂面齊平;所述第二弧形側壁321的內徑與第二支撐桿30外徑相等,所述厚片狀凸起322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卡槽311上,卡槽311寬度小于滑槽31寬度,以使坐浴盆底部支架50在滑槽31內滑動時因為直徑大于卡槽311的寬度而不會卡在卡槽311中,所述第二弧形側壁的弧度略大于180°,使得當第二卡扣件32卡在第二支撐桿30上時,所述第二弧形側壁321的內表面能夠與第二支撐桿30的外表面緊密貼合,且第二弧形側壁321的邊緣能夠向第二支撐桿30施加一個夾力。
[0032]較佳的,繼續參照附圖1和附圖2,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包括固定支架40和調節支架41,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30的頂部分別固定在固定支架40上,所述調節支架41端部嵌套在固定支架40端部,使得固定支架40和調節支架41整體形成為矩形的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固定支架40端部的端面上設置有擋片,所述擋片的中心孔與調節支架41的外徑相等,所述調節支架41端部固定有圓柱狀橡膠頭,且所述圓柱狀橡膠頭的外表面與固定支架40內表面緊密接觸,從而,調節支架41端部可在固定支架40端部內滑動,而當滑到最端點的位置時,圓柱狀橡膠頭被擋片卡住,此狀態為所述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形成的開口最大的狀態,能夠容納最大直徑的坐浴盆。
[0033]可選的,繼續參照附圖1和附圖2,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新型坐浴架兩側分別設置有耳朵形狀的支撐把手60,所述支撐把手60的兩端分別對應固定在兩根第二支撐桿30上;所述支撐把手60與其連接的第二支撐桿30之間還連接有把手支桿61 (即把手支桿61與第二支撐桿30 對應且同為4根)。
[0034]從上面實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坐浴架,通過設置可上下調節的第二支撐桿,使得坐浴架高度能夠適應不同高度的人群;通過設置可調節的坐浴盆底部支架,使得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深度的坐浴盆;通過設置可調節開口大小的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使得坐浴架能夠適應不同直徑的坐浴盆;可選的,還設置了特殊形狀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使得不同高度的坐浴架和不同高度的坐浴盆底部支架的固定更加牢固;此夕卜,還設置了支撐把手,用于輔助使用者起立或蹲下,十分實用。
[0035]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橢圓形環狀底座、四根第一支撐桿、四根第二支撐桿、四個第一卡扣件、坐浴盆底部支架、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均為空心圓柱體,且第二支撐桿內徑大于第一支撐桿外徑; 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垂直于橢圓形環狀底座所在平面并對稱固定在橢圓形環狀底座上,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對應嵌套在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上,且第二支撐桿能夠沿第一支撐桿上下滑動;四根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外表面上沿軸線方向均等間隔設置有圓形卡孔,四個所述第一卡扣件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圓形卡孔上,用于將第二支撐桿卡在圓形卡孔對應的高度上; 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架設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且位于第二支撐桿中部,用于支撐坐浴盆底部;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固定在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頂部,用于支撐坐浴盆頂部外周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第一弧形側壁和固定在第一弧形側壁上且沿第一弧形側壁徑向延伸的圓柱狀凸起,圓柱狀凸起的側面不突出于第一弧形側壁頂面;所述第一弧形側壁的內徑與第一支撐桿外徑相等,所述圓柱狀凸起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圓形卡孔上,所述第一弧形側壁的弧度略大于18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坐浴架還包括四個第二卡扣件;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分別與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連接,且位于連接部位的第二支撐桿側面上設置有滑槽,所述坐浴盆底部支架能夠沿所述滑槽上下移動;所述滑槽上等間隔設置有卡槽,四個所述第二卡扣件分別對應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卡槽上,用于將坐浴盆底部支架卡在卡槽對應的高度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第二弧形側壁和固定在第二弧形側壁上且沿第二弧形側壁徑向延伸的厚片狀凸起,厚片狀凸起的頂面與第二弧形側壁頂面齊平;所述第二弧形側壁的內徑與第二支撐桿外徑相等,所述厚片狀凸起能夠剛好卡合在所述卡槽上,卡槽寬度小于滑槽寬度,所述第二弧形側壁的弧度略大于 180°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調節支架,四根所述第二支撐桿分別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調節支架端部嵌套在固定支架端部,形成為矩形的坐浴盆頂部邊緣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端部的端面上設置有擋片,所述擋片的中心孔與調節支架的外徑相等,所述調節支架端部固定有圓柱狀橡膠頭,且所述圓柱狀橡膠頭的外表面與固定支架緊密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坐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坐浴架兩側分別設置有耳朵形狀的支撐把手,所述支撐把手的兩端分別對應固定在兩根第二支撐桿上;所述支撐把手與其連接的第二支撐桿之間還連接有把手支桿。
【文檔編號】A61H35/00GK204106534SQ201420565781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趙永余, 梅榮, 任靜霞, 劉小穎, 馬嬌嬌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