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脊椎骨骨髓炎即化膿性脊椎炎,化膿性脊椎炎是特殊部位骨髓炎中的一種,臨床少見,占所有骨髓炎的2%~4%,多見于腰椎椎體,分為脊椎脊髓炎和椎間盤炎。急性發病者占50%左右,半數患者為亞急性或慢性過程。患者以20~40歲青壯年為多見,男性約為女性的4倍。由于臨床表現不一,受累部位不同,出現癥狀及體征各異,導致化膿性脊椎骨骨髓炎常出現誤診或漏診。
脊椎骨骨髓炎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桿菌等。多由菌血癥所引起,其原發化膿病灶多見于生殖泌尿系、皮膚及呼吸道。在骨骼系統中,脊椎感染的發病率較低,椎骨骨髓炎常伴椎間盤炎癥、椎旁軟組織炎癥,甚至椎旁膿腫,易向軟組織蔓延是椎骨骨髓炎的一個顯著特征。對急性化膿性脊椎炎早期診斷常有一定困難,易與敗血癥,腰部軟組織化膿性感染相混淆,凡疑有化膿性脊椎炎者,均應按本病盡早治療,邊治療邊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有效的治療時機。
目前,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方法較多,如西醫手術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畢竟是一種局部治療的手段,無法把病根徹底根除,最多也是起到暫時緩解病的作用,且手術費用昂貴,而藥物治療普遍存在療效較差,治愈時間長,治愈后易復發,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并具有強筋壯骨、解毒消腫、清熱涼血之功效,對治療脊椎骨骨髓炎具有獨特療效,且療效顯著,治愈后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能夠使患者擺脫痛苦,奇效實用,成本較低,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一種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一種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枸杞子、大蒜、水葫蘆、野菰、珠蘭、構皮麻、糙蘇、地菍和地梢瓜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2)將三角咪、雀梅藤、茜草和草石蠶洗凈,浸入5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3)將月季花和竹根七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得到過180目的細粉,備用;
(4)將瓜子金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制成片劑,即得所述的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枸杞子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具有降壓、降血糖以及抗脂肪肝的作用。
大蒜:味辛、甘,性溫;入脾、胃、肺經。解毒殺蟲,消腫止痛,止瀉止痢,治肺,驅蟲,溫脾暖胃。治癰疽腫毒,白禿癬瘡,痢疾,泄瀉,肺癆頓咳,蛔蟲蟯蟲,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隨息居飲食譜》載:“生者辛熱,熟者甘溫,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谷化肉,破惡血,攻冷積。治暴瀉腹痛,通關格便秘,辟穢解毒,消痞殺蟲。外灸癰疽,行水止衄。”
三角咪:味苦、辛,性溫;入脾、腎二經。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頭痛。《貴州草藥》載:“活血,化瘀,止痛。”
水葫蘆:味辛、淡,性涼。疏散風熱,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主風熱感冒;水腫,熱淋,尿路結石,風疹,濕瘡,癤腫。《廣西藥植名錄》載:“清涼解毒,除濕,祛風熱。外敷熱瘡。”
野菰:味苦,性涼。解毒消腫,清熱涼血。用于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疔瘡。蘇醫《中草藥手冊》載:“清熱解毒。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
雀梅藤:味甘、淡,性平;歸肺、腎經。降氣,化痰,祛風利濕。主咳嗽,哮喘,胃痛,鶴膝風,水腫。《廣西藥植名錄》載:“祛毒,生肌。治瘡疥。”
茜草:味苦,性寒。歸肝經。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熱證出血、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月季花:味甘,性溫;歸肝經。活血調經,散毒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癰癤腫毒,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跌打損傷,白帶,遺精。《現代實用中藥》載:“活血調經。治月經困難,月經期拘攣性腹痛.外用搗敷腫毒,能消腫止痛。”
竹根七:味甘、微苦,性寒。滋陰瀉火,活血調經。治勞熱咳嗽,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陜西中草藥》載:“除風濕,清熱瀉火,鎮痛止血,調經活血,滋陰補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勞傷,月經不調,骨蒸勞熱。”
珠蘭:味辛、甘、微澀,性溫。祛風濕,接筋骨。用于感冒,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陸川本草》載:“破積,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瓜子金:味微辛,性微溫。活血散瘀,祛痰鎮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咳嗽,小兒肺炎,小兒疳積,泌尿系結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疔瘡癤腫。《中國藥植圖鑒》載:“根為鎮靜、祛痰劑,能益智安神,散郁化痰,消赤腫。治支氣管炎,肺炎,咳嗽多痰,驚悸,健忘癰疽瘡腫,喉痹。”
構皮麻:味甘、淡,性平;歸肝、腎、膀胱經。祛風,活血,利尿。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虛腫,皮炎。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載:“祛風活血,解毒利尿。治風濕痹痛,腹股溝淋巴結炎。”
糙蘇:味辛,性平。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消腫。用于感冒,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地菍:味甘、澀,性平;入肝、腎、脾、肺四經。清熱解毒,祛風利濕,補血止血。用于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腸炎,痢疾,肺膿瘍,盆腔炎,子宮出血,貧血,白帶,腰腿痛,風濕骨痛,外傷出血,蛇咬傷。
草石蠶:味甘,性平;歸肺、肝、脾經。解表清肺,利濕解毒,補虛健脾。主風熱感冒,虛勞咳嗽,黃疸,淋癥,瘡毒腫痛,毒蛇咬傷。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載:“全草:祛風散濕,涼血利尿。治破傷風,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血尿。”
地梢瓜:味甘,性涼;歸肺經。補肺氣,清熱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主虛火上炎,咽喉疼痛,氣陰不足,神疲健忘,虛煩口渴,頭昏失眠,產后體虛,乳汁不足。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并具有強筋壯骨、解毒消腫、清熱涼血之功效,對治療脊椎骨骨髓炎具有獨特療效,且療效顯著,治愈后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能夠使患者擺脫痛苦,奇效實用,成本較低,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一種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枸杞子、大蒜、水葫蘆、野菰、珠蘭、構皮麻、糙蘇、地菍和地梢瓜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2)將三角咪、雀梅藤、茜草和草石蠶洗凈,浸入5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3)將月季花和竹根七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得到過180目的細粉,備用;
(4)將瓜子金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制成片劑,即得所述的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片(每片0.5g),飯后溫開水送服;12天為1個療程,2~4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實施例2
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5
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臨床資料:
1、病例選擇:
作為治療脊椎骨骨髓炎的藥物,選擇確診的脊椎骨骨髓炎患者172例臨床觀察,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86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43例,年齡29~58歲,平均年齡43.5歲,平均病程1年;對照組86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43例,年齡28~59歲,平均年齡43.5歲,平均病程1年。
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2、藥物選擇:
治療組服用本發明藥物,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片(每片0.5g),飯后溫開水送服;12天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4個療程,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對照組服用骨炎靈片,口服,一次8片,一日4次,療程視病情而定。
3、療效判定:
(1)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
(2)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試驗室檢查明顯好轉。
(3)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試驗室檢查有所好轉。
(4)無效:通過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減輕或加重。
4、結果:
選用本發明藥物的治療組中,治愈56例,顯效17例,有效9例,無效4例,治愈率62.9%,總有效率97.6%。
對照組中治愈48例,顯效16例,有效10例,無效12例,治愈率53.9%,總有效率86%。
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典型病例舉例:
1、秦某,男,35歲,河南濮陽人。患者患脊椎骨骨髓炎半余年,西醫治療無效,腿部關節處腫痛,潰破、流膿,經醫生推薦服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繼續服用2個療程后,癥狀全部消失,腿部功能恢復正常,1年后隨訪無復發。
2、江某,女,48歲,浙江金華人。患者左膝關節腫痛,行走困難,發熱或發冷,局部紅腫,去醫院見檢查,檢查患有脊椎骨骨髓炎,服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有所緩解,服用3個療程后,癥狀消失,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3、史某,男,51歲,山東青島人。患有患脊椎骨骨髓炎1余年,腿部關節處腫痛,手術一次后又復發,醫生推薦服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有所緩解,繼續服用2個療程后,癥狀全部消失,膝關節恢復如常。
4、顧某,男,29歲,重慶長壽區人。患者患脊椎骨骨髓炎,臨床癥狀表現為持續高燒、寒戰、脈快、煩躁、神志模糊等全身中毒癥狀、局部劇疼,椎旁肌痙攣,脊柱活動受限,棘突壓痛,醫生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后,癥狀全部消失,身體恢復健康。
5、侯某,女,36歲,河北秦皇島人。患者患脊椎骨骨髓炎1余年,腿部關節處腫痛,使用過西藥治療未見起色,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服用3個療效后,癥狀消失,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6、邵某,女,41歲,上海楊浦區人。患者患脊椎骨骨髓炎半年余,腿部關節處腫痛,發熱,用過多種方法治療,治療效果不佳,后經人推薦來我院治療,醫生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服用1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繼續服用2個療程后,癥狀全部消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