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藥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三七新鮮狀態不易保存,一般都是將三七烘干或曬干后進行食用,然而,干三七質感較硬,食用時切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精揀將新鮮采摘的三七根莖和塊根在流動的清水中淘洗,刷去粘附在各部位上的泥沙,抹去細小須根和根莖上的殘葉,挑出有霉變或者蟲蛀及非藥用部位;
2)、洗潤在10~20℃的冷水里浸泡20~30分鐘;
3)、干燥將鮮三七在溫度為50℃~55℃,濕度為70%~75%的烘箱內預熱5~8小時;然后將三七轉移至65℃的烘箱中,使得三七含水量≤8%;
4)、破碎;將三七粉破碎成直徑為≤5mm的顆粒;
5)、打粉、過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微粉,過80~100目篩
6)、滅菌,使用115℃的純化水進行滅菌;
7)、包裝。
進一步的,步驟6)中純化水的制備方法為:
1)、將飲用水依次經過原水泵輸送至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進行過濾;
2)、出水經過一級高壓泵進入一級RO裝置;
3)、一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中間水箱;
4)、中間水箱的出水經過二級高壓泵進入二級RO裝置;
5)、二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終端純水箱;
6)、終端純水箱的出水經過紫外線滅菌器滅菌;
7)、通過臭氧發生器對經過純水泵泵出的待用純化水再次滅菌。
優選的,飲用水進入石英砂過濾器后先經過板式換熱器進行加熱。優選的,所述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之間設置有加藥箱。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的打粉的方式為在4~10℃條件下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2~10min,得到95%以上微粉粒徑在20μm以下的三七微粉。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的包裝方式為將三七粉真空包裝或者制作為膠囊劑或微膠囊劑。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避免了常規生產方法對三七藥材活性成分產生的氧化、分解等現象,采用低溫氣流粉碎技術與純化水滅菌技術相結合,獲得的三七超微粉呈淺灰色,其口感、色澤、品質與鮮品基本相同,產品復水性極好,能迅速吸水復原,能最大程度保留三七中的特有的營養成分和活性成分,更充分發揮三七的藥效,而且殘渣和生產消耗較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精揀將新鮮采摘的三七根莖和塊根在流動的清水中淘洗,刷去粘附在各部位上的泥沙,抹去細小須根和根莖上的殘葉,挑出有霉變或者蟲蛀及非藥用部位;
2)、洗潤在15℃的冷水里浸泡25分鐘;
3)、干燥將鮮三七在溫度為52℃,濕度為72%的烘箱內預熱6.5小時;然后將三七轉移至65℃的烘箱中,使得三七含水量≤8%;
4)、破碎;將三七粉破碎成直徑為≤5mm的顆粒;
5)、打粉、過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微粉,過90目篩,打粉的方式為在8℃條件下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6min,得到95%以上微粉粒徑在20μm以下的三七微粉;
6)、滅菌,使用115℃的純化水進行滅菌;
7)、將三七粉真空包裝或者制作為膠囊劑或微膠囊劑。
其中,步驟6)中純化水的制備方法為:
1)、將飲用水經過板式換熱器進行加熱后依次經過原水泵輸送至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進行過濾,在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之間設置有加藥箱;
2)、出水經過一級高壓泵進入一級RO裝置;
3)、一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中間水箱;
4)、中間水箱的出水經過二級高壓泵進入二級RO裝置;
5)、二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終端純水箱;
6)、終端純水箱的出水經過紫外線滅菌器滅菌;
7)、通過臭氧發生器對經過純水泵泵出的待用純化水再次滅菌。
實施例2
本發明的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精揀將新鮮采摘的三七根莖和塊根在流動的清水中淘洗,刷去粘附在各部位上的泥沙,抹去細小須根和根莖上的殘葉,挑出有霉變或者蟲蛀及非藥用部位;
2)、洗潤在10℃的冷水里浸泡20分鐘;
3)、干燥將鮮三七在溫度為50℃,濕度為70%的烘箱內預熱5小時;然后將三七轉移至65℃的烘箱中,使得三七含水量≤8%;
4)、破碎;將三七粉破碎成直徑為≤5mm的顆粒;
5)、打粉、過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微粉,過80目篩,打粉的方式為在4℃條件下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10min,得到95%以上微粉粒徑在20μm以下的三七微粉;
6)、滅菌,使用115℃的純化水進行滅菌;
7)、將三七粉真空包裝或者制作為膠囊劑或微膠囊劑。
其中,步驟6)中純化水的制備方法為:
1)、將飲用水依次經過原水泵輸送至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進行過濾;
2)、出水經過一級高壓泵進入一級RO裝置;
3)、一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中間水箱;
4)、中間水箱的出水經過二級高壓泵進入二級RO裝置;
5)、二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終端純水箱;
6)、終端純水箱的出水經過紫外線滅菌器滅菌;
7)、通過臭氧發生器對經過純水泵泵出的待用純化水再次滅菌。
實施例3
本發明的一種高溫高效三七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精揀將新鮮采摘的三七根莖和塊根在流動的清水中淘洗,刷去粘附在各部位上的泥沙,抹去細小須根和根莖上的殘葉,挑出有霉變或者蟲蛀及非藥用部位;
2)、洗潤在20℃的冷水里浸泡30分鐘;
3)、干燥將鮮三七在溫度為55℃,濕度為75%的烘箱內預熱8小時;然后將三七轉移至65℃的烘箱中,使得三七含水量≤8%;
4)、破碎;將三七粉破碎成直徑為≤5mm的顆粒;
5)、打粉、過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成微粉,過100目篩,打粉的方式為在10℃條件下用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2min,得到95%以上微粉粒徑在20μm以下的三七微粉;
6)、滅菌,使用115℃的純化水進行滅菌;
7)、將三七粉真空包裝或者制作為膠囊劑或微膠囊劑。
其中,步驟6)中純化水的制備方法為:
1)、將飲用水經過板式換熱器進行加熱后依次經過原水泵輸送至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進行過濾;
2)、出水經過一級高壓泵進入一級RO裝置;
3)、一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中間水箱;
4)、中間水箱的出水經過二級高壓泵進入二級RO裝置;
5)、二級RO裝置的出水進入終端純水箱;
6)、終端純水箱的出水經過紫外線滅菌器滅菌;
7)、通過臭氧發生器對經過純水泵泵出的待用純化水再次滅菌。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