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眼科專用沖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眼科手術過程中,都要用平衡鹽液來沖洗眼睛,以便眼睛表面保持濕潤,使得眼睛不受損傷,眼睛清潔濕潤也保證眼睛的透明,讓手術醫生能清楚看到眼內的組織和操作,沖洗眼睛也讓眼表的分泌物不聚集,減少感染機會。通常由助手采用10ml注射器通過沖洗針頭用手動的方式向眼睛表面沖水,沖水動作根據主刀醫生口頭的指令來執行,或者由助手的判斷來給眼睛沖水,大多沖洗裝置的只有一個沖洗器,當病人較多時,需要多臺設備,使用比較麻煩,所以設計一款可以多人使用的沖洗裝置時值得我們考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眼科專用沖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眼科專用沖洗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所述箱體的頂部安裝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的一側安裝有水龍頭,所述水龍頭的一側安裝有棉簽盒,所述棉簽盒的一側安裝有醫療器械消毒柜,所述醫療器械消毒柜的一側安裝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端安裝有電動充氣泵和沖洗液儲放瓶,所述電動充氣泵和所述沖洗液儲放瓶之間通過氣管連接,所述沖洗液儲放瓶的一側安裝有進液管,所述沖洗液儲放瓶的底部安裝有若干個分支接頭,所述分支接頭通過引流管與沖洗器連接,所述沖洗器上安裝有照明燈和控制開關,所述照明燈上安裝有照明燈開關,所述沖洗器的頂端安裝有沖洗針頭,所述箱體的內部安裝有消毒液瓶,所述消毒液的一側安裝有蓄電池,所述消毒液的另一側安裝有污水收集瓶,所述污水收集瓶通過污水管與所述消毒池連接,所述消毒液瓶的頂部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通過水管與所述水龍頭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上安裝有箱門,所述箱門與箱體之間通過鉸鏈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分支接頭上設置有密封蓋。
進一步的,所述沖洗針頭與沖洗器之間為可拆卸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眼科專用沖洗裝置,啟動電動充氣泵,電動充氣泵對沖洗液儲放瓶進行加壓,沖洗液儲放瓶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分支接頭,可以安裝多個引流管,便于多個沖洗器同時使用,消毒液瓶通過水泵將消毒液送至水龍頭,便于對器械消毒,設置有醫療器械消毒柜,便于對沖洗器進行滅菌消毒。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是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是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中:1-箱體;2-萬向輪;3-工作臺;4-消毒池;5-水龍頭;6-棉簽盒;7-醫療器械消毒柜;8-支架;9-電動充氣泵;10-氣管;11-沖洗液儲放瓶;12-進液管;13-引流管;14-沖洗器;15-分支接頭;16-照明燈;17-照明燈開關;18-控制開關;19-沖洗針頭;20-污水收集瓶;21-污水管;22-水管;23-水泵;24-消毒液瓶;25-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眼科專用沖洗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2,箱體1的頂部安裝有工作臺3,工作臺3上設置有消毒池4,消毒池4的一側安裝有水龍頭5,水龍頭5的一側安裝有棉簽盒6,棉簽盒6的一側安裝有醫療器械消毒柜7,醫療器械消毒柜7的一側安裝有支架8,支架8的頂端安裝有電動充氣泵9和沖洗液儲放瓶11,電動充氣泵9和沖洗液儲放瓶11之間通過氣管10連接,沖洗液儲放瓶11的一側安裝有進液管12,沖洗液儲放瓶11的底部安裝有若干個分支接頭15,分支接頭15通過引流管13與沖洗器14連接,沖洗器14上安裝有照明燈16和控制開關18,照明燈16上安裝有照明燈開關17,沖洗器14的頂端安裝有沖洗針頭19,箱體1的內部安裝有消毒液瓶24,消毒液24的一側安裝有蓄電池25,消毒液24的另一側安裝有污水收集瓶20,污水收集瓶20通過污水管21與消毒池4連接,消毒液瓶24的頂部安裝有水泵23,水泵23通過水管22與水龍頭5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1上安裝有箱門,所述箱門與箱體1之間通過鉸鏈連接,便于打開,易于對設備維修和保養。
進一步的,所述分支接頭15上設置有密封蓋,便于保持其密封性。
進一步的,所述沖洗針頭19與沖洗器14之間為可拆卸結構,便于安裝和拆卸,方便更換沖洗針頭19。
工作原理:首先,啟動電動充氣泵9,電動充氣泵9對沖洗液儲放瓶11進行加壓,沖洗液儲放瓶11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分支接頭15,可以安裝多個引流管13,便于多個沖洗器14同時使用,消毒液瓶24通過水泵23將消毒液送至水龍頭5,便于對器械消毒,設置有醫療器械消毒柜7,便于對沖洗器14進行滅菌消毒。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