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護膚品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植物提取物祛痘抗敏感保濕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青春痘,中醫又名痤瘡。中醫認為痤瘡病位為面部皮膚,與肺經和脾經密切相關,病性以實為主,主要致病因素為熱,如有風熱、肺熱、血熱、濕熱、血癖、痰結、肺胃蘊熱等。因此,治療時在運用具有清熱燥濕、抗炎止癢的中草藥的同時,還應佐以滋陰養血、清熱潤燥、祛風止癢、涼血活血的中草藥調理面部的生理環境,才能抑制青春痘的復發。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也不斷提高,希望自己擁有健康的膚質,尤其是沒有青春痘的困擾,期待祛痘純植物的天然祛痘保濕面膜的誕生,呵護面部皮膚健康,使皮脂分泌正常,無青春痘的困擾。長期以來,具有清爽健康的面孔是年輕人追求的目標,有不法商家在抗痘產品中違規添加含抗生素的產品,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皮脂的分泌從而抑制青春痘的產生。而其他植物性的配方,則因為目前抗痘性能不佳,應用受到限制。因此,開發一種純植物配方的能夠維護面部健康,控制油脂分泌,抑制青春痘產生產品具有意義,并且有很廣闊的市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具有祛痘保濕功能,能有效解決青春痘,皮膚癢,面部皮膚不健康等引發的炎癥等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數計算的原料經醇提取制成:
雞蛋花5~45%;
益母草10~25%;
桑白皮20~25%;
冬瓜仁20~25%;
甘草5~20%。
發明人發現,上述五種物質的配伍,在抗炎抗敏感肌膚方面,有特殊表現。冬瓜仁和桑白皮的醇提物具有良好的保濕作用,而雞蛋花、益母草及甘草的組合具有良好的消炎祛痘的功效。皮膚水分不足,是導致炎癥的一個原因,而冬瓜仁和桑白皮的保濕作用則能解決皮膚水分油分平衡的問題;尤其對于敏感肌膚的人群,皮膚水分油分不平衡是導致痤瘡的因素,在此基礎上,雞蛋花、益母草、甘草帶來的抗炎作用,可以對肌膚實現全面的呵護。
所述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數計算的原料經醇提取制成:
雞蛋花15~45%;
益母草10~25%;
桑白皮20~25%;
冬瓜仁20~25%;
甘草5~15%。
所述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各原料粉碎混合,過篩;
S2.采用醇對粉碎后的原料進行滲漉,滲漉液濃縮至稠膏狀,得到所述組合物。
優選地,所述過篩為過20目篩。
優選地,所述醇為乙醇。
更優選地,所述醇為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溶液。
所述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在制備祛痘抗敏感保濕產品中的應用。
優選地,所述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與載體配合制備成面膜或面霜。
一種祛痘抗敏感保濕面膜,包括所述包括雞蛋花醇提物的祛痘抗敏感保濕組合物、植物防腐劑、檸檬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合理的植物醇提物的配伍,從保濕及抗炎等方面全方位地實現祛痘抗敏感保濕的作用,更好地維護皮膚健康的作用;本發明所制備的組合可以與載體配合,制成面膜、面霜等各類護膚產品。
附圖說明
圖1為雞蛋花組合物抗炎活性測試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1
S1.取雞蛋花450克、益母草100克、桑白皮200克、冬瓜仁200克、甘草50克混合,粉碎,過20目篩;
S2.以95%乙醇5000 ml滲漉,滲漉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狀,得到組合物A 1000毫升;
S3.往組合物A中加入植物防腐劑,加檸檬酸調pH值至5.5,即得祛痘保濕面膜。
實施例2
S1.取雞蛋花150克、益母草250克、桑白皮200克、冬瓜仁250克、甘草150克混合,粉碎,過20目篩;
S2.以95%乙醇5000 ml滲漉,滲漉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狀,得到組合物B 1000毫升;
S3. 往組合物B中加入植物防腐劑,加檸檬酸調pH值至5.5,即得祛痘保濕面膜。
實施例3
S1.取雞蛋花250克、益母草200克、桑白皮250克、冬瓜仁200克、甘草100克混合,粉碎,過20目篩;
S2.以95%乙醇5000 ml滲漉,滲漉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狀,得到組合物C 1000毫升;
S3.往組合物C中加入植物防腐劑,加檸檬酸調pH值至5.5,即得祛痘保濕面膜。
對比例1 不加入冬瓜仁和桑白皮
S1.取雞蛋花150克、益母草250克、甘草150克混合,粉碎,過20目篩;
S2.以95%乙醇5000 ml滲漉,滲漉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狀,得到組合物D1000毫升;
S3. 往組合物E中加入植物防腐劑,加檸檬酸調pH值至5.5,即得祛痘保濕面膜。
對比例2 不加入雞蛋花、益母草和甘草
S1.取桑白皮200克、冬瓜仁250克混合,粉碎,過20目篩;
S2.以95%乙醇5000 ml滲漉,滲漉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狀,得到組合物E1000毫升;
S3. 往組合物E中加入植物防腐劑,加檸檬酸調pH值至5.5,即得祛痘保濕面膜。
臨床實驗測試
入選標準:年齡20~55歲男女不限。選臉部有不同程度的青春痘符合《臨床皮膚病學》標準的患者775例。每周1次,4周為1療程。
療效標準:以皮損消退率作為疾病療效判定標準,按照尼莫地平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皮損消退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 治療前積分]×100%
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 病例總數×100%
分別于1個療程后予以評定,具體如下:
①痊愈:皮損消退率≥95%;②顯效:95%>皮損消退率≥70%;③有效:70%>皮損消退率≥50%;④無效:皮損消退率<50%,或反見增多。
實施效果見表1。
表1 實施效果
抗炎活性測試
以抑制率表征面膜的抗炎活性,抑制率越高,抗炎活性越好。
NO含量由格里斯(griess)反應測定:BV-2細胞用1ug/ml的LPS、60ug/ml雞蛋花提取物及60ug/ml的雞蛋花組合提取物(實施例1的組合物A)處理24h;取100ul上清液和100ul格里斯試劑(1%磺胺,在5%磷酸中的0.1% n-1-萘乙二胺鹽酸鹽二鹽酸化物)在常溫黑暗中反應10min;再用酶標儀(Molecular Devices,USA)在540nm下測量其光密度。以亞硝酸鈉作為計算亞硝酸鹽含量的標準。
抑制率為加藥組與未加藥組的比值,3ug/ml槲皮素為陽性對照。按照式1計算:
式1
其中,ALPS+樣品表示用LPS和樣品處理BV-2細胞24小時后NO的光密度;
A未處理表示未經處理的BV-2細胞的NO的光密度;
ALPS 表示用LPS處理處理BV-2細胞24小時后NO的光密度;
檢測過程重復三次,計算標準差。
根據式1可知,ALPS+樣品值越小,抑制率越大。
NO含量的測定結果見圖1。從圖可知,雞蛋花組合提取物抗炎作用優于單獨雞蛋花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