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是由于膝關節損傷后引起的滑膜無菌性炎癥,為臨床上骨傷科常見、多發病,其一般的臨床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局部發熱,浮髕試驗陽性等。中醫學認為,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屬于“痹病”、“傷筋病”范疇,因跌打損傷,氣血紊亂,瘀血內阻于膝,以致新血不生,風寒濕邪趁機而人,與瘀血相合,痹阻于膝,膝部氣血阻滯不通而發為本病。日久瘀血凝結,濕聚成痰,使病情加重,纏綿難愈,故在治療上以溫經通絡、祛寒除濕為主。中醫學史上最早關于“痹證”、“筋傷”的記載見于《內經》“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雜病源流.犀燭》日“忽然閃挫,必為氣之震,震則激,激則雍,雍則氣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雍而聚之一處,氣雍在何處,則血亦淤何處”。《素問.痹論》對痹證的論述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本病外因為外傷、風寒濕邪,勞倦損傷;內因為肝腎不足、脾失健運、經絡不暢、痰瘀內阻。其病機主要為:外傷或勞損致氣滯血瘀,復感風寒濕邪,經絡痹阻,久而入里,肝脾腎虛,水濕滯留,不通則痛。現代醫學認為,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是由于膝關節囊纖維的內襯滑膜在外傷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癥反應,主要病理表現為關節內壓力升高,滑膜血管擴張、充血,血漿及血細胞外滲,血液和淋巴循環受阻,同時滑膜細胞也因活躍而伴隨大量黏液素的產生,使關節出現粘連以致患者關節自由屈伸活動受限。故如何使關節疼痛以及炎癥情況得到緩解、使受累軟骨得到修復,是治療本病的關鍵。目前,中醫藥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療法主要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敷、中藥熏洗、中藥關節灌注、針灸綜合療法等,西醫療法主要是西藥內服外用、關節腔穿刺沖洗注射療法、外科手術治療,物理療法主要以超短波、微波為主。小石蝴蝶:為苦苣苔科石蝴蝶屬植物小石蝴蝶PetrocosmeaminorHemsl.的全草。7-9月采收,洗凈,曬干。種子小,橢圓形,光滑。【性味】味微辛;性平。【功能主治】散風熱;健脾消積。主感冒發熱;小兒疳積。【原植物形態】小石蝴蝶無莖多年生小草。根莖短粗,向下密生纖維狀須根。葉基生,15-40片;內面的葉具短柄或無柄,外面葉具柄,長達4cm,密被形燕尾服的柔毛;葉片橢圓狀鞭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2.5cm,寬8-15mm,先端微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橢圓形,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波狀小圓齒,葉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密被開展的柔毛。花1-5條,每花序有1(-2)花;花序梗長3.5-7.5cm,被開展短柔毛;苞片狹線形,長約3mm,密被柔毛;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外面被柔毛;花冠紫色,外面被短柔毛,冠筒短,長2.5-3.5cm,冠桅二唇形,上唇卵狀三角形,先端微裂或近全緣,下唇3裂,裂片近等大,先端圓形;能育雄蕊2,花絲寬絨形,密被褐色短毛,花藥長約5mm,退化雄蕊2;子房密被貼伏短柔毛,花柱長約7mm,通常基部被短伏毛,柱頭小,點狀。蒴果長圓形,長達10mm,被短柔毛,室背形為2瓣。種子小,橢圓形,光滑。花期8-9月,果期10-11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聚藻:本品為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屬植物穗狀狐尾藻NtruiogtkkynsoucatynL.的全草。從4月至10月,隔2個月采收1次,每次采收池塘中1/2的聚藻,曬干或烘干。【性味】味甘;淡;性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熱病煩渴;赤白痢;丹毒;瘡癤;燙傷。【化學成份】含大量的脫植基葉綠素(chlorophyllide)。【原形態】穗狀狐尾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狀莖匍匐,節上生須根。莖圓柱形,伸長,常分枝,依水的深淺不同而長度不一,節間長3-4cm。葉4枚輪生;無柄;深綠色,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3cm,羽狀深裂,裂片線形,細密,13-20余對,互生和近對生。穗狀花序頂生,長5-10cm,挺立于水面,果期沉于水中;花單性,4至多數輪生,雌雄花同株;雄花居上部,苞片綠色,邊緣紅色,長圓形,小苞片卵形,萼管鐘狀,花萼4,卵狀三角形,花瓣4,紅色變綠,舟狀匙形,早落,雄蕊8,淡綠色或黃綠色,長2mm;雌花生下部,萼管幾平截或具淺齒,花瓣4,卵圓形,先端鈍,粉紅色,早落,子房下位,4室,柱頭4,羽狀,向外反轉。果球形,直徑1.5-3mm,分成4個分果爿。花期4-10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碗蕨:為碗蕨科碗蕨屬植物碗蕨Dennstaedtiascabra(Wall.)Moore[DicksoniascabraWall.]的全草。【性味】辛;涼。【歸經】膀胱經。【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表。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蕨素(pterosin)A、F、K、V,金粉蕨辛(onitisin)即4-羥基蕨素(4-hydroxypterosin)A,歐蕨伊魯甙(ptaquiloside),碗蕨甙(dennstoside)A。【性狀】根狀莖圓柱形,粗長,表面紅棕色,密被棕色的節狀毛,其下著生眾多灰黑色的須根。葉柄長20-35cm,紅棕色,稍有光澤;葉片長20-35cm,寬15-20cm,三至四回羽狀深裂;三角狀披針形或矩圓形,紙質,棕綠色,葉兩面、羽軸及葉脈均具褐色的節狀長毛;末回裂片短,鈍尖,全緣,每裂片有小脈1條,先端膨大成水囊,不達葉邊;孢子囊群生于小脈先端,囊群蓋碗形,灰綠色,略有毛。質脆,氣微,味淡。收載于中藥大辭典。白樺脂酸(Betulinicacid):CAS號472-15-1,分子式C30H48O3,分子量456.71。【生物活性】抗腫瘤(W256)。【成分來源】大棗Ziziphusjujuba,樹形杜鵑Rhododendronarboreum,喜樹Camptothecaacuminata。松葉菊堿(Mesembrine):CAS號24880-43-1,分子式C17H23NO3,分子量289.37。【藥理作用】麻醉劑;中樞興奮劑。【成分來源】擴張松葉菊Mesembryanthemumexpansum,明松葉菊Mesembryanthemumanatomtcum,扭曲松葉菊Mesembryanthemumtortuosum。2個原料藥的結構:松葉菊堿(Mesembrine)白樺脂酸(Betulinicacid)。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
背景技術:
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制成該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2-568重量份碗蕨500-506重量份白樺脂酸204-208重量份小石蝴蝶50-60重量份松葉菊堿12-14重量份。優選的用于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聚藻565重量份碗蕨503重量份白樺脂酸206重量份小石蝴蝶55重量份松葉菊堿13重量份。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的治療滑膜炎藥物。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2-568重量份碗蕨500-506重量份白樺脂酸204-208重量份小石蝴蝶50-60重量份松葉菊堿12-14重量份;制備方法:(1)按原料藥配比取聚藻、碗蕨、白樺脂酸、小石蝴蝶、松葉菊堿,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4%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1次,每次提取時間66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6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溶液洗脫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4%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1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3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溶液洗脫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優選的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5重量份碗蕨503重量份白樺脂酸206重量份小石蝴蝶55重量份松葉菊堿13重量份;制備方法:(1)按原料藥配比取聚藻、碗蕨、白樺脂酸、小石蝴蝶、松葉菊堿,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4%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1次,每次提取時間66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6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溶液洗脫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4%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1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3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溶液洗脫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一種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治療滑膜炎藥物。藥物組合物治療滑膜炎療效顯著。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5g碗蕨503g白樺脂酸206g小石蝴蝶55g松葉菊堿13g;制備方法:(1)按原料藥配比取聚藻、碗蕨、白樺脂酸、小石蝴蝶、松葉菊堿,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4%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1次,每次提取時間66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6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溶液洗脫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4%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1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3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溶液洗脫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實施例2: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2g碗蕨506g白樺脂酸204g小石蝴蝶60g松葉菊堿12g;制備方法:(1)按原料藥配比取聚藻、碗蕨、白樺脂酸、小石蝴蝶、松葉菊堿,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4%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1次,每次提取時間66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6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溶液洗脫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4%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1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3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溶液洗脫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實施例3: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治療滑膜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聚藻568g碗蕨500g白樺脂酸208g小石蝴蝶50g松葉菊堿14g;制備方法:(1)按原料藥配比取聚藻、碗蕨、白樺脂酸、小石蝴蝶、松葉菊堿,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4%乙醇作為溶劑,在37.5℃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1次,每次提取時間66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64.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溶液洗脫NKA-9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4%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4%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1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3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6,濾過,藥液通過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溶液洗脫LSD28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2%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實施例4:片劑的制備取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144g,加入淀粉257g,混勻,制粒,干燥,加微晶纖維素144g,硬脂酸鎂12g,混勻,壓制成1500片,即得藥物組合物片劑。實施例5:膠囊的制備取實施例2藥物組合物240.5g,加入淀粉331.5g,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1400粒,即得藥物組合物膠囊。實施例6:滴丸的制備稱取聚乙二醇6000235.5g水浴(80℃)加熱煮熔,加入實施例3藥物組合物12.6g,充分攪拌均勻,以液體石蠟為冷卻劑,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卻溫度為5℃,滴口內外徑為7.0/2.0(mm/mm),滴口距液面為2.3cm,滴速以每分52滴為最佳條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劑,即得藥物組合物滴丸。實驗例1:治療滑膜炎的試驗研究1資料與方法1.1病例選擇西醫診斷標準參考《外科學》中有關急性創傷性滑膜炎的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有關診斷標準眥]。排除標準:(1)X線檢查有其他關節內疾病者;(2)合并有開放性創口者;(3)炎癥性感染所致疼痛、紅腫、腫脹者;(4)因服用過其他藥物而影響本試驗療效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6)由于各種原因中途放棄者,或觀察期間接受其他療法無法判定療效者。1.2臨床資料本研究選擇的對象為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濟南市醫院就診并被確診為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為單側損傷,均有關節腫脹、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5~71歲,平均(55.56±3.52)歲;病程12~55d。治療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5~70歲,平均(55.23±4.77)歲;病程12~52d。兩組患者病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3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口服滑膜炎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7d為1療程,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膝關節屈側石膏托外固定,時間一般為2~4周;不固定者應患肢制動,臥床休息,同時適當進行股四頭肌收縮活動,每日3~5次,每次10~20min;腫脹消退后可拆除外固定,練習關節的主動屈伸活動,可抬高患肢在空中停留數秒。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藥物組合物(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外敷治療。外敷時,先將藥物組合物粉碎、混勻,用蜜糖煮熱調成糊狀,再按膝部面積用無菌紗布覆蓋。將調好的糊狀藥膏均勻涂布在槔墊上約2mm厚,用繃帶將棉墊固定在患膝上,每日1次,7d為1個療程。外敷期間可根據膝部恢復情況對進行局部的頻譜加熱照射。兩組均治療4個療程。1.4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疾病療效和證候療效的評價標準。(1)臨床控制: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療前后總積分不低于90%。(2)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證候積分降低70%~90%。(3)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降低在30%~70%。(4)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有所加重,證候積分降低少于30%。同時檢查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CRP)、血沉(ESR)。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l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表示,并采用f檢驗,等級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vU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和控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1兩組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組別n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3012106293.33*對照組30679873.33與對照組比較,*P<O.05。2.2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平均積分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灝組患者疼痛、腫脹、活動度等癥狀平均積分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O.05)。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R、CRP進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ESR、CRP明顯改善(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