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92555閱讀:718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中獸藥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屬于一種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羊捻轉胃蟲病,又稱捻轉血茅線蟲,在寄生蟲分類中屬于毛園科、血矛屬,蟲體寄生在羊第四胃及小腸,蟲體極細呈毛發狀,體表皮上有橫紋和縱脊,頸乳突非常顯著、蟲體頭端尖細口囊小、口囊內有一個茅形角質齒。雌蟲蟲體由于白色的生殖器官與含血的紅色腸管相互環繞,形成紅白相間的外觀,所以稱之為捻轉胃蟲。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季發病較多。

捻轉胃蟲病因:由病畜排出的蟲卵污染圈舍、飼草、草牧場,線蟲繁殖力強,生長過程中不需要中間宿主,蟲卵和幼蟲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和抵抗力強,不易被消滅使同群羊相互感染,并繼發感染其它胃腸道疾病,導致養羊業的用藥量增多成本增加,造成飼料利用率下降出欄時間延長。如防治不及時動物的發病率可達70%以上,死亡數占發病率的40%以上,給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捻轉胃蟲主癥:病羊精神萎頓、兩眼無神、被毛粗亂、生長緩慢進行性消瘦,體質虛弱不愛走動出牧跟不上群。眼結膜、囗腔粘膜等可視粘膜蒼白貧血。體溫稍低脈搏弱,胸腹部水腫尤其以下頜下部的水腫比較明顯觸摸時有波動感。病羊消化不良食欲減退飲水增加糞便稀軟不成形隨著病程的延長排泄物呈黑色稀粥樣并混有壞死粘液排岀,覆蓋于病羊肛門周邊及兩股之間。蟲體寄生繁殖快速,寄生數量多是本病顯著特點,寄生數量少則數百條,病程時間較長的病羊,在真胃、小腸內檢出蟲體可達數千條。本病如不及時治療,病羊因營養不良陷于極度瘦弱衰竭而死亡。

捻轉胃蟲診斷:根椐臨床檢查病羊癥狀,結合實驗室病羊糞便飽和鹽水浮聚法,檢出捻轉胃蟲蟲卵即可確診。

現有技術治療羊捻轉胃蟲大多以化學藥品敵百蟲、伊維菌素為主,前述藥物在臨床中存在對家畜的肝臟、膽囊、腎臟器官刺激損害大,藥物蓄積殘留量高,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耐藥性,都需要多療程重復用藥才能達到徹底祛除蟲體的作用。使用上述藥物后均有休藥期,一般在28-35天左右,休藥期內不能屠宰食用,母畜在哺乳期嚴禁使用。有的驅蟲藥物在臨床治療中促使平滑肌痙攣有時會造成孕羊流產,對瘦弱病畜用藥量掌握不準藥量稍大會造成病羊中毒死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有效地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給出了一種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0-25份、紫鉚12-25份、使君子殼10-24份、紅藤6-20份、烏梅5-20份、黑胡椒3-12份、冬瓜皮10-25份、炒芡實9-25份、肉豆蔻6-20份、蜜炙黃茋6-18份、角蒿30-50份、酒黃精8-20份、石斛6-18份、蜜炙甘草10-25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0份、紫鉚12份、使君子殼10份、紅藤6份、烏梅5份、黑胡椒3份、冬瓜皮10份、炒芡實9份、肉豆蔻6份、蜜炙黃茋6份、角蒿30份、酒黃精8份、石斛6份、蜜炙甘草10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5份、紫鉚25份、使君子殼24份、紅藤20份、烏梅20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5份、炒芡實25份、肉豆蔻20份、蜜炙黃茋18份、角蒿50份、酒黃精20份、石斛18份、蜜炙甘草25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2份、紫鉚13份、使君子殼12份、紅藤8份、烏梅7份、黑胡椒5份、冬瓜皮12份、炒芡實11份、肉豆蔻8份、蜜炙黃茋9份、角蒿32份、酒黃精10份、石斛7份、蜜炙甘草12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4份、紫鉚15份、使君子殼13份、紅藤9份、烏梅8份、黑胡椒6份、冬瓜皮14份、炒芡實13份、肉豆蔻10份、蜜炙黃茋11份、角蒿35份、酒黃精11份、石斛9份、蜜炙甘草13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5份、紫鉚17份、使君子殼15份、紅藤11份、烏梅10份、黑胡椒7份、冬瓜皮16份、炒芡實15份、肉豆蔻12份、蜜炙黃茋12份、角蒿39份、酒黃精13份、石斛11份、蜜炙甘草15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7份、紫鉚19份、使君子殼17份、紅藤13份、烏梅12份、黑胡椒9份、冬瓜皮18份、炒芡實17份、肉豆蔻14份、蜜炙黃茋13份、角蒿42份、酒黃精15份、石斛12份、蜜炙甘草16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9份、紫鉚20份、使君子殼19份、紅藤15份、烏梅14份、黑胡椒10份、冬瓜皮20份、炒芡實19份、肉豆蔻16份、蜜炙黃茋15份、角蒿45份、酒黃精16份、石斛14份、蜜炙甘草18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1份、紫鉚22份、使君子殼21份、紅藤18份、烏梅16份、黑胡椒11份、冬瓜皮22份、炒芡實21份、肉豆蔻18份、蜜炙黃茋16份、角蒿47份、酒黃精17份、石斛15份、蜜炙甘草20份。

根據以上所述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優選,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3份、紫鉚24份、使君子殼23份、紅藤19份、烏梅18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4份、炒芡實23份、肉豆蔻19份、蜜炙黃茋17份、角蒿48份、酒黃精18份、石斛17份、蜜炙甘草23份。

本發明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中各組分的藥性功效:

蕪荑:性味:辛、苦、溫。歸經:入肝、脾、胃經。功效:殺蟲消積、溫脾止瀉。主治:驅殺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絳蟲所致的蟲積腹痛和體外寄生蟲疥癬。

紫鉚: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肝、胃經。功效:殺內臟蟲、止痛。主治:驅殺體內寄生害蟲。

使君子殼:性味: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效:消積殺蟲、健脾消食。主治:由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引起的蟲積腹痛畜體日見消瘦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

紅藤:性味:苦、澀、平。歸經:歸胃、大腸經。功效:舒筋活血、清熱解毒、消積殺蟲。主治:風濕筋痛引起的麻木拘攣、殺滅蛔蟲、鉤蟲及蟲體堵塞引起的腹痛。

烏梅:性味:酸、澀、溫。歸經:歸肝、脾肺、大腸經。功效: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久痢引起的津液不足,可起到生津止渴和各種寄生蟲導致的蟲積腹痛。烏梅的性味酸澀,入胃能生津安蟲,蟲遇酸澀則伏而不動,利于驅蟲藥物驅殺作用和被排除體外。

黑胡椒:性味:辛、熱。歸經:入大腸經。功效:溫中散寒、下氣消痰。主治:脾虛胃弱消化不良引起的冷腸泄瀉;胡椒提取物有驅殺絳蟲作用。黑胡椒性味功用在于辛麻,辛麻可以削弱蟲體吸盤的吸附功能易于排除蟲體。

冬瓜皮:性味:甘、微寒。歸經:歸肺、脾、小腸經。功效:清熱利水、消腫。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泄瀉。

炒芡實:性味:性味:甘、澀、平。歸經:歸脾、腎經。功效:健脾止瀉、固腎澀精。主治: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所致的脾虛作瀉、久瀉不止。

肉豆蔻:性味:辛、溫。歸經:歸脾、胃、大腸經。功效:澀腸止瀉、溫中下氣。主治:由脾胃虛弱,運化失權所致的脾虛泄瀉和脾胃虛寒所致的食滯不化,肚腹疼痛拉稀。

蜜炙黃茋:性味:甘、溫。歸經:歸肺、脾經。功效:生用固表、托瘡生肌;炙用補中、提升正氣、有利水之功。主治:補中益氣、補氣兼扶陽用于脾胃虛弱、脾虛泄瀉氣虛下陷引起的久瀉不止虛性水腫

角蒿:性味:甘、淡、溫。歸經:功效:滋補強壯、除濕止痛。主治:久病氣血虧損氣血不足引起的畜體虛弱、倦怠無力。

酒黃精:性味:甘、平。歸經:歸脾、肺經。功效: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主治:脾胃虛弱所致的久瀉不止起到收斂止瀉和宮養不良造成的精神萎靡不振、倦怠無力少動。

石斛:性味:甘、淡、微寒。歸經:入肺、胃、腎經。功效:養陰清熱、生津止渴、壯骨補虛、善驅冷痹。主治:滋養胃陰、生津液,適用于津液受傷或陰虛內熱,以及舌光無苔、津液少等胃陰不足癥。本品善于補虛。

蜜炙甘草:性味:甘、平。歸經:歸十二經。功效:補氣和中、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主治:調和諸藥、減低藥物毒性、溫補脾胃虛虧、補益中氣不足強壯畜體、緩解因胃腸痙攣引起的腹痛。

本發明的治療原則:殺蟲排蟲、補氣養血、溫脾止瀉。

方解:方中以蕪荑、紫鉚、使君子殼、紅蕂為主藥,驅殺寄生在真胃內的蟲體;以烏梅、黑胡椒為輔藥,協助君藥殺蟲,排蟲、尤以烏梅之酸澀之性可以麻痺蟲體、阻止蟲體活動使其暫時失去運動能力;黑胡椒之辛麻之性可以解除蟲體吸盤的吸附功能、使蟲體脫離胃壁順利排出體外;以冬瓜皮、炒芡實、肉豆蔻、蜜炙黃茋、角蒿、酒黃精、石斛為佐藥起到補氣行血、補血滋陰治療因寄生蟲侵襲造成的結膜蒼白貧血,恢復病羊羸弱體質增進飲食恢復抵抗力,恢復胃腸功能治因腸道寄生蟲所致的腹瀉腹痛,化濕利水消除腫脹;以蜜炙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緩和藥性、引藥歸經,以上各藥合藥合用,達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中藥物組合物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和治癒率低的缺點,提供一種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配方。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與現有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羊捻轉胃蟲病最大的區別是,改變多年來獸醫臨床上驅蟲用藥的舊觀念,由于長期使用化學合成藥品治療家畜寄生蟲病,造成家畜非特異性免疫力低下,特別是藥物在家畜體內殘留和排泄物污染環境,對人們食肉安全和環境污染造成危害。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采用多味純中藥成分,具有西藥化學藥品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既具有殺滅捻轉胃蟲蟲體的功效,同時又能夠促進蟲體從病羊體內排出的作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獨特之處在于配方中選藥有針對性的選用具有酸澀性味和辛麻之性的藥物,麻痹寄生在病羊真胃內的捻轉線蟲蟲體使之失去吸附和活動能力,可以快速被排除體外。不損傷病肝臟、腎臟,無藥物蓄積殘留、無毒副作用、不產生抗藥性。起到徹底殺滅和排出蟲體的治療效果,化學驅蟲藥品不具有調理機體陰陽平衡,補益強壯病畜機體的功效,本發明的驅殺捻轉胃蟲的中藥組合物具有驅殺蟲體的功效又具有補益強壯機體恢復病羊瘦弱體質,提高畜體免疫力的功效,治療原理與化藥有本質不同,化學合成藥物計量掌握不準確容易造成中毒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解決了上述不足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防治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使用方便、易被吸收。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中優選劑型,給藥途徑簡便多樣既可以灌服給藥,也可拌在飼料中任由牲畜自由采食,節省人力物力更容易被養殖戶接受。組合物藥物便于制作存儲及使用,適宜在畜牧業生產實踐中廣泛推廣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殺蟲排蟲、補氣養血、溫脾止瀉、快速恢復病羊抵抗力,無毒副作用,臨床應用無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優選實施方式1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0份、紫鉚12份、使君子殼10份、紅藤6份、烏梅5份、黑胡椒3份、冬瓜皮10份、炒芡實9份、肉豆蔻6份、蜜炙黃茋6份、角蒿30份、酒黃精8份、石斛6份、蜜炙甘草10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0份、紫鉚12份、使君子殼10份、紅藤6份、烏梅5份、黑胡椒3份、冬瓜皮10份、炒芡實9份、肉豆蔻6份、蜜炙黃茋6份、角蒿30份、酒黃精8份、石斛6份、蜜炙甘草10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0份、紫鉚12份、使君子殼10份、紅藤6份、烏梅5份、黑胡椒3份、冬瓜皮10份、炒芡實9份、肉豆蔻6份、蜜炙黃茋6份、角蒿30份、酒黃精8份、石斛6份、蜜炙甘草10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0份、紫鉚12份、使君子殼10份、紅藤6份、烏梅5份、黑胡椒3份、冬瓜皮10份、炒芡實9份、肉豆蔻6份、蜜炙黃茋6份、角蒿30份、酒黃精8份、石斛6份、蜜炙甘草10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2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5份、紫鉚25份、使君子殼24份、紅藤20份、烏梅20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5份、炒芡實25份、肉豆蔻20份、蜜炙黃茋18份、角蒿50份、酒黃精20份、石斛18份、蜜炙甘草25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25份、紫鉚25份、使君子殼24份、紅藤20份、烏梅20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5份、炒芡實25份、肉豆蔻20份、蜜炙黃茋18份、角蒿50份、酒黃精20份、石斛18份、蜜炙甘草25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25份、紫鉚25份、使君子殼24份、紅藤20份、烏梅20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5份、炒芡實25份、肉豆蔻20份、蜜炙黃茋18份、角蒿50份、酒黃精20份、石斛18份、蜜炙甘草25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25份、紫鉚25份、使君子殼24份、紅藤20份、烏梅20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5份、炒芡實25份、肉豆蔻20份、蜜炙黃茋18份、角蒿50份、酒黃精20份、石斛18份、蜜炙甘草25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3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2份、紫鉚13份、使君子殼12份、紅藤8份、烏梅7份、黑胡椒5份、冬瓜皮12份、炒芡實11份、肉豆蔻8份、蜜炙黃茋9份、角蒿32份、酒黃精10份、石斛7份、蜜炙甘草12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2份、紫鉚13份、使君子殼12份、紅藤8份、烏梅7份、黑胡椒5份、冬瓜皮12份、炒芡實11份、肉豆蔻8份、蜜炙黃茋9份、角蒿32份、酒黃精10份、石斛7份、蜜炙甘草12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2份、紫鉚13份、使君子殼12份、紅藤8份、烏梅7份、黑胡椒5份、冬瓜皮12份、炒芡實11份、肉豆蔻8份、蜜炙黃茋9份、角蒿32份、酒黃精10份、石斛7份、蜜炙甘草12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2份、紫鉚13份、使君子殼12份、紅藤8份、烏梅7份、黑胡椒5份、冬瓜皮12份、炒芡實11份、肉豆蔻8份、蜜炙黃茋9份、角蒿32份、酒黃精10份、石斛7份、蜜炙甘草12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4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4份、紫鉚15份、使君子殼13份、紅藤9份、烏梅8份、黑胡椒6份、冬瓜皮14份、炒芡實13份、肉豆蔻10份、蜜炙黃茋11份、角蒿35份、酒黃精11份、石斛9份、蜜炙甘草13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4份、紫鉚15份、使君子殼13份、紅藤9份、烏梅8份、黑胡椒6份、冬瓜皮14份、炒芡實13份、肉豆蔻10份、蜜炙黃茋11份、角蒿35份、酒黃精11份、石斛9份、蜜炙甘草13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4份、紫鉚15份、使君子殼13份、紅藤9份、烏梅8份、黑胡椒6份、冬瓜皮14份、炒芡實13份、肉豆蔻10份、蜜炙黃茋11份、角蒿35份、酒黃精11份、石斛9份、蜜炙甘草13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4份、紫鉚15份、使君子殼13份、紅藤9份、烏梅8份、黑胡椒6份、冬瓜皮14份、炒芡實13份、肉豆蔻10份、蜜炙黃茋11份、角蒿35份、酒黃精11份、石斛9份、蜜炙甘草13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5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5份、紫鉚17份、使君子殼15份、紅藤11份、烏梅10份、黑胡椒7份、冬瓜皮16份、炒芡實15份、肉豆蔻12份、蜜炙黃茋12份、角蒿39份、酒黃精13份、石斛11份、蜜炙甘草15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5份、紫鉚17份、使君子殼15份、紅藤11份、烏梅10份、黑胡椒7份、冬瓜皮16份、炒芡實15份、肉豆蔻12份、蜜炙黃茋12份、角蒿39份、酒黃精13份、石斛11份、蜜炙甘草15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5份、紫鉚17份、使君子殼15份、紅藤11份、烏梅10份、黑胡椒7份、冬瓜皮16份、炒芡實15份、肉豆蔻12份、蜜炙黃茋12份、角蒿39份、酒黃精13份、石斛11份、蜜炙甘草15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5份、紫鉚17份、使君子殼15份、紅藤11份、烏梅10份、黑胡椒7份、冬瓜皮16份、炒芡實15份、肉豆蔻12份、蜜炙黃茋12份、角蒿39份、酒黃精13份、石斛11份、蜜炙甘草15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6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7份、紫鉚19份、使君子殼17份、紅藤13份、烏梅12份、黑胡椒9份、冬瓜皮18份、炒芡實17份、肉豆蔻14份、蜜炙黃茋13份、角蒿42份、酒黃精15份、石斛12份、蜜炙甘草16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7份、紫鉚19份、使君子殼17份、紅藤13份、烏梅12份、黑胡椒9份、冬瓜皮18份、炒芡實17份、肉豆蔻14份、蜜炙黃茋13份、角蒿42份、酒黃精15份、石斛12份、蜜炙甘草16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7份、紫鉚19份、使君子殼17份、紅藤13份、烏梅12份、黑胡椒9份、冬瓜皮18份、炒芡實17份、肉豆蔻14份、蜜炙黃茋13份、角蒿42份、酒黃精15份、石斛12份、蜜炙甘草16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7份、紫鉚19份、使君子殼17份、紅藤13份、烏梅12份、黑胡椒9份、冬瓜皮18份、炒芡實17份、肉豆蔻14份、蜜炙黃茋13份、角蒿42份、酒黃精15份、石斛12份、蜜炙甘草16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7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19份、紫鉚20份、使君子殼19份、紅藤15份、烏梅14份、黑胡椒10份、冬瓜皮20份、炒芡實19份、肉豆蔻16份、蜜炙黃茋15份、角蒿45份、酒黃精16份、石斛14份、蜜炙甘草18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19份、紫鉚20份、使君子殼19份、紅藤15份、烏梅14份、黑胡椒10份、冬瓜皮20份、炒芡實19份、肉豆蔻16份、蜜炙黃茋15份、角蒿45份、酒黃精16份、石斛14份、蜜炙甘草18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19份、紫鉚20份、使君子殼19份、紅藤15份、烏梅14份、黑胡椒10份、冬瓜皮20份、炒芡實19份、肉豆蔻16份、蜜炙黃茋15份、角蒿45份、酒黃精16份、石斛14份、蜜炙甘草18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19份、紫鉚20份、使君子殼19份、紅藤15份、烏梅14份、黑胡椒10份、冬瓜皮20份、炒芡實19份、肉豆蔻16份、蜜炙黃茋15份、角蒿45份、酒黃精16份、石斛14份、蜜炙甘草18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8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1份、紫鉚22份、使君子殼21份、紅藤18份、烏梅16份、黑胡椒11份、冬瓜皮22份、炒芡實21份、肉豆蔻18份、蜜炙黃茋16份、角蒿47份、酒黃精17份、石斛15份、蜜炙甘草20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21份、紫鉚22份、使君子殼21份、紅藤18份、烏梅16份、黑胡椒11份、冬瓜皮22份、炒芡實21份、肉豆蔻18份、蜜炙黃茋16份、角蒿47份、酒黃精17份、石斛15份、蜜炙甘草20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21份、紫鉚22份、使君子殼21份、紅藤18份、烏梅16份、黑胡椒11份、冬瓜皮22份、炒芡實21份、肉豆蔻18份、蜜炙黃茋16份、角蒿47份、酒黃精17份、石斛15份、蜜炙甘草20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21份、紫鉚22份、使君子殼21份、紅藤18份、烏梅16份、黑胡椒11份、冬瓜皮22份、炒芡實21份、肉豆蔻18份、蜜炙黃茋16份、角蒿47份、酒黃精17份、石斛15份、蜜炙甘草20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優選實施方式9

本實施方式的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組成:蕪荑23份、紫鉚24份、使君子殼23份、紅藤19份、烏梅18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4份、炒芡實23份、肉豆蔻19份、蜜炙黃茋17份、角蒿48份、酒黃精18份、石斛17份、蜜炙甘草23份。

制備方法一

步驟一、混合浸泡:將蕪荑23份、紫鉚24份、使君子殼23份、紅藤19份、烏梅18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4份、炒芡實23份、肉豆蔻19份、蜜炙黃茋17份、角蒿48份、酒黃精18份、石斛17份、蜜炙甘草23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混合均勻浸泡:按上述質量比稱取各原料,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8份純化水,40-50℃浸泡2h,使藥材充分膨脹;

步驟二、提取:采用兩次煎煮法,將藥材和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2h,分離取出煎出液,繼續向藥材內加入4份的純化水,控制蒸汽壓強為0.1-0.2MPa,加熱至沸騰后,繼續煮沸1.5h,合并兩次煎出液即為提取液;

步驟三、濃縮:將制得的提取液加入雙效濃縮罐中進行濃縮,真空濃縮蒸汽壓力為0.1MPa,一效真空濃縮器工作壓力為0.04MPa,溫度為80℃;二效濃縮器工作壓力0.06MPa,溫度為65℃,濃縮時間為2.5-3.5h,熱測相對密度為1.17-1.20時,得到濃縮液;

步驟四、醇沉:將濃縮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緩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為65%-70%,攪拌30min,4℃冷藏靜置48h,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藥液;

步驟五、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純化水,然后依次加入所得醇提取液、0.003份的苯甲酸鈉,攪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純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攪拌15min,制得治療羊捻轉胃蟲病的中藥口服液。

制備方法二

步驟一、將蕪荑23份、紫鉚24份、使君子殼23份、紅藤19份、烏梅18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4份、炒芡實23份、肉豆蔻19份、蜜炙黃茋17份、角蒿48份、酒黃精18份、石斛17份、蜜炙甘草23份,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送入粉碎機中粉碎;

步驟二、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1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40-60微米以下獲得中藥超微細粉,將制備好的組合物放入容器內或塑料袋中封口備用。

制備方式三

步驟一:將蕪荑23份、紫鉚24份、使君子殼23份、紅藤19份、烏梅18份、黑胡椒12份、冬瓜皮24份、炒芡實23份、肉豆蔻19份、蜜炙黃茋17份、角蒿48份、酒黃精18份、石斛17份、蜜炙甘草23份,混合均勻,每份原藥質量為一克,藥物總重量記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

步驟二、將煎煮液過濾藥渣后獲得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1.33(65℃)的清膏;

步驟三、清膏中加適量淀粉后混勻、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組合物顆粒制劑。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2g/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2、粉劑制劑或顆粒制劑用法用量:按病羊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藥服給藥,每日1次、連用4-8天。或者按著本實施方式中藥組合物的上述配比關系將中藥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鍋熬煮之后獲得中藥湯,根據病畜的體重以及病情選取一定劑量的中藥湯后通過胃管對病畜直接進行灌服,每日1次、連用4-8天。

具體試驗

試驗動物:臨床捻轉胃蟲病羊3只,經水洗沉淀法檢卵確認帶有捻轉胃蟲,經EPG檢卵法確認蟲卵感染率相近,具有可比性;隨機分成三組、每組一只,分別進行不同試驗。

試驗藥物:本組合物組:選用優選實施方式2制備的口服液,內服:按羊體重每次3ml/kg劑量,通過灌服給藥,每天1次,連用5天。對照組:敵百蟲粉劑(市售產品),內服:按病羊體重0.1g/kg劑量,通過灌服給藥,每天1次,連用5天。空白對照組:不使用藥物觀察組,檢查糞便中胃腸道線蟲蟲卵數量。

試驗結果:

本組合物試驗組,試驗羊用藥前每克糞便平均檢出蟲卵59個,用藥48小時后,糞便蟲卵復檢,蟲卵為7個,蟲卵減少率為88.1%;用藥72小時后,糞便蟲卵復檢,蟲卵為2,蟲卵減少率為8.5%,用藥72小時后糞便總減蟲卵率96.6%。

敵百蟲對照組,羊用藥前每克糞便平均檢出蟲卵56個,用藥48小時后,糞便蟲卵復檢,蟲卵為21個,蟲卵減少率62.5%;用藥72小時后糞便蟲卵復檢,蟲卵為6個,蟲卵減少率26.7%,用藥72小時后糞便總減蟲卵率89.2%。

空白對照組為不使用藥物觀察組,觀察捻轉胃蟲蟲卵數量在自然環境中呈上升,對照之前病羊每克糞便中檢出蟲卵60個;48小時后每克糞便中蟲卵66個,蟲卵增加6個;72小時后每克糞便中蟲卵68個,蟲卵增加了2個,空白對照組72小時后每克糞便增加了8個蟲卵。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標準:腹痛消失,腹瀉停止,采集病羊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蟲卵,未檢出蟲卵。顯效標準:腹痛消失,腹瀉次數每天減少1-2次,采集病羊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檢出少量蟲卵。無效標準:未達到上述標,采集病羊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檢出大量蟲卵。

試驗病例:某養殖公司的飼養員求診,稱飼養的6只羊出現病癥,跟隨現場診治羊捻轉胃蟲6例。

臨床檢查和診斷:病羊體溫稍低39.2-39.7℃之間,結膜蒼白,食欲減退,體弱消瘦、排黑色稀便,詢問飼養員病羊飼養情況,結合當地流行病歷史初步診斷為內寄蟲病,為進一步確診采集病羊糞便送實驗室檢驗,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蟲卵,檢出捻轉胃蟲蟲卵,確診為羊捻轉胃蟲病。

治療:用本優選實施方式2制備的口服液,將所有6只病羊,按體重3ml/kg劑量,通過灌服給藥,每天1次,連用5天;將所有用藥病羊集中在一個圈舍集中飼養,將圈舍地面清掃干凈以備收集藥后病羊糞便;病羊用藥48小時后,收集6只病羊藥后所排的糞便,采用飽和鹽水浮聚法,檢出捻轉胃蟲蟲體約630條;用藥3天后收集6只病羊藥后所排的糞便,仍采用飽和鹽水浮聚法檢查結果,糞便內蟲體明顯減少,用藥6天左右后病羊腹瀉停止,糞便變稀軟成盤狀,病羊采食飲水量較藥前明顯增多;第15天取病羊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蟲體,未檢出寄生蟲體。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舒兰市| 平塘县| 南平市| 江孜县| 凤城市| 建平县| 饶平县| 正蓝旗| 土默特右旗| 满洲里市| 恩施市| 科技| 浏阳市| 建湖县| 安康市| 沛县| 揭东县| 洛南县| 甘德县| 南陵县| 噶尔县| 苍溪县| 沙河市| 连城县| 武宣县| 黄大仙区| 塔河县| 南平市| 兴义市| 鹿泉市| 新民市| 沧源| 永城市| 常德市| 花莲县| 沈丘县| 马边| 息烽县| 饶阳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