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肝纖維化是一個病理生理過程,是指由各種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任何肝臟損傷在肝臟修復愈合的過程中都有肝纖維化的過程,如果損傷因素長期不能去除,纖維化的過程長期持續就會發展成肝硬化。
病毒感染性疾病屬于中醫學“外感病”范疇,外感病,六氣運動失圓之病也。初則一氣偶偏,繼則一氣獨勝。一氣獨勝,諸氣敗亡。中氣消滅、所以人死。應立即將五行運動失圓之處,調之使圓。若外感一氣獨勝之病,治救稍遲,即致死亡。“萬病皆損于陽氣”,“有陽則生,無陽則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賴此先天一點真氣耳。乙肝治療上以扶正為主,調整臟腑陰陽氣血,增強抗病能力,同時注意消除致病因素,治以祛邪。
中草藥及中成藥治療病毒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過阻斷病毒繁殖過程的吸附、穿入、復制、成熟中的某一環節而直接抑制病毒,或通過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機體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而間接抑制病毒,通過藥物的合理配伍,既可以清除濕熱毒邪,抑制病毒復制,又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微循環,恢復肝細胞正常代謝,從而達到治愈乙肝的目的。中草藥已成為新藥研制開發的重要對象,包括生物堿、苷類、揮發油、萜類、內酯、醌類、氨基酸、樹脂、鞣質、糖類、淀粉、植物色素、蛋白質、酶、油脂和蠟、甾醇、有機酸和無機成分等。像中藥多糖類、黃酮類、萜類、多糖類、生物堿類、蛋白質類,以及酚類、甾醇、木脂素等藥物的研制開發已成為藥學領域的研究前沿。作為免疫增強或免疫調節,中草藥具有獨特的優勢,其卓越的雙向調節功能和較小的毒、副作用已得到世界醫學界的普遍認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中的應用,該藥物具有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成分簡單、療效突出和不需手術的優點。
因此,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即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藥物)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生黃芪90-110份,白芍90-110份,丹參90-110份,橘紅90-110份,草河車80-100份,小薊50-70份,澤蘭50-70份。
其中,各個組份的質量份優選如下:
(1)生黃芪90-94份,白芍90-94份,丹參90-94份,橘紅90-94份,草河車80-84份,小薊50-54份,澤蘭50-54份;
(2)生黃芪94-98份,白芍94-98份,丹參94-98份,橘紅94-98份,草河車84-88份,小薊54-58份,澤蘭54-58份;
(3)生黃芪98-102份,白芍98-102份,丹參98-102份,橘紅98-102份,草河車88-92份,小薊58-62份,澤蘭58-62份;
(4)生黃芪102-106份,白芍102-106份,丹參102-106份,橘紅102-106份,草河車92-96份,小薊62-66份,澤蘭62-66份;
(5)生黃芪106-110份,白芍90-110份,丹參90-110份,橘紅90-110份,草河車96-100份,小薊66-70份,澤蘭66-70份。
在本發明的上述中藥組合物中,選擇性地將生黃芪、白芍、丹參、橘紅、草河車、小薊和澤蘭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個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
其中選擇生黃芪是因為生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對于貧血、浮腫、體虛多汗、胎動不安、子宮脫垂、氣血兩虧、陰虛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療效。其中選擇白芍是因為白芍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效。可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其中選擇丹參是因為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其中選擇橘紅是因為橘紅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其中選擇草河車是因為草河車具有敗毒抗癌、消腫止痛、清熱定驚、鎮咳平喘的功效。其中選擇小薊是因為小薊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效。其中選擇澤蘭是因為澤蘭具有驅風鎮痛的功效。上述七味藥彼此協同產生作用,共同使其產生針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治療效果。
利用上述的中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得到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藥物,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生黃芪90-110份,白芍90-110份,丹參90-110份,橘紅90-110份,草河車80-100份,小薊50-70份,澤蘭50-70份。
其中,各個組份的質量份優選如下:
生黃芪90-94份,白芍90-94份,丹參90-94份,橘紅90-94份,草河車80-84份,小薊50-54份,澤蘭50-54份;
生黃芪94-98份,白芍94-98份,丹參94-98份,橘紅94-98份,草河車84-88份,小薊54-58份,澤蘭54-58份;
生黃芪98-102份,白芍98-102份,丹參98-102份,橘紅98-102份,草河車88-92份,小薊58-62份,澤蘭58-62份;
生黃芪102-106份,白芍102-106份,丹參102-106份,橘紅102-106份,草河車92-96份,小薊62-66份,澤蘭62-66份;
生黃芪106-110份,白芍90-110份,丹參90-110份,橘紅90-110份,草河車96-100份,小薊66-70份,澤蘭66-70份。
一種上述藥物的制備方法:
步驟1,按照所述質量份配比稱取各個原料藥,加入各個原料藥質量和5~10倍的水,調節整個體系的PH至7.5~8.5后浸泡至少6小時;
步驟2,加熱至沸騰,回流至少2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20~25℃后過濾得到第一提取液和一次藥渣,將所述第一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密度1.1~1.2,得到第一濃縮液;
步驟3,在步驟2中所述一次藥渣中加入各個原料藥質量和5~10倍的水,再次加熱至沸騰后,回流至少2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20~25℃后過濾得到第二提取液和二次藥渣,將所述第二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密度為1.1~1.2,得到第二濃縮液;
步驟4,將所述第一濃縮液和第二濃縮液均勻混合后調節pH至7~7.5,得到所述藥物。
在所述步驟1之前,進行粉碎以使原料藥成粉末狀,過20-90目篩。
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浸泡時間為6~12小時。
在所述步驟2和3中,進行回流的時間均優選為3~4小時。
在所述步驟4中,將所述第一濃縮液和第二濃縮液合并后調節pH至7.3~7.5。
如上述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藥物及制備方法制得的藥物活性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運用中醫理論分析處方組成,根據各味藥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質與藥理作用的研究結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穩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安全可靠、療效顯著、治療無痛苦、無毒副作用,不需要手術即可達到緩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目的,連續服用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首先按照下述表格所述的原料藥質量比進行稱量,粉碎(過45目篩)后混合均勻。
按照上述實施例1-11,依照如下方法進行煎服:
步驟1,按照所述質量份配比稱取各個原料藥,加入各個原料藥質量和8倍的水,調節整個體系的PH至8后浸泡8小時;
步驟2,加熱至沸騰,回流3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20~25℃后過濾得到第一提取液和一次藥渣,將所述第一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密度1.1~1.2,得到第一濃縮液;
步驟3,在步驟2中所述一次藥渣中加入各個原料藥質量和6倍的水,再次加熱至沸騰后,回流3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20~25℃后過濾得到第二提取液和二次藥渣,將所述第二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密度為1.1~1.2,得到第二濃縮液;
步驟4,將所述第一濃縮液和第二濃縮液均勻混合后調節pH至7.4,得到所述藥物。在所述藥物中加入該藥物質量200倍的水,過濾、分裝,即制成200個口服液。
早中晚三次(8點、12點和20點),每次服用一瓶口服液,飯后30min服用。
按照上述制備方法和原料藥配比進行制備得到的口服液1-11,進行具體臨床試驗,在服用時,選擇不同患者分別服用口服液兩個月后進行各項參數的測試,具體臨床試驗結果如下:
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病人(男、女各50人),服用本發明的口服液6個月后,9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病人的肝纖維化程度明顯減輕。
以上對本發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