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無煙式艾灸儀。
背景技術:
艾灸法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特色的自然療法,是針灸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廣泛,通過艾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特性,運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可以溫經散寒、行氣止痛,調和氣血,加強機體氣血運行,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現在臨床實踐中,艾灸的運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艾灸過程中,然而傳統的艾灸方法是醫師手持操作,專項人員全程看護,人工調節,耗時長,易疲勞,藥芯燃燒不充分,有時還易灼傷患者,為此,出現了一些可避免人工長時間手持操作的艾灸儀。
現在市場上的艾灸保健儀有非除煙式艾灸儀和除煙式艾灸儀,除煙式艾灸儀的主要結構為:包括除煙箱體、灸療主體艾灸頭、連接除煙箱體和艾灸頭的排煙管,艾灸頭包括有桶狀艾灸盒,艾灸盒下端口設有擋灰網,艾灸盒內設有艾條固定座,艾灸盒經可折疊彎曲的活動臂安裝在排煙箱上,從而方便對艾灸頭位置的控制。該結構的艾灸儀存在結構設計不合理之處,首先艾條采用橫插固定在艾灸盒內,不僅艾條的使用方式有悖于傳統手法,影響艾灸效果;其次艾灸頭上的排煙孔/口通常設置在艾灸頭的頂端或頂端側邊,排煙管與艾灸頭頂端相連后,煙和熱量從艾灸頭頂端直接排出;再有盡管有排煙連接裝置存在,但艾灸盒內的艾灸條長時間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油和/或水蒸氣難免會有小部分凝集而順著艾灸頭的內盒壁流下,當不小心滴落到患者身上時會產生燙傷。
由于艾條燃燒時,通常在聚熱罩的頂端富集具有更多的熱量,而下端熱量相對少。而現有艾頭的排煙孔通常在艾頭聚熱罩的頂端或頂端邊緣,與外界排煙管直接相連,抽煙裝置工作時產生的對流風直接將艾頭聚熱罩上端的熱量帶走,沒有任何緩沖,熱量散失快,影響艾條點燃一頭,燃燒時使艾頭燃燒成錐形,導致艾條/艾絨的燃燒速度過快,影響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置更為合理艾灸治療儀,一方面所述艾灸治療儀的艾頭聚熱罩可減緩熱量散失速度,延長艾條/艾絨的燃燒時間,提高艾條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由于油滴和/或水滴滴落而燙傷患者。
本發明所述艾灸治療儀,包括空氣凈化箱體、排煙裝置以及艾灸頭,空氣凈化箱體內部設有包括抽風機及空氣凈化濾芯,抽煙裝置包括排煙軟管及剛體中空排煙管,剛體中空排煙管固定于空氣凈化箱體上,與空氣凈化箱體內聯通,排煙軟管一端接于剛體中空排煙管上,艾灸頭包括聚熱罩和位于艾灸頭下端的防護罩,艾灸頭下端防護罩設有擋灰網,擋灰網上設有艾條盛放盒,艾灸頭上端連接排煙軟管,所述聚熱罩包括聚熱罩外罩和與外罩相連的內罩,所述外罩與內罩之間的側面空間為中空,所述內罩的下緣處設有一圈排氣孔,且所述內罩與所述外罩相連后,內罩頂端成密封狀態。
本發明所述無煙式艾灸儀,所述艾灸頭上的聚熱罩為上窄下寬的錐形,錐形的上端伸出有一段圓柱狀,圓柱狀上端連接排煙管,所述聚熱罩包括外罩,連接于外罩上的內罩,外罩與內罩側面間的空間為中空狀,所述內罩頂端密封,底端下緣附近設有一圈排風/排煙圓孔,所屬內罩內優選壁是以具有熱反射材料而制成的聚熱內罩。外罩頂端與艾灸儀的排煙管相連,將點燃艾條時產生的煙霧通過內罩底端排煙空經外罩與內罩間的中空空間,通過外罩頂端連接的排煙管而排出,這種排煙方式,熱量的散失具有一從上至下然后再向上的緩沖方式,延緩了熱量的快速散失。外罩與內罩可通過聚熱罩的下端以螺絲連接方式固定連接、或者以卡口方式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在聚熱罩頂端用一專用連接件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保護罩可以是一螺絲螺連方式,將保護罩固定在所述聚熱罩上,也可以是在聚熱罩和防護罩上設有相應的卡扣,通過卡扣方式相連接;或者是以其它方式相連,如類似磁鐵吸引的方式。
為更好地實現減緩熱量流失速度,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艾灸頭上端設有一專用法蘭連套件,用于將聚熱罩外罩和內罩連接固定。該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聚熱罩外罩圓柱段頂端設有一圈向內的凸起。所述法蘭連接套件包括連接排煙管的罩壁螺桿和連接聚熱罩上端的通孔法蘭。罩壁螺桿和通孔法蘭通過螺紋連接方式將所述聚熱罩外罩和內罩緊密固定,連接后聚熱罩內罩頂端形成密封狀態。所述通孔法蘭為中空狀,并且其中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并且通孔法蘭的中間偏下端向內凹陷形成一圈“凹”字形,如同一圈“瘦腰”狀,“凹”字形管段上設有一圈特定排煙孔,用于將來自于聚熱罩中的煙霧經這些圓孔排出進入排煙凈化設備,由于通孔法蘭的外徑與聚熱罩上端的內徑幾乎相等,這樣在用通孔法蘭和罩壁螺桿將聚熱罩固定連接時,“凹”字形設計可更為方便煙霧的排出。通孔法蘭的開口端內壁設有一圈內絲螺紋(圖中未標出),通孔法蘭。所述罩壁螺桿為兩端開口、中空管狀,一端設有一圈與通孔法蘭內絲螺紋相配的外絲螺紋,帶有外絲螺紋一端的管壁外徑小于另一端的管壁外徑,優選的是,罩壁螺桿外徑較大一端的外徑與通孔法蘭設有內絲螺紋一端的外徑相同。通孔法蘭和罩壁螺桿通過螺紋連接從而固定住聚熱罩外罩和內罩。相應地,通孔法蘭開口端的外管徑(外徑)微略小于聚熱罩內罩上端圓柱段內徑,通孔法蘭的封閉端下緣處帶有一圈外向環狀凸起,外向環狀凸起的直徑要大于聚熱罩內罩上端圓柱段內徑,當將通孔法蘭從聚熱罩內罩上端穿出時,連接法蘭1的下端凸起不能穿過聚熱罩內罩上端并可同時起到將聚熱罩內罩上端密封的作用,從而防止熱量直接從聚熱罩內罩上端帶走。
一個優選的尺寸組合方案是,聚熱罩內罩上的圓柱段內徑與聚熱罩外罩圓柱段內徑相同,聚熱罩外罩的圓柱段上緣處設有一圈向內的環狀凸起,該環狀凸起的直徑應大于通孔法蘭開口端的內徑而小于通孔法蘭開口端的外徑。當通孔法蘭穿過聚熱罩內罩上端時,通孔法蘭“凹”字形段上的排煙孔位置應高出聚熱罩內罩上緣,而通孔法蘭的封閉端由于設有一圈向外的且直徑大于聚熱罩內罩圓柱端內徑的環狀凸起,導致通孔法蘭封閉端不能穿過聚熱罩內罩圓柱段,從而達到將內罩上端密封的效果。而且,當通孔法蘭穿過聚熱罩內罩時,其應能剛好緊貼聚熱罩外罩上緣的向內凸起下面,當將罩壁螺桿上的外絲螺紋通過聚熱罩外罩旋緊擰入通孔法蘭內絲螺紋端后,其較大的一端剛好能與聚熱罩外罩上的環狀凸起的上面緊貼,從而達到將聚熱罩外罩、內罩緊密連接。由于在聚熱罩外罩和內罩間設計了一帶有排煙孔的連接件,熱量的散失進一步得到了延緩,熱量的利用率也相應提升。
本發明中,為更好地實現將所述聚熱罩連接于萬向活動臂上,在連通孔法蘭和罩壁螺桿之間,還可以設有罩壁法蘭,所述罩壁法蘭包括連接桿和固定于所述連接桿上的轉軸式阻尼,所述連接桿帶有一環形套圈,將環形套圈套連于罩壁螺桿上。在該實施例中,將罩壁螺桿制作成一個相對較長點的元件,比如在罩壁螺桿上有外絲螺紋的一端,沿另一端往上設有一延長段,該延長段內外徑與帶螺紋端的內外徑是相同的,延長段的長度與環形套圈的高度相應,并且延長段的外徑微略小于環形套圈的內徑,環形套圈的外徑與罩壁螺桿的具有內徑較大一端的外徑相同。該配件與聚熱罩內外罩的連接方式同上面的法蘭連接套件,這樣當將該配件連接在聚熱罩上時,也能很好地緊連聚熱罩外罩和內罩的目的。
為更好地布控排煙軟管,在本發明所述萬向活動臂上,還可以設有一軟管夾持件。
在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連法蘭連接套件上,還可進一步包含一個與法蘭連接套件外徑尺寸及長度相適應的耐熱塑料管套,工作時將耐熱塑料管套連套連于所述法蘭連接套件上,可以防止不小心碰到法蘭連接套件而燙傷。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聚熱罩內罩下端外援處,含有3-20個小型小型強磁,優選為5-10個小型強磁,所述小型強磁為內徑在2-5mm,所述小型強磁通過用相應的螺絲和螺母固定于所述內罩上。裝有強磁的螺母,一方面可以將艾灸頭防護套通過磁吸更為方便地連接于艾頭聚熱罩上,另一方面,由于磁鐵的存在,在點燃艾條時,磁鐵也相應加熱,可以起到一定的磁療理療作用。
本發明所述的艾灸頭防護罩,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是,其可以是有這樣的結構的防護罩: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所述擋灰網通過第二殼體上的卡扣固定于所述第二殼體上,所述第二殼體帶有與殼體下緣水平垂直的水平外延,所述第二殼體通過所述第一殼體上的可活動卡條和凸起固定于第一殼體上,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間形成一個以第二殼體上的水平外緣為底面的環形凹槽,該凹槽可收集沿艾灸頭內壁滴落下的水滴或油滴(如艾油)。。
固定于所述擋灰網上的艾條容納盒,可以是1個、2個、3個或4個,在擋灰網上均勻分布,艾條容納盒優選的是一種網狀結構的艾條容納盒。
優選的一個防護罩的結構是:所述第一殼體內壁帶有至少兩個凸起及可活動卡條,用于將所述第二殼體穩固地固定于第一殼體內。所述第二殼體的水平外延的外徑等于或微弱小于第一殼體的內徑。在所述第二殼體的水平外延上,分布有至少兩個向下的卡扣,用于將所述擋灰網固定在第二殼體上。所述第一殼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殼體的高度。
在本發明的又一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防護罩在所述擋灰網的下方、連接于所述第一殼體的下緣進一步包含一防燙環網,當用于肥胖患者,比如肚子大的患者,對其腹部進行艾灸治療時,可以防止其突出的腹部深入到擋灰網上而直接接觸擋灰網上燃燒的艾條,導致肚皮燙傷。
本發明的再一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防護罩結構可以是:所述第一殼體上,在所述每一個可活動細條緊鄰兩側設有兩個向內的凸起,所述可活動細條優選為至少兩個,更優選為至少三個、或至少4個,或至少5個、或至少6個,或更多,最優選為具有4個可活動卡條,相應具有緊鄰可活動細條的8、10個或12個向內的凸起,通過將第二殼體的水平外延置于所述第一殼體的凸起上,再將第一殼體上的可活動卡條下壓住第二殼體上的水平外延,達到緊固的目的。所述的位于位于第一殼體上的向內的凸起,其形成可以是多種方式,這些方式,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容易做到的,比如可以是直接在第一殼體上內壁焊接或其它連接方式將凸起固定在第一殼體上,也可以是直接在在第一殼體上進行切割一小塊(切但不切斷),然后將切出的部分向內凸,形成凸起。同樣地,可活動卡條也可以是多種方式形成,比如可以直接在第一殼體上緣切一細長小條,然后將其折彎,形成卡條。
本發明中,所述內罩、外罩、通孔法蘭、罩壁螺桿、罩壁法蘭均為鋁制材料。所述內罩的內表面可以起到反射熱量的作用。
本發明中防護罩的殼體、防燙網為不銹鋼材料,擋灰網和艾條容納盒也同樣是為不銹鋼或鐵。
本發明無煙式艾灸儀,所述空氣凈化箱體內設有一帶孔的隔板,將箱體內分為上下兩層,在箱體凈化室下層設有一抽風機以及出風口;在箱體隔板上設有一圈凸起,凸起上擱放空氣凈化濾芯,用于過濾凈化灸療過程中產生的煙霧、焦油及氣味,通過開啟抽風機,可將艾灸頭內艾條燃燒產生的煙霧、焦油及異味通過排煙管進入到凈化箱體內,經凈化箱內的空氣凈化濾芯凈化后,通過下面的出風口排出箱體,出風口排出的空氣基本是無味的,不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利于灸療室的治療環境的維持。
所述空氣凈化濾芯包括初效濾芯、中效濾芯和高效活性炭復合濾芯,初效濾芯用于過濾煙霧中的粉塵及焦油,中效濾芯可進一步過濾粉塵及焦油,高效濾芯包括活性炭濾芯和HEPA濾芯,活性炭濾芯可以吸收艾條燃燒后的異味及有害氣體,如甲醛;HEPA濾芯可進一步過濾粉塵及焦油并防止活性炭污染。
優選的一個方式是,為了能更好地保護空氣凈化濾芯層,在箱體凈化室內,位于剛體排煙管與箱體凈化室相連處,可以設有一金屬初效擋灰除油網,用于將從排煙管道中進來的煙霧中的灰塵和焦油初步過濾。在所述空氣凈化濾芯的上層,還可以進一步放置一塊海綿,用于吸收過濾空氣中的水分及油滴,更好地保護空氣凈化濾芯,延長濾芯使用壽命。
為方便本發明所述無煙式艾灸儀的移動,在箱體凈化室的下部,設有萬向輪,可輕松地將無煙式艾灸儀在不同地點的移動。
本發明所述無煙式艾灸儀,為實現不同的治療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凈化機箱上,可以是單獨一個艾灸頭,也可以是兩個艾灸頭,方便對不同患者同時進行艾灸,也可以對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同時進行艾灸。
改良后的無煙式艾灸儀,一方面由于其排煙孔在聚熱罩底端,排煙時聚熱罩的煙霧及熱量先從聚熱罩的頂端流向底端,再通過底端的排煙孔,經聚熱罩內罩與外罩的空腔,再經聚熱罩上端連接法蘭上的排煙孔而排出,煙霧及熱量排出緩沖時間更長,使得熱量散失速度大大降低,從而延長了艾條/艾絨的燃燒時間,加長艾條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凈化處理,艾灸時排出來的煙霧不會污染艾灸治療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無煙艾灸儀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帶有雙頭艾灸頭的無煙艾灸儀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萬向轉動臂桿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艾灸頭45°角仰視圖。。
圖5是本發明艾灸頭聚熱罩45°角仰視圖。
圖6是本發明艾灸頭聚熱罩剖面圖。
圖7是法蘭連接件(包括罩壁螺和通孔法蘭)的主視圖。
圖8是帶有法蘭連接件與聚熱罩安裝在一起后的剖視圖。
圖9是帶有罩壁法蘭的法蘭連接件主視圖。
圖10是本發明艾灸頭防護罩俯視圖。
圖11是本發明艾灸頭防護罩剖視圖。
圖12是本發明艾灸頭防護罩上的防燙網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通過下面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然而,所述的實施例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前面描述和下列實施例中公開的特征(個別地和它們的任何組合或替換),可以是用于以基本不同形式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無煙式艾灸儀,包括空氣凈化箱體1、排煙裝置及艾灸頭4,空氣凈化箱體內部設有包括抽風機及空氣凈化濾芯,空氣凈化箱底部設有便于移動的萬向輪12以及空氣排出口11,在空氣凈化箱內,通過一帶孔的隔板將凈化箱內分為上下兩個空間,在下層放有抽煙機,而隔板上端有一凸起,用于擱放空氣凈化濾芯,可凈化過濾艾灸時產生的煙霧、焦油及異味。抽煙裝置包括排煙軟管3及剛體中空排煙管2,剛體中空排煙管2固定于空氣凈化箱體1上,與空氣凈化箱體1內室聯通,排煙軟管3一端接于剛體中空排煙管2上,另一端連接在艾灸頭4上端。在剛體中空排煙管2上,還可以連接有一萬向轉動臂6,萬向旋轉臂9上帶有一與剛體中控排煙管2外徑相適宜的套環64,將套環64套于剛體中控排煙管2上,并通過螺栓65固定于剛體排煙管2上,萬向轉動臂6可實現在剛體中空排煙管上下移動,在水平方向上,可實現360度轉動,萬向轉動臂包括兩個臂,分別是臂一61和臂二62,臂一和臂二之間用可活動軸63連接,這樣在水平方向上實現360度轉動的同時,臂一和臂二之間還可形成一定的角度(如圖3),方便對于不同高度和類型的患者進行定位治療。在艾灸頭上,還設有一連接法蘭配件5,連接法蘭配件5上設有一轉軸式阻尼58,通過轉軸式阻尼58與萬向轉動臂6連接,如可以是通過螺栓連接,這樣由于轉軸式阻尼58的存在,在萬向連接臂6和和艾灸頭4之間又可形成一定的夾角,方便對艾灸頭4根據不同的患者部位調整不同的角度,更便于治療目的。
圖2是本發明雙艾灸頭的實施例圖。
所用的艾灸頭4是一種包括聚熱罩41和位于艾灸頭下端的防護罩42的艾灸頭,艾灸頭4下端防護罩42設有擋灰網423,擋灰網423上設有艾條盛放盒424,艾灸頭上端連接排煙軟管3,所述聚熱罩41包括聚熱罩外罩411和與外罩相連的內罩412,外罩與內罩之間的側面空間為中空,所述內罩的下緣處設有一圈排氣孔413,且所述內罩與所述外罩相連后,內罩頂端成密封狀態。
實施例2
圖5及圖6給出了本發明的艾灸頭聚熱罩41的實施方式圖。聚熱罩外罩411和聚熱罩內罩412,通過在它們的下端凸起部分用卡扣或螺絲固定住,聚熱罩內罩412下端帶有排煙孔413,上端密封,聚熱罩外罩411和內罩412側面間形成中空狀,供煙霧的排出,聚熱罩的內罩412下端外緣上設有8個內徑為3mm的小型強磁414,小型強磁414通過用螺絲和螺母的方式固定在聚熱罩內罩412的下端外援上,聚熱罩上的小型強磁414可將不銹鋼制艾灸頭防護罩2牢牢地吸住,實現二者固定連接,形成如圖4所述的艾灸頭。
作為一個類似于本發明實施例1中兩個產品的圖,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想到,將聚熱罩外罩411的上端圓柱管狀部分連接到無煙艾灸儀的軟管上,這個軟管優選可以是具有調節高度、方向并能在相應位置固定的軟管,得到的無煙艾灸儀是一種類似于實施例1、但不需要萬向轉動臂的艾灸儀。
實施例3
為實現本發明更好地延緩熱量散失速度,專門設計了一個與本發明聚熱罩相配套并專用于本發明聚熱罩上的連接法蘭元件5。如圖7所示,該連接法蘭元件5包括連接排煙管罩壁螺桿52和連接聚熱罩的通孔法蘭51,連接法蘭51通過將螺紋將罩壁螺桿52上的外絲螺紋54旋入通孔法蘭51上的內絲螺紋(圖中未標出)中,實現螺紋連接。
圖8給出了本發明一個改良型的艾灸頭聚熱罩剖視圖,將通孔法蘭51的開口端穿過聚熱罩內罩412上端圓柱段,由于通孔法蘭51的下端帶有大于聚熱罩內罩412上端圓柱段的內徑,因此下端不能通過,通孔法蘭51穿過聚熱罩內罩412時,其“凹”字形段上的排煙通孔413是高出內罩然412的圓柱段上端的。穿過后,再將聚熱罩外罩411套于聚熱罩內罩412上,套上后通孔法蘭51的開口端應緊貼聚熱罩外罩411上的環形凸起415,將罩壁螺桿52上的外絲螺紋54與通孔法蘭51一端上的內絲螺紋(圖中未標出)擰緊,擰緊后,罩壁螺桿52應該是剛好緊卡在聚熱罩外罩411上的環形凸起415上,通過螺紋連接將聚熱罩內外罩411和聚熱罩內罩412緊密連接。連接好后,位于聚熱罩上端的罩壁螺桿可以與艾灸儀的排煙孔相連,實現排煙。
將艾灸頭防護罩,通過聚熱罩內罩上的小型強磁固定連接,得到本發明一優選方案的艾灸頭,然后將該艾灸頭罩壁螺桿52的上端連接于排煙軟管上,這個軟管優選可以是具有調節高度、方向并能在相應位置固定的軟管,得到一個無煙艾灸儀是一種類似于實施例1、但不需要萬向轉動臂的艾灸儀。
實施例4
如圖9,給出了本發明的另一連接法蘭,該連接法蘭5由于在罩壁螺桿52和通孔法蘭51之間設有一罩壁法蘭56,該罩壁法蘭56上設有連接桿57和螺連于連接桿57上的轉軸式阻尼58,連接桿57上設有環形套圈,相應地,在在臂罩螺桿52上設有一段與環形套圈尺寸相適應的延長段,用連接桿上57的環形套圈套連于罩壁螺桿52的延長段中,然后將罩壁螺桿52外絲螺紋54端與通孔法蘭51內絲螺紋端緊密連接,形成一個新的法蘭連接套件。
用該帶有罩壁法蘭56的連接法蘭5將聚熱罩外罩11和聚熱罩內罩12緊密連接(參照實施例3的方式),罩壁螺桿52的上端連接排煙軟管,轉軸式阻尼58連接在無煙艾灸儀的萬向轉動臂上,就可得到實施例1的無煙艾灸儀,如圖1。
做成雙艾灸頭的實施例如圖2
實施例5
圖10-12給出了本發明防護罩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圖。灸艾頭防護罩包括第一殼體421、第二殼體422、連接于第二殼體422上的擋灰網423,以及固定在所述擋灰網423上的艾條容納盒424,艾條容納盒424一端置于擋灰網423正中間部,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另一端開口朝上,擋灰網同樣是帶有網孔的鋼絲或鐵絲網制成。第一殼體內421壁帶有8個向內凸起425及4個可活動卡條426,第二殼體422帶有與殼體下緣水平垂直的水平外延427,所述水平外延427的外徑等于或微弱小于第一殼體421的內徑,通過將第二殼體的水平外延427置于第一殼體421的內向凸起425上,再將第一殼體上的可活動卡條426下壓住第二殼體上的水平外延427,達到緊固的目的。在所述第二殼體的水平外延427上,分布有4個向下的卡扣428,將擋灰網423置于第二殼體422的下端,并用卡扣428將擋灰網423固定在第二殼體422上。安裝好后,在所述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間形成一個以第二殼體上的水平外緣為底面的環形凹槽,該凹槽可收集沿艾灸頭內壁滴落下的水滴或油滴(如艾油)。
位于擋灰網423上的艾灸盒424,其數量不限定于1個,如可以是2個、3個或4個,均勻的固定在擋灰網423上。
當用于肥胖患者,比如肚子大的患者,對其腹部進行艾灸治療時,在艾灸頭防護罩上,位于第一殼體421下端可進一步設一防燙網429,其可以防止其突出的腹部深入到擋灰網423上而直接接觸擋灰網423上燃燒的艾條,導致肚皮燙傷。
將本發明上述這些防護罩,與聚熱罩通過小型強磁固定,可用于上各實施例的無煙艾灸儀中。
實施例6艾條燃燒時間比較
將本發明實施例2、實施例3形式的艾灸儀,以及用現有技術中在聚熱罩內罩頂端開排煙孔的聚熱罩而制作成的艾灸頭替代本實用艾灸頭而得到的艾灸儀,各自將一根標準艾條(直徑18mm,長度200mm)置于各自艾灸盒內,工作時打開排煙凈化室的抽煙機,在同樣的環境下進行燃燒,記錄各聚熱罩艾條燃燒時間。最終,用實施例2的聚熱罩艾條燃燒時間約為138分鐘,用實施例3的聚熱罩艾條燃燒時間約為150分鐘,而用現有技術中聚熱罩內罩頂端開排煙孔的艾灸頭制成的愛就愛,艾條燃燒時間約為1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