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包括腕帶和體溫測量裝置,體溫測量裝置包括溫度采集模塊、主控模塊、人機交互模塊、存儲模塊,其中:
溫度采集模塊包括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紅外溫度傳感器,其中接觸式溫度傳感器位于腕帶內側,用于測量腕溫T1,紅外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腕帶外側,用于測量環境溫度T2;溫度采集模塊接收主控模塊發送的體溫測量指令,啟動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紅外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將測量得到的腕溫T1和環境溫度T2發送給主控模塊;
主控模塊接收人機交互模塊發送的體溫測量指令,轉發給溫度采集模塊;接收人機交互模塊發送的查詢指令,從存儲模塊中讀取相應數據并反饋給人機交互模塊進行顯示;接收溫度采集模塊反饋的腕溫T1和環境溫度T2,采用二次擬合曲線得到擬合實際體溫T0,二次擬合曲線公式為:
T0=aT22+bT2+c+T1
其中,a、b、c表示二次擬合曲線系數,采用若干歷史數據學習得到;
采用定值校準得到實際體溫ΔT表示定值校準常數;
主控模塊將實際體溫發送給人機交互模塊反饋給用戶,并送入存儲模塊中存儲;
人機交互模塊提供人機交互接口,用于用戶發送控制指令,包括體溫測量指令、查詢指令,并向用戶反饋體溫數據;
存儲模塊用于存儲測得的體溫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采集模塊包括導熱銀片和搭載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PCB板,導熱銀片位于腕帶內側,與用戶手腕直接接觸,PCB板背面無縫焊接在導熱銀片上,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熱焊盤設置有導熱孔,接觸式溫度傳感器頂部設置有隔熱泡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銀片采用雙層銀片,其中內側銀片為長條形,包裹橈動脈和尺動脈,外側銀片面積小于內側銀片,一面緊貼內側銀片,另一面與PCB板焊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由鋁罐包裹,采用固定軸置于腕帶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指令還包括額溫測量指令和環境溫度測量指令;
當溫度采集模塊通過主控模塊接收到額溫測量指令時,啟動紅外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將測量得到的額溫通過主控模塊反饋給人機交互模塊;
當溫度采集模塊通過主控模塊接收到環境溫度測量指令時,啟動紅外溫度傳感器進行測量,將測量得到的環境溫度通過主控模塊反饋給人機交互模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體溫測量裝置還包括無線通信模塊,主控模塊通過無線通信模塊與上位機(例如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通信。
7.一種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的體溫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測量得到用戶腕溫T1;
S2:采用紅外溫度傳感器測量得到環境溫度T2;
S3:采用二次擬合曲線對腕溫進行校準,得到擬合實際體溫T0,二次擬合曲線的公式為:
T0=aT22+bT2+c+T1
其中,a、b、c表示二次擬合曲線系數,采用若干歷史數據學習得到;
S4:令實際體溫ΔT表示定值校準常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的體溫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腕溫T1的測量方法為:連續測量N次用戶腕溫后進行均值濾波,將均值濾波得到的溫度值作為最終腕溫T1。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式體溫測量腕帶的體溫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境溫度T2的測量方法為:連續測量M次環境溫度后進行中值濾波,將中值濾波得到的環境溫度作為有效環境溫度,當有效環境溫度數量達到K時,對K個有效環境溫度進行均值濾波作為最終環境溫度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