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器械。
背景技術:
:
臨床針對留置胃管、氣管切開等管道病人口唇干燥或張口呼吸病人口腔保濕一般做法是用鹽水或溫開水濕潤一塊無菌紗塊后打開并覆蓋在張開的口唇上,起到保濕的作用。不足之處:一是紗塊打開覆蓋在口唇無法固定,有可能存在紗塊脫落,掉落床單位造成污染浪費或者掉入口腔引起堵塞的風險;二是紗塊干燥后難以再次濕潤,直接滴水容易水珠直接滴入口腔引起嗆咳,甚至吸入性肺炎;三是若是用原來已經使用過的紗塊再次整塊濕潤溫開水后覆蓋會不干凈;四是若每次干燥都再次啟用新的紗塊也會造成成本浪費;五是單純一層紗塊濕潤極容易快速干燥,不利于保濕。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濕時間長、固定容易、不會有二次細菌污染的、不會對使用者有刺激副作用的保濕口罩。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連接有固定結構的防水無紡布底層、加濕層,其特別之處在于防水無紡布底層中部設置有與人的口相應的開口,加濕層包括形狀與防水無紡布底層中部開口對應的紗布、設置在紗布周邊的醫用脫脂棉,醫用脫脂棉位于分別位于防水無紡布底層中部開口四周邊緣的正上方,紗布通過縫合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中部開口上,同時將醫用脫脂棉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上。
使用時,通過固定結構將本發明技術固定在患者的口的前面,然后,用干凈的水將醫用脫脂棉完全潤濕,潤濕后的醫用脫脂棉將水傳導到與其相連的紗布,使紗布潤濕,這樣患者呼吸使,空氣經過潤濕的紗布后,使空氣濕度顯著提升,這樣,患者通過正常的呼吸,就能有效地使病人口唇得到潤濕。由于醫用脫脂棉是具有很強的吸水、儲水能力,從而保證在比較長的時間內,滿足潤濕紗布所需水分的要求;采用防水無紡布底層將醫用脫脂棉與皮膚隔離開來,防止注入的水分透入病人臉部,長時間浸濕皮膚而對皮膚產生不良的作用。
這里,防水無紡布底層的底面是親膚面,貼近病人臉部,利于吸收輕微的油脂及汗液,防水無紡布底層的上面是防水面,防止醫用脫脂棉所吸取的水滲進皮膚上。
紗布包括底層紗布、面層紗布,醫用脫脂棉位于底層紗布、面層紗布間并通過外圈縫合線、內圈縫合線將醫用脫脂棉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上。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潤濕時間長、固定容易、不會有二次細菌污染的、不會對使用者有刺激副作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連接有固定結構1(可以是綁帶)的防水無紡布底層2、加濕層a,防水無紡布底層2呈上凹下突、左右延伸的蝶形,其特別之處在于防水無紡布底層2中部設置有與人的口相應的開口3,加濕層a包括形狀與防水無紡布底層2中部開口3對應的紗布4、設置在紗布4周邊的醫用脫脂棉5,醫用脫脂棉5位于防水無紡布底層2中部開口3四周邊緣6的正上方,紗布4通過縫合7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2中部開口3上,同時將醫用脫脂棉5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2上。
如圖2所示,防水無紡布底層2的底面2a是親膚面,貼近病人臉部,利于吸收輕微的油脂及汗液,防水無紡布底層2的上面2b是防水面,防止醫用脫脂棉5所吸取的水滲進皮膚上。
紗布4包括底層紗布4a、面層紗布4b,醫用脫脂棉5位于底層紗布4a、面層紗布4b間并通過外圈縫合線7a、內圈縫合線7b將醫用脫脂棉5固定在防水無紡布底層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