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屬于中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乳腺增生是婦女常見的乳腺疾病。又名小葉增生、乳腺結構不良癥、纖維囊性病等。世界衛生組織將乳腺增生癥命名為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是一種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的疾病。
臨床癥狀主要有: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3、乳頭溢液: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草黃色或棕色漿液性溢液。4、月經失調: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5、情志改變: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后加重。
目前西醫治療乳腺增生主要采用藥物和手術兩種治療方式,藥物治療主要采用激素治療,但激素治療周期長,效果不明顯, 治愈率低,復發率高,副作用大,藥價昻貴,且會進一步擾亂體內激素的平衡。 手術治療,雖說療效好,可在治療過程中,不但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術后的疤痕,會直接影響到乳房的外形和美觀,而且由于該病的廣泛性、復發性、手術的局限性,手術難以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
中醫認為,乳腺增生屬于“乳癖”范疇。是由情志內傷,沖任失調,肝郁痰凝而成。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消腫散結、散血去瘀、調氣活血、定痛追毒、陰陽雙補、調節陰陽平衡、扶正固本有效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既能讓患者免受開刀之苦,又能避免西藥激素類用藥的諸多不足,其標本兼治、對乳腺增生具有顯著療效,而且藥價低、療程短、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不易復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由下列原料藥材制成:山甲珠60~65g、蒲公英25~35g、蛹蟲草25~35g、乳香10~15g、沒藥8~12g。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山甲珠63g、蒲公英30g、蛹蟲草30g、乳香12g、沒藥10g。
為了提高藥效以及方便服用,優選地,該藥物為粉劑,每袋2g進行分裝。
用法用量為:一次2g,一日三次,飯后半小時溫開水送服,20天為一療程,一般2個療程即可治愈,重癥可加服鞏固一個療程。
上述技術方案中:
山甲珠,炮炙后的穿山甲鼓起呈金黃色,稱山甲珠。性味咸,涼,微寒。歸肝、胃經。具有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等功效。用于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痹痛,麻木拘攣。
蒲公英 ,性味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蛹蟲草,性味甘平,不溫熱亦不寒涼,入肺腎二經,既補肺陰,又補腎陽,是唯一能“陰陽雙補、調節陰陽平衡”的中藥材。這是其他傳統滋補品所無法比擬的獨特之處,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乃絕佳的保健養生滋補品,傳統中醫常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咳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等等諸多虛癥的治療。蛹蟲草含有蟲草素、蟲草酸、腺苷、蟲草多糖、麥角甾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Se)等活性成分;其中,蟲草素具有抗病毒、抗菌、明顯抑制腫瘤生長、干擾人體RNA及DNA的合成等功效;蟲草酸具有預防治療腦血栓、腦溢血、腎功能衰竭,利尿等功效;腺苷具有抗病毒、抗菌,預防治療腦血栓、腦溢血,抑制血小板積聚,防止血栓形成等功效;蟲草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扶正固本,保護心臟、肝臟,抗痙等功效;麥角甾醇具有抗癌、抗衰、減毒等功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抑制或消除催人衰老的超氧自由基形成及抗癌、抗衰、減毒等功效;硒(Se)具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等功效。
乳香,性味辛苦,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調氣活血,定痛,追毒之功效。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風癮疹癢毒。《本草拾遺》:療耳聾,中風口噤,婦人血氣,能發酒,理風冷,止大腸泄澼,療諸瘡令內消。《珍珠囊》:定諸經之痛。《綱目》:消癰疽諸毒,托里護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婦人難產,折傷。
沒藥,性味苦,辛,平。入肝、脾、心、腎經。具有活血止痛、散血去瘀、消腫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經、經閉、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氣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以中醫藥學理論為依據,在民間經驗方的基礎上配制而成。其配方科學合理,具有疏肝健脾、陰陽雙補、調節陰陽平衡、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消腫散結、散血去瘀、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扶正固本之功效,既能讓患者免受開刀之苦,又能避免西藥激素類用藥的諸多不足,其標本兼治、對乳腺增生具有顯著療效,而且藥價低、療程短、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不易復發。此外,本發明所述藥物對包塊、腫瘤、結核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由下列原料藥材制成:山甲珠60g、蒲公英35g、蛹蟲草25g、乳香15g、沒藥8g。該藥物為粉劑,其制作方法為分別將各藥物打磨成粉,均勻攪拌,每袋2g進行分裝。
實施例2: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由下列原料藥材制成:山甲珠63g、蒲公英30g、蛹蟲草30g、乳香12g、沒藥10g。該藥物為粉劑,其制作方法為分別將各藥物打磨成粉,均勻攪拌,每袋2g進行分裝。
實施例3: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物,由下列原料藥材制成:山甲珠65g、蒲公英25g、蛹蟲草35g、乳香10g、沒藥12g。該藥物為粉劑,其制作方法為分別將各藥物打磨成粉,均勻攪拌,每袋2g進行分裝。
臨床資料如下 :
本發明人收治患者組患者 560例,均為女性,年齡最小 18歲,年齡最大73 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 28 年。18 歲~30 歲88例:輕度增生45 例,中度增生38例,重度增生5例;31 歲~50歲 402 例:輕度增生180例,中度增生190例,重度增生32例;51歲以上70例:輕度增生30例,中度增生30例,重度增生10例。 臨床表現:輕度增生,自覺脹痛,月經來潮前明顯,月經來潮后脹痛感減退或消失。觸診:乳腺呈片膜樣增厚,質韌,局部有輕微壓痛。彩超:雙側乳腺腺體排列欠規則,小葉回聲欠均,未探及明顯異常性團塊。中度增生,自覺脹痛,月經前一周明顯,逐漸加重,月經后減退或消失。觸診:乳腺呈片膜樣增厚、質韌硬,壓痛明顯。彩超:雙側乳腺腺體排列不規則、小葉回聲不均,導管走向紊亂,伴有結節,邊界清。重度增生:明顯脹痛,影響睡眠,月經前痛,月經后不能自行緩解。觸診:疼痛難忍,乳腺增厚如腫塊,質硬韌。彩超:雙側乳腺腺體排列不規則,小葉回聲不均,導管走向紊亂,雙乳腺體內見多個低回聲區。治療方法:根據主訴,經觸診、彩超檢查確診后,給以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一次2g,一日三次,飯后半小時溫開水送服,20天為一療程。
療效評價:治愈,1、病人自主癥狀消失。2、觸診:乳腺柔軟,無壓痛。3、彩超 :腺體回聲正常。好轉,1、病人自主癥狀消失。2、觸診:乳腺柔軟,局部尚有壓痛。3、彩超:小葉回聲欠均。無效:經過 3 個療程治療癥狀無改善。
治療效果:1、18 歲~30 歲:輕度增生經一個療程全部治愈;中度增生經1~2個療程全部治愈;重度增生經1~3個療程全部治愈。2、31 歲~50歲:輕度增生經一個療程全部治愈;中度增生經 1~2個療程全部治愈;重度增生經1~3個療程28 例治愈、4例好轉、 0 例無效。3、51歲以上:輕度增生經一個療程全部治愈;中度增生經2個療程全部治愈;重度增生經3個療程5例治愈、3例好轉、2例無效。臨床治愈率:98%,有效率:99.6%,無效率:0.4%。
典型病例如下:
田麗,32歲,公司職員。自述 :雙乳脹痛3年,月經前一周開始,逐漸加重,月經后有所緩解。查:雙乳外上象限呈片膜狀增厚,質韌硬,壓痛感較重。彩超:雙側乳腺腺體排列不規則、小葉回聲不均,導管走向紊亂,伴有結節,邊界清。采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2個療程治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向芳芳,18歲,在校學生。自述:雙乳脹痛6個月,月經來潮前明顯,月經來潮后減輕。查:雙乳外上象限呈片膜樣增厚,質韌,輕度壓痛。彩超:雙側乳腺腺體排列欠規則,小葉回聲欠均,未觸及明顯異常性團塊。采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1個療程治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劉佳, 63歲,退休人員。自述:雙乳脹痛難以入睡2年。查: 雙乳內上、外上、外下象限均呈片膜樣增厚,尤以外上象限為重,質硬韌,壓痛感重。彩超 :雙側乳腺腺體排列不規則,小葉回聲不均,導管走向紊亂, 雙乳腺體內見多個低回聲區。采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3個療程治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