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常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療,在患者體質較差的情況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遷延及反復發(fā)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無急性盆腔炎癥病史過程,如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輸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可導致月經(jīng)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目前常用治療方式有四種:①物理療法:通過溫熱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新陳代謝,以利于炎癥吸收和消退,同時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可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等)等;②抗菌藥物治療,長期或反復多種抗菌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有時并無顯著療效,但是對于年輕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發(fā)作時可以應用,最好同時采用抗衣原體或支原體的藥物;③其他藥物治療,應用抗菌藥物的同時,也可采用糜蛋白酶或玻璃酸酶(透明質酸酶),肌內注射,隔天1次,7~10次為1個療程,以利于粘連分解和炎癥的吸收。個別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xiàn)變態(tài)反應時應停藥。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與地塞米松同時應用,口服地塞米松,每天3次,停藥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漸減量;④手術治療,適用于一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長期的炎癥刺激,導致器官周圍粘連,抗炎藥物已經(jīng)不容易進入,致使病情反復發(fā)作。
由此可見,常用方法中并沒有中藥療法,實際上目前也沒有行之有效的中藥方劑,無法通過調理和對癥治療、固本培元,最終根除慢性盆腔炎的病灶,因此,亟需一種行之有效、固本培元的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藥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具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暖宮散寒、固本培元功效的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該藥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艾草80份-100份、干生姜40份-60份、胡椒25份-40份、蛹蟲草15份-25份;其制備方法如下:
分別將上訴中藥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放入瓶中密封保藏。
為了便于施藥,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在上述原料中還可以添加制香附8份-12份,延胡索8份-12份,五靈脂8份-12份,烏藥8份-12份。
本藥物的使用方法為:一天一次,24小時換藥,一次取300g左右加熱至30-35度之間,包于肚臍處,用紗布固定,5次為一療程。
上述技術方案中:
艾草,有調經(jīng)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痛腹痛﹑流產(chǎn)﹑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yī)家最常用之藥,是本藥的主藥。
蛹蟲草,含有蟲草素、蟲草酸、蟲草多糖和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份;同時具有扶正益氣、改善呼吸系統(tǒng)、調節(jié)體內血脂、補肺益腎、提高免疫力、健脾安神的功效,有固本培元之用,同時促進主藥發(fā)揮其作用,是本藥的輔藥(佐藥)。
干生姜,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溫下焦之寒,具有發(fā)散通經(jīng)作用,使藥效直達患處,生效更快、更深入,是本藥的藥引。
胡椒,溫中、下氣、消痰、解毒、除風冷,能驅除盆腔中的積瘀,散寒氣,是本藥的臣藥。
本發(fā)明藥物不僅可對癥治療慢性盆腔炎,而且還能行氣活血,化瘀止痛、暖宮散寒、固本培元,防止復發(fā),療效好、見效快。
本藥物的使用方法為:一天一次,24小時換藥,一次取300g左右加熱至30-35度之間,包于肚臍處,用紗布固定,5次為一療程;療效:2-3天見效,2-3個療程可治愈。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取艾草1000克、干生姜500克、胡椒300克、蛹蟲草200克,混勻后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得本發(fā)明藥物。
實施例2,取艾草800克、干生姜600克、胡椒250克、蛹蟲草250克,混勻后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得本發(fā)明藥物。
實施例3,取艾草900克、干生姜400克、胡椒400克、蛹蟲草150克,混勻后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得本發(fā)明藥物。
實施例4,取艾草1000克、干生姜500克、胡椒300克、蛹蟲草200克;制香附8克,延胡索12克,五靈脂8克,烏藥12克,混勻后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得本發(fā)明藥物。
實施例5,取艾草1000克、干生姜500克、胡椒300克、蛹蟲草200克;制香附12克,延胡索8克,五靈脂12克,烏藥8克,混勻后打研成粉末,用36-40℃酒調成膏狀,得本發(fā)明藥物。
五組實施例的試驗效果如下:隨機選取15名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如下用法:一天一次,24小時換藥,一次取300g左右加熱至30-35度之間,包于肚臍處,用紗布固定,5次為一療程;療效:2-3天后均有見效,2-3個療程后全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