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制作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醫藥物配方。
背景技術: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目前治療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進潰瘍愈合。治療方法較多,根據病情選用:含漱劑、含片、散劑、藥膜、止痛劑、燒灼法、局部封閉、激光治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藥物治療口腔潰瘍的種種問題,發明一種利用中藥治療口腔潰瘍的配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醫藥物配方,包括組分及重量為: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作服用: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3次飲服。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目的。該藥無任何毒副作用,無藥物依賴性,配方簡單,服用方便,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經多年的臨床應用,有效率95%,治愈率90%以上,對于一般口腔潰瘍患者一個療程(2-3天)癥狀明顯改善,通常2-3個療程即可治愈,對于重癥患者通常2個療程癥狀明顯改善,且復發幾率極低。
具體實施方式
取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3次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