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床上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按摩防褥瘡保健睡墊。
背景技術:
炎熱天氣,人們睡覺時如果沉睡時間過長,身體皮膚貼在床墊或涼席上,容易長痱子。對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來說,由于不方便翻動身體,身體皮膚長期與床墊貼合,容易長褥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可以防止褥瘡和痱子的自動按摩防防褥瘡保健睡墊。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按摩防褥瘡保健睡墊,包括充氣墊主體、第一氣道、第二氣道,所述充氣墊主體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充氣部,所述充氣部沿所述充氣墊主體的寬度方向緊密排列,所述充氣部間隔地分別與所述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連通,所述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分別與第一氣泵和第二氣泵連接。
本發明的自動按摩防褥瘡保健睡墊使用時,當第一氣泵向第一氣道內充氣,與第一氣道連通的充氣部充氣膨脹,此時第二氣泵為吸氣狀態,與第二氣道連通的充氣部失氣內凹,經過預設的時間后,第一氣泵改變為吸氣狀態,與第一氣道連通的充氣部失氣內凹,而第二氣泵則改變為充氣狀態,與第二氣道連通的充氣部充氣膨脹,以此交替循環,使充氣部不停的交替處于充氣膨脹和失氣內凹狀態,從而起到按摩作用,并使用戶的皮膚在沉睡過程中不會長期緊貼在睡墊上,以防止褥瘡和痱子;對于不能自控排泄的病人來說,更可以防止尿液長時間浸泡身體。
進一步的,所述充氣部設有橫向凸部,相鄰兩個充氣部的橫向凸部嚙合設置。這樣可以加大充氣膨脹時充氣部的橫向支撐力,以保證此時的膨脹部分的充氣部可以足夠支撐起用戶的身體。
進一步的,所述充氣墊主體的表面設有布層,優選棉布層或絲綢布層,以增加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2,本發明的自動按摩防褥瘡保健睡墊,包括充氣墊主體1、第一氣道2、第二氣道3,充氣墊主體1沿長度方向設有充氣部11、充氣部12、充氣部13、充氣部14、充氣部15、充氣部16,充氣部11、充氣部12、充氣部13、充氣部14、充氣部15、充氣部16沿充氣墊主體1的寬度方向緊密排列,充氣部間隔地分別與第一氣道2和第二氣道3連通,在本實施例中,也就是充氣部11、充氣部13、充氣部15與第一氣道2連通,充氣部12、充氣部14、充氣部16與第二氣道3連通,第一氣道2和第二氣道3分別與第一氣泵4和第二氣泵5連接。為了區別第一氣道2和第二氣道3,以及區別出分別與第一氣道2和第二氣道3連通的充氣部,本實施例用剖面線區域表示第一氣道2以及與第一氣道2連通的充氣部。
本發明的自動按摩防褥瘡保健睡墊使用時,當第一氣泵4向第一氣道2內充氣,與第一氣道2連通的充氣部11、充氣部13、充氣部15充氣膨脹,也就是圖1和圖2中的剖面線區域充氣膨脹,此時第二氣泵5為吸氣狀態,與第二氣道3連通的充氣部12、充氣部14、充氣部16失氣內凹,也就是與剖面線區域相鄰的區域失氣內凹,經過預設的時間后,第一氣泵4改變為吸氣狀態,與第一氣道2連通的充氣部失氣內凹,而第二氣泵5則改變為充氣狀態,與第二氣道3連通的充氣部充氣膨脹,以此交替循環,使充氣部不停的交替處于充氣膨脹和失氣內凹狀態,從而起到按摩作用,并使用戶的皮膚在沉睡過程中不會長期緊貼在睡墊上,以防止褥瘡和痱子;對于不能自控排泄的病人來說,更可以防止尿液長時間浸泡身體。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充氣部設有橫向凸部a,相鄰兩個充氣部的橫向凸部a嚙合設置,如圖1所示。這樣可以加大充氣膨脹時充氣部的橫向支撐力,以保證此時的膨脹部分的充氣部可以足夠支撐起用戶的身體。
優選的,充氣墊主體1的表面設有布層6,優選棉布層或絲綢布層,以增加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