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小兒固定手板。
背景技術:
小兒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規的護理操作。因小兒有多動且自控力差的特點,在輸液過程中容易出現漏針。常規固定手板因其固定范圍有限,小兒手易掙脫且固定膠布易因汗水浸濕而松脫,故其固定作用上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在長期的臨床小兒靜脈輸液操作中,通過臨床觀察,結合實踐,設計了一種新型固定手板。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小兒固定手板,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掌固定板(1)、連接板(2)和手腕固定板(3);所述連接板(2)上設置有供手穿過的長方形孔(6);所述手掌固定板(1)和手腕固定板(3)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凹槽(5),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表面、一側凹槽(5)頂端處設置有寬度不大于凹槽(5)寬度的魔術貼帶(4);所述手腕固定板(3)下表面、一側凹槽(5)頂端處設置有寬度不大于凹槽(5)寬度的魔術貼帶(4);所述手腕固定板(3)水平方向高于手掌固定板(1),連接板(2)與手掌固定板的夾角為130-135°。
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每側設置有2個凹槽(5)。
所述凹槽(5)的深度為0.5cm。
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同側的兩個凹槽距離長方形孔(6)的距離分別為1-2cm和4-6cm。
所述長方形孔(6)邊緣處包裹有軟質材料。
所述軟質材料為軟硅膠或棉布。
使用時,小兒輸液穿刺成功后將手指套入指孔后,將魔術貼帶通過凹槽圍繞手掌固定板或手腕固定板一圈即可固定活動部位。
本實用新型有益技術效果為:①新型固定手板固定范圍大,完全貼合手部,有效限制了活動,固定性佳;②用魔術貼代替常規膠布,不宜松脫,固定性及舒適性更佳;③可將家屬從看顧中解脫出來,不用時時刻刻幫助固定小兒輸液部位;④新型手板一人一用,減少交叉股感染;⑤因固定性好,小兒能夠適當活動,減少了治療對小兒造成的負面影響,家屬滿意,改善了醫患關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其中:手掌固定板1、連接板2、手腕固定板3、魔術貼帶4、凹槽5、長方形孔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小兒固定手板,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掌固定板(1)、連接板(2)和手腕固定板(3);所述連接板(2)上設置有供手穿過的長方形孔(6);所述手掌固定板(1)和手腕固定板(3)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凹槽(5),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表面、一側凹槽(5)頂端處設置有寬度不大于凹槽(5)寬度的魔術貼帶(4);所述手腕固定板(3)下表面、一側凹槽(5)頂端處設置有寬度不大于凹槽(5)寬度的魔術貼帶(4);所述手腕固定板(3)水平方向高于手掌固定板(1),連接板(2)與手掌固定板的夾角為130-135°。
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每側設置有2個凹槽(5)。
所述凹槽(5)的深度為0.5cm。
所述手掌固定板(1)上同側的兩個凹槽距離長方形孔(6)的距離分別為1-2cm和4-6cm。
所述長方形孔(6)邊緣處包裹有軟質材料。
所述軟質材料為軟硅膠或棉布。
從手掌固定板至手腕固定板的三個凹槽作用分別如下:第一個位于指尖部,第二個位于指根部,第三個位于手腕部,凹槽的作用方便魔術貼貼合不易滑動移位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兒設計出2種不同型號的手板,
連接板與手掌固定板之間根據人體結構做成夾角為130-135°結構(如圖2)。
長方形孔四側邊緣可用硅膠等軟材質包裹,增加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