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護理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留置針的核心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內的柔軟的導管,以及不銹鋼的穿刺引導針芯,使用時將導管和針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內,當導管全部進入血管后,回撤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導管留置在血管內,接頭部分固定于患者的手背或輸液的位置進行輸液治療。
嬰幼兒在打點滴時,血管的位置較難確定,護士容易感到棘手,往往需要扎針多次,才能扎中血管的位置。因此為了減少嬰幼兒扎針時的痛苦,對于需要連續幾天輸液的嬰幼兒,一般采用留置針的方法來減少每次輸液時穿刺靜脈的痛苦。采用留置針后,每次只需將留置針的進口端與輸液管相連即可避免重復扎針,但由于留置針是埋設在嬰幼兒靜脈血管中的,必須保證其在嬰幼兒活動過程中不會位移并保持潔凈,以免損壞留置針,甚至傷到了自己。因此需要對留置針進行固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將留置針的接頭固定在手背上,采用固定托板和醫用紗布包扎限定手部活動。這種方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醫護人員無法直接觀察留置針的情況,使得每次使用時均需要層層打開包扎帶,操作不便。而固定托板多是自制直板(紙板、木板等),其材質堅硬,嬰幼兒兒活動時容易擠壓到留置針,且嬰幼兒的肢體活動受限,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其能夠更好的固定留置針,避免由于嬰幼兒的活動導致的留置針脫離。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其能夠方便的觀察留置針的使用情況。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種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包括手套和墊板,所述手套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墊板的一側,所述手套為無指手套,所述墊板的一端與所述手套的手指根部平齊,另一端延伸至前臂中部,所述墊板的寬度與所述手套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墊板上還設置有多個用于固定手掌和前臂的固定帶,所述手套遠離所述墊板的一側對應留置針位置設置有開窗,所述開窗對應的位置固定設置有透明凸蓋,所述透明凸蓋具有可容納所述留置針的凹槽,所述手套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手套變形的固定骨架。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手套上設置有第一魔術貼的粘貼帶部分,所述墊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粘貼帶部分相配合的毛刺面部分。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帶的一端固定設置于所述墊板的一側邊緣位置,另一端通過第二魔術貼固定在所述墊板另一側邊緣位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墊板上所述固定帶的固定一側對應的另一側設置有便于所述固定帶穿過的通孔,所述固定帶活動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墊板背面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透明凸蓋上設置有多個用于透氣的透氣孔。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透明凸蓋上設置有一層防水透氣膜,所述透氣孔被所述防水透氣膜所密封。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透明凸蓋凸起高度為3-10m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手套采用防水透氣面料制成。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骨架設置于所述手套內層。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帶為彈性布料制成,所述固定帶寬度為2-5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可拆卸的無指手套與墊板對嬰幼兒的手部進行固定,防止嬰幼兒手部的活動對留置針的固定造成影響,更好的保護嬰幼兒不會傷害到自己;設置透明凸蓋在方便醫護人員觀察的同時能夠保證手套不會壓到留置針。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實施例所述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
1、手套;2、墊板;3、固定帶;4、透明凸蓋;5、通孔;6、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于本實施例中,本發明所述的包括手套1和墊板2,所述手套1可拆卸設置在所述墊板2的一側,所述手套1為無指手套1,所述墊板2的一端與所述手套1的手指根部平齊,另一端延伸至前臂中部,所述墊板2的寬度與所述手套1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墊板2上還設置有多個用于固定手掌和前臂的固定帶,所述手套1遠離所述墊板2的一側對應留置針位置設置有開窗,所述開窗對應的位置固定設置有透明凸蓋,所述透明凸蓋具有可容納所述留置針的凹槽,所述手套1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手套1變形的固定骨架;還包括有血液傳感器、警報裝置、時間顯示裝置、體溫監測裝置及音樂播放裝置。
設置可拆卸的手套1與墊板2,能夠方便對手套1進行清潔與更換。在給嬰幼兒佩戴時,只需將嬰幼兒的手放入手套1后再固定到墊板2上即可限制手部的活動,這樣的操作相對更簡單更容易實現。手套1為無指手套1能夠減少對手部活動的限制,增加舒適感。墊板2靠近手套1的一端位于手套1的手指根部,這樣的設置可以保證固定手掌后手指依舊能夠活動,減少對手指的限制作用;墊板2的另一端延伸至前臂中部位置,利用固定帶3固定后,手掌和前臂均被限制在墊板2上,限制了手腕部位的活動,防止了由于嬰幼兒的手腕的活動對留置針帶來的影響。
透明凸蓋4的設置方便醫護人員對留置針的狀態進行觀察;由于透明凸蓋4為凸起設置的,留置針位于透明凸蓋4上的凹槽內,所以透明凸蓋4不會壓到留置針,且可保護留置針,使得嬰幼兒無法直接接觸到留置針,避免了嬰幼兒無意識的抓撓動作使得留置針脫落,甚至是傷害到嬰幼兒自己。手套1里的固定骨架可防止手套1由于嬰幼兒的活動引起變形,使得手部在手套1中的位置移位,進而碰壓到留置針的情況出現。
血液傳感器可以監控留置針的使用情況,監控是否有引起出血或血液倒流的情況出現,并且能夠在檢測到上述情況時觸發警報裝置,提醒醫護人員及家長,保證嬰幼兒輸液的安全進行。時間顯示裝置的設置可以方便醫護人員觀察輸液時長和控制輸液速度;體溫監測裝置可監測使用者的體溫,監測使用者是否有出現體溫異常的情況,防止意外的發生;音樂播放裝置的設置可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放松嬰幼兒的緊張心理,使得輸液工作的開展順利。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手套1上設置有第一魔術貼的粘貼帶部分,所述墊板2上設置有與所述粘貼帶部分相配合的毛刺面部分。或者所述手套1上設置有第一魔術貼的毛刺面部分,所述墊板2上設置有與所述毛刺面部分相配合的粘貼帶部分。
通過魔術貼對手套1與墊板2進行連接,可方便拆下手套1進行清潔。在手套1大小不合適時可更換不同大小的手套1,保證嬰幼兒留置針固定裝置的使用效果。當然還可以是通過搭扣或者卡扣的方式連接手套1和墊板2。或者通過將手套1固定于墊板2上,手套1的大小可調整的方案更好的實現固定效果。
具體的,所述固定帶3的一端固定設置于所述墊板2的一側邊緣位置,另一端通過第二魔術貼固定在所述墊板2另一側邊緣位置。所述墊板2上所述固定帶3固定的一側對應的另一側設置有便于所述固定帶3穿過的通孔5,所述固定帶3活動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5,固定于所述墊板2背面上。所述固定帶3為彈性布料制成,所述固定帶3寬度為2-5cm。
通過設置固定帶3將手掌和前臂固定在墊板2上,可更好的實現對手腕的活動的限定,避免嬰幼兒的手腕活動對留置針的固定的影響。魔術貼的使用可以更方便的調節固定帶3固定的松緊程度,帶來更舒適的使用體驗。嬰幼兒的手部的活動給固定帶3帶來的拉扯力可分解為平行墊板2方向上的力與垂直墊板2指向固定帶3一側的力,將固定帶3穿過通孔5固定到墊板2背面,垂直墊板2指向固定帶3一側的力可增強固定帶3與墊板2的連接,進一步保證固定帶3不會脫落。固定帶3的寬度具體為3cm,更大的固定帶3可增大固定帶3與手部的接觸面積,在固定的時候減小對嬰幼兒手部的壓強,即不會勒到使用者的手部,保證血液的流通不受阻。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透明凸蓋4上設置有多個用于透氣的透氣孔6。所述透明凸蓋4上設置有一層防水透氣膜,所述透氣孔6被所述防水透氣膜所密封。所述透明凸蓋4凸起高度為3-10mm。
在透明凸蓋4上設置透氣孔6可增加透明凸蓋4的空氣流通性,確保手套1的透氣性,防止嬰幼兒由于手套1不透氣而造成的出汗現象。在透明凸蓋4上設置防水透氣膜可保證手套1在透氣的情況下隔絕水的進入,防止了留置針被污染的情況出現。透明凸蓋4凸起設置可確保透明凸蓋4不會壓迫到留置針。
所述手套1采用防水透氣面料制成。所述固定骨架設置于所述手套1內層。采用防水透氣面料制作的手套1能夠在保證手套1透氣的同時防止手套1被打濕,確保了手套1內部的留置針不會被污染。固定骨架的設置可保證手套1不會由于嬰幼兒的手部活動而變形,出現擠壓到留置針的情況。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區分,不具有特殊含義。
需要聲明的是,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在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范圍內,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容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以上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具體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還可以對本發明做各種修改、等同替換、變化等等。但是,這些變換只要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都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另外,本申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所使用的一些術語并不是限制,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此外,以上多處所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等表示不同的實施例,當然也可以將其全部或部分結合在一個實施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