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磨盤椅。
背景技術:
由于工作需要諸如需要在電腦面前工作或是從事司機駕駛的工作人員等等都會處于長期久坐的狀態。久而久之,這些工作人員就會因缺乏必要的運動鍛煉而使得其關節不靈活,血液循環不佳,進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又由于這些人群的工作時間過于緊張,休息時間過短暫,所以一旦有休息的時間,人們多選擇睡眠或是靜臥的方式養神,這樣一來會使人體血液循環變差的情況愈演愈烈。
由此可見,如何研究出一種磨盤椅,具有按摩人體穴位,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刺激人體穴位進而促進血液循環的磨盤椅。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磨盤椅,包括轉椅面,所述轉椅面后端還固定設有供人體倚靠的靠背,所述轉椅面下端固定設有用于支撐人體重量的轉椅支撐柱,所述轉椅面內部設有多個磁盒,所述磁盒內部設有多個磁珠,所述磁盒均勻分布于所述轉椅面中,所述磁珠均勻分布于所述磁盒內,所述轉椅面一側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磁珠轉動狀態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位于所述轉椅面下端的線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轉椅支撐柱的下端還設有用于人體腳部磁療的腳踏板。
進一步地,所述腳踏板內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磁鋼線圈。
進一步地,所述腳踏板中設有一個與所述線路板電連接的插頭,所述插頭與所述腳踏板通過導線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轉椅面的左右兩側設有用于支撐人體手臂的扶手。
本實用新型一種磨盤椅,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該磨盤椅中所述轉椅面后端還固定設有供人體倚靠的靠背,使人體感覺更為舒適。所述轉椅面下端固定設有用于支撐人體重量的轉椅支撐柱,所述轉椅面內部設有多個磁盒,所述磁盒內部設有多個磁珠,所述磁盒均勻分布于所述轉椅面中,所述磁珠均勻分布于所述磁盒內,所述轉椅面一側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磁珠轉動狀態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位于所述轉椅面下端的線路板電連接。該設計通過所述磁珠的轉動形成動磁,從而使刺激人體的相關穴位,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通過所述控制器的設置,為人們調控所述磁珠的轉動速度以及轉動時間提供了便利。
第二,該磨盤椅中位于所述轉椅支撐柱的下端還設有用于人體腳部磁療的腳踏板。由于人體腳部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重要部位,而該設計通過對人體腳步的穴位進行磁療,進一步使得人體血液循環更加良好,進而使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加良好。
第三,該磨盤椅中所述腳踏板內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磁鋼線圈。該設計通過設置多個所述磁鋼線圈以發射磁場,使人體腳部受到所述磁場的刺激更加強烈,從而促進人體腳部的血液流動,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實現預防疾病的產生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轉椅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腳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靠背 2、扶手 3、轉椅面
4、轉椅支撐柱 5、腳踏板 6、控制器
3.1、磁盒 3.2、磁珠 5.1、磁鋼線圈
5.2、插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磨盤椅,包括轉椅面3,所述轉椅面3后端還固定設有供人體倚靠的靠背1,使人體感覺更為舒適。所述轉椅面3下端固定設有用于支撐人體重量的轉椅支撐柱4,所述轉椅面3內部設有多個磁盒3.1,所述磁盒3.1內部設有多個磁珠3.2,所述磁盒3.1均勻分布于所述轉椅面3中,所述磁珠3.2均勻分布于所述磁盒3.1內,所述轉椅面3一側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磁珠3.2轉動狀態的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與位于所述轉椅面3下端的線路板電連接。
該設計通過所述磁珠3.2的旋轉轉動形成動磁,從而使刺激人體的相關穴位,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此外,通過所述控制器6的設置,為人們調控所述磁珠3.2的轉動速度以及轉動時間提供了便利。
位于所述轉椅支撐柱4的下端還設有用于人體腳部磁療的腳踏板5。由于人體腳部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重要部位,而該設計通過對人體腳步的穴位進行磁療,進一步使得人體血液循環更加良好,進而使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加良好。
所述腳踏板5內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磁鋼線圈5.1。該設計通過設置多個所述磁鋼線圈5.1來發射磁場,使人體腳部受到所述磁場的刺激更加強烈, 從而促進人體腳部的血液流動,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達到預防疾病的產生目的。
為了使所述腳踏板5能夠通過所述控制器6進行調控,所以在所述腳踏板5中設有一個與所述線路板電連接的插頭5.2,所述插頭5.2與所述腳踏板5通過導線相連接。這樣便可以通過所述控制器6對所述腳踏板5中的磁鋼線圈5.1中通過電流的大小進行調控,進而實現對所述腳踏板5的加熱、脈沖以及運行時間等等進行實時控制,以適應不同人體的需求。
為了使人體感覺更為舒適,使人們在實用所述磨盤椅的過程中手臂有處安放,所以在所述轉椅面3的左右兩側設有用于支撐人體手臂的扶手2。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