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消毒器具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聲霧化洗手裝置。
背景技術:
文獻報道,由于醫務人員手傳播造成的醫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比空氣傳播的危險性更高。如何提高醫護人員的洗手質量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是國內外醫院感染管理者共同關心和研究的問題。目前,門診醫生的消毒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使用洗手液及大量的自來水進行沖洗,這種方式存在搓手時間長、干手時間長、洗手較不方便的缺陷,特別是醫生進行查房的時候無法做到檢查一個病人就用自來水沖洗一次。一種是使用酒精消毒液進行消毒,消毒液無法均勻地涂抹在手上,使用較稠的消毒液時會有部分消毒液殘留在手上,產生很強的不適感,消毒效果較差。
現有技術中,如申請號為200820151457.2的專利中,記載了一種采用封閉式洗手空間的設計,雖然很好的解決了消毒液吸附不均勻的問題但使用者容易在洗手的過程中碰到側壁而造成再次污染,申請號為03218206.6的專利中,記載了一種使用全開放式空間設計,這會造成只有少部分的消毒液滴吸附到手上,降低了消毒效果的同時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聲霧化洗手裝置,能提高消毒液的吸附比例,增強消毒效果,減少消毒時間,且方便攜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聲霧化洗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腔的儲液罐、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紅外光電裝置、超聲霧化器、風機、用于為洗手裝置提供電力的供電元件,所述的箱體上安裝有紅外感應器和出風組件;
所述的紅外感應器與紅外光電裝置電連接,所述的紅外光電裝置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所述的時序控制電路裝置均與超聲霧化器和風機電連接,所述的儲液罐通過輸液管與超聲霧化器相接,所述的風機通過第一管道與超聲霧化器相接,所述的超聲霧化器通過第二管道與出風組件相接。
紅外感應器用于感應手的紅外熱源,再將信號傳遞給時序控制電路裝置,時序控制電路裝置將電信號放大后按照程序設定起到風機和超聲霧化器,儲液罐的消毒液進入超聲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將消毒液霧化后通過出風組件吹向使用者手部,從而實現消毒。
進一步的是:箱體包括上箱體和下箱體,所述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二極管指示燈,所述的二極管指示燈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的是: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消毒時間按鈕,所述的消毒時間按鈕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通過消毒時間按鈕可以控制消毒時間的長短。
進一步的是: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活動門和用于觀察儲液罐的透明玻璃板。可觀察儲液罐內消毒液的余量。
進一步的是:上箱體的下箱板上設有出風組件,所述的下箱體的左壁板和右壁板上設有出風組件。
進一步的是:上箱體的后箱板上設有掛板。
進一步的是:供電元件為蓄電池或電源插頭。
進一步的是:設置在下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小于設置在上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
進一步的是:二極管指示燈有兩個,一個為綠色二極管指示燈,一個為紅色二極管指示燈。可大概了解蓄電池的電量。
進一步的是:消毒時間按鈕有三個。
總的說來,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能提高消毒液的吸附比例,增強消毒效果,減少消毒時間,且方便攜帶。
2.本實用新型采用紅外感應的方式啟動洗手裝置,在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的控制下執行消毒及烘干程序,自動化程度高。
3.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消毒液的噴灑劑量和控制消毒時間。
4.本實用新型設有蓄電池,可方便洗手裝置的攜帶,可用于醫生查房和門診檢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方向的立體圖,未畫出上箱體的前箱板和右箱板。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三方向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其中,1為上箱體,2為儲液罐,3為風機,4為超聲霧化器,5為透明玻璃板,6為蓄電池,7為時序控制電路裝置,8為紅外光電裝置,9為二極管指示燈,10消毒時間按鈕,11為第二管道,12為紅外感應器,13出風組件,14為下箱體,15為掛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結合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超聲霧化洗手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的箱體包括上箱體和下箱體,所述的上箱體的內腔設有儲液罐、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紅外光電裝置、超聲霧化器、風機、用于為洗手裝置提供電力的供電元件,所述的上箱體上安裝有紅外感應器,所述的下箱體的內壁上設有出風組件,所述的上箱體的下箱板上也設有出風組件。所述的供電元件為蓄電池或電源插頭,蓄電池和電源插頭也可以同時設置在上箱體上,可在上箱體的后箱板上設有電源接口,電源插頭連接電源接口和室內插座,即可為洗手裝置供電。所述的上箱體由前箱板、后箱板、左箱板、右箱板、上箱板和下箱板圍成,上箱體的內腔由各個箱板圍成。所述的時序控制電路裝置、超聲霧化器、蓄電池設置在下箱板上。所述的儲液罐設置在上箱體內腔的左側、位于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的上方,所述的的紅外光電裝置位于超聲霧化器的上方,所述的風機設置在上箱體內腔的右側、位于蓄電池的上方,上箱體上設有進風口,所述的風機可以通過進風口抽取空氣。所述的紅外感應器安裝在下箱板的下端面上。
所述的紅外感應器與紅外光電裝置電連接,所述的紅外光電裝置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所述的時序控制電路裝置均與超聲霧化器和風機電連接,所述的儲液罐通過輸液管與超聲霧化器相接,所述的風機通過第一管道(圖中未標注出)與超聲霧化器相接,所述的超聲霧化器通過第二管道與出風組件相接。所述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二極管指示燈,所述的二極管指示燈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所述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消毒時間按鈕,所述的消毒時間按鈕與時序控制電路裝置電連接。所述的二極管指示燈有兩個,一個為綠色二極管指示燈,一個為紅色二極管指示燈,二極管指示燈設置在上箱體的前箱板的右上方;當插上電源插頭或者蓄電池的電量足夠時,綠色二極管指示燈亮起,電量不足10%時,紅色二極管指示燈亮起,當蓄電池沒有電時,2個二極管指示燈均不發亮。所述的消毒時間按鈕有三個,消毒時間按鈕設置在上箱體的前箱板的右側,消毒時間按鈕用于控制消毒時間的長短,3個消毒時間按鈕控制的消毒時間分別為10秒、15秒、20秒。
所述上箱體的前箱板上設有活動門和用于觀察儲液罐的透明玻璃板,透明玻璃板設置在上箱體的前箱板的左上方,活動門位于透明玻璃板的旁邊。所述上箱體的下箱板上設有出風組件,所述的下箱體的左壁板和右壁板上也設有出風組件。設置在下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小于設置在上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上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的半徑為25mm,下箱體上的出風組件的出風口的半徑為10mm。所述上箱體的后箱板上設有掛板。下箱體的底板由前往后呈現有3°的斜波,下箱體采用半開放式,下箱體包括相接的左壁板、右壁板、后壁板和底板。
使用該洗手裝置時,打開活動門,放入儲液罐,插上電源。使用者把手放入下箱體的中間等合適位置時,紅外感應器檢測到手輻射的紅外熱源后將紅外熱能轉變為電信號,再將電信號傳遞給紅外光電裝置,紅外光電裝置將電信號放大后傳給時序控制電路裝置,時序控制電路裝置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啟動超聲霧化器和風機,使超聲霧化器和風機按程序設計的工作時間運行,消毒液通過輸液管進入超聲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將消毒液轉化成液滴,同時風機抽取空氣并壓縮后,通過第一管道輸入給超聲霧化器,氣流攜帶著霧化后的液滴通過第二管道從各個出風組件的出風口吹向使用者的手上,使用者對手部進行各個方向及部位的搓洗,超聲霧化器完成程序設計的工作時間后停止工作。此時風機再次運行10秒,風機從箱體外抽取空氣并壓縮后,氣流經過第一管道到達超聲霧化器,再經過第二管道到達出風組件,并從出風組件的出風口出去,從而對手部進行烘干,風機完成程序設計的工作時間后停止工作,洗手裝置處于待命狀態,手消毒工作完成。使用者還可以通過箱體消毒時間按鈕調整消毒時間,時間設定分別為10秒、15秒、20秒,也可通過時序控制電路裝置調整超聲霧化器的功率,調整消毒液滴噴出的劑量,保證消毒液滴的沾手比例。
一種實現二極管指示燈、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紅外光電裝置、超聲霧化器、風機、蓄電池的電連接方式是,超聲霧化器和風機并聯后與紅外光電裝置、蓄電池、二極管指示燈、時序控制電路裝置依次串聯連接。
本使用新型能使消毒液滴快速附著整個手,減少洗手時間,降低消毒液用量,適用于需要頻繁進行手消毒的場所。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半開放空間式和出風口的噴灑方式的設計,在增大消毒液滴沾手比例的同時減少消毒液的浪費并降低手再次污染的機率。采用紅外感應的方式啟動洗手裝置,在時序控制電路裝置的控制下執行消毒及烘干程序。可調節噴灑消毒液的劑量和控制消毒時間,使用蓄電池提供電能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攜帶,可用于醫生查房和門診檢查。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