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消毒器皿,尤其是一種醫用便捷消毒容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醫用操作小工具,例如:砂輪,使用前后均需要通過浸泡醫用酒精來進行消毒殺菌。通常的做法是將這種小工具直接盛放在消毒器皿內,再注入酒精等液體進行浸泡殺菌。使用時,護士一般都是用手直接拿取,這樣手指頻繁接觸液體會導致皮膚被腐蝕受傷。若是將小工具從液體中撈出,這樣不僅費力,且撈出晾干的過程難免造成二次污染,達不到理想的衛生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醫用便捷消毒容器,能夠方便、快捷的對醫用小工具進行消毒、存放。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醫用便捷消毒容器,包括上容器和下容器,上容器和下容器的外端口處分別設有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間設有上下貫通的瓶頸,瓶頸處設有上、下隔板,上、下隔板之間形成空腔,瓶頸的側壁上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拉環,空腔內設有彈性密封塞,拉環的端部設有拉繩,拉繩伸入瓶頸的空腔內與彈性密封塞連接,拉繩上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彈性密封塞接觸,另一端與瓶頸的側壁接觸,上、下隔板上對稱設有拉槽,彈性密封塞的上下端設有與拉槽相適應的滑塊。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瓶頸與上、下容器相過渡的瓶頸口處分別設有過濾網。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容器、下容器通過瓶頸連接呈沙漏狀。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密封塞、拉環、拉繩均為橡膠材質。
有益效果:
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便捷消毒容器,將需要浸泡存放的小工具放置在上容器,注入浸泡液,待需要使用時,拉動拉環浸泡液就可從上容器流入到下容器中,這樣就可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浸泡液,待液體全部流入下容器中,松開拉環彈性密封塞回彈,可再將上、下容器分別密封;所述瓶頸與上、下容器相過渡的瓶頸口處分別設有過濾網,避免雜質隨液體一同流入下容器;所述上容器、下容器通過瓶頸連接呈沙漏狀,漏斗型的容器更利于浸泡液的流動,避免出現積液現象;所述彈性密封塞、拉環、拉繩均為橡膠材質,彈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醫用便捷消毒容器,包括上容器1和下容器2,上容器1和下容器2的外端口處分別設有端蓋3、4,所述上容器1和下容器2之間設有上下貫通的瓶頸5,瓶頸5處設有上、下隔板6、7,上、下隔板6、7之間形成空腔8,瓶頸5的側壁上設有開口9,開口9處設有拉環10,空腔8內設有彈性密封塞11,拉環10的端部設有拉繩13,拉繩13伸入瓶頸5的空腔8內與彈性密封塞11連接,拉繩13上設有彈簧14,彈簧14的一端與彈性密封塞11接觸,另一端與瓶頸5的側壁接觸,上、下隔板6、7上對稱設有拉槽15,彈性密封塞11的上下端設有與拉槽15相適應的滑塊16;所述瓶頸5與上、下容器1、2相過渡的瓶頸口處分別設有過濾網12;所述上容器1、下容器2通過瓶頸5連接呈沙漏狀;所述彈性密封塞11、拉環12、拉繩13均為橡膠材質;所述上容器1、下容器2、瓶頸5為透明材質。
使用時,將任意一端容器朝上,另一端容器朝下,上容器內投放小工具后,注入液體進行浸泡;待浸泡完成后,拉動拉環,液體可流入到下容器中,松開拉環,彈性密封塞回彈復位。二次使用時,只需將容器倒置,調換上、下容器位置,乘有液體的容器變成容器,這樣浸泡液體內可再次投入小工具進行浸泡,可反復利用多次,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