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腰椎和頸椎康復的健身器,具體涉及一種主要通過牽引力來鍛煉腰椎和頸椎并使其康復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術:
腰椎和頸椎疾病是一種常見病狀,目前的治療方式以牽引為主,其原理是應用作用力和反作力原理,并將這一對作用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腰椎和頸椎,達到分離關節(jié)面,牽伸周圍軟組織和改變骨結構之間角度或列線等目的。
現(xiàn)在患有腰椎和頸椎疾病的人很多,而去醫(yī)院做腰椎和頸椎康復不僅每次的費用較高,且花費的時間也較長,難以實現(xiàn)隨時做康復運動。
通過國內檢索發(fā)現(xiàn)以下專利與本實用新型有相似之處:
申請?zhí)枮?01120075395.3,名稱為“立式腰椎牽引裝置”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腰椎牽引裝置,有腋下夾持裝置,腋下夾持裝置有槽口相對的左、右U形胸側夾,U形胸側夾是用剛性材料板彎成的U形槽,左、右U形胸側夾的后槽口邊之間連有連接帶,左、右U形胸側夾的前槽口邊之間連有帶有腰帶卡扣的連接帶,左、右U形胸側夾的上端分別有腋托,腋托連有吊掛繩,左、右U形胸側夾腋托的吊掛繩連有集繩器,集繩器連有牽引繩的一端,牽引繩的另一端連有繞繩輪,繞繩輪連有手動蝸輪蝸桿驅動裝置,繞繩輪中穿有轉向滑輪。此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人體自身的重力作為牽引力,牽引力的大小很合適,牽引時,人的重力和主動力配合牽引,使人感到很舒服,可在家庭、單位使用,也可以作為普通健身器材放置在健身場所使用。
申請?zhí)枮?00720023642.9,名稱為“腰椎健身器”的實用新型為一種腰椎健身器,屬于腰椎訓練設備技術領域。此實用新型包括底盤、支架和固定帶,所述的支架為左、右支架,其間有固定帶,左、右支架的頂端分別有左、右橫托,左、右支架安裝在底盤上,底盤上設有螺旋升降器,旋轉盤與螺旋升降器連接,底盤的底部有吸盤。在底盤中的升降器起到增高、下牽的作用。此實用新型使用者通過自身下肢的重量和旋轉使腰椎放松,可緩解由于不良姿勢或過度壓迫造成的腰椎膨出、脫位等癥狀,具有安全、方便,實用性強等優(yōu)點,并且可方便拆卸,在房間任何位置均可擺放,使用者可根據(jù)自己時間進行鍛煉。
以上專利雖然都鍛煉腰椎的功能,尤其是專利號為201120075395.3的專利中有腰帶、卡扣和吊掛繩的結構,這些結構與本實用新型有相似之處,但在其它的結構方面與本實用新型有很大的不同,且以上專利沒有進行頸椎鍛煉的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目前患有腰椎和頸椎疾病的人很多,而去醫(yī)院做康復花費的時間和費用都較多,而提出一種能在家里進行腰椎和頸椎康復的健身器。
針以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腰椎和頸椎牽引康復健身器,用支柱將支架與底座固定連接在一起,在支架上設有束腰帶和手套;在支柱上設有頸椎牽引器、踏板和壓腿板;橫桿的兩端固定在底座或支柱上,在橫桿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扭盤。
進一步地,支架由金屬圓管焊接成田字形,支柱的上端與支架焊接,支柱的下端與長方體狀的底座焊接,支柱的高度大于1.8米。
進一步地,束腰帶包括帶體、搭扣和吊帶,吊帶的上端套在支架上,吊帶的下端與帶體的一側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帶體的另一側設有開口,在帶體的開口處設有搭扣,搭扣能將帶體的開口處進行連接。
進一步地,支架上還設有手套,手套的個數(shù)為兩個,兩個手套通過吊帶連接在支架上,且兩個手套套在支架上。
進一步地,頸椎牽引器為空心的圓環(huán)狀,且牽引器的一側設有開口,牽引器的另一側安裝在支柱上。
進一步地,踏板和壓腿板都是長方體狀,牽引器、踏板和壓腿板都安裝在支柱上,且牽引器、踏板和壓腿板都能調節(jié)在支柱上的高度。
進一步地,橫桿為長方體狀,橫桿的底部貼在地面上或懸空,扭盤固定在橫桿的中間位置,扭盤的頂部能轉動。
進一步地,在底座的底部還設有防滑墊,防滑墊固定在底座的底部能防止底座相對于地面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占用的空間小,能放在家里隨時做腰椎和頸椎的康復鍛煉。
2.本實用新型的支架上設有束腰帶和手套,且在橫桿上設有扭盤,做腰椎康復鍛煉時能根據(jù)鍛煉者自身的手臂力量和腰椎疾病的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鍛煉方式。
3.本實用新型還設有可調高度的頸椎牽引器,能根據(jù)不同的人來選擇最合適的高度,且頸椎康復鍛煉的力度也完全能由鍛煉都自己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支柱、3底座、4橫桿、5扭盤、6踏板、7壓腿板、8頸椎牽引器、91帶體、92搭扣、93吊帶、10手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腰椎和頸椎牽引康復健身器的上端是支架1,支架1下方固定連接有支柱2,支柱2下方固定有底座3。支架1由金屬圓管焊接成田字形,束腰帶和手套10都通過吊帶93懸掛在支架1上。牽引器、踏板6和壓腿板7則都安裝在支柱2上,在健身器的下端設有橫桿4,橫桿4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扭盤5。
健身器為了減少占用房間的使用空間,健身器通常是放在墻角處。本實施例中支架1焊接成田字形是為了讓支架1的兩條邊貼緊墻壁,這樣能減少健身器在使用過程中的晃動。另外,在底座3的底部還設有防滑墊,防滑墊固定在底座3的底部能防止底座3相對于地面滑動。
在進行腰椎康復時,康復人員是將雙手抓緊在支架1上,腳是離地的,這樣康復人員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對腰椎部位向下拉。也就是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為牽引力來鍛煉腰椎。由于雙手抓在支架1上,要保持身體懸空,因此支柱2的高度要較高,本實施例中,支柱2的高度大于1.8米。
在支架1上設置有束腰帶,包裹在康復人員的腰部,能減輕手臂抓緊支架1的疲勞。健身器的束腰帶包括帶體91、搭扣92和吊帶93,吊帶93的上端套在在支架1上,吊帶93的下端與帶體91的兩側都固定連接,且吊帶93是可調節(jié)的,能調節(jié)帶體91與支架1之間的距離。帶體91的一側或兩側設有開口,在帶體91的開口處設有搭扣92,搭扣92能將帶體91的開口處進行連接。
為了使得康復人員能更好的抓緊支架1,以及為了防止冷天里手抓金屬的支架1會冷,采用吊帶93將手套10倒懸在支架1上。實施例中的支柱2上還安裝有高度可能調節(jié)的踏板6,康復人員腳踩在踏板6,手能更方便的抓到支架1上去,然后將腳從踏板6上移開,進行腰椎康復鍛煉。
支柱2上還設有頸椎牽引器8,頸椎牽引器8為空心的圓環(huán)狀,且牽引器的一側設有開口,牽引器的另一側安裝在支柱2上。康復人員可以搬把凳子坐在頸椎牽引器8旁,并調好頸椎牽引器8的高度,使得頸部嵌在頸椎牽引器8中時,頸椎牽引器8能對頭部產生向上的支持力,從而對頸椎進行牽引鍛煉。為了防止對頸椎進行牽引鍛煉時,較硬的頸椎牽引器8與頭部長時間接觸會引起頭部局部疼痛,在頸椎牽引器8的內側套有較軟的墊子。
橫桿4的兩端固定在底座3或支柱2上,使得橫桿4的底部貼在地面上或懸空,在橫桿4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扭盤5,扭盤5的頂部能轉動。康復人員可以站在扭盤5上,雙手扶在支柱2上,扭轉雙腿,從而使腰椎得到鍛煉。
很顯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改進或修飾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