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的人體頭頸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口腔CBCT(KaVo 3D eXam i錐形束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主要用于牙科、頭部和頸部影像檢查。例如:種植、顳頜關節、埋伏牙、阻生牙、正畸、正畸手術、病理分析和外傷、氣道檢查、頸椎檢查等。對比其他口腔CT,它具有影像質量更佳、探測技術更先進、掃描速度更快、掃描視野更大、輻射劑量更低等的特點,是目前牙科應用最廣的口腔影像檢查設備。但CBCT圖像和傳統CT一樣,也存在偽影干擾的問題,其中,運動偽影就是最典型的、也是最難校正的一類偽影。由于牙科CBCT成像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病人自主或非自主的運動破壞了投影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從而在重建圖像中表現出各種偽影,稱之為運動偽影。運動偽影的存在對疾病的診查產生了極大的干擾。因此,如何避免或減少運動偽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通常采用的人體頭頸部固定裝置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位于前額的額托以及頦部的頦托。患者將額部頂住額托,頦部置于頦托上。其中,額托主要是阻止患者的前后向移動;頦托則是放置下頜,起到支撐的同時也有防止患者上下移動的作用。顯然,要想基本控制患者的頭部,使其盡量減少移動應該從各個方向上加以固定,現有的固定結構不僅前后向、上下向定位效果不佳而且還沒有考慮到頭部其他方向的運動。大量的臨床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經常在拍攝時明顯感覺患者的移動,拍攝后的影像存在重疊模糊、條狀偽影、圖像輪廓位移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減少運動偽影,提高牙科CBCT圖像質量,以利于臨床上對疾病診療的用于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的人體頭頸部固定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的人體頭頸部固定裝置,包括檢查平臺和設置在檢查平臺上的頦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頦托左、右兩側的檢查平臺上還設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分別對應設有下頜托調整機構,下頜托調整機構上分別對應設有向面部兩側延伸且自下而上向外傾斜的下頜托;所述第一支架兩側的檢查平臺上還分別設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分別對應設有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調整機構,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調整機構上分別對應設有作用于鼻梁和頭部的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
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頦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了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時頭部前后向、左右向、上下向的旋轉及扭動的可能性,增設了具有相互輔助、相互協同作用的下頜托、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及其調整機構,從而實現了對不同患者的牙科CBCT口腔影像精準檢查的需要,并從各個方向有效的避免和阻止了頭部的運動,減少了CBCT口腔影像檢查時產生的運動偽影,保證了投影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了牙科CBCT圖像質量,極大的方便了臨床上對疾病的診療。特別適合于老人、小孩及某些疾病導致肢體不受控者等對CBCT口腔影像檢查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其固定檢查的作用效果更加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牙科CBCT口腔影像檢查的人體頭頸部固定裝置,包括檢查平臺1和設置在檢查平臺上的頦托2,所述頦托左、右兩側的檢查平臺上還設有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上分別對應設有下頜托調整機構32,下頜托調整機構上分別對應設有向面部兩側延伸且自下而上向外傾斜的下頜托33,該下頜托與頦托形成一個類似于下頜骨的馬蹄形,以適應下頜骨的外形結構,使原來的由單一“一點”支撐變為“三點”即一個面的支撐,不僅便于患者放置下頜,而且使支撐更加穩定,避免了下頜的左右晃動以及頦部的抬伸和下縮運動,同時下頜托的上部向面部延展,也抑制了頭部向前的運動。通過調節下頜托調整機構,可實現下頜托對下頜前后及左右方向的移動固定。
上述第一支架兩側的檢查平臺上還分別設有第二支架41,第二支架上分別對應設有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調整機構42、52,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調整機構上分別對應設有作用于鼻梁和頭部的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43、53。通過調節鼻部卡托調整機構42,可實現鼻部卡托43對鼻部兩側之間距離及前后位置的移動固定并能輔助下頜托阻止頭部的左右移動,鼻部卡托的托面與患者鼻部接觸面設計為平滑斜面。頭部卡托位于頭部的左右兩側,通過調節頭部卡托調整機構52,可實現頭部卡托53對頭部前后、左右的移動固定。鼻部卡托的托面呈弧狀,與頭部外形輪廓相適應。
上述下頜托、鼻部卡托和頭部卡托采用硅膠等具有一定支撐力的軟質材料,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取得更好的定位效果。